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9-7-13 03:21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
谈谈我的想法。这个LYU的拼法,实在不是个好的选择,虽然它现在已经是官方的了。
# q: A; l9 g! V" j从发音上讲,它区分开了“吕”和“陆”,却分不出“吕”和“刘”,从一个坑里爬出来,又掉到另一个坑了。从字形上讲,它打破了汉语拼音“声母+韵母”的基本形态。, j$ h ~4 G( d$ n/ J7 K2 Y3 W
个人觉得,LUI是个比较好的方案,而且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韵母“ ü”在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地位问题。
# H F z# E6 N9 z用“LUI”有如下好处:
0 s* T0 |6 \" s% _* T) P/ k3 j" @1、发音到位。在英语和法语中都很接近汉语拼音中“Lü”的发音
* i# r! n% q3 v; A2、方便听写。根据我对英语和法语人士的选择题测试,他们在听到“吕”这个音的时候,都选择了“LUI”。进一步的听写测试中,他们也都写下了LUI。
' b( p: K9 c7 V4 t' Z, @3、形态统一。因为UI是汉语拼音方案中既有的双韵母组合,LUI 符合声韵双拼的拼音基本法则。8 B9 e' A% k. `2 p) p5 r( V: B( I6 x
这个拼法的最大问题是:UI已经代表了“微”音,能代表“吁”音吗?! z$ Y4 u7 q& f& d/ K1 s
$ o- m) h- q5 r8 F( D; A H9 A
汉语拼音方案自身已经给出答案:有这样的可能。
+ ?* h8 F* V- q' H
2 @+ B( `& _+ ^. c! `1 P汉语拼音方案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音标系统,因此存在“一形多音”和“一音多形”。前者如“I”,在ZH、CH、SH、R、Z、C、S后面实质上是“零韵母”,”不发“依”音,而是被冠以“整体认读音节”,从而绕开按基本规则拼读带来的麻烦。8 w3 {) o- ~/ f8 g% } t, f4 O
一音多形比如"喔"音在BPMF后面为“O”,在其他声母字母后面为“UO”。字母“ ü”在JQXY后面去掉两点,变成“JU、QU、XU,YU”,在L和N后面又保留两点。& i# N! ], r- ~ N; p
那么汉语拼音方案是如何应付“一形多音”和“一音多形”的呢?四个字:“整体认读”,即以音节为单位记录发音,而非简单地掌握声母和韵母的发音,然后真正把两部分拼起来读------这个时候,一认真就输了。$ R& N! Q. w9 W" V7 z- G
UI这个组合有个巨大的好处:它并非实际存在的元音组合,而是“喂”音即“UEI”这个多韵母的简写,同时,在普通话中没有LUEI这个音,也就是说可以空出来LUI这个。如果将LUI和NUI指定为“Lü”和“Nü”的线性化拼法,由于前述的拼音组合不存在,不会造成混淆。, k) S9 k4 h5 N, G
0 X5 n/ j- \' J% U2 v4 ^, u2 e
字母ü的是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声母方案中最大困难:用五个元音字母来表示六个“单韵母”:a o e i u ü,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整个元音符号体系。在U字母上方添加变音符号,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简单方案。但在拼音线性化(即仅用26个字母,不使用附加符号)的过程中,这个变音符号就带来很大的麻烦。如果坦率地承认汉语拼音方案实际上是音节认读方案,需要通过个案掌握音节拼法,而非理想中的拼读方案,对拼音教学和实践都有很大的意义。考虑到汉语只有400来个音节(不考虑声调),分组逐个识别并不比规则加例外来得更难,这是我最近教女儿汉语拼音的体会。正好遇到填表要填“吕”字,从可能性的角度考察了汉语拼音,觉得承认“一音多形”和“一形多音”的现实,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合适的方案,比LYU这样生搬硬套的解决办法要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