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僚机已经说了有10年了。一开始,美国空军和海军都信心满满,各种思路百花齐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海军主张高度自主的无人作战飞机,一般飞行和任务阶段都需要高度自主,重点在于日常出动,以补充有人的舰载机。美国空军则主张遥控为主的无人作战飞机,一方面降低自主飞行和任务能力的难度,另一方面更加适合按需增援出动的模式。2 W- W' T2 N u. R) q6 m6 p
( _/ c4 H3 `' h% }9 U+ B美国空军和美国海军各有道理。
* t) T: d# R$ ?/ d3 g/ Y6 G8 w4 E" b( O0 }8 j3 s/ P
美国海军需要从航母上出动。航母的甲板和机库只有这么点地方,每一架飞机都要一个顶俩,统统都需要具有日常出动能力。另外,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要求很高,无人化不仅减少飞行员要求,也没有了保持熟悉的训练要求。5 Q n7 I/ H) Z% i. w$ }- u# N
P" `) V7 x7 t M/ f+ e" }
美国空军没有那么大的跑道和停机坪限制,日常任务还是由有人机为主,在需要的时候出动大量无人机增援,所以对自主化和日常使用的要求降低,但对成本控制的要求更高。5 n, U# l( k- P
* C0 w# x( Q9 h3 X: {( b
美国海军兴致勃勃地推动X-47B研制,基本解决了无人机上舰和一般飞行的问题,包括弹射起飞、拦阻索降落、甲板上和机库里与有人机混合调度、空中加油等。但在最要紧的自主任务能力方面卡住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先前乐观的期望。本来X-47B的下一步就是UCLASS计划,这就是实用化的舰载无人作战飞机,结果转向了,变成舰载加油机,最后推出MQ-25“黄貂鱼”。
* \9 W& Q+ i" q: O+ K' Y" v1 ^# C4 P$ O$ K
美国空军则改道“忠诚僚机”,第一阶段推出Kratos XQ-58“女武士”,第二阶段让通用院子Gambit和安杜雷尔“暴怒”竞争,不知道为什么XQ-58出局了。4 M- s* }( ?9 R" @. t
9 z9 O- e/ o1 m" N, k! z不过这张图里或许泄露了一点天机。
& ~1 Q: f2 Q& V' }, M2 F# L# w, C
$ H, R) z: ^- v9 z0 M
# o6 ~+ d( \4 X9 Q* Q' ]! M, P8 h1 _: O
在这里,一架F-22、一架F-35(应该是A)和一架XQ-58在并排飞行,看着一样大是因为距离和透视的关系,其实XQ-58要小很多。
# o) f" d( y; `- h2 M p. P* q# R# u, H5 Y, ^
有意思的是,F-22和F-35都以较大的迎角在飞行,而XQ-58基本是水平姿态。& i) Q; \9 I T, N, Y2 V
& {8 w$ J x O3 \
这说明F-22和F-35都在低速飞行,需要用大迎角补偿机翼升力的不足,而XQ-58还是在设计的巡航速度飞行。也就是说,XQ-58的巡航速度比F-35和F-22都要低很多。7 N2 A. R) N: [
- h! C$ H$ C- |' R j& H6 ^
无人僚机,顾名思义,需要伴飞有人战斗机,但需要低成本,否则就失去了意义。
% a) [$ {3 h- W$ o |1 M& p' p
! @/ J& t( L* Q i不管航空科技如何发达,要达到足够的速度、航程和机动性,就意味着相应的起飞重量和成本。或者说,速度、航程和成本是不可能三角,只能得到两样。在大国竞争的时代,成本必须压低,航程不大则根本没用,能牺牲的只能是速度了。这对XQ-58如此,对Gambit和“暴怒”也如此。XQ-58还有对地攻击的要求,Gambit和“暴怒”已经转向ISR为主了,机动性要求也相应降低。也就是说,“忠诚僚机”实际上只是无人哨机,需要早早放出去到前沿散开,也别指望在有人机遇到强敌的时候“舍身救主”。
+ S+ t+ ]( |4 r- |3 i8 u6 M& x- Y8 f! g7 N& ?+ k; I: @: }# D- t
这当然依然是有用的,但与人们对无人僚机的想象也大不相同。日前透露的歼-20S“一带三”也是ISR无人机,不是一般想象的无人僚机。也就是说,中美在这一问题上想到一起去了。( m, E. A. H7 ^' ?2 r# X* y
3 i+ |" {5 A& R8 r- k$ U符合想象的无人僚机不是不可能。只要解决了自主作战和有人-无人自动协调问题,能达到甚至超过有人战斗机的速度、航程、机动性的无人机是造得出来的,但就别指望低成本了,光航空系统就不可能比有人战斗机轻小,加上高级人工智能和态势感知,也绝不可能是“可消耗”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