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爱吱声 标签 模型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模型

相关日志

分享 罗默模型对科研投入的洞察(转)
gordon 2017-5-28 19:05
Romer(1990)发表的内生增长模型,核心逻辑和假设只有三点。 第一点,对知识的垄断是创新的动力。如果我研究出一个东西很快就被人剽窃了,那就没人会做科研。 第二点,知识是有外部性的。即便你能垄断一个技术突破,从长期看,这个技术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以及后续的科研都有帮助。这个帮助不是对科技发明者的,而是对这个国家的。 第三点,经济从长期看是均衡的,如果科研的利益永远都比生产大,那世界上所有人都去搞科研了。如果生产利益永远比科研大,从长期看一个搞科研的都不会有。所以长期看,科研人数和生产人数必定有一个平衡。 内生增长模型,实际上就是用数学手段对以上三点建模。通过解模型的均衡,Romer得出了三个重要结论。第一,想要科技发展专利保护要做好。第二,整个经济体科研总体规模越大,规模效应越显著,科研有明显的聚集性。 第三,科研人数越多,经济增长越快,但是科研人数归根到底是市场决定的。从长期看 政府唯一能干预的只有第一点。 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干预鼓励短期科研,但是这是有代价的! 这才是Romer思想的核心。同学你只看到了第三点科研投入决定增长这个很片面的结论,却没看Romer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如果Romer模型结论这么简单,他也不配被称作“永远在明年拿诺贝尔奖”的男人了。如果你全盘接受了Romer的假设。你就会发现,政府的职责就是 在科研和生产偏离平衡的时候,将两者的数量拉回正轨 。 比如现在码农收入明显偏高,政府要做的就是把这个信息普及给广大群众,让更多的本科生当码农。比如现在学文史哲的研究生明显偏多,政府就应该告诉大众,现在这方面从业人过剩了。我认为这才是Romer模型重要的地方。关键是政府对于各个部门人才供需的判断,政府的职责就是当资源错配的时候,充当市场的润滑剂 如果你用行政手段强行提升科研水平会怎么样呢 ?套用Romer的模型的逻辑结果是这样的。短期内科技增长率会提升,但是由于科研人数超过应有人数,生产部门迅速萎缩。政府财政收入迅速减少。因此对科研的补贴也会变得捉襟见肘,科研补贴减少,科技增长速度又落下去了。然后回到了比刚开始更低的位置。如果继续强拉科研投入,经济就会崩溃。这个过程是不是很熟悉?没错, 这就是前苏联模式 。苏联短期内通过全力搞科研,将科技水平推进到了很高的地步,但最终还是完蛋了。 ------------ Romer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和传统的外生增长模型最大的区别就是。内生增长模型把科研部门和非科研部门看做了 两个互相竞争资源的部门 。这两个部门之间的资源分配同样有一个看不见的手在调控,同样存在一个均衡。并不是政府拉动科研,经济就会起飞。实际上 如果市场完全有效的话,即便政府不干预,各大公司也会主动把科研水平调节到最合适的水平 。比如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公司科研投入非常高,并非是政府投入高,而是市场利益导向。 Romer模型这个想法是很好的,但是这个模型的推导是有争议的。 Romer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做了很多额外的假设,这些假设并没有太大的经济学含义,纯粹是为了让微分方程变得好解。比如他假设,科技创新本质是研发新的中间产品。举个例子,如果家具是最终产品的话,没有科技创新的话,我们能选用的唯一中间产品就是木头,科技发展之后,我们有了塑料,不锈钢之类的其他材料。他还假设不同中间产品都等价...也就是说木头做家具和不锈钢塑料做家具没有区别。这些假设其实都没有任何意义,纯粹就是简化模型。 所以有人就指责Romer,说他是数学家搞经济,完全脱离现实。还引发了经济学中数学滥用的担忧。 ************************************************************************* 记不记得 弹道学,火炮就是打不准,模型受数学 限制 同样道理,简化模型不一定符合现实,只是对现实的洞察 把你的想法,清晰的体现出来了 ,很不错了
3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罗默的模型与 拉美、中国的经济增长(转)
gordon 2017-5-28 06:14
实际上,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拉美没什么两样 也是因为 在6、70年代,发达国家 对 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 , 发展中国家可以向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品了 差别在于 中间品生产这一块儿,拉美倒了 ******************************************************************************* “进口替代”模式,转出口 的“东亚模式” ******************************************************************************* 罗默将社会生产划分为研究部门,中间品生产部门和最终生产部门。 向上走, 产业升级又分为 中国模式和印度模式 印度不是搞软件,搞服务业嘛 ******************************************************************************* 工业化是对整个社会的改造 中国为什么走这一条路呢? 实践经验 ,没什么理论 民国也是如此,研发水平不差,但是经济增长不行。 可能印度模式不可行。 (因为没有论证) ******************************************************************************* 增长并非仅仅是知识的增长,不然的话,民国的时候,潘光旦、梅贻琦就不会研究工业化了。 《工业化的前途与人才问题》 ******************************************************************************* 至于 中国的制度 为什么比 拉美的制度有优势 请看 罗默的第二个内生增长模型 1990年,罗默在《内生技术进步》一文中提出了他的第二个内生增长模型。 ******************************************************************************* 管他妈的,先走这一步 ,再说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骡子,回顾 担柴汉,心里乐悠悠。 ******************************************************************************* 有一个罗默的模型先用着,你说你想 “骑大马”,哪儿有 “大马” 骑啊
3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的外汇,罗默的模型
gordon 2017-5-28 04:01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保罗· 罗默 被剥夺世行发展经济学研究部管理职务; 应个景,闲聊一下 罗默的模型 在模型中,他将社会生产划分为研究部门,中间品生产部门和最终生产部门。 ******************************************************************* 中国的产品,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买。 买什么呢? 资本密集型中间品 这就很尴尬,基本上, 外资撤资对发展中国家影响不大 , 买中国机器了 不就生产点 鞋袜、针织品 嘛 ******************************************************************* 以前是,美元作为 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中介。 美元回流,相当于 金本位替代银本位 ******************************************************************* (鸦片战争时期) 英国白银少了,都流到中国了,贸易的中介就转为黄金。 ******************************************************************* 美元少了,我就拿人民币就完了。 相当于,发展中国家 卖出美元,买进人民币 ******************************************************************* 这就是当时 “稳货币,促生产” 这个主意的基础。 ******************************************************************* 由于遵循 Romer(1990)关于技术、知识产品非竞争性这一假设,即研发部门生产的技术知识具有正的外部性, 因此另一项政策是对研发进行补贴。
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模型转换
gordon 2017-5-5 15:27
某市有一个图书馆,可以用 身份证借书,也可以用 借书卡 借书 这个某市,就是北上广了 而政府的政策是多变的。 那么问,我已经有身份证了,用不用 再办一张借书卡呢? ************************************************************************** 答案是 应该 如果你用 身份证的话,它的计算是一种模型,例如 本地人、外地人 这样的计算 如果你用借书卡的话,它可能会考虑 我的会员 或者 不是我的会员 ************************************************************************** 为什么呢? 计算与模型有关
1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哈罗德- 多马模型” 固有的问题
gordon 2017-4-23 08:20
“哈罗德- 多马模型” 最后肯定会造成投资过剩的 就得看看国际市场情况 国际社会,所有人都反对你,投资就得收敛一点 或者另一个办法,就是 美国次贷危机了,把 原因推给它 **************************************************************************** 跨期的动态模型 “投资的两面性” 一方面把上一期的生产 消费了,另一方面,又扩大了更大的投资 这种正反馈最后会形成 缺口的。 最后的产能谁消费? **************************************************************************** 当年 某河里的一帮人 都有问题 非常莫名其妙 **************************************************************************** 真正的原因可能在于,不知道 5、60年代,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品 为什么能向发达国家出口? 思维还停留在 ,发达国家生产工业品,不发达国家出口初级产品的阶段 怕幸运会转瞬即逝 (穷的,穷人综合症) **************************************************************************** 国际贸易啊,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 ,名誉就不是很好 研究人也少 不像一个国家的研究 资料搜集,统计也困难。 范围很大,要搜集很多个国家的资料,没这个能力 **************************************************************************** 一国研究还比较容易,毕竟范围小
1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心理上很纯洁的人” 根本就 不适合从事科学工作。
热度 3 gordon 2017-4-11 18:05
在回答奥古斯特 孔德 关于经济现象不能割裂开来研究的主张时,马歇尔写到:“说统一的社会科学具有更高的权威是徒劳的。无疑,如果这个存在的话,经济学乐意在它的羽翼下寻求庇护。但是它确实不存在;没有迹象证明它的存在。徒劳的等待是无益的;我们必须利用我们目前的资源做我们能做的事情。” 各学科是离散的,我们只知道部分的知识;还有玻璃心,完美都是错的 呵呵 这是我今天最大的收获。 ****************************************************************** 甚至书本上的知识,也不能给你 “保全” 的保证。 例如非线性,不是搞复杂学科的,很多人是不明白的。即使明白了,也建立不出非线性方程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建立的数学模型都是简化模型,总是某些因素是我们没有考虑的 你要心理上很纯洁的话,这就很麻烦了 我觉得,心理上很纯洁的人不适合从事科学工作。 ****************************************************************** 参考阅读: 抄袭的进化优势 http://www.aswetalk.net/bbs/home.php?mod=spaceuid=663do=blogid=67936 成本内化 —— “资本” 为什么在中国经济发展中 处于关键位置 http://www.aswetalk.net/bbs/home.php?mod=spaceuid=663do=blogid=67932 ****************************************************************** 基本上,像 崔永元,罗永浩这样的人,都不是现代人,不具备现代性 我们说的现代,就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不列颠和平下的 先进文明的欧洲,利用科学,彼此之间疯狂的杀戮 关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社会影响太小了,对西方社会影响大。 中国正是从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五四运动 开始,国家逐渐兴旺的 。所以观感和西方社会 不一样。 ****************************************************************** 实际上,如果我不说, 大部分人都不会知道 为什么台湾的互联网产业没有发展起来。 这也是Google 太作了 如果Google 不做,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就会被抑制 ,或者说 金融抑制 中国会比现在艰难的多。
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从一个假设模型谈 “政治系统框架”的构建
gordon 2017-3-14 15:01
