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986|回复: 7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分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01:3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王朝,如果从中国史书上自称的算起,那是从夏到清;而如果从西方承认的算起,那就是从商到清,区别就是那个夏朝,但是这个问题在咱们这个话题里并不重要,因此忽略不计。
    2 ]7 m+ \' D* H
    * Q4 L, X6 l" ?& z+ c6 R% p中国至迟到周为止,所谓的王朝不过是一个自称的天下共主加上一群外面的附庸,共主所直接控制的地盘称为王畿,这是它的实力来源,外面则是一群附庸和非附庸的混合,它们地盘加起来的总和再加上神话传说就成了历史地图集的根据。附庸中比较强大的称为方伯,也就是共主在这个地区的主要打手,用以维持共主在该地区的利益和威望,共主既利用他们控制地区,又经常需要打击它们以维持共主的地位和地区平衡。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明白商和周之间的关系和周为什么成功,因为周之所以能够取代商成为天下共主正是因为商王忽略了对周势力的及时打击,在自己主力东征的时候王都被人家偷袭成功。
    3 T& V8 J0 F# o- ~% F9 o! A
    & ^! ~' c8 q) Q3 D. }0 v' ^初读历史的人经常会指责西周为什么会搞分封,以至于后来尾大不掉反而坏了周的天下。其实那时候的分封实际上有两个用处,一个是王畿的军事外围据点,再一个就是对外的军事殖民扩张据点。前者是为了拱卫自己,各个诸侯的实力很有限,也没有扩张的空间,很难威胁到王朝的安全;而后者则是封别人的地盘,建立自己的外围根据地,以求逐渐扩张。只不过后来别人的地盘多被蚕食完毕,各个殖民地自己掐了起来,王畿的实力无法约束所致。因此这个制度开始是合理的,后来的发展是后来的事情,不可以用后来它不合理了就说它当初就不该存在,否则历史就成虚无的了。+ a- R; M( E8 c
    $ n2 a4 M2 y: b" M' @; Z3 Z, X9 K' ]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一个是当时的所谓国不过是一个居民点外面有城墙围着,这个国之外很可能就直接是别人的地盘了。再一个是周制上的诸侯级别与封国大小的关系,这个纯属理论,王畿内部的不过是军事据点,而王畿外面的全靠自己去争夺,抢到多少算多少,成败完全是听天由命和看各国自己努力了。第三个则是所谓的军制,各国的军队多少完全看各自的国力,当初王畿最大因此军力最强,各个诸侯弱小因此军力不足,依赖于王畿军队的支持,因此诸侯不能不听命于王畿,后来力量此消彼长,那就各说各话了,周制上的说法,包括所谓的司马法,所谓天子六军,诸侯最多三军,以及每辆战车所配属的人员数量,其实都仅具有指导意义,再多的就是胡扯了。
    ( i2 h1 \6 f, o& z- F* B9 s; W
    1 L( g# A0 e: E8 C# m& E西周灭商以后,经历了两次分封,第一次的齐、鲁和燕都在现在河南省境内,由此可见当时西周势力所及的最大范围,因为其它地方还在商朝残余势力手里,军事殖民据点也去不了啊。后来三监之乱以后,西周军队再次显示了自己的军威,而商朝残余势力则受到了沉重打击,于是再次分封的齐、鲁则到了山东境内,燕则到了河北境内,原来的那个燕则称为南燕,山西境内则有了唐(也就是后来的晋),由此可见当时这些诸侯国的作用和力量。6 j( X1 f7 P3 F% p+ T& U0 h7 y

    : u8 k2 n3 p" f+ B  @' U& k2 x) o西周存在期间,其所谓的国土上,这里指后人的历史地图集之西周全境而非王畿,交叉存在着忠于周的诸侯和周必须笼络的诸侯(例如申)以及周的敌对势力(例如犬戎),因此所谓的分封往好了说是军事殖民据点,往一般了说就是所谓的羁縻,羁縻势力需要适当的笼络,否则就有可能成为敌对势力,一旦敌对势力的结合达到了一定程度,王畿的控制能力和能否存在就会成问题,这就是西周的灭亡原因。4 D" M; p8 @) o) r3 q

