|
波罗申科说,政府军和国民警卫队(也就是义勇军啦)的撤退是“按计划、有组织”的,至少6人丧生,100多人受伤。刚听到CBC采访在前线的纽约时报记者,他看到撤出队伍大约2000人左右,但在突出部里的有7500(基辅方面的说法)到8000(普京的说法)人,也就是说,有5500-6000人被围在里面了。部队接到撤退命令,只有10分钟准备时间。主要大路被封锁,而且有地雷,所以从另一条秘密小道撤退。看来秘密小道也不大秘密,一路遭到坦克和大炮火力拦截,死伤惨重。当地(Artemivsk?)医院里有至少170名伤员,很多伤员带不出来,被迫留在战场上。撤出来的乌军官兵士气低落,酗酒,朝天开枪。
& E8 {" i/ [. W$ W# I0 V4 i6 |, l: E0 q" i' h. \/ r
CBC的人特意追问,东乌方面是不是知道乌军正在撤退,还继续开火,试图把“非人道、破坏停火”的责任加到东乌头上。纽约时报的记者停顿了一下,显然觉得不大好回答,但最后还是吞吞吐吐地说,乌军没有放下武器,他们也没有打出白旗,他们是火力突围的,暗示谈不上东乌方面破坏停火。4 [. q! b; o4 w' }% I3 C* |# G
1 v0 ?1 X4 M+ N1 x: y( S- h, L
分析1:/ q2 Z+ |$ F1 t: L" [. }3 Y$ y
$ n B' d6 r6 I" i( z
& a2 [ b" T s1 ^$ M8 O9 u9 J7 s
看着这包围圈,怎么想起了孟良崮?+ A# V8 x: e* i9 \0 U' W3 Y3 t
3 r6 h* C2 Y' N
波罗申科在战场局势吃紧的时候,同意谈判,试图用谈判锁定战场上的既得底盘。东乌不吃这一套,战场上马上就要是我的,谈判桌上肯定不能让你拿了去。谈归谈 ,打归打。但基辅方面心存幻想,试图用既成事实锁定“实际接触线”,赌注押在东乌方面在停火生效之后不敢有大动作。- _1 s& a: u/ Z; Z& d+ C
8 Q1 H: [% G1 R8 L. R1 W2 F
东乌方面的借口是:捷巴利采沃被包围,东乌已经拿下战略要点,“这是在我们的战线里面,不存在停火问题。”
" c( V2 c3 `4 m& `% Q" ^% A" }* b$ \/ }
基辅方面还是不愿撤退,试图坚守,让时间和国际压力迫使东乌方面停手。没有成功。在最后关头,估计已经主要阵地失守,下令突围,但这时已经为时已晚。BBC报导,部队各自决定分散突围,看来还不一定是高层下命令突围,有可能是部队看到局势已经没有希望,自作主张。
8 b7 X b0 `; p4 o2 o! P; ~! o$ L- U q) c; m- x5 ]
这一战比斯大林格勒好一点,“第六军团”没有全军覆没,还是跑出来1/4,但乌军主力被打残了。波罗申科不说“按计划、有组织”撤退还好,现在皇帝的新衣统统暴露出来,国际、国内政治信用丢尽,下面就很难办了。
) n( Q0 X: w% n2 C: G8 }0 S- I+ P" h5 u% s. t7 _+ B k. ]
分析2:
1 Z! g3 Z& A8 t5 e7 g
+ {8 W4 p' W0 s( l) O ) b9 H8 h* ^. S( R, N
, u& W- I9 \$ X# T2 m/ g6 d+ x
捷巴利采沃突出部的战术意图不明。这样的突出部肯定有被包饺子的危险,但战术好处是什么呢?直接推进到边境,切断东乌东西两部分联系,看起来合理,但实际上行不通,因为东乌可以通过俄罗斯境内连接,而乌军不可能越境切断东乌的境外联系通道。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沉底包抄”,推进到边境后,向两翼卷击,切断东乌与俄罗斯边境的接触。能达到这一战术目的的话,东乌就死定了。9 }! d) u+ @, M
/ x, q0 F* L5 ^: n! `
不过这样的战术非常冒险。且不说东乌不会坐以待毙,乌军沿边境暴露侧翼,俄军(呃,志愿军)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反包围几乎是肯定的。乌军对这样的深入虎口那么有把握?简直不可思议。5 Q' L9 h, q t% j2 ^0 Q& V
6 Y; M8 a9 t' A( |分析3:1 ~; \% d. s% \- a
1 g: F8 @) k0 W4 O! n# J; R9 O波罗申科已经在要求联合国和欧盟出动维和部队了。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C! G. A- P6 h- Q2 h- b
1、他可能认识到军事上已经不可能收回东乌
% ^" G# M, O5 N1 L, o2、一旦国际维和部队进驻,不仅限制东乌行动,也将限制基辅方面的行动。换句话说,除非政治解决(这是基辅最不想的),东乌就事实独立了* H9 E% i# D& j
但只有这样,他才可能围堵东乌向克里米亚方向的蚕食。离开国际维和部队,被打残的乌军主力可能已经无力围堵东乌的武力蚕食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