一个细胞,一个细胞研究很久了 突然想换一种研究方式 亚里士多德指地,柏拉图指天 ****************************************************************************** 为什么谈这个问题呢? 学术理论啊,有些东西,比如一些假设,真是天马行空,凭空而来的 它是用理想的一种情况来 格现实,格物致知 ****************************************************************************** 以前对这种理想假设的 研究方法,也不是很懂 今天吃饭的时候,突发奇想,那就 “牛刀小试” ,拿政治制度开刀,练练手 ****************************************************************************** 假设你对一个非洲小国进行援助,怎么使得这个非洲小国快速进入 现代国家 “黑叔叔” ,你也知道。经常娱乐和无厘头,大于正常工作, 整个社会的文化非常难搞 。 解决这个事情,最关键的是奉献精神 因为很多现代化的学术啊,要弄懂,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而这些做宏观调控的人呢,又位高权重,它们出问题,这就 糗大了 基本上可以这样,搞宏观经济的一帮人,穿军装,挂军衔。 因为在传统上来说,军人天生就是贵族。 基本上,它也不要钱。钱不重要。 也就是说,要提升 宏观经济 这批人的社会地位。 ****************************************************************************** 制衡 从英国历史看,律师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但真正的原因是专业化,这些新贵族(sir ) ,起到了对国王的制衡作用。 因为这些专业化知识啊,是需要很长时间学习的 ****************************************************************************** 专业化 从台湾的经验也可以看出来,虽然台湾不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但是一个 进入现代化国家的一个典范。 台湾的现代化,是由 “情治系统” 现代化开始的。 ****************************************************************************** 闲扯淡 当然,这也是瞎扯淡,局内人和局外人的看法,完全两码事。承担一定的风险。 我也没必要趟这个浑水,又不缺钱花 我又是学工科的,自己有一技之长。就是钱都没了,养活自己也没问题。 只是一个学术的探讨。 用来说明另一种 “天马行空”,“天外来客” 式的研究方法 就像当年郭靖悟透 “北斗七星阵” ,郭靖的岳父黄药师,认为像阵法这种复杂的东西,郭靖这种傻小子怎么能搞明白呢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像 飞鸟和鱼 ,差别实在太大 , 但这两个人又是师徒,确实有意思。
1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二元社会” 的中国经济模型
gordon 2017-2-16 17:35
你想象这么一个东西,比如说大英帝国,有一个海外殖民地,例如印度 ok 现在撒切尔夫人开始改革,压低工人工资,然后引入 印度这样的廉价劳工 *********************************************************************** 其实中国和 里根,撒切尔 他们的改革是共振的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创新 *********************************************************************** 低工资,大量的储蓄,来保证基建 *********************************************************************** 俾斯麦的社会主义 少量海外殖民地的德国, 德国没有那么多海外殖民地,所以,有很多科学创新 而媒宣也在引导这个 *********************************************************************** 走资派还在走 英国工党发出了怒吼 *********************************************************************** http://video.weibo.com/player/1034:59d5fe9607a7ff14aff5c134f1ac5eb0/v.swf
1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汽车发动机的类比模型
gordon 2017-2-12 08:27
人做事情,确实很像汽车发动机 变速档,正常位置在3、4档 5个前进档,一个倒挡 1、2档,低速档 3档,是中速档,一些村庄,一些较复杂的路段。 4、5档属于高速档, 平坦的路段,高速行驶 ************************************************************************ 刚起步,就是低速档,克服自身的惯性。车速慢,耗油量大 速度上去了,就可以加到高速档了。 刚开始上高速档,把发动机撞熄火了 ************************************************************************ 中国就是学习外国的, 刚开始人家怎么走的不知道 人家发展起来了,觉得好,结果跟中国水土不服 另一派呢,耗油量大,车速低 在低速里面打转转 因为不了解机制,经验的原因,认为高速不对 中国人就不能开高速 ( 即省油,速度又快 )
1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拼了命去大城市发展 —— 心理学模型
gordon 2017-2-12 06:50
这部剧完美的演绎了马斯洛的社会心理学模型 马斯洛的理论,提出在1954年,试图在当时心理学各个领域的基础上产生一个综合 马斯洛的理论, 不是基于神经系统 ,而仅仅在工业环境中的得到验证, 属于 “社会心理学” 管理学或者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专业的东西
1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关于引力的模型
热度 1 gordon 2017-1-15 05:24
中美两国啊,是完全相反的初识社会状态 实际上,新中国的建立就跟美国商品的倾销有关。 中国和欧洲的交换,是工业品和农业品的交换 但是,美国当年对中国的冲击,农产品也出口,美国的优势是全方面的 ****************************************************************************** 初始状态:美国 地大物博,地多人少,大农场 中国 也算地大 地少人多,小农经济 两个相同体量的经济体的相互影响 中国物资紧缺,出口 “人力” 。 “三来一补” ,代工的模式 ****************************************************************************** 引力 是全局的,你拿什么能量去对冲 ****************************************************************************** 我们恰恰是拿人力换技术的 ****************************************************************************** 这就跟当年计划经济时代,有市民户口,国企职工,农村的大姑娘都想嫁给你。 哪怕你是个瘸子,弱智呢 呵呵 ****************************************************************************** 提升自己的价值,就要换场啊 ****************************************************************************** 阿里那帮搞技术的,不就是读了 Google 的论文,以前大陆人知道个蛋 ****************************************************************************** 换句话说,就是在中国要做个知识分子,在美国要 “勤力” 但现在是大的结构破裂 而且也有论文表示,学历的差距 对美国人的收入 有巨大影响。 知识鸿沟 所以,上面这个结论,不一定成立了。 ****************************************************************************** 理论产生要快, 本身理论就跟现实不符,就是启发式的 不快,很快就时过境迁了。(有时效性的) 所谓某个理论的意义都是追溯的,何必呢, 让别人读你的文章吧 ****************************************************************************** 发文章就是要快,跟 “杨坤” 一样,杨三十二郎 他们要追溯,原发思想全是你
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和票哥说起了好玩的东东,发几个让大家LOOK,LOOK
热度 24 dzhen 2017-1-10 17:19
和票哥说起了好玩的东东,发几个让大家LOOK,LOOK
这些是树脂画,分层画的,所以立体感很强 这个是拼装模型,塑料的, 轨道长一米多, 咱们坛里老马丁的一堆动物和他是亲戚 还有这个,一比六,喷气式,据说能带十升油,能飞多长时间俺不知道 国内一个模型店店长做了一个两米多的,纸的 不过上面还是外形比较简单的,这个 麻烦一些,也是纸的 要是还是嫌小,只有这个啦 感觉以后国人有闲有钱了这些以前“玩物丧志”的东东会越来越多,有前途+好玩,好想改行
1533 次阅读|18 个评论
分享 历代core 策略的数学模型
热度 2 gordon 2017-1-8 19:13
几代领导人的中国社会建模 毛时代: 理论奇点:它们就像一根铅笔靠笔尖直立起来——逻辑上可行但现实中不太可能。 注: 以前说过这个事情,自然法则。让少数的搞思想的脑力劳动者 去搞生产,支撑 体力劳动者的大众。 老百姓说法,这不是笑话嘛,一看就不是干活人。 *********************************************************************** 邓时代: 演化的办法:市场经济 放一堆个体,让其互相竞争, Agent-based,这么一个办法 我们来看El Farol酒吧问题(Arthur 1994)。每周,一百个人必须独立地决定是否去他们最喜欢的酒吧(比如说Santa Fe的El Farol酒吧)。规则是,如果有人预测超过60个人会参加,她将会选择躲避人群留在家里;如果她预测少于60人参加,她将会选择去酒吧。我们立刻就可以看出 “自指”:Agent是否参加取决于他们对于有多少代理会参加的预测。 *********************************************************************** 经济代理——银行、消费者、企业、投资者——不断调整自己的市场行动、购买决策、价格和预测——对于这些行动、决策、价格和预测所共同创造的情境的预测。换句话说,个体的行为共同创造了一个总体的结果,然后它们对这个结果做出反应。 ****************************************************************************************** 毛遗留问题的解决: 我们也观察到另外一种现象,非均衡研究中的常见现象:不同大小的雪崩式变化(avalanches of change of varying sizes)。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个体非均衡行为不时地调整,引起了整体的变化,随后又引起了代理们进一步的行为变化。结果是,在这样的系统中,大大小小的浪潮式的变化如涟漪般在系统中扩散。 随着代理改变他们的预期,轻微地改变了市场,随后引起其它代理相应的改变他们的预期 。信念的变化随之如大大小小的雪崩般(in avalanches of all sizes)扩散到整个市场,导致一段时间内随机的高低价波动。这种现象出现在真实的金融市场数据中,但在均衡模型中却不会出现。 注:不争论,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了。(极端的一种思想,犹如木乃伊不能见空气) ****************************************************************************************** 创新的问题: 当下的问题是一个创新的问题, 所谓“内生增长”指的就是增长来源于“内生变量”,也即增长是由于人们的“选择”而不是“外生因素的变化”。比如外生增长认为增长来源于劳动力生产效率的提升,但是并没有说明这个提升是怎么来的;内生增长则把这个提升的原因囊括到模型当中。 Romer 1990年的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那篇论文,提出了一个更加复杂的内生增长模型。 外生增长,劳动力生产效率的提升是一种Human Capital,比如我们去学校学习已有的知识,这是提升我们的Human Capital的过程。 但是经济学界的一个共识是,Long Term Growth 的动力并不是Human Capital的积累,而是 Innovation (或者说Idea 的积累),也就是说 我们不止要去学校学习知识,还要用这些知识来创造新知识 ,后者才是长期发展的动力。 但是Innovation 是一个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东西,因此Romer 指出“生产”Ideas的过程不可能是完全竞争的,否则收入无法cover 在“生产”Ideas过程中的固定成本。 ****************************************************************************************** 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 能赚越来越多的钱看起来总是一件好事儿,但是如果这背后是为了每赚100元而不得不先拿个90块置办各类生产资料,这事儿就不那么妙了。 重资产支出型企业往往是规模竞争型企业,当规模越来越大时意味着其营业中的固定成本将越来越高,同时为了应付不断升级的竞争而必须持续的进行资本性开支而导致自由现金流匮乏。而当其达到极致时,1年的固定成本就将高的惊人, 一旦遭遇经济环境或者客户需求的大波动,其在高负债+高固定成本+高收入波动下可能立即毙命 。 注:中国的铁公鸡,大部分都是这种企业。“债多不愁,虱多不痒” 也就是说,过高的固定资产比重+市场需求的大幅波动=企业运营的定时炸弹。相反,轻资产类+市场需求刚性很强=企业盈利能力的保护。 ****************************************************************************************** 注:不再写这东西了,我还有自己的事呢,哪有功夫想这个事情。 再加上最近风声不太好。 “逆龙鳞” 的事,少搞,没事找事呢 我等吃瓜群众,最好还是喝茶看报纸。 都心里跟明镜似的,凭什么我像傻逼一样跑出来说。
1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大脑的 “符号机器” 模型
gordon 2016-11-28 03:14