    3 m- n$ n0 `! F西周的存在期间,王畿周围一直存在着和西面、西北面、甚至是西南面的各个敌对势力,最著名的当属犬戎,这就是为什么西周会往东发展,以及为什么王室会和位于东南面的申国联姻。从西周中期开始,犬戎对王畿的蚕食愈演愈烈,宣王的中兴和衰落都与其有关,而幽王的失败则是由于废申后所产生的和申国关系破裂,导致申国与犬戎联合攻破王京。因此西周的灭亡和分封无关,而是由于内部政策失当,导致王畿的力量无法抗击敌对势力的联合进攻所致,史书上所说的烽火戏诸侯纯属胡扯。西周灭亡以后,申国立自己的外甥,也就是幽王和申后的儿子为周王,也就是周平王,而西周王畿的残余势力则另立一个王与之对抗,于是就有了两王并立局面,周平王只能够东迁到洛阳这个当年用于震慑东方的军事基地,直接控制的地盘很有限,于是势力也就一落千丈。与之并立的王后来被消灭,但是西周的王畿也因此丧失,于是周作为天下共主的实力也就丧失,剩下的只不过是虚名的逐渐丧失。因此说起来,所谓周朝实际上应该只包括西周部分,东周则应该只是个历史时期的名词而已,所谓周朝八百年天下只是个笑话。
    6 \# G) m: L. q( |! o5 v3 S+ |) X
    从春秋到战国,各国内部也有分封,但是基本上只是采邑,称某某君,例如信陵君,分封多少个城池称为侯的很少,而且为时短暂实力也无法和宗主国相比,再加上各国都力行郡县制度,因此分封不是主流。! [/ t$ B, F/ _& ~# K+ M, a# ~
    # X+ U2 m' F8 h2 f! U7 n. `& t
    秦国一统天下,不用分封,因此无可论述。, z. E- _% N$ P3 e2 p8 Z7 d

    4 a7 t4 n6 A2 X% o* t4 J西汉初年,刘邦认为秦国之所以速亡是因为王室有难外面没有可以支援的力量所致,因此实行郡县封国并行制,朝廷所直接控制的主要只是关中地区,而其它地区多封给了诸侯国,希望以此诸侯能够在王室有难的时候拱卫朝廷。其想法不过是即使中央的刘家子孙不行了,地方的刘家子孙一样可以控制天下,却不想想几代以后彼此关系远了,刘家子孙之间和路人还有什么区别。西汉和西周的分封区别在于,前者是封自己的地盘来给别人好处,结果是只会制造野心家。有人可能会说灭诸吕的时候地方诸侯还是起了作用的,其实诸吕根本就控制不了中央的军队,军队完全在老军头手里,只要找机会振臂一呼就会倒戈,因此地方诸侯在政权复归刘氏方面没起多大作用。从汉文帝起,诸侯开始造反,到景帝时期终于酿成了吴楚七国之乱。七国既败,朝廷借此大力压制诸侯势力,从各个方面限制诸侯王的权力。等到了武帝时期,推恩令使得诸侯土崩瓦解,从此只剩下了财货方面的好处而不再有政治实力,以此直到西汉末年未变。
    ) P' r% ?0 d7 z. O
    ! b8 ?& G# z: v$ F* Y王莽建立新朝,大封五等爵,但是都是虚名加上钱财而已,甚至连钱财都成虚的,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封地和收入,更不要说实际的政治地位和实力了。
    , K2 U, G, K' a& M
    * I6 e: p- T' e- i8 s5 s东汉一朝在分封方面学习武帝,诸王虽然有数县封地,但是只有崇高地位和财货好处而没有政治实力,因为权力都被朝廷派去的官员所掌握。
    8 J% _0 ^2 n( |& f+ e
    , J3 s; O5 |* n4 p" X三国时期,各国对诸王皆为虚封而严格控制,诸王徒有虚名和财货好处而已,甚至饱受猜忌和欺压,例如魏国。5 a: u+ ^# E# U
    , @0 ~2 ~/ k" B) J$ u3 V4 c
    西晋司马氏建国,有鉴于篡夺魏国权力之容易,害怕别人有样学样,于是刻意恢复分封。于是诸王有上万户的采邑,有自己的护卫军队,已经很接近西周的分封了,其利弊和西汉初年的分封一样,虽然王国的规模没有那么大,结果也是一样,八王之乱彻底摧毁了西晋可能的存在空间,分封再次致祸。
    ( J$ Q, [& t! Q5 G: r% I0 a: h& n+ I$ q
    东晋一朝,大权在各个家族之间传递,王室诸王都是虚封,否则各个家族也不会答应。
    1 `- a* ~- `% B7 A' C8 y+ s, d. ^2 ]+ Y% H/ C
    南朝四朝,前三朝都是用诸王为大州刺史兼军区司令,虽无封国之名而有封国之实,于是内乱不已,野心家不仅仅产生于皇室内部,这就是四朝掸代的根源。三朝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得不如此。江南偏狭,已开发地区仅仅是沿江的益州、荆州和扬州,后来又从荆州分出来了个郢州和江州,扬州为王畿,其余这几个州势力强大,不交给诸王实在是无法放心,而交给了诸王,诸王也就有了造反的本钱。后来南方滥设州郡,虽然主要原因是要满足各地大小势力的任职要求,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分散势力以免威胁到王畿的安全。梁朝内乱之所以不像前面两朝那样一锤定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长江中游地区的分封多个诸王。3 D* i+ I, d3 l( X1 }0 e

