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2-4-16 03:01 |
---|
签到天数: 192 天 [LV.7]分神
|
云淡风轻 发表于 2013-10-8 08:19 ![]()
; J* J B) W/ z$ m) E" l世界很大 无奇不有!" c9 L" b+ S$ A7 K& h, f" C
" b3 f& h# g7 d; S6 N0 x, d# d; b
任何可能都会有的 5 Z5 U( z3 ~) s# ^ ^; C$ m
你写的?/ l; T0 m: E- a0 g8 V# k( l
: f) w# ^ O9 n, N* f1 I我不是说不可能发生,而是这篇文章本身就是超现实主义的调调。嘻嘻,又拽了一把文。# m5 h) M# @/ P( h7 D3 l
3 T0 [% R3 R* g6 z* ~
1921年5月法国诗人安德烈·布勒東等首先打出“超现实主义”旗号,1924年正式成立超现实主义小组,发表第一篇宣言。由此至1930年为超现实主义极盛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超现实主义中心移往纽约,战后又重新回到巴黎。1969年10月4日,让·许斯特在《世界报》发表最后宣言《第四章》,超现实主义运动宣告结束。
* N0 U9 v9 d# O5 N' `5 L, A1 U/ z* D V+ k- W3 W* `
布勒东是超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家,先后发表三次超现实主义宣言(1924、1929、1942)。后人将这些宣言编辑成书(《超现实主义宣言》,密歇根大学出版社,1972年英文版)。布勒东的理论颇多自相矛盾之处,但总体上具有稳定性(这很有可能是其潜意识(私我)与前意识相斗争的结果(弗洛伊德认为前意识充当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卫兵,使人类兽性的欲望被抑制),致使其思想不断受到不同意识的控制而来回颠倒,从而表现为前后矛盾(同时这也可以认为是控制下的精神分裂症))! j) N% @( S" W0 c* b8 N
崇尚梦幻和无意识
. K& P* {, O2 ~, _' S+ U1 p: `- h: y _6 g+ [
布勒东和阿拉贡等早年是学医学的,接触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布勒东1922年还去维也纳访问过弗洛伊德本人。1924年的宣言中,布勒东大力推崇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后以《连接的容器》一书题赠弗洛伊德。
! K# U" A3 n1 G5 h9 U p+ Z+ }* r* B9 ?) B
超现实主义者认为梦幻是一种认识不受外界影响的绝对自我的方式,最具有启发性。作为超现实的范畴和被压抑世界的象征,梦幻可用来“解决人生的主要问题”。布勒东特别重视癫狂症,把癫狂看作一种纯粹的“精神锻炼”,有助于把想象和实际综合起来,成为“超现实”。
. J( J+ j; }" U; R反理性主义的美学思想4 u" V& P3 t" j+ R( j6 t. o! G7 w2 v
4 _9 @3 F6 O3 a) a% ]布勒东曾指责现实主义文学避开人本身,只注重表面的细节真实,而不用力开掘人内心的真实,这种看法和意识流小说家一致。超现实主义者强调描写梦幻世界、想象世界、内心活动的重要性。他们努力探索无意识,进行催眠术的试验和对梦幻的研究,提倡神奇性和偶然性。# o7 a2 S+ W8 P4 d( S( y
4 r' b8 J9 t) U; ^布勒东1937年提出“黑色幽默”的概念,1939年发表《黑色幽默文选》。他以爱尔兰作家斯威夫特为先驱,认为黑色幽默悲愤多于诙谐,是摆脱虚伪习俗的最好武器。20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的黑色幽默文学就受到了他的启发。 & |. y1 }9 A% l6 s( C
. z5 a& x5 o. l8 {% X您觉得不是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