不同层次的知识以“组块化”的形式呈现。但是组块化模型可能有个很大的缺点:它通常不具有精确的预测力。一个组块化模型是定义了一个“空间”,并预期着行为会落入其中,而且描述了行为落在该空间的不同区域的概率。 真正造成混乱的是,同一个系统允许两种以上不同层次的描述,而这些描述在某些方面又是彼此相似的。**我们进行自我认识时会遇到混乱,因为我们由许多层次构成,同时我们用重叠的语言在所有这些层次上描述我们自己**。 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这难道不是意识的本质吗?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时,难道不是直接在符号层次上读你的大脑吗?意识系统只是在符号层次上感觉到自己,对更低的层次,如信号层次,则毫无意识。 ********************************************************************** 大脑中大约有一百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具有若干突触(输入端口)和一个轴突(输出通道)。输入和输出均为电化学流,即移动的离子。一个神经元每秒可“发 射”千次决定——就是沿其轴突释放离子,这些离子最终将穿入一个或多个其他神经元的输入端口,致使它们作出同类决定—— **如果所有输入的总和 超过了一个确定的阈值则发射;否则不发射 **。 关于智能一个可能的猜测是:存在着由许多神经元构成的大尺度结构,它们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处理概念。但不同概念并不对应一个固定的神经元群。 低层次的神经发射通讯,是如何导致高层次的符号激活通讯的?如果可以自足地解释高层次的符号激活通讯—— 建立一个不涉及低层神经事件的理论 ,那么智能就可能 实现于不同于大脑的其他硬件上,而这是 AI 研究的基础中一个关键假设。那表明 智能是一种可以从它所在的硬件中“抽取”出来的性质——换句话说,智能将是一种软件性质 。 一个想法若充分经常地在一个人的大脑中重现,它就会逐渐地组块化而形成一个单独的概念。那些一次又一次被人们采纳的通道组成了知识。大脑状态本身不具有说明哪条线路将被采纳的信息。外界环境在决定路线的选择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关于意识的一种解释:意识是系统的一种性质,每当系统中有服从触发模式的符号时,这种性质就会出现。 ********************************************************************** 意识是一种机器,由外界符号对其进行触发 表示,不是由状态机表示,就是那玩意儿 ********************************************************************** 它怎么成为一门科学的? 我都造出来了,大哥 注:低层次的神经活动,你是感觉不到的。你感觉到吗? 它是在神经活动上面一层 既然是抽象出来的,那么就可以移植到其它硬件。
1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牛顿力学的 “数学模型” 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热度 1 gordon 2016-11-14 07:31
著名的水桶实验: 牛顿用把水盛在旋转着的桶中的著名的实验作为证明存在着绝对运动和绝对空间的判定实验。这时水将沿着水桶的边缘升高;倘若水桶不动,而其周围的空间绕着水桶旋转的话, 这个模型就建立不了 。对牛顿来说离心力的存在是有利于绝对运动的决定性的论据。 牛顿把转动和加速运动都认为是相对于空间本身的。它还是同十七到十九世纪的天文学、力学和物理学的认识相适应的。 按照牛顿的理解,所谓绝对运动并不是相对于一些个别的物体,而是相对于空间。 所谓物体相对于空间运动本身就意味着把一个被个体化的物体同一个不可分割的背景加以对照。 由于提出绝对空间这一概念使得牛顿能比笛卡尔的相对主义又向前作了一系列发展。 ******************************************************************************** 建立数学模型 “n 维空间的点 ” 每一系统是用属于该系统的全体质点在此时的位形 加以表征,这样的位形可以看成是 多维空间的一个点 。拉格朗日在其《分析力学》中给出了系统状态及其运动的坐标表象之普适方法,即广义坐标法,并且找到了一个量,这个量是坐标和速度的函数,在系统运动时,该量有不变性。 就科学思维能力和风格的影响来说只有 极少数的科学发现可以同广义坐标方法相提并论 。 把第四维的概念引入科学还是当拉格朗日在《分析力学》中用四维解析几何的形式阐明古典力学原理之后。由于《分析力学》才把n维空间的观念引入到科学之中。 多维空间的理论由于柯西(Couehy)、黎曼(Reimmsnn),特别是格拉斯曼(Grassmaum)[《广延性的理论》(1844)中的努力在形 式化方面得到了 很大发展。这一发展以新的、有力的研究方法丰富了数学的内容 ******************************************************************************** 这个运动着的n 维空间,就是地球嘛 我们假设地球是静止的,其实不是。 只是这个坐标 (基准)建立的好, 找到了一个量,这个量是坐标和速度的函数,在系统运动时,该量有不变性。 ******************************************************************************** 我上学的时候,就很奇怪,它怎么把物体看作是一个质点 呢? 那时候还教这种办法,不规则物体求重心,找两个点,挂一下,交叉点,就是重心。 注:我去, 那时候,我就没搞懂 老师在讲什么。 像我这种差等生,真是惭愧啊 ******************************************************************************** 地球是陆地围成的海洋,就是那个 “木桶实验”
3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房地产市场的 “蛛网模型”分析
热度 2 gordon 2016-9-30 13:16
需求量随着价格的增加而增加。这与一般商品的需求量随着价格的增加而减少完全相反。 最后波动率会增大。 *************************************************************************** 明白复利的作用,就会明白如何操作了 注:从风险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 不一定是尖峰时刻,而可能是无厘头,就跟 “香烟点燃后” 的上升曲线类似,上到一定程度,突然散了
2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很悲催,良心玩具坏了。
热度 22 猫元帅 2016-8-15 20:36
很悲催,良心玩具坏了。
以前买过一个良心玩具,59坦克的模型。很便宜,在坛里介绍过。 结果今天发现坏了。 橡胶履带脆硬断了。而且是两边都断成三截。 换一个吧,一定还是这样,而且备用的也找不到了。 有心换个金属的,一劳永逸。 结果1:43的又没有。 很悲催。
2684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温铁军公开课 —— 更大的模型
gordon 2016-4-25 01:58
温铁军公开课 视频,可以概括为一个更大的模型 引进国外技术的过程,就是负债在国外,资产在国内,慢慢还债的模型。 当然这个模式现在要废掉了。 但以前就是这个模式。中国利率高,国外发达国家利率低。 可以这么说,没有负债发展的都亏了 ********************************************************************************* 早年是工业地区压榨农业地区,典型的就是户籍制度 后来外贸发展起来了,就两头在外了 产品不往 农业地区销了。主要不往农业地区销了 倾销结束了 注:后面是以军力或者受暴力为保证的
1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温铁军演讲,建立的模型
gordon 2016-4-24 05:47
silentdarkness 推荐了一个温铁军的公开课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239368/index_30.html 他的公开课视频在这儿呢 ******************************************************************************* 按照温铁军的说法,建立的经济模型是这样的 现象: 大量外国直接投资涌入国内,经济迅速扩张,然而出口规模相对有限 普遍拥有相当的外币债务,在这个时点上债权人开始要求清偿,国际资本从净流入转变为净流出, 现在已经知道了,是我们非得还债。 1966年是一个没有外债的国家,1967年是一个既无外债,有无内债的国家 fdi 流出,它自己还非得让它流出。不知道当时的决策过程是什么? 1957年就开始谈要停了,1958年,我们超发货币顶上。 当时是 管住了财政,没有管住货币。因为当时央行不独立 。 通货膨胀,人民 “鸡蛋换粮票” ,国家 “粮票换鸡蛋” ,换成物资,还债。 就是发军票,掠夺物资嘛 ******************************************************************************* 就是这么个模型 就是发军票,掠夺物资嘛 注:这么看的话,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完全就是仿照日本 呵呵 ******************************************************************************* 这个通货膨胀,是因为管制,你看不出来罢了 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物资紧缺 80年代的物资紧缺,就在还这个帐。 当然,还有后来的引进,所谓的 “洋跃进” 是外贸的发展,出口的扩大,才把这个坑给平了 ******************************************************************************* 这个看《陈云文集》讲的好清楚,不要引进那么多,是因为要还账的 就是不要借债借那么多,要还账的 ******************************************************************************* “土法上马”,“外行领导内行” ,这都不是问题,因为客观条件限制 哪有那么多管理人员 “人力替代资本”,没有办法的事情。 它的根本问题在于 货币超发。 而货币超发的原因在于,各种原因,像央行当时不独立啊等等 注: 甚至这个波折都是无可避免的 ,毕竟人力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是两种很不同的发展模式。 但是,出了货币超发这种事情,确实是很大的失误 苏联也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是一个欧洲国家。 还是日式的路,走通了,还得感谢 美国发展了互联网经济,产业转移。 不然往哪儿出口啊
1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甲午模型2 —— 压制炮兵的现实解决方案
gordon 2016-4-20 21:50
很简单,俘获清军的压制火炮 现实即是如此,和清军对射的,使用的是成欢战役俘获清军的火炮。 这火炮是谁的呢? 估计大多数人想不到,呵呵 聂士成的 注:日本人的资料是这么说的。 ********************************************************************************* 那为什么不是叶志超的? 原因很简单,叶志超逃跑的时候,把火炮主要部件都破坏了,所以日军把这些火炮往后方送了。(可能是为了维修) 而在 “成欢战役” 中,聂士成失败的十分狼狈, 饭在火上还是热的 ,人跑了。军旗全被日军缴获。 根据后来缴获的聂士成的军中日志,上面写着,“ 因为太急了,没顾上 ”。 注:叶志超是撤退,聂士成是战斗中被缴获。 扩展阅读; 甲午成欢之战(转) http://www.aswetalk.net/bbs/home.php?mod=spaceuid=663do=blogquickforward=1id=58864
1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甲午战争日军的作战模型
gordon 2016-4-20 21:47
说明一个问题,从现象中抽出来一个模型,理解起来就很简单。 现象摘自《日清战争实录选译》 很简单,田忌赛马的策略: 以炮兵榴散弹 杀伤步兵,以步兵冲击 炮兵。 现象: 日本人对 “连发步枪” 印象深刻,但是榴散弹相当于机枪了。 它的炮兵射击,射速比清军炮兵快。"敌我若以等量火炮对战,以我军之熟练技术,可射出数倍于敌军的炮弹。" 所以 村田连发枪已经研发出来了,但是没有必要装备。 不进行炮兵决战,使用缴获清军的武器才敢于跟清军对射 ********************************************************************************** 这个模型也符合当时军事的特点 摘自《论炮兵:在色当的阴影下》 法军的步枪无论在机械可靠性上、在弹道的平伸上、在射程上都远远的优于普鲁士的追希式撞针步枪,而在实际的战场上处处可以见到的景象是,普鲁士步兵在法军步兵的火力下寸步难行,而当法军步兵获得了几门野战炮在 近距离用榴散弹支援时 ,对普鲁士步兵完全就是一场灾难。 面 对这样的问题,普鲁士军将困境拆解成两个部份来解决。首先是是「炮兵决斗」阶段,既然普军炮兵射程远较法军来得远、引信也更可靠,因此最合理的方式就是在 远处将法军炮兵阵地撕成碎片;接着进入「近接战斗」阶段──在消灭了法军炮兵之后,「大炮兵连」随即打散成个别的炮连、炮队甚至是一门一门的单炮,直接推 到火线上用直接射击支援步兵前进。 这样的「近接战斗」常常要花极高的代价,尤其是当普军炮兵还没有完全歼灭法军炮兵,却又急着前进支援步兵战斗的时候 。 人们在这场把整个欧洲权力平衡上下翻转一圈的战争中学到了两个重要的教训:第一是「野战炮兵火力 必须集中」,要尽可能地在一个区域中集中最大量的火炮,并且置于单一的指挥官指挥之下;第二是「在战斗开始前必须先消灭敌人的炮兵」,两支部队间的战斗必 须以炮兵决斗拉开序幕。 「两阶段炮兵战斗」最重要的支持者、普法战争的炮兵老兵,德国的Hohenlohe-Ingelfingen亲王在1880年代发表了下列的文字,强烈地指出虽然火炮的射程不断增加,但是炮兵战斗的本质与1870年并没有不同: 炮 兵战斗的性质与之前并没有不同,只是炮兵决斗时的距离增加了。现在在炮兵决斗阶段我军需要在距离敌军5,000公尺的时候开火,虽然效率会下降,但是 我军 炮兵还是要开火来吸引敌人炮兵的注意力,藉此来阻止敌人炮兵阻碍我军步兵前进 。…接着 指挥官会决定何处是真正要发动攻击的地点 。当指挥官下达决心时,炮兵 部队必须前进到敌人榴散弹最大射程边缘附近(大约3,500公尺),然后用他们的炮弹取得最大的战果。 炮兵部队必须在指挥官下定决心后尽快地向前推进,而 这个时刻也就是我军从与敌军间决定性炮兵决斗脱离的时候 ,而为了达成这样的运动,我军炮兵必须以梯次跃进的方式前进,在前进时不但不可以停止开火,也要善 用一切的地形地貌来掩护。如果敌军炮兵在这样的炮兵决斗中沉寂下来,这就是指挥官发起步兵攻击的时刻…也就是说步兵会在30分钟后攻击到敌人的阵地── 步兵们会在我军炮兵掩护下前进1,500到2,000公尺──而 这段期间敌人步兵将会受到我军榴散弹无情的打击 。 每个国家对于普法战争的经 验有着不同的结论,大部分的炮兵们都在教训中学到了必须尊重步兵步枪的威力,因此 反对将炮兵将火炮推到敌人步枪的射程范围内 。 德军对于炮兵人员的死伤比较 不那么计较,反而把让步兵孤独地放在火线下去承受敌人步枪子弹这件事情看得比较严重 。「这必需成为炮兵的信仰与坚持」在德军的准则中写道「我们的步兵绝对 不可以没有炮兵的支援,也就是说在决定性的时刻,炮兵官兵们必须有觉悟去直接面对敌人步兵强烈的火力」。 ********************************************************************************** 日军唯有一个问题难以解决,压制炮兵的问题
1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从 “如来神掌” 到 “提高收入” —— 建立模型
gordon 2016-4-17 07:08
“如来神掌” 这个模型抽象出来,你就完全明白了 这就是一个犯罪经济学的模型,这个组织里面的小弟是没有什么稳定收入的 正常的解决办法,就是有稳定收入 注:在犯罪经济学中, 能带来 稳定现金流 的 阿片, 是一个伟大的创新 。 ********************************************************************************* 某组织 本身的经验,也支撑这个观点 。 早年从事地下工作,没有钱,什么都搞不成。 后来以正当职业做掩护,就是有收入了嘛 ********************************************************************************* 当然认知是错误的,后面还是免不了一场腥风血雨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TM5NTE1ODY0/v.swf
1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现在的模型是不是水场景是主流了?
热度 26 猫元帅 2016-3-14 08:57
现在的模型是不是水场景是主流了?