    $ z1 k0 |: g& c7 t9 [5 e北方的十六国时期,各国诸王一旦有了实力一样造反,因此北魏君臣曾经为此自豪,因为他们没有南方的频繁掸代问题和北方的诸王造反问题,其原因其实很简单,诸王没有兵权,拿什么去造反?这点和道德人心没任何关系。' S7 ]. ^7 r0 n" c1 Z/ P9 L4 [
    北齐北周诸王一样没有兵权,因此一样不存在此类问题。$ O9 y: g  F* w- [7 I& y+ E
    7 c/ U2 G* p: B; B( F) f
    隋杨建国,诸王无封地之名而有总管之实,于是隋文帝崩后太原就反了。后来隋炀帝不再给诸王总管之实,加上隋炀帝短祚,于是就轮不到诸王造反了。) x3 }: [- F8 L% Y. b4 ]& G) G6 B

    $ u+ @9 ^+ b9 F1 I2 z8 `李唐诸王最多不过是各州刺史,而当时天下有几百个州,于是诸王无造反势力,最多不过是不顾死活地蛮干一下而已。
    2 a/ C& M" F8 v4 S: _! E7 U# s' z0 q! K, m; M
    两宋对诸王限制很多,以至于诸王徒有虚名和财货好处,集中于京师,于是王京破而诸王净,高宗之所以立孝宗,原因就在这里。' j: F  h. i1 i2 q* A) X

    ! ~/ e% D% ~0 H* b辽朝实行南北分制和头下军制度,分设南北院大王和南北院丞相,但是诸王并不领军。因此造反者顶多以拥戴诸王为号召,诸王自己造反的实力很小。
    1 R/ b$ V3 _  @/ {- X0 f, _% [5 Q3 \" p2 ?9 ^( N4 G" x$ D
    金朝开始的时候扩张过快,以至于在朝廷之外东西形成了两朝廷,两朝廷的主人都是宗室诸王,形成了事实上的分封。后来金熙宗的时候采取以相位以兵权的策略,两朝廷先后消失,再加上海陵王的猜忌和杀戮诸王,诸王不再拥有兵权,于是就不再拥有造反成功的可能。3 _4 U4 c  {5 Y( [. [' q  S. {

    $ P0 \: X+ u& f9 T. _" Z( A蒙古、元朝实行诸王份地制度,除了成吉思汗诸子以外,份地都不大,因此虽然四大汗国内乱多多,作为宗主国的朝廷倒没有多少诸王之乱(除了阿里不哥那次以外,那次实际上是非法的忽必烈战胜了合法的阿里不哥),最多不过是权臣拥戴诸王夺位而已。# Q5 Y: E$ e4 L  ~

    & L3 ?6 K$ H# }- e0 w. \明朝初年,明太祖有鉴于历代得失,分封诸子及一个族孙为诸王于各处要地,希望以此拱卫朝廷,防止可能出现的朝廷奸人作乱。诸王虽然有自己的护卫军队,但是只要朝廷没有明令诸王节制当地驻军,诸王的实力还是很有限的。后来的靖难之变如果不是朝廷失误多多,燕王是根本没有成功希望的。靖难之后,朝廷逐渐加强了对诸王的限制,于是诸王成为尊贵的高级囚徒,处处受到限制,而不再有多少造反的本钱,虽然有过几次造反,但是实力都很有限,很快就被镇压下去。3 V& N. P. c/ Q$ Q0 S) O& ]

