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明确表示,正在积极考虑加入TPP。当然,更准确地说是CPTPP,这是美国退出后增加了一些环保、劳工保护条款的修订版TPP,但还是可以简称为TPP。. F6 j5 f0 `, n7 i' f
9 b9 O! B3 J! @% J
中国刚签署了RCEP,这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为什么又要再加入TPP呢?RCEP与TPP都是自由贸易区架构,两者有部份成员国重合(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越南、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但RCEP是经典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以货物贸易为重点,TPP则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数字经济,不仅自由贸易的、投资保护的范围和力度更大,还在环保、劳工等方面有更加详尽的规定。 9 H4 P- |! v0 s6 m 7 B P; i b& I# M) p# m" h. {$ bRCEP对10年前的中国是雪中送炭,如今只是锦上添花了。除了日本,中国与RCEP各成员国已经达成不同程度上的自由贸易协议。另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更加广泛、深入的双边自由贸易协议方面进展艰难,通过TPP这样全面、深入的架构,可望与一揽子国家在自由贸易方面一步到位,并为与TPP之外的经济体的自由贸易谈判提供了更高的起点。换句话说,就自由贸易而言,RCEP对中国是保底的,TPP的层次才是目标。 H. w: ]) |5 j' |+ C X( E" W
, q( D* K" c3 B$ F在TPP谈判高峰的2014-16年,中国经济体量已经很大,成为世界货物贸易中举足轻重的一极,但在服务贸易方面还较落后。数字经济更是新兴事物。几年下来,中国的数字经济的渗透率遥据世界前列,以移动平台为主体的社交媒体、广告、网购、电子支付的发展如火如荼。TikTok更是使得中国的数字经济走向世界,这只是开始。另一方面,中国在投资保护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压力,在欧美、澳大利亚的投资不断受阻,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面临被迫退市的危险,TikTok、微信更是受到非法封禁,中国投资需要有更加有力(但非武力)的架构保护。这是中国加入TPP的动力所在。7 Q" S- F* [5 x
+ j& L- X) ?* t
那TPP是否有接纳中国的动力呢?美国退出后,TPP覆盖约5亿人口,总GDP约13.5万亿美元,占世界13%,远远低于RCEP的22亿人口和26.2万亿,但依然是较大的体量,但显然与TPP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中国加入的话,总人口立刻增加接近3倍,总GDP翻一番。更重要的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具有相对应进出口。中国还稳居世界供应链的中段,迅速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构成世界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中国的加入显然是符合TPP国家的利益的。 4 b S- o4 C& H. F4 R3 F7 H5 Z6 A! @' O, P; g' C
当然,这么说也简单化了。CPTPP签订两年以来,成员国之间的外贸并没有质的提升,在新冠疫后各国都急需贸易振兴的时候,瘸子和驼子互相也提携不动。中国作为新冠疫后世界经济的唯一火车头的作用肯定是受欢迎的,但客大欺店的担忧也是现实存在的。 . q6 Z" {4 F' I/ B4 M- a; ] 8 A: r% S) k( c3 Z在TPP的成员国中,同时成为RCEP成员国的国家在理论上对中国加入TPP应该不反对,其余四国则未必一帆风顺。智利、秘鲁的阻力应该较小,既增加对中国的出口,中国进口与本制造也不构成竞争。墨西哥则不一定,作为美国制造的低成本替代,中国制造与墨西哥构成一定的竞争,尤其在汽车零部件方面。当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墨西哥就是最难缠的国家,直到最后才完成双边谈判。加拿大则在经济上对接纳中国也有动力,但在政治上与中国实行自由贸易会有很大的民意阻力。更大的阻力可能来自美国。 / D0 w( u8 u* t( J l# d" X3 R5 _& M7 z
尽管美国不再是TPP成员国,美国的搅屎力还在,会压迫TPP成员国中的日本、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拒绝中国的加入,尤其是加拿大和墨西哥。在特朗普时代重新签订的美墨加自由贸易协议中有规定,任何国家(其实就是加拿大和墨西哥)与第三国缔结自由贸易协议时,必须得到美国的同意,否则美国有权退出美墨加自由贸易协议。这个条款具体怎么实行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加拿大、墨西哥在多边架构下的自由贸易关系是否需要、如何得到美国同意的问题。具体到TPP。可以认为加拿大、墨西哥的TPP资格是得到美国同意的,因为当年美墨加是同时加入TPP的。但这是否意味着TPP每接受一个新成员的话,加拿大、墨西哥与美国的自由贸易关系都需要得到美国的重新批准才行,这是一个灰色区间。不管是特朗普还是拜登坐在白宫,这是美国阻挠TPP接纳中国的重要着力点。+ Y9 q" t" `& O; b
: F' z: ]# [$ ~
这对TPP的其他成员国和中国很不公平,但世界从来就不是公平的。: x$ R) Z2 k$ Z1 y+ K5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