不过倒是做得挺好的。 我不太喜欢有些太复杂细节特别多的,虽然技术很好但是总觉得做作。
579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
热度 1 gordon 2016-2-28 21:56
生活好过了,总有更高的追求。 ****************************************************************** 我现实状态不行,得给别人服务好 挣点生活费 注:谋生嘛,谋生 ****************************************************************** 还给你伺候的 “妥妥贴贴” 的 ,这是人生经验,一般人不告诉它 跟罗斯查尔德家族,国王给你生意,你还 不 赶快跑来。 所罗门公司的人,摩根先生叫,头发剃了一半,就赶紧跑来了。 注:有生意,赶紧来 ***************************************************************** 不但来,还得讲几个小段子 不但服务好,还得把客户弄高兴了。 注:你有了社会生活经验,就会发现道德教化都是错的。(科学带来的变化,有时候涉及到伦理, 跟社会普遍认同的行为规范有冲突 ) 死要面子活受罪 如果你想要放弃 “简单的行为规范” ,需要知道的东西更多,你需要更努力。 ****************************************************************** 以前 “工作是接班的” 哥们的困惑,我就说这个。 那是个稳态,你要打破稳态,需要努力的更多。 注:其实我说的,年纪轻,不一定能做的到。 即使想做到,突破,也需要机缘来破除心理障碍。 (感谢生命中的那些人,那些温情) 所以说,这一代人承受的东西很多,社会剧变。 ****************************************************************** 我爸说,那是年轻,年纪大了,就没那么多劲儿了。 (就跟王小波说的一样,队长把牛煽了) 其实还是脑筋不清楚,在社会混时间长了,要求人了,自然就想清楚了。 情绪波动,想点其它办法调节 情绪都是些 “化学” 作用。 注:王小波 《黄金时代》 ,非常牛逼的作品 到最后,还是为生活奔波。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开头就为生活规划呢 (冲动了一辈子,也没攒够 自己梦想 所需要的资源) 王宝强进电影圈是想演武侠片,电影《少林寺》把他带入这个世界的,但真正能演武侠片,是好多年以后了。(他一直是以喜剧演员闻名,以前学的功夫,真是没啥用) 演过几个武侠片,但现在还是跑综艺节目,喜剧还是强项。 (岁月改变了自己) ****************************************************************** 有些事情跟家庭有很大关系,我开始求人都很晚了。 (我年龄很大,才学会求人) 中国父母跟 《包法利夫人》 一样,爱硬攻。 实际上,条件也不一定具备。父母求人,跟我求人不一样的嘛。 父母包办以后,很长时间造成了我的错觉,以为自己家庭条件很好 。 办一件事,总没有顺顺利利的。 所以,我的看法呢,让我做,不就完了。 注:真正动笔之前,还是想牛逼一把呢。但在下笔之时,反而有种吐露 “真实” 的冲动。 说 “实话” ,不容易,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容易。(甚至你自己都有 “自利归因” 的倾向,给自己贴金,留点防御的面具) 你对自己说真话都很困难 。(有心理防御机制,象遗忘 类似的这种)
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最近弄的几个模型场景
热度 51 老马丁 2015-12-11 22:03
最近弄的几个模型场景
瞎弄的。见笑见笑,哈哈。 1. 跟风社会主义建设标语 背景,希特勒1945年出的最后反攻,阿登反击战,222虎王坦克搭乘德国空降兵。 话说希特勒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哈。国家社会主义。 历史原图 ---------------------------------------- 2. 淘宝植入广告 右边:党卫军第一师希特勒师第一坦克王牌魏特曼。左边:党卫军第二师第一坦克王牌费伊。魏特曼的老虎 坦克炮管涂有8个细圈,8个粗圈,每个细圈代表一个击杀敌人坦克记录,每个粗圈代表10个击杀记录,和战斗机飞行员在机身上涂个红星一样。 加一起魏特曼有88个击杀记录,坊间称此坦克88虎,绝对不是影射89年天安门坦克事件。 模型制作者从淘宝购买这个圈圈的不干胶贴在炮管上。 历史原图, 左一是魏特曼。 ---------------------------------------- 3. 玉门关 据说当年纳粹德国国防军第一王牌部队大德意志师有一只偏师不听指挥,杀过列宁格勒,直奔新疆,后来不知下落... 历史原图: 查无此事 ---------------------------------------- 4. 成虎 斯大林2是前苏联开发的第一种能正面对抗老虎坦克的重型坦克,是老毛子暴力美学赤裸裸的体现。 历史照片 45年的苏军士兵在攻克柏林后,享受胜利的喜悦。背景里的斯大林2坦克炮塔上是红星照耀北极熊 (细节见下图2),这个标志不能再苏联了,可以判断这辆斯大林2是苏联近卫第7重型装甲旅的。 老毛子此仇报的算是彻底,灭人国家,淫人妻女,就是快意恩仇。 最后是虎王坦克模型群集体照。收齐不容易啊,虽说都是一厂所生,价格和供应差别太大。第一列的5个虎王模型寻寻觅觅,来自5个不同国家地区,加一起可以换2个肾六s,第二列可以换一个肾六,第三列还可以换个中兴手机,第四列要换成钱只能充点花费了 谢谢欣赏,希望喜欢。
个人分类: 模型收藏|112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科技的审美
热度 30 alt 2015-11-16 16:26
前些年,沈阳 Ralph Lauren 店有一台 1:8 的奔驰 W125 streamiliner 模型摆件, 70 公分长,全不锈钢,力气小的女店员得用两只手抱——我赖了半天想买走,对方没同意。 这车是奔驰在二战前的试验品,但外形完全是穿越的 70 年代太空风格,那是一个什么时代? STAR WARS 全球票房七亿,星际旅行是人人乐道的话题,太空军备竞赛是全球两极的主战场,科技是最大的国际政治,也是时尚的缪斯——对于青春期在冷战中度过的人来说,此种怀旧之情是无法抵挡的——就算以 Ralph Lauren 家具的水准来看,这个摆件的品味也高过头了。 不是说反话, Ralph Lauren 现代风格家具的水准相当高,在 hugo boss 里试鞋可以坐 knoll 为 valentino 集团定做的沙发和桌子;而 Ralph Lauren 的家具干脆就是自己家的——以沙发为例,零售价 6000 美元,钢管用的是激光焊接的,并且没焊漂亮。实际上钢板的结合远有比焊接更为经济的做法—— 60 年代中期,东德山寨 Mies 的巴塞罗纳椅,就把底下的 X 形交叉腿改成了 Z 字形钢板腿,一边用两组螺杆铆接,直接绕过了焊接这道麻烦的工序,且强度足够使用。 90 年代《读者》风靡全国的鸡汤里,什么米格 25 巧用不锈钢工程学妙到毫颠挑战物理极限,苏联宇航员一支铅笔笑傲美国百万经费研发太空笔 …… 想来真是不堪回首,不过也由此可见苏东工程师们用工艺绕过技术历史悠久声名在外。 若是在今天,把 Ralph Lauren 的这组沙发交给精巧的意大利的家具制造厂,也一定会这么做,并且会想方设法把螺杆做得很巧妙且美观,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好多成本。但是美国人依旧选择了笨拙地焊接——这和他们用数千兆帕的水刀切割屈服度只有 700 兆帕的家具不锈钢板一样,源自一种对自身工业生产力量的炫耀,这是二战以来美国一直携有的重要自信——直到今天的“制造业回流”,根子也在这里。 洛克希德马丁的主任设计师 Kelly Johnson 自传里讲过一件事,此公设计了一辈子战斗机,退休搞了个农场,在农场中一条河上架一座桥,他自己来设计 —— 第一个问题是,这座桥是准备按照通过农用拖拉机的标准设计,还是按通过美国军方民兵 II 式核导弹的承重来设计呢?最后老头饰按民兵 II 的重量来设计的。 这就是美国式的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对于今天 Ralph lauren 来说,其实他们做的还不够好,有点对不起二战那一代前辈——因为从内外双向同时使用激光焊接异形构件的技术,早在焊接潜艇外壳上有着成熟的运用了,找这样的地方代工焊缝会整齐得没话说,但 Ralph Lauren 并没有这样做,大概是觉得 6000 美元的售价无法支撑起这样的成本,毕竟不是臭鼬工厂的那个时代了,而且这也并不是今天时尚界“高科技”的主流风向,市场上没几个人认同。 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冷战后科技发展基本就停滞了,没有了强大帝国的压迫,从太空旅行到动力装甲,花大价钱却不平易近人的项目基本都叫停,但普通人的感觉却相反,身边小地方的科技进步简直舒服得要死了——衣服导汗,鞋子防水,汽车省油,手机导航 (从科技进步上讲,其实只有最后一个难度略大,结果是在吃老本) …… 普通人是很容易被小恩小惠收买的,不是吗? 今天玩户外装备的人大概都不记得了,中国户外运动从在 80 年代就曾经风起云涌,漂流穿越什么的,每年都要死几位先驱,那时候大哥们的装备都很烂,后来开始升级的也是有人买香港的军事杂志 (一起的还有黄色杂志和汽车杂志,大哥们“迈”和“公里”不分就是这时候落下的病根) ,介绍美军海湾战争里的新科技:在能见度只有几米的大沙暴中,指挥装甲部队昼夜穿插开进几百公里外的 GPS ;还有美国人言必称 system ,隔水透气的风衣和靴子也叫系统,是的你没猜错,这就是 gore-tex 最早出现在群众视野里。 进入新世纪以后,户外运动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参与其中的大肚子中年男人多了起来,而且几乎都长得差不多:短发、眼镜、目光倔强不屈,穿越间隙盘腿一坐,打开瓦斯炉就开始侃 GTX , V 底,银离子, P 棉, C 棉,多少蓬,非常专业,言必称始祖鸟。 鸟的品牌精神是攀岩,但此项运动在国内一直发展得不好,与之相比,自驾却异常火爆,原因很简单,中年大叔是用体重投的票——塞不进 LA SPORTIVA ,但总能套个 GTX ,袖子长点就长点,开个牧马人,狂野的感觉一下就上来了。你不要和他们说什么大岩壁,绝岭雄风垂直极限,太扯淡了,阳朔都不要提,丽江可以,小五台和太白山最多了,大叔们会认真地和你讲,穿越起来一样冻死人,一样! 这还是全体消费人头里金字塔尖的一部分,在此等群众背景下,皮裤摇滚歌手代言的国产自主品牌成为市场最终的赢家,一点也不奇怪。 其实被大叔届交口称赞的始祖鸟还是有品质的,坚持不向大肚子小胸短胳膊短腿的国情市场妥协,虽然现在为了偷成本冲产量基本中国产了,面料和做工下降很严重,但你还是能从加拿大原产的 veilance 上看到真正的良心——激光焊接和立体裁剪都是时尚界玩熟了的概念,但没有几个做得像 veilance 这么好,如果服装要继续进步下去,而不是向成本和市场销售妥协,那么这就是真正的未来风向。 但三十年的历史告诉人们最大的教训就是历史会逆流,美军装甲在中东沙漠穿插的时候,也没想到十年后自己会在阿富汗退回越战水平,未来的方向谁能说个准呢? 2000 年初,海归扎堆的网站基本都有个创业版,一眼看去一大半项目都是 led ,后来这玩意果然引发山寨风潮,成本降到最低,行业爆发了。一时间,秀水街卖的 T 恤上都带 LED ,货真价实走电线的,侧下摆缝个电池盒供电,这东西后来在 T 台上也出现了 (真不是我瞎扯,瑞士 Akris RTW Fall 2014 ,你去查) ,要不是当年见过在鞋底里藏了压敏开关的 led 儿童旅游鞋,保不准还真被老外给蒙住了。 往低了说,此物的科技水平基本等于二十年前上学的时候给同学发的那种会唱歌的贺年片,往高了说,通用在 65 年代就捣鼓动力装甲,而美军外骨骼系统直到今天还没解决电池问题。 这种 led T 恤的市场诉求其实是很明确的,就是用在夜店的,用成熟可靠的低技术讨好大众。国外设计师后来也觉得这个太流氓了,基本和高科技时尚几个字没啥关系,所以更愿意捣鼓的是发光材料,把塑胶光纤( POF )纺成布,但还是离不了电池和光源…… 排除设计中的艺术成分不谈,单就工业技术本身来看,以上诸项都是低成本的——用低廉的价格制造低成本酷炫,本来是很好的生意,但是很可惜,这玩意最终没有在夜店里流行起来。去上海 M1NT 看看,满眼都是在董家渡做收身短摆小西装的穷老外,穿白西装的都少,更没人用 LED 。尽管设计师们已经够土够妥协够把科技不当回事了,但相比真正的消费终端市场,他们还是太阳春白雪。 我国群众尽管也追捧苹果新款,但本质上是排斥高科技,不喜欢声光电的,中年人喜欢喝茶养生谈自然道法,年轻人也更喜欢鲨鱼这种浅显易懂的标识, 90 年代初期麦当劳送儿童玩具已经深谙此法则,都是不带电的,简单可靠。 例外也有,大家需要自拍,需要朋友圈,涉及到手机续航时间的时候,大家就变得关心电力起来了, Ralph Lauren 在皮包里缝个充电宝,女青年就在微信圈里传疯了,人人都有一种需要大电流续航的社交女王的感觉,其实里边的电池就是 18650 ,成本价 10 块钱不到,要说算成本不厚道,那么我们换一个新潮的换算法——特斯拉里有 7000 多节这个电池,把 70 万的整车拆了卖电池,电机和车架白给,光卖电池 100 块一节,包里缝上 2 条总价 200 块钱的电池,即可满足当代女青年对高科技时尚的全部想象。 