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5-9-1 14:11 编辑
' M6 _/ z) m1 {. _
7 y) f# b$ M# D8 C4 q! E- ^/ ~$ {* A美国参议院军委会主席维克在窜访台湾期间宣称,美国对于和台湾联手制造武器持开放态度。
( T3 v2 J$ R. m% ~
9 t' |0 L! H4 D# w8 N0 O+ c: l挺台派肯定支持,挺统派肯定反对,关键是:这联手有用吗?
0 X: R' {) n8 c5 H* y0 M
7 C% i( z, a, b' X台湾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美国军工技术转移的话,台湾可以接得住好些,历史上也不乏某种转移。但是看来,那些转移都不给力,对挺独反统没用,否则就没有维克的表态了。% i, [' c5 W2 G; ?- W, v- L' V, ~
5 S4 R5 t, ]. Z* N* T
两岸军力对比已经没法看了,第一岛链内美军军力都不够用了。这意味着美国实际上已经没有有意义的军工可以转移了。不是说没有台湾需要的军工技术,而是转移了能解决两岸军力不平衡问题的军工技术。
* O. X/ m9 A& g# j$ X, M) _/ h
2 p, u' U5 a, p B) b9 k在战斗机、战舰、导弹方面,美国自己也在苦战,转移了台湾也接不住,更何况要转移的不是一两条生产线,还有背后的整个供应链。仅仅是生产线转移意义不打,卖产品更加简单直接。7 h* f8 |" N/ |
6 Z/ a- Y5 k; f8 c/ s4 B
军工转移的目的是要在台湾打造一个能自主、可持续、有用的军工工业,能依托台湾的供应链低成本、大量生产对挺独反统有用的武器。想法挺好,但什么东西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不光台湾不知道,美国也不知道。老实说,要是美国知道,还会等往台湾转移技术吗?早自己一马当先生产起来了。1 s; a6 g1 |8 S9 R \% q9 {
: h0 m6 \; P; f" ^+ X6 \1 O眼下,美台军工合作主要在无人机、无人艇方面。9 H! Q( C \! ^; E% y3 [
8 X5 @" d: b6 m( k9 h7 J8 k1 N无人艇只有在反登陆的时候有用,乌克兰无人艇打得俄罗斯黑海舰队一筹莫展的事在东南沿海不可能发生。
& A+ N, z7 ` ~( F! Y# J* T0 H0 x6 Y
无人机是另外一个问题,但不是一个本质不同的问题。6 v5 H [8 g0 S# P: Q1 u# J7 _
0 Y. m" K$ p1 F y6 d1 {
台湾离大陆在150-400公里样子,无人机需要首先飞过这段距离才谈得上任何作用。这排除了四旋翼,必须是固定翼。固定翼有螺旋桨和喷气式,乌克兰战场还主要是螺旋桨,所以有报道老家伙开着雅克-52教练机上天,后座搭子开着座舱盖,手里捧着突击步枪就开打了。这说明来袭巡飞弹的速度和高度都很低。这样的突防能力根本别想突破大陆的沿海防空,包括巡逻的战斗机。) B& M% B* f1 K1 C+ y4 Z
6 s- A, W4 q: R% K1 P2 f5 [* u- Q
台湾必须从喷气式无人机开始,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据报道,台湾中研院与美国克拉托斯合作,将MQM-178靶机改装成低成本巡航导弹。; V* q" e; j. z/ p8 i1 t0 ^
" Z+ k3 c5 \6 H0 F# C8 x
* j! a- _5 E @. i
4 j) i3 H3 ?7 {4 H" qMQM-178长3.3米,翼展1.8米,空重59公斤,燃油容量64.4升,起飞重量145公斤,有效载荷32公斤,最大速度M0.69,最大高度10670米。最大航程720公里以上,最大续航时间1.3小时。+ k5 x! `6 B+ d3 u- E
/ Q7 |( C( _' b! VMQM-178采用压缩空气弹射起飞,回收伞着陆。但作为低成本巡航导弹,固体火箭助推起飞更加简便,回收就不用考虑了。
3 R( h8 H$ K5 _2 A
5 W5 z9 D t" A# J在气动布局上,这是很常规的后掠翼、V形尾。特别的地方是腹下双发,单一简单进气口但分叉到左右双发(各36.7公斤,真是航模级涡喷)。
: }6 a' Z4 o# x+ l7 o3 ]. O9 N4 Q6 [
如果中研院要把这改成有用的低成本巡航导弹,需要:! x/ R/ a$ o! L$ i% c4 t; T$ a
, ^7 n3 L j5 R+ { f1 }9 e
- 整机装入包装-发射筒,缩小体积,便于运输和部署,至少不能早早被空中侦察发现。否则这样显而易见的飞机目标必定早早招来打击
4 k5 W; E) s3 j5 o5 M- 弹翼和为宜改成折叠式,可装入包装-发射筒。发动机整体在机腹下,有利于弹体内容纳弹翼,但这样很影响弹内燃油容积# L! C* B" F" i" e' }
- 36公斤有效载荷作为巡航导弹来说太小,“见证者”都有50公斤# @" p2 t: H' U5 D$ e( F
6 z. {% Z {9 b" n) U也就是说,中研院需要大改,才能使得MQM-178成为可用的巡航导弹。而且在发动机、基本弹体设计不变的情况下,射程本来就不大够用,还要被折叠弹翼和加大的战斗部占用体积和重量,射程更加没法看,除了东南沿海浅近纵深,派不了多大用场。“战斧”发射重量1300公斤,接近MQM-178的10倍,不是空长一身虚肉。
6 S, m5 f* G3 P" p! l6 h6 U- A( K, G$ M0 p Q! F* f
从这里开始,中研院当然可能研发更大、更强的巡航导弹,最终达到接近“战斧”巡航导弹的水平。但世界上研制出“战斧”的国家也只有美国、中国,俄罗斯,英法德都没有做到。2 q( f# |4 B. P0 Z
3 Y/ w1 n# I" o: P& S
那美国会直接转移“战斧”技术吗?你说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