    % ]5 F8 G( w0 K; H" q( ~1 U满清诸王开始的时候领有八旗军队,因此酿成了皇太极死后的对峙局面,但是入关以后八旗尽收于皇帝之手,各位旗主只剩下虚名,因此也就不再存在诸王造反的可能。
    0 p# b% T5 ?2 m- L# [7 D0 F
    6 B0 F9 M6 G5 J4 g结论:
    , R; _) f; \! c
    / |! m$ @* q; I( W西周及其以前的分封,是封别人的土地来建立自己的军事殖民据点,以图逐渐扩张,这种策略加上对中间势力的羁縻政策,是西周朝廷对东方实现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从西汉开始,王朝内部不再有羁縻的需要,所有的羁縻实现都存在于边疆,例如封长沙王吴芮以屏藩南越,因此长沙王得以保存,而其它异姓王则被消灭殆尽。在此基础上的分封就是封自己的土地为别人的利益服务,例如西汉的同姓王,理论上似乎有某些好处,而现实中则只会导致祸患。因此从西汉直至满清,真正的分封只出现了三次,那就是西汉、西晋和明初,结果都导致了内乱,而类似的分封,例如南朝前面三朝,则均导致了内乱,王朝的灭亡概源于此。因此各朝成熟而有远见者均不再实行分封制度,其原因就在于利弊分析。
      e: k. H2 w  i, X% r1 Q3 l; W  y/ k9 H6 w1 \

    7 Q$ y. _5 h9 g" Y4 X

    评分

    参与人数 5爱元 +19 捐资 +4 学识 +2 收起 理由
    Pipilu + 2
    水风 + 5 谢谢分享
    重重无尽 + 2 涨姿势
    万里风中虎 + 5 + 2 + 1 一个很好的总结
    煮酒正熟 + 5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6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3:30:55 | 只看该作者
    孟词宗 发表于 2014-11-10 10:09& k  U4 V  K7 t' @4 k( @
    那么关内侯算不算侯啊?

    - V4 f0 ~, G+ A. W' b- V当然算了,只不过没什么好处罢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61#
    发表于 2014-11-10 23:09:13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4-1 06:521 d( ]6 u- y5 |6 H! x8 c/ m
    亭侯、乡侯这类东西都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出现的东西,位于关内侯之上,县侯之下。
    . k5 ?# {: v2 s6 ~( ~
      W4 R3 _4 ]# h" n汉魏不用五等爵, ...
    . F/ P0 S6 m7 \" _5 M: k
    那么关内侯算不算侯啊?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7-2 00:12
  • 签到天数: 809 天

    [LV.10]大乘

    60#
    发表于 2014-11-8 16:13:4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9#
    发表于 2014-7-22 16:12:24 | 只看该作者
    呃,。。。。支持一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58#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 00:45:06 | 只看该作者
    奉孝 发表于 2013-9-30 11:07
    % ~7 m7 F9 P) |$ y5 x问个问题,汉朝初立,刘邦平定了很多地方军事集团,为什么还放心把军权都集中在老军头手里? ...
    % P. {9 M1 G* N* j
    没有啊,刘邦在消灭了几乎所有的异姓王以后,大封同姓王,天下五十四个郡里面中央只有十五个郡,也就是说三十九个郡都在同姓王手里。在中央,即使是地位最高的太尉,要调动五十名以上的士卒就需要天子的诏书,因此并没有把军权放在老军头手里,而是紧紧地捏在了皇家手里。后来吕后死后周勃他们是靠着自己在军中的人脉,加上假冒诏书才能进入京师驻军南北军的驻地,煽动士卒起兵消灭吕氏的。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28 12:53
  • 签到天数: 46 天

    [LV.5]元婴

    57#
    发表于 2013-10-1 00:07:12 | 只看该作者
    问个问题,汉朝初立,刘邦平定了很多地方军事集团,为什么还放心把军权都集中在老军头手里?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8-8-22 09:13
  • 签到天数: 37 天

    [LV.5]元婴

    56#
    发表于 2013-9-30 18:45:40 | 只看该作者
    分封好啊,是扩张后的必然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5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8 00:43:08 | 只看该作者
    uracil 发表于 2012-10-27 08:11
    2 H) c- v9 M7 A! p6 b/ ^八路刚挺进敌后也一样,给你番号,各凭本事拉队伍。按照人枪多少封官
    7 U# Y+ K% V, Z! B1 G( S( l9 H
    区别在于,中共的军队和政权都是在中共的绝对控制下,而中国历史上的分封,这里指实封,却没有这个特点。