不能怪消费者的分裂和茫然,实际上尽管业界不断鼓吹时尚与科技融合 blahblah ,但实际上,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时尚和科技一直是隐隐站在敌对立场的——看看 LVHM 和 Kering 下边的牌子,有几家是玩高科技的; UNIQLO 倒是喜欢捣鼓 airism 和 heattech 之类冬暖夏凉的科技面料,但估计没几个人觉得它时尚。 中国是在 2000 年前后翻译引进《格调》一书的,距离原书问世已有 40 年,大概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中国的品味评论家们 开始鼓吹天然面料好,在他们的影响下,群众 去商场买衣服喜欢翻料标,如果不是纯毛纯绒纯丝纯麻或以上几样混纺,而是带着 poly 字头,心里多少都会有点嘀咕。 但在就积攒下人类今天所有科技老本的 80 年代,人们却不是这样的——那时候人造革是很潮很 IN 的材料,用来做个双耳公文包,右下角再用金漆写个“上海”,拿在手里走上街时髦度要爆表,不是国营大厂的采购员或厂长经理都不好意思用。与之类似的还有的确良衬衫——工业初兴的时候人造材料被追捧上天,一旦大规模生产臭了街,又迅速贱到了泥土里。 有人说人造革质量不好会掉皮——那是山寨厂技术不过硬的缘故,敝人上学的时候用东德文件包,主体承载部分就是人造革的,当时两德合并已有 20 年,那包的年纪比我还大,天天塞几包零食和杂志受力,一点问题都没有。 其实今天也有驴牌人造革,他们自己的标签上写成“特殊涂层帆布”,耐水防腐不长霉,对于懒得打理的人来说,的确比寻常皮包更耐用。若是有心整个老花或者棋盘格双耳人造革公文包走在街上,你会发现 40 年前的好日子又回来了。 但驴还不算贵, goyard 和它差不多的东西价更高。我比较过两家当家的产品硬箱,结论是驴略强,因为他家铰链是内藏而 goyard 外露,前者更费工。结果 goyard 粉反扑,说 goyard 的人造革是用模板人手涂抹的 , 更具艺术和手工气息。其实一个人造革箱子而已,谁在乎上面的花是画的还是印的 ? 在工业时代,过分追求手工细节这些农业时代的元素,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就像一个人上半身进入了工业社会穿上了西装,下半身却还停留在农业时代穿着水田里的胶鞋,并且引以为豪——请注意,这里只是强调这种不协调,而这两者本身从审美上没有高低,只是咱们长期对农业有偏见而已,这是不对的。 很多外行人都觉得二战德军衣服好看,其实那也是农业过度到工业时代的最后一点余韵。当年的衣服都是毛料做的 (别看黑白效果图,看实物就知道其实材料挺渣的) ,想要化纤都没有,做工结构还保留着老做法,费时费力,皮大衣做工精致,扣子都能拆下来,口袋都有皮条牵引,今天没有一件大衣能这么做,但皮子确实不怎么样,这不光是因为德国佬被打得物资匮乏的缘故——必须承认,工业时代的皮革和毛料质量要胜出农业时代很多。 今天的高档男装市场,言必称手工西装手工皮鞋,并且以英国为尊,实际上恰恰是英国人从工业革命时起发明的种种小机器,提升了生产效率,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衣服和皮鞋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从而普及开来的。 英国人至今仍然很享受这种小机器的感觉,估计有种工业革命萌发早期的民族自豪感,一台粘沿条的机器一天干几百双鞋,比俄国鞋匠抱着鞋子吭哧吭哧抠皮子,一天扣两双要有优越感得多。 英国小机器以效率为武器彻底杀死了传统手工鞋业,而今天又被意大利携温州福建的大机器胶水鞋打得透不过气来,只好顶上了自己曾经亲手杀死的“手工皮鞋”的名头继续混着,蒙骗不熟历史的消费者们。 正如同今天在网上网下鼓吹天然材料的品味评论们 不会告诉你,衣服里用的羊毛和羊绒可能是回收的,是旧衣服打散了重新经酸碱洗液染整,天然材料不再意味着高级和安全 (从成本和市场策略上来看,这种回收毛料常用在混纺面料里,纯毛绒因为定位较高比较少这样偷成本) ,而化纤面料又始终扶不起来,庞大的市场橄榄形中间地带,被既不安全有没有品的家伙们占据着。 时装行业辉煌的“意大利制造”,本质上也是工业化和技术进步,而绝非什么手工和艺术灵感的花头。 要知道,就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意大利的时装工业还很弱小,靠跟着英国、法国的屁股拣点剩饭吃,打打下手。那时“英国造”和“法国造”是高质量的象征,部分意大利人眼红之余,壮胆造点假,贴个 made in france/england 的标骗钱 (这一幕是不是很眼熟) 。 但是现在也有人跳出来洗白,说当年意呆利只是设计和认同感不行,手工和原料是挺强的,即使是在当年,最厉害的法国设计师也要从意大利进原料;而 gucci , ferragamo 这样的皮具因为活儿好,很早就有名了——但是这一切都没用,当年的整体上的意大利时装业 (如果有的话) 就是跟在法国屁股后面拣剩饭的。 意大利翻身是因为面料。因为给法国佬打下手,积攒了一定基础。这一幕在今天掉了个个儿——佛罗伦萨的 pucci ,米兰的 ISA ,都从中国进口真丝原料。 ( ISA ,科莫湖区顶尖丝绸生产商,为 LV,dior , gucci,fendi,prada,celin , marc jacobs 做领带丝巾什么的。他们把便宜的产品放在中国做,自己只保留了 5% 的纺织业务,在科莫生产复杂的高端的丝织品 ) 再说回意大利靠面料翻身的事情,其实这里最著名的代表就是 zegna ,众所周知,它的前身是做面料的厂。 那时意大利没什么大规模生产,虽然跑不掉一定的规模效应,但总体上还是各家有各家的绝活:比耶拉的羊毛,科莫湖的丝绸,托斯卡纳的皮革——有许许多多的小工厂和技术人员,设计师要什么给做什么,甚至更进一步自己开发新奇的酷炫的材料出来,反过来启发设计师。 面料有了,加上工艺、设计,意大利时装渐渐开始了腾飞。什么 pucci 的印花, missoni 的针织, Armani 的软西装,托斯卡纳的一堆皮活儿,渐渐开始火了起来。到 80 , 90 年代,进入黄金时期。许多在今天看来依旧是顶级的品牌,早在 90 年代就已经进入了中国,不过有一些后来死了,有一些退出了,变得不为人所知。 现在呢?高档市场被法国人控制的大集团瓜分完毕,低端市场被中国压得气喘吁吁,比耶拉最大的竞争对手在山东。比规模效应,谁也不是中国人的对手,什么激光裁剪,什么 RFID 进入流程,中国山东的厂家都有…… 时尚行业里最先进的最有战斗力的技术,一定是在最大的加工国中国——如果说这里有一项什么“高科技”是中国没有的,那么只有两种可能: A ,中国的厂商们不屑去做; B ,这不止是一项时尚行业的技术,而是涉及到技术封锁敏感技术,只是被时尚行业借用了; 从产业角度来看,这是值得自豪的,但从审美角度来看,却并不是——科技进步从来就是这样,在最初提升审美,到了最后却让位成本,抛弃审美。虽然这是整体的趋势,但我依然不喜欢以及在今天成为市场主流的 zara 和美邦的这种工业感,就像是工业化浪潮 + 婴儿潮,太多的钱拿去买设备盖厂房,搞得年轻人们营养不良地度过了青春期,然后成了身体和审美同时发育不良的消费市场,市场如此,就不能责怪厂商的审美了,有格调的都死了,适者生存。 回到军事和战争的角度,几乎所有的技术进步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从 burberry 的 gabardine ,到 aigle 的硫化橡胶鞋,今天国内售价三百万的斯坦威钢琴当年同时给美国和德国空军造飞机——诸多今天看起来平常乃至落后的东西,在当年都是大幅提升士兵战场生存能力的技术进步。 但技术进步伴随的是战争的残酷,从士兵和装备 (皮包皮带皮鞋皮弹匣,到武器) 角度来看,以前是把士兵当人和财富,一个士兵需要几个农民和手工业者供养;后来就是纯工具,消耗品,够用就行,这个头恰恰是从二战美军开始的。 工业不好看不精致甚至不道德,但是工业能赢——正是因为这一重大的历史胜利,决定了美国人对工业力量的崇拜,以及半个多世纪以来审美的走向。尼龙装具在重量,防水上完胜皮子,材料、成本,效能都发生了变化,结果也无可改变了,今天的军队除了礼兵装饰,再也不会用皮子来做子弹盒。 美,在很多时候是不重要的。 别觉得尼龙不是高技术,也不用看 PRADA 引以为豪的降落伞布包,那不算什么——始祖鸟今天还在最严苛环境下的安全带上在用尼龙 66 ;中国刚建国的时候造不出尼龙,最早的降落伞是从苏联进口的,后来在自己锦州建厂成功,形成产能了,所以尼龙在中国的名字叫“锦纶”。 而中国当年从苏联进口的那一批降落伞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它不是常见的白色,而是一种罕见的黄绿混合的“葵花迷彩”,全国唯一一支使用这批降落伞的伞兵部队驻扎在湖北和河南,这伞前前后后用了几十年,到退役时已有大量报废的流入民间——在一个物资匮乏的时代,此种军用、轻量、高强度且廉价的产品流入民间,被老百姓大量制成可压缩的 TOTE 包——好吧我直说了,就是能捏成一团的买菜口袋, 90 年代初曾风行一时,直到今天还偶尔能看到。 作为伞兵驻地之一黄陂今天已经建起了奥特莱斯,在这里看人买打折 prada ,偶尔会看见当事顾客自己手里就拎着一个真正的降落伞布包,而他自己,却浑不自知。
1255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模型入坑 II 长炮是王道
热度 29 老马丁 2015-5-10 00:06
收模型的过程是个耐心和等待的过程。我收的都是10年前出的老款,一般就生产个几千台。很多模型公司要么倒闭了,要么转行了。死撑下去的就降低质量,合金变塑料。总之,这种日益下降的供给对投资型的收藏者是好事,因为物以稀为贵,很多热门的型号10年涨了20倍,从一百多到两千多。而对我这样把玩型的收藏者就是挑战了。 很多人虎和虎王认为二战最漂亮的两个坦克,我也同意。具体到我自己的收藏,目前最难找到就是某些款式的虎和虎王。 要么找不到,要么买的不值。我还差个10款左右称心的虎和虎王想收,按去年的行价,起码还得投入一万人民币。因此呢,很多人在模型收藏论坛上和想出坑的收藏者做交易。我前几天就碰到那么一位想出手的卖家。 这哥们据他自己说,月入三千。竟然也敢玩几百块一个模型,这精神也太宝贵了。现在迷途知返,开始出掉手里所有的模型。这哥们当年入坑时走的是做工和细节的线路。在1:72比例的模型上,一般来说开放式的车体结构更容易体现这两点,即所谓的内部构造,于是他进了一堆各款251。 对二战军史不熟的朋友估计不知道251是什么鬼东西,见下图。 对了,就是这么个獐头鼠目,形象猥琐,半履带半轮式装甲车 。各种涂装,各种体位。你要看了这车,会觉得第三帝国输的一点不冤。 这哥们手里还有个好货,长炮的四号坦克, 他一定要搭配几台251一起卖给我,苦口婆心的劝我要看内构,看真实度。我坚持要分开买,不要251。最后他急了,说,你要买了这台四号坦克,我手里这些垃圾卖给谁啊? 军事模型爱好者基本都是男的。这个原始的啥啥崇拜还是存在于潜意识里的 。谁不喜欢又大又长的大炮的坦克?更别说刚入坑的了。 日志结束前来张阿登反击战的虎王。 和虎王的死对头 JS 2. 长炮看着就是爽。 图片均来是互联网。
个人分类: 模型收藏|107 次阅读|18 个评论
分享 从集合论的观点建立数学模型
gordon 2015-4-25 05:42
这个事呢,最早的引子,来自于 在果壳网和 海外留学生的讨论。 他们认为马尔萨斯模型过于简单,而我认为,那就是最牛逼的。 “ 基于大数据量的始终如一的简单模型要胜过精心拟定的小数据量模型 。” 更深入理解这个事情,是对于遗传算法的理解。 但这是为什么呢? 注:一提出这么一个 “天问”,你就会发现 “逼格” 立即上升了一个档次。 好多人的经验,也有这个。例如。。。 但没有人解释为什么? 实际上,我们建立一个系统啊,是依赖于大系统的,例如天地、时间,等等 从集合论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就全明白了。 注: 我年轻时,也理解不了这个,总觉得简单模型过于理想化。 模型复杂的话,参数就多,就容易把噪音也拟合进去。你就会得到一个错误的模型。然后test的结果就不好。 遗传算法中的说法就是,会发生退化。 ************************************************************************************** “ 大道废小术,你是神 ” ,这句话就是数学建模思想的全部。 其它方法不管怎么弄,你是神啊;老虎再勇猛,我是神;熊再壮,我是神;大海再宽阔,我是神。 实际上,就是基于 “ 集合论 ” 思想进行建模。 注:以前这种方法为什么应用的少,这是因为当年大型计算机不普及。 从弹道学,数学建模的演化 这样的学科历史,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二战结束后的5、60年代是一个分水岭。
1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模型坦克怎么玩?给黑蚊
热度 32 老马丁 2015-4-25 00:12
除了我自己发明的那个模型坦克世界的玩法,再介绍两个针对学前班儿童低成本的智益坦克模型玩法。 1.模型拼装(链接) ,6个,不到30块,培养孩子的初步动手能力,对零件和工具的管理和使用能力,以及成就感,全局观。比乐高便宜。 2小遥控坦克(链接) ,50块一个,做工还行,细节凑合,充电式的,通过遥控器来培养方向感和手眼配合,比电子游戏好玩,而且健康啊。如果坏了,就当成品模型玩。 特别有一点,上面两个产品都是1:72的,和我以前日志里介绍的成品坦克模型是一个比例,混着玩无任何违和感。 女孩也可以玩。看看爹地满淘宝找到的美少女坦克,特别适合镇闺房 我们的口号? 把坦克模型游戏到底!
