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5-8-21 11:03 编辑 # t- N, G! l! `
5 @% e, B" D' Z) |) e$ X
美国是航母大国,中国正在成为航母国家,还谈不上大国,但已经在路上了。要是中美航母在大洋上遇上,可能超出传统上对航母对决的认知。
4 v3 w6 ^3 o+ k$ X
. b7 q$ |% h8 m/ n C% s% m航母超越战列舰,是因为战列舰重炮的射程、威力、命中率与飞机投弹不能相提并论。因此,航母对决的关键在于抢先发现对方、抢先开火,飞机的性能成为胜利的关键。
" L j) N$ Z! ?. h$ _5 P% v
1 P9 o# C( V0 | J0 c进入导弹时代,战斗机的航程、雷达探测距离、空空导弹射程很关键 ,保护自己航母的关键就是抢先击落对方的“弓箭手”,在对方轰炸机发射重型反舰导弹之前就抢先击落,然后利用防御纵深,对已经发射的反舰导弹层层拦截。因此,F-14和“不死鸟”的传奇一直受到眷恋。% X. n: K& s+ e. z
6 Q7 L& d/ z& x: N1 J
这里的前提依然是战斗机对导弹的航程优势。
! X/ X& r4 A5 d) b" Y; Y5 g) G( E) J0 D5 Y& i
但中国的新思维和新一代“鹰击”导弹改变了这一切。
4 V* ]9 ~4 J$ g/ g1 n& D6 T/ v! i% N$ h
“鹰击15”的射程可能达到500公里。更大的“鹰击12”的射程也是500公里,但“鹰击12”在90年代就开始研发,20多年的技术进步不是吹的。+ i Q0 E( g7 g& x
5 l0 g) E" U9 y3 _9 A8 K9 n" ~“鹰击17/19/20”可能射程都超过1000公里,甚至大大超过。
1 u% L5 v; w5 `) }
; F$ d; K* w$ l) o( c& n“鹰击17”是助推-滑翔弹,加速到起滑速度(M10以上)、高度(4-5万米以上)需要足够的时间、距离才能达到,这时已经过百公里甚至更多了,全射程达到1000公里不为过。高超弹没有1000公里的射程也没啥意思。美国的高超弹都是直奔3000公里射程去的,中国没说,但物理学是不分中美的。
8 e9 I! V6 l0 z% Y/ N/ N( v# I$ C3 h6 r5 q
! p7 i% V" i5 J" [! o“鹰击19”是高超巡航弹,同样需要加速到启动速度(M5-6以上)、高度(25000以上)才能启动超燃冲压发动机,同样需要时间和距离,而启动超燃冲压的目的就是达到足够的续航时间,否则成多此一举的助推了。全射程也大概率在1000公里以上。& _3 U1 F$ l, b `9 q
8 h, q; S& n r) H8 M
“鹰击20”是弹道导弹,更没有理由射程只有区区几百公里,应该也在1000公里以上。
7 |# Y' t; R6 f- w8 b2 q7 d+ x2 G0 i* \0 Z- G" H1 q$ `+ [+ r! x% X9 n
实际上,“鹰击21”的射程已经达到1500公里。这是已经存在出口型的,自用型的射程只能更大。“鹰击21”也是第一代反舰弹道导弹,“鹰击20”的编号更早,但可能更先进,“鹰击21”反而是过渡型号。这样的事情不乏先例:原始设计一上来就要求提得很高,但一下子做不到,只能降低要求、先过渡一下,缩水版反而编号在后面。
% k/ q( \+ G) Q- q' e1 ]# L
' B: x" W' j Q1 m$ Y舰载战斗机的实用作战半径不超过800-1000公里,携带重型反舰导弹后还不到。“鹰击15”有可能是为了歼-15能携带而设计的,“鹰击12”只有轰-6能携带,太大太重了。换句话说,舰载机加导弹的射程不超过1500公里,更加现实一点(比如舰载机还带上自卫用的空空导弹):1000公里。舰载弹道导弹的射程反而更大,高超弹(不管是助推-滑翔还是吸气巡航)的射程可能相似。
( h4 s& m, i. j( @& b* K/ K; T e5 \
这样,在卫星海洋监视和引导体系支援下,航母战斗群的交战可能首先从护航舰队的反舰弹道导弹、助推-滑翔导弹、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开始,舰载机反而成为“中程”反舰力量,内圈再用“常规反舰导弹”补漏,如果对方竟然突破到这么近的话。
6 U# C/ x$ h2 \: X
: M: Z4 m2 z4 g1 Q. |+ R4 x在防空方面也是一样。“鹰击17”那样的助推-滑翔导弹的乘波体内带上先进空空导弹应该做得到,目标是敌人的预警机、加油机、反潜巡逻机、运输机等大型、低机动目标,在1500公里外就开始射击。
5 ^! E& {9 c: [" q! Z u# ], e% p. B4 t l
再次,舰载机的空战能力反而是用于“中层防空”,舰载垂发则是“内圈防空”了。6 L3 l# p b) F& y3 f$ s A) H/ J
5 U' `9 Q. Y$ F. M这样的导弹-舰载机-导弹的多层防空在超远程上首先打掉敌人的体系节点,在中层再对群龙无首的敌机、敌弹攻势庖丁解牛,在内圈还有强大防御等着。; m0 `' |: Y/ ?3 N$ C
+ c! P1 Z6 @+ `0 T. H8 @8 J( `7 P舰载战斗机绝对是有用的,依然提供导弹难以提供的灵活性和火力密度,但不一定“包打天下”了。
, _! q# U* F" f" T% a. y: d7 K$ m/ C* Y. C1 c/ u+ O4 }! G
还在套用二战到冷战航母对决思维的人们要大吃一惊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