个人分类: 生活笑笑事|74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模型版坦克世界大战开始了
热度 44 老马丁 2015-4-23 10:51
模型版坦克世界大战开始了
---------------------------------------------------------------------------------------------------------------------------------------------------------------------------------------------------------------------------------------------------------------------------------------------------------------------------------------------------------------------------------------------------------------------------------------------------------------------------------------------------------------------------------------------------------------- ------------------------------------------------------------------------------------------------------------------------------------------------------------------------------------------------------------- 关于我新发展的爱好,大部分模型在路上或者在大陆上,但是到手的几个模型足够我开发 上次提及的那个战棋游戏 了。 这场比赛是4对4。 选手已经到位。两主战坦克,一TD,一榴弹炮车(认得出来型号吗)。 抛透明骰子决定移动步数。抛白色骰子第一次决定是否击中(数目大于5),如果是,再抛一次白色骰子决定击中的伤害值。预设坦克和TD的生命值为6,榴弹炮车的生命值为4。 坦克可以走曲线。 改进橄榄球的规则,用节绳来衡量曲线方向的移动距离,一节一步。 选手们认真的用棒子衡量坦克的射程。只有进入射程内,才能抛白色骰子来决定开炮击中与否。榴弹炮车的射程无限,但是视线有限。 游戏是成功的。吸引到我的女儿热情的参入。而我儿子更不用说。 额外的好处是他已经掌握了6以内的加减算数(谁让骰子只有6面呢) 。 下一步,引入一个锅盖,锅盖范围内同一选手的多个坦克可以依次开炮。 ------------------------------------------------------------------------------- 威龙的猎豹坦克驱逐车:$$ Fabbri 的T90坦克:$$ Amer的 帕拉丁自行榴弹炮:$$ 娃们的投入和笑容:无价。
个人分类: 生活笑笑事|109 次阅读|24 个评论
分享 剁手的余波:战车模型收集的一些感想
热度 32 老马丁 2015-4-5 09:56
剁手的余波:战车模型收集的一些感想
----------------------------------------------------------------------------------------------------------------------------------------------------------------------------------------------------------------------------------------------------------------------------------------------------------------------------------------------------------------------------------------------------------------------------------------------------------------------------------------- 选了1:72的坑进去了。买了多少就不说了,免得吓着我,下图是某日的一个不完全总结。这个坑其实不深也不大,咬咬牙也能填平了,投入赶不上兰凯的一个好镜头呢。购买之余做了些研究,逛了些论坛,认识了些老板。这里和朋友们分享一些感想。 1. 品牌。流行的几个品牌都是香港的,威龙,FOV等。奇怪的是,这些品牌里面几乎都没有中国的战车。做中国战车的都是鬼佬牌子。看来港人的反华是一贯的,具体的,各方各面的。 2. 卖家。淘宝上很多模型卖家都跟小毒贩似的,以贩养吸。很多玩家在读书时接触,工作后到高潮,结婚生子后忍痛放弃。部分人业余开店,捣腾藏品。 3. 价格。把所有的买品在网上查了价钱,精确包含运费,按美元人民币折算,国外价格大约是国内价格的1.8倍。具体按品牌来说,FOV和easy model 小号手是最超值的,国外价格普遍是国内2.5倍以上。而鬼佬牌子的价差就不那么大,如Amer和Panzerstahl普遍就不那么划算,1.2-1.5倍左右。威龙和战神的起伏很大。还有价格倒挂的。 4. 经常有纪念王牌德国坦克司机比如魏特曼,Otto Carius的型号,还不止一款。这些人杀害了大量苏联和盟军战士,可是纪念起来毫无违和感,看来大家是彻底原谅德国人了。
个人分类: 闲谈|102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神州修仙志5-活学活用
热度 3 范进中举 2015-1-21 18:05
用了四篇日志絮絮叨叨说了什么? 说的是傲来国的体系模型。第一篇说的是 傲来国有品级,并且差距很大 第二篇 说的是神仙的进退 第三篇 说的是仙人、圣人们的影响力 第四篇 说的是不入道的人的对比,毕竟傲来国是道学商通吃的吗,全宇宙都是一样,人家叫旋转门。 这四篇说的是个框框,相当于理论建模。我们品评和判断自己呢,用这个模型对照就行。 比方说,赌市大牛,就是喊“玫瑰底”的那位,说过一个段子。2012年有数千亿级别资金老总找他,该大牛说,干脆把茅台买了得了,老总没有听,然后眼下大牛市,茅台大涨,该老总后悔云云。 这个段子试分析一下。第一 茅台市值2000亿左右,并且影响力巨大,那么已经是仙姬级别了。在所在省,那是梁柱级别的支撑性土豪。所有者是省,正部级也就是二级仙人。考虑到其知名度,加十倍杠杆为神通,万亿级别的生意了,这种生意是要国级大神支撑的。所以茅台易主是要仙人级别的。玫瑰底也就是打理资产的,顶多算个圣人,能沾点仙气,跟跟风去茅台开开股东大会就不错了,所谓痴心妄想就是了。 第二 管理资产千亿级别的老总就是仙人吗?我们说过傲来国是有神通的,也就是杠杆的。尤其是所谓赌市。神通之大,撒豆成兵,变化万千。这千亿级别少说也放了十倍杠杆,这老总其实顶多就是一个百亿身家的主(厅局级-圣人),兴许还就是一个仙人身边的书童,按照格言“宰相门前七品官”顶天就是一个处级(凡人),那就是沾点仙气的凡人,沾点仙气就要干仙人都干不成的事情,这就是不识数了。所以,人家老总直接吃完饭当笑话听了,这才是一个正常玩家应该有的态度。 所以,赌市呢是神通广大地方,很多人管理了n亿资产,就以为自己能力超强,不知道这是神通给的幻觉,你运作几百亿资产的生意,你就以为自己是仙人了?还差得远呢。看不见的玻璃天花板在上面呢。 建议和虎大的剑鱼系列参照。教科书就是“西游记”。呵呵
498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跟风做了一个3D金属模型,感觉钳工真的是心灵手巧的人才能干的 ...
热度 63 猫元帅 2015-1-1 08:02
跟风做了一个3D金属模型,感觉钳工真的是心灵手巧的人才能干的 ...
不过效果还是不错滴
863 次阅读|20 个评论
分享 什么东西都能做个数学模型
热度 48 假如十八 2014-11-19 21:09
什么东西都能做个数学模型,这是我的职业病,但是过去窃以为这还是比较高大上的。直到我看到了我的同路人: 单位后院有一小块空地好像要改花坛,不过暂时只是拆完了还没动,今天路过吓一跳,不知何时居然已经长满了菜。正站那边看,有个门卫大爷就过来浇水了。我说:“这个很快要填的吧?‘,他说“没事。主要是它空着我实在难受死了,一天要过来看十次八次,现在总算可以睡好觉了。” #感觉到了燃烧的农民魂…#
873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数学模型解析锋菲恋
热度 27 大道至简 2014-9-25 11:10
数学模型解析锋菲恋
2000年王菲31岁谢霆锋20岁,王的年龄是谢的1.5倍。2014年王菲45岁,谢霆锋34岁,王的年龄是谢的1.3倍。 1、求两人年龄倍数与公历年的时间序列收敛函数,收敛域以及收敛半径。 2、这件事给张柏芝和李亚鹏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求阴影面积是多少? 3、如果用挖掘机填补阴影面积,那请问,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853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行为主义:对理想行政模型的反叛(转)
gordon 2014-9-22 04:21
在《立宪难,行宪更不易》中,主要是理性主义的视角,基于个人是完全理性的假设。 但要是这种完全理性背后的各项原则之间有冲突怎么办? Simon1946年首先发难,指出POSDCORB原则之间的内在的冲突问题,有可能导致组织无法实现效率最优。比如说从Organizing的角度来看,分工有助于提高效率。但从staffing的角度来看,到底是按照区域来专业化员工呢还是按照职务来专业化员工?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相互竞争的情况下,组织又该何去何从?这是Simon带来的挑战。 Simon同时还引入有限理性假说,来解释由于在现实中受制于人的有限理性,理想的公共组织无法按照理想中的那样有效运行。1947年,Simon发表大作《Administrative Behavior》,系统化了基于有限理性的行政行为论。 Simon指出以POSDCORB这些理想类型为代表的关于行政行为的论述,都属于行政“应该是”什么样的,而并非行政“实际是”什么样的。这种应然(价值)和实然(事实)之间的区分,为Simon的逻辑实证主义方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所谓逻辑实证主义,就是保持价值中立,立足事实证据,做经验研究。 就好比说Simon虽然不认为官员是完全理性的,但从有限理性出发,可以利用实验方法找到有效的行政之路。与Taylor的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不同,Simon是将官员置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认为官员由于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包括个人的内在约束和外部环境的局限, 导致个人行为往往出于“满意即可”而非“必须最优” 。而行政机构的层级组织方式有助于将目的不同的人协调起来为组织的目的而努力,因为层级制能够有效组织起“目标-手段”这一链条。 另一路反击则从根本上不认同“理性人”假设,尤其是只是对经济刺激有反应的经济人假说。Maslow在1943年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假说金字塔,底端的是生理需求,接着是安全的需求,然后是爱和归属的需求,再上面是自尊的需求,最后位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层次的需求论,对人性的看法与前述理性主义的思维完全不同。 基于人有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McGregor在1957年开发了 Y理论来解释何以组织中有些人在没有外部物质激励的情况下也会努力工作 。早期 基于理性人假设的X理论认为员工只有在外部经济激励的情况下才会努力工作 ,而Y理论则指出了组织中确实存在自我驱动的员工,因为他们有位于金字塔顶端的自尊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1999年,Druck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著名的《管理自我》一文,将个人的价值问题再一次带入管理学的视野。在Drucker看来,要实现有限的企业管理,有效的自我管理是关键。而自我管理中不得不搞清楚的是自己的价值取向。更进一步说,是自己的信仰何在?这不仅回应了需求层次说,也间接回应了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关于“天命神召(calling 呼唤)”的论述。 ××××××××××××××××××××××××××××××××××××××××××××××××××××××××××××××××× 另一路对传统的反击是回归古典,认为政治与行政密不可分。于是一部分学者就挖出了已被遗忘许久的Appleby的 1945年的文章,在这篇名为《政府是不一样的》文章里,Appleby讲到了几点政府的特殊之处。首先,在私人企业中行之有效的手段在政府机关里往往不 起作用;其次,有证据表明真的有人大公无私,加入政府部门是为了为人民服务(往往拿着比私人部门要低的工资,但工作却不轻松);最后,公职人员要承担更多 的公共责任,也更有可能被问责,这意味着 行政总是一个政治过程,不可能脱离政治而独立存在 ,因而也不能如Wilson等老前辈们设想的那样从政治中分离。 当然,真正站出来挑战并与Simon展开了长达数十年争论的,是Dwight Waldo这位坚定的“不两分”派。Waldo首先在方法论基础上对Simon不满,认为“事实-价值”两分法是站不住的,选择特定事实本身就包含价值判 断和选择。基于此,政治和行政自然也就是缠绕在一起分开不了的,因为你选择政治问责性或者有效性的方向,继而提出的行政改善建议,都已经受特定的政治价值 观念的影响,所以“政治-行政”也不能两分。 Simon当然毫不示弱,而且骂架功夫上显然要更胜Waldo一筹,主要的原因大概是敢于使用一些火爆 的一般学者不太愿意用的词语。也由于事实上,Simon罕见影响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几大学科,占了上风。虽然在我看来 Waldo在骂战中处于下风,但最终还是非常聪明的一招制胜,那就是Waldo在美国政治学会设了个Waldo奖,然后在1995年给Simon发了一个 Waldo奖。5年后,也就是2000年,Waldo去世。隔了一年,2001年,Simon也走了。这个长达半个世纪多的争论,变成了政治学和公共行政 领域的Waldo-Simon之辩,估计还会通过各自的徒子徒孙延续下去。 重构政府:当下的论争 Waldo-Simon之争在当下的表现就是对如何重构政府的不同主张,与泛泛且过时的讨论政府之必要性与起源问题不同,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是如何改革眼前的政府。因为不管是倾向Waldo的学者还是倾向Simon的学者,大家都意识到政府有问题,但怎么改呢? 政府的确不同于企业,其中最大的一点不同是政府并不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种效率目标。 政府目标的多重性和模糊不清也注定了任何一项政府改革,要做到全面兼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往往是不可能的。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斯金(Eric Maskin)提出过一个“马斯金定理 ”, 解释了可执行的社会选择规则一定是要满足单调性的。而且在超过三方博弈的时候,这个单调性规则要被执行,还必须加上无否决权这个限定。比如说一个单调规则 被大部分人采用,而只有一个人例外,那么这个例外的人不能否决这个规则,由此这个规则也成为整个社会的选择。政府改革方案就是这样,要么不满足单调性,要 么不满足无否决权。 之前的大量研究,包括与重构政府(reinventing government)相关的研究,都试图提高政府部门的效率,例如引入政府部门间竞争、精简政府机构、提高政府工作绩效(利用与商业公司相同的绩效考 核)、外包与公私合作等。大体上,都是为了将政府改成像“企业”一样运行。 这一思路比无政府的乌托邦当然要现实很多。克林顿执政时期,副总统戈尔领衔在全美开展政府机构绩效评估,对美国政治的影响今天仍然在持续。但这种让政府更像企业并且提高效率的“共和党”理念最终由“民主党”政府来实施,倒也是颇有意味的一件事情。 但最近几年,学界的风潮有所改变,理由也是提高效率的同时忽视了一些基本的美国政府的民主价值观。大量 发生在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领域的案例表明, 在合作者试图提高效率的同时,往往容易卸责以降低运行成本,但 这些责任本来是政府应该担起来的 , 甚至这些责任涉及到保护人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举例来说,美国的监狱大量私有化,或者公私合营,这就产生了所谓问责性难题。如果狱警是公职人员,那么 其作为法律赋予的相应权力的代表和执行者;但如果狱警是一个私营公司的员工,其权力还和原来一样么?而且由于私人公司为了降低监狱的运行成本,往往提供较 为劣质的食物,使得囚犯的营养水平低于正常值,这样就损害了囚犯的基本人权。这笔账又该算在谁身上呢? 所以回过头一反思,还是发现政府的确不同于私人部门的地方,那就是其目标的多重性,效率也许是非常重要 的目标,没有效率的话,其他的目标例如公正也许也无法得到保证。 但对于政府来说,在提高效率和保证基本权利相互冲突时,后者往往会成为政府目标的首选 ,因 为这是政府之所以建成且具有持续合法性的根基。 或许,应该问的问题是在多大程度上、何种政府职能可以外包,可以以效率目标来要求,并且可以用绩效考核?这些细节而具体的差别,或能为下一阶段的论争提供经验基础。
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孙子兵法与数量模型的思考
热度 5 范进中举 2014-4-28 15:58
“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孙子确实了不起。上面的话翻译成白话,成功靠什么,预测,做好预测,有三不可,一 不能靠求神拜鬼。 二 不能简单的根据历史的事情推理 三 不能简单的用数据去测量。必须来源于人,来源于知道敌人情况的人。 就上面议论一下。成功靠什么,靠先知道,靠预测,有钱难买早知道,对吧 那么这个先知道怎么来?首先否认三种情况 一 不能依靠占卜,求神拜佛,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不知道在哪的存在。 二 不能简单的按照所谓历史经验推理。就是所谓犯经验主义错误。比方说以前猪周期3年,姜周期3年,你现在看到猪便宜的养猪的都活不下去了,那么你就赌住会涨价,那你错了。比方说,你看过去十年,人家炒房子挣钱了,现在你还去炒房子,以为自己能像过去一样挣钱,你错了。 三 不能简单的根据你得到的数据去搞预测,就是现在流行的建模,然后搞数据建模。应该说这是很好的学术方案,不过你要靠这个,到真实的世界去玩,基本离死不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面,所有仅仅依靠数据建模解释社会的,比如经济学、心理学、医学等等某种意义上面都是仅仅存在于自己学术框框里面的伪科学。好吧,我得罪很多人,砖头啪啪拍死我吧。 这个是大概最有争议的。克鲁格曼老兄还专门讲过所谓非洲地图故事。鼎革大牛讲过经济学逻辑就是盲人摸象,用数据说话,建模模拟推论,现在经济学如此发达,数据来源如此多,大数据时代么,不过鼎导老实的说,这数据大概能接近50%的世界真实。这对于学科来说了不起了,不过对于天天刀头舔血的投机者说,和扔硬币有差吗?打仗的和搞投机的都是一样的,失败结果就是死。所以不能不慎重。学术圈里面的模型推错了没事,又是几篇论文出来修正,多几个博士毕业。心理学、医学是另外两个伪装很深的伪科学。不是说不能玩学术,而是你完全信那些靠数据推导的,你就错了。光是所谓数据取样的偏倚,发表偏倚等等就是专门的学问。所以很多心理学的数量推理的离开实验室就没大意义。人的健康很大程度来源于人的精气神,一个人天天被压抑或者天天要加班,健康很难好。所以这种来源于实验室的很多结果,是重要参考,完全信就错了。 完全依靠模型的人,就是芒格说的锤子人,把所有东西当钉子。最牛的倒下的是长期资本公司。 利文摩尔后来倒下,也是他老了。成功经验和反应跟不上时代变化了。 一句话,人的成功靠什么来,靠早知道。 早知道靠什么,靠你找知道实际情况的人了解情况。依靠自己和别人的经验累积,依靠可以获得的数据的模型预测,不可以偏废。就是不能犯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犯数据主义错误,尤其在现在的大数据刚刚兴起时代。 多说一句对巴老理解。巴老一直强调能力圈,以前理解不深刻。其实巴老很到位的解释了,就是不知道的,不熟悉的不要做决定。这是理性的基础。所以,靠小道消息,靠看图,等等在巴老那边都没有用。巴老强调的投资是当自己生意看,就是你自己去做能做的比人家好吗,做的不如人家好,才买人家股票,就是让比你厉害的打理生意,这个生意还要够便宜才投资。巴老说好生意用计算器就算明白了,大道至简。就是你已经明白这里面的利润点了。如果你不明白,那么就闪吧。 好吧,我们小散愿意娱乐自己,刺激一下,那么你做投机咯。既然投机,那么就要有理性纪律。为什么?因为你干的是有风险的买卖,你干的第一步就已经明确你处于风险中,你要做的是承受你承受的了的风险。那么努力去了解你投机的对象是合理的。那么,实际情况是中国的公司很多是老A, 我们必须假设每家公司都是老A并且充斥内幕交易情况家进行投机,那么跟随策略是合理的,于是,看K线的跟庄策略是合理的。不过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获得准确信息,即使是你弟弟在做庄,因为神奇天朝,一切皆有可能,所以你也不能保证一切。那么能做的就是控制仓位就是控制欲望,然后设好止损。 就是不要亏到本金。这是我们战斗的根本。打仗打到啥都没了,也就没有什么了。 当然打光了有补充就行,革命总有后来人,所以有稳定的,强大的现金流是最好的。赌博吗,本金源源不断情况下,总会赌对的。
46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对模型的理解太牛逼了
热度 2 gordon 2014-2-25 14:58
这一次人民币贬值,媒体上一般人的理解是 银行间市场利率水平降低,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此次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在国内。 但网上有哥们有不同意见。 人民币贬值与利率差下降有关,所以 国内利率下降、美国长期利率上升,都会导致人民币贬值预期 ,然后是外资流出(结果)。所以,利率水平和汇率走势没有矛盾。 因为名义利率没变,这个利率差的解释啊,更能说服人。涵盖的情况也更多。 ×××××××××××××××××××××××××××××××××××××××××××××××××××××××××××××××××× 这真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我都没考虑到是这一块的问题。 过于关注国内,对整体情况没理解透。 真是 模型建的不一样啊,解释真是天差万别 。说实话,我还是老虎引入门的,以前就是门外汉。
233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新贸易理论的D-S 模型
热度 2 gordon 2013-12-31 23:27
D-S模型是基于规模经济与消费多样化的冲突的。认为 对消费者来讲消费品种类越多越好 ,效用水平越高; 对于厂商来讲,由于存在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厂商基于资源有限和成本的考虑,会尽量想把把一种产品规模做大,而减少消费品种类 ,因此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就存在这样两难冲突。 如何解决这种两难冲突,办法是使人口规模和(或)资源增加,而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正具有这种功效。 他们发现 即使两国的禀赋条件相同、同时也不存在李嘉图的技术比较优势,但如果有规模经济,则两国也可以选择生产不同的专业,开展分工和国际贸易 。此时,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行为已不再完全取决于各国之间的资源优劣差异的外生的比较优势,而更多地取决于一个国家在某一时间上在某个行业上规模优势所造成的 内生比较优势。 D-S模型是一个不需要外生比较利益而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模型,克鲁格曼(Krugman,1979)运用这一模型解释了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 为什么比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 之间贸易量大的现象(即林德贸易模式)。 发展中国家提供不了发达国家需要的产品 。 其实我们都知道 中国具有类似发达国家的性质 ,因为它的二元经济,呵呵。然后通过“干中学”提高产品质量。 发展模式没有“好不好” ,只有 “合适不合适” 。 DS 模型预言,由于规模经济使然,人口规模的提高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效应。这一预测被称为第I 类规模效应。 DS 模型预测,生产力提高当且仅当企业平均规模扩大时才会发生,这被称为第II 类规模效应。 注:只是现在这种模式无以为继了,纪念一下 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Dixit-Stiglitz,1977)提出基于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简称D-S模型)。
1758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金属——半导体接触
gordon 2013-12-9 12:56
××××××××××××××××××××××××××××××××××××××××××××××××××××××××××××××××××××× M-S 接触 指由金属和半导体互相接触而形成的结构,简称金属——半导体接触 。 M-S 接触的势垒模型
0 个评论
分享 火车模型
热度 43 holycow 2013-12-2 04:45
火车模型
今天又是一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照例汽车博物馆要玩老爷车的。不过现在过节了,也有点新花样,每年到这时候就会有欧洲火车模型展,今年也不例外。 节日快乐!
963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冯诺依曼的《一个一般经济均衡模型》—— 对日本、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 ... ... ... ...
热度 2 gordon 2013-10-31 07:40
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主要是他1937 年的那篇文章《一个一般经济均衡模型》(A Model of General Economic Equilibrium),而现在人们通常称为冯诺依曼的“扩张经济模型”(EEM)。 EEM 从数学角度表明,经济问题事实上可以这样解决:所有商品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和尽可能大的量生产。 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萨缪尔森的话说,最大限度的生产得以完成是因为“除了马、兔子、织机以及生活舒适的人所必需的生存成本之外,所有的生产成果都用于投资以生产更多的马、兔子、织机和人”。 本文的目的是求解典型的经济学方程系统,该系统具有如下性质: ( 1) 商品不仅是从“产品的自然要素”中生产出来的,而且首先是相互生产出来的 。这些生产的过程可能是循环的,即商品G1由商品G2的协助来生产,而G2又由G1的协助来生产。 ( 2) 也许在技术上可能的生产过程比商品还多。基于这一原因,“方程的个数”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想想前文中原子弹的生产过程) 这里的问题在于确定哪些过程是实际上被使用的,而哪些过程是不被使用( 即“无利可图”)的。为了便于讨论上面的( 1) 和( 2) 两点,我们将对其他要素予以理想化( 见本文第1 段落和第2段落) 。这些理想化处理大多数是不相关的,但这里不准备讨论这个问题。 冯诺依曼在文中描述了一个用商品生产商品的经济,并假设完全竞争。在这个经济中共有n 种商品和m 种生产过程。商品生产的目的除了维持工人的最低生存外全部用来生产其它商品。一个生产过程唯一的投入就是其它生产过程所生产的产品,并且允许循环生产的存在。这很好地刻划了现代经济中迂回生产的实质。 劳动和土地等天然要素由于被假定是无限可得的,因此在分析中显得不重要 。这里还假定有产者将其多余的收入全部用于再投资, 于是整个经济将以最大的生产可能性进行生产而排除了消费的重要性 。这初看起来似乎很奇怪,其实这里暗含了古典主义的假设,即经济总是在其潜在水平进行生产,因而供给完全无弹性。市场总是出清,而价格则完全由需求决定。 必须提及的模型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它是一个稳定的、基于微观而非总量的多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在这里定义了一条均衡增长路径。所有这些特征对于几十年后经济学中对于增长理论的研究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其缺陷是由于在模型中排除了消费,因而经济增长无法体现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Champernowne , 1945)。 最大的反对声很有可能来自左派,一些人以为约翰尼在鼓吹一种奴隶经济——把工资水平降低到仅够维持起码的生存成本。约翰尼不是这样的,他指出, 当劳动力从低生产力工作吸收到新兴技术工业中生产力较高的工作而实际工资并没有大幅增加时,增长是最快的 。他去世后不久,日本的状况恰恰如此。 如果工会坚持斗争以使实际工资增长过快,其结果反而使实际工资降低 。1945年之后,日本成功了而阿根廷失败了,原因就在于此。 注:我这是瞎猜的,没有用一般均衡理论做过实证分析,但我估计八九不离十。(你们不妨做一下) ××××××××××××××××××××××××××××××××××××××××××××××××××××××××××× 数值解与解析解 冯纽曼开始关注计算问题是源于他的流体力学研究。流体力学的很多现象都可以用非线性的偏微分方程建模。冯纽曼特别感兴趣流体中的湍流问题以及冲击波之间的相互作用。他很快发现,现有的分析方法并不适合获得有关这些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定性信息。实际上,这是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普遍特征。 冯纽曼的解决办法就是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在战争期间,他认识到计算方法是解决许多领域中的工程问题,包括核技术所不可忽缺的。因此,在战争中以及战后,当全新的高速通用计算机发明出来的时候,他很快地意识到这种新技术在于流体力学以及其它领域的巨大潜力。为此,他开发了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通用计算方法,让计算机可以用于纯数学以及应用数学的各种问题。 冯纽曼所创建的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来求解一些关键情况的数值解,然后把结果作为一种启示来指导接下去的理论研究 。冯纽曼相信实验和计算已经展示了在流体和其它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解集合的重要统计特征中存在着数理规律。这些规律和共性可以构成关于流体力学以及相应的非线性方程的新的理论基础。冯纽曼相信通过求解特殊的方程并把结果推广,就能够获得这些规律和共性。从这些特殊情况出发,我们就能够获得关于湍流、冲击波等现象的定性了解,由定性解逐步推广到定量解,从而最终建立满意的理论。 这种特别的使用计算机的方法极其重要,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我们并不是让计算机独立地寻求问题的解,而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来发现有用概念,通用原理和一般理论。 注:我知道 中国人都很聪明,但恰当的使用工具会更聪明 。 例如,冯纽曼认为流体力学中的主要困难来源于我们对于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知识的缺乏,因此启发式计算或许能帮助数学家们建立一套切实可用的理论。他进一步指出,实际上我们已经在风洞实验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由于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是众所周知的,所以 这些风洞实际上可以看成模拟计算机而非一种实验设备 。 “……很多纯数学或者应用数学的分支都急需计算设备的帮助,来打破那些在非线性问题上纯解析方法屡屡失败的僵局……高性能的计算设备可能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这个领域以及其他现在认为困难甚至完全无法着手的领域为我们提供更多启发,甚至有可能会促进整个数学界的发展。” 1950年9月7日,移民局派出两名特工,在钱学森家中逮捕了他。 9月18日,钱学森写下一份声明,保证在没有得到杜布里奇和金博尔的书面许可的前提下,绝对不会离开美国。 在这次聆讯会之后,加州理工学院校方与地方总检察官办公室的官员一起召开了一场关于钱学森的会议。两天后,钱学森被交保释放,保释费高达15000美元。他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同事不得不求助于钱学森的一位富翁朋友,才把这笔钱凑齐。后来,在接受报纸记者采访时,钱学森以玩笑的口吻谈及此事:“相对于普通绑架案1000~2000美元的标准赎金,我真的挺替自己骄傲的。”但在当时,钱学森却深感屈辱。 钱学森 刚出狱时,所有人都对他将迅速被宣告无罪一事充满乐观,其他一些大学甚至表示出雇用 钱学森 的兴趣。刚被释放不到一个星期,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主任罗伯特·奥本海默,便给杜布里奇写信,询问 钱学森 的状况。他说,如果 钱学森 的麻烦仍未能消除的话,他或许应当考虑前往普林斯顿。奥本海默与数学家约翰· 冯 · 诺依曼 也讨论过这件事。奥本海默说, 冯 · 诺依曼 对 钱学森 所做的工作很感兴趣,并认为 即使是在一个计算机可以解决航空问题的时代,像 钱学森 这样的人依然有其存在价值 。杜布里奇稍后回复道, 钱学森 对留在加州理工学院更感兴趣,但非常感谢奥本海默的邀请。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工作,钱学森最老的朋友,又重新开始陪伴他左右。弗兰克·马布尔给冯·卡门写信说,钱学森已经认可了他的案子很难迅速得到解决的 这一现实。尽管他对此并不开心,但至少心情平静多了。钱学森重新开始着手解决一些问题:时滞状况下的线性系统、火箭喷嘴的转换功能、长程火箭的自动导航、 纯流体的特性、在卫星轨道上点火起飞、有加力燃烧的燃烧室特性。连续4个月中,钱学森每个月都提交一篇论文,在他所从事的领域中,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太空飞行的未来占据着钱学森的整个大脑。1952年5月2日,钱学森给冯·卡门写信说,他预见到,有朝一日,人类将可以在火箭飞船中旅行。在他看来, 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控制这些火箭。在高速飞行时,人力操作导航是不可靠的,但是计算机却能在大气干扰导致火箭轻微偏离轨道时立刻予以纠正。实际上,钱学森相 信,计算机将迅速带来工程和工业效率的一场革命。   然而,尽管专注于这些问题,钱学森还是无法摆脱无时无刻不处在监视中的糟糕感觉。 1952年,钱学森发表《远程火箭飞行器的自动导航》一文,在加州理工学院开设一门新课――“工程控制论”, 由于别无选择,钱学森只好继续工作和教学,以此保持智力上的活跃。他静待接下来的事情发生,不管那将是什么样的事情,也不管将会在何时发生。他转换了研究 领域,转为开展博弈论和经济行为的研究。1954年,钱学森出版了《工程控制论》(Engineering Cybernetics),一本关于通讯和控制系统的教科书。这本书一问世便大受欢迎。   几年后,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知名控制论专家华莱士·范德·维尔德(Wallace Vander Velde)用“非同凡响”和“那个时代的卓越成就”来描述这本书。 注:现在我才读懂 张纯如的《蚕丝——钱学森传》,感谢纯如。 冯诺依曼《概率逻辑:从不可靠组件合成可靠整体》,发表于1952年加州理工学院讲座 ××××××××××××××××××××××××××××××××××××××××××××××××××××××××××× 冯诺依曼家的聚会 乌拉姆描述了1935年的其中一场聚会,一个在他看来特别老(超过50岁)的男人坐在一把大椅子上,大腿上坐着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他们喝着香槟酒。乌拉姆问约翰尼那人是谁,约翰尼回答说:“西奥多.冯.卡门。” 乌拉姆就是提出 蒙特卡洛方法的那个人。 1937年,阿伯丁实验室还开始研制第一台设计非凡的超声风洞(负责人正是来自匈牙利的56岁的西奥多.冯.卡门)。同年,阿伯丁实验室还邀请约翰尼做兼职顾问工作。1940年9月,他从一名顾问提升为弹道研究室科学咨询委员会的一员。在1941年9月 —— 美国参战前,约翰尼成为复杂爆破的计算大师。 阿伯丁的科学咨询委员会由大约12人组成,包括无所不在的冯卡门和其他科学家如基斯佳科夫斯基、拉比和约翰尼等。委员会每年召开三四次会议回顾这个军械部里最具声望的实验室的运作情况,并向陆军部建议下一步举措。 哈尔滨X 工程学院 以前用的那本教材【苏】谢烈柏梁可夫《身管武器及固体火药火箭的内弹道》,是在近代高速,高容量的计算机出现以前编著的,所以书中的理论方法在处理流体流动和燃烧的过程必然带有严重的近似性。
2689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比例模型最后一弹 Ade 我的蟋蟀~
热度 25 groovy26 2013-8-29 00:06
比例模型最后一弹 Ade 我的蟋蟀~
最后一架完成品 1/48的IL2M3 这架飞机的真品是一位两次苏联英雄的座机,作为攻击机击落了4架敌机。最后这名飞行员在二战后因为飞机事故牺牲 说实话对这架飞机的效果不甚满意,因为时间太赶了没有做任何旧化 这周就要去美国开始读phd ,拍这些照片的时候箱子都已经打包好了放在一边 估计很难有闲搞这些了。。Ade~我的蟋蟀~Ade~我的覆盆子和木莲们~ 这半年自我感觉还不错的几架的合影
个人分类: 我也不知道什么分类|241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天天发日志~天天进步,早日升学~
热度 16 groovy26 2013-6-15 17:21
天天发日志~天天进步,早日升学~
玩物丧志第三波 这半年比较闲,每周有三四个晚上在做静态模型,不算那个神舟 如果下半年就要到另一个地方混了…妥妥的没时间了 最近在搞这个。。。 我一直觉得双座型比单座型好看
144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常发日志之比例模型第二弹
热度 24 groovy26 2013-4-19 17:34
常发日志之比例模型第二弹
我是有多无聊…………P-51D 第8航空队第352战斗机大队487中队 拍摄 5D2+24-105 闪光灯用的600EX-RT 背景光是4支台灯… 基本是照着这张照片做的 ipad是个不错的底座… 合影
个人分类: 我也不知道什么分类|214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都说得常发日志…
热度 21 groovy26 2013-3-30 15:36
都说得常发日志…
这半年比较闲,就又把小时候的爱好拾了起来…六七岁的时候很喜欢玩拼装的模型,前段时间无聊在淘宝上乱逛…逛着逛着就下手了…买回来一发不可收拾,每天晚上精心做两三个小时…这是最新的成品…发图~ 击落米格的A-1H
个人分类: 我也不知道什么分类|151 次阅读|11 个评论
123下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6 09:03 , Processed in 0.077101 second(s), 5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