    点评

    受教了,多谢  发表于 2012-10-28 01:54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
    发表于 2012-10-27 21:11:14 | 只看该作者
    八路刚挺进敌后也一样,给你番号,各凭本事拉队伍。按照人枪多少封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5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22:46:51 | 只看该作者
    东北土匪 发表于 2012-10-23 09:38
    ( H& U5 z; w9 f' G/ P+ G( \这是历史的必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 R$ K; w" ^0 I5 v5 t. F4 k5 R9 n6 y
    民国前,君权不下县,红朝建立,下接下到村。 ...

      x1 ?4 a0 D0 N% }9 b* E$ }/ m3 E错啦,直到中华民国在大陆结束,政权都没到县以下,而国朝直接到了个人。5 U5 k: P7 W$ g8 m+ j
      I) _6 Z" n. L  v# @/ Q! h; \
    这个不是因为经济发展问题,而是因为中国直到民国都只是历代王朝社会的继续,而到了国朝才成为现代社会。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墨: 5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11-8 16:12
    再传统下去,就亡族了。  发表于 2012-10-24 13:25
    恶果?国朝把中国强行拖到了现代社会而不是继续落后,难道也错了?  发表于 2012-10-23 23:10
    有道理,但我认为是红朝强行打破中国传统的强果,这个恶果我们在未来会看到的。  发表于 2012-10-23 23:08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8-8-22 09:13
  • 签到天数: 37 天

    [LV.5]元婴

    52#
    发表于 2012-10-23 22:38:1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历史的必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8 O6 g" z1 _

    4 A' d, O% \7 z6 L. o0 `5 S民国前,君权不下县,红朝建立,下接下到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51#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07:50:36 | 只看该作者
    奉孝 发表于 2012-3-31 18:49
    ! N9 J# }3 ^* O& Q, m+ S好像是日本人要求在东北建五条铁路,不仅要东北进行铁路借款并支付利息,还要求铁路沿线的所有权益。
    0 n3 V: n' q1 J0 c4 e- j为 ...
    $ s. |% ?6 }8 n$ }6 P
    于是就倒霉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28 12:53
  • 签到天数: 46 天

    [LV.5]元婴

    50#
    发表于 2012-4-1 07:49:05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4-1 07:34
    % Q3 ^8 d' Y4 b! l+ X% ]郭松龄那次,日本人其实是两边下注,如果郭松龄肯合作的话,张作霖就完蛋了,但是郭松龄拒绝了,那就意味 ...
    * E; f% y& z  A5 g# ^0 b- ~
    好像是日本人要求在东北建五条铁路,不仅要东北进行铁路借款并支付利息,还要求铁路沿线的所有权益。! X4 n, t: C0 j8 K
    为了打败郭松龄,换取日本的出兵,老张答应了所有条件,但是克服危机以后就不认账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49#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07:34:55 | 只看该作者
    奉孝 发表于 2012-3-31 18:22 " m% a4 w) a" `" P
    怪不得关东军帮着老张打郭松龄,原来早有预谋啊。
    # D. q! P& ^3 o* F: T1 a  T
    郭松龄那次,日本人其实是两边下注,如果郭松龄肯合作的话,张作霖就完蛋了,但是郭松龄拒绝了,那就意味着日本人从郭松龄那里得不到好处,而张作霖口头上答应了日本人的要求,于是郭松龄就成为日本人的敌人,巨流河之战,日本人直接参与战斗来帮助张作霖对抗郭松龄。' U' E/ ]( h3 E# K3 N' b8 Z- V
    , p6 j9 h" L( V
    后来张作霖之所以被日本人炸死,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履行当初口头答应的条款。
    8 w1 \- B3 W3 |- t6 ~) G- B6 n
    在日本人眼里,东北就是他们的利益区,所有的现在和未来当政者都必须服从他们的需要,否则就是敌人。以奉系的实力,直接对抗日军,哪怕只是关东军,是没有希望的,这就是为什么张家父子对日本人一直是拖而不敢真的武力抗击。
      |; G0 V! d% e- f% Z
    6 Q0 G  h3 r3 g4 U, _; r张作霖被炸死而保全了一世名声,张学良知道自己实力有限,只好谋求联合国民政府来保全自己,这是东北易帜的基础。但是国民政府对东北是利用和算计,而不是真心支持,例子就是中东路事件,于是张学良也就不敢真的抗击日军军事进攻,而和中央达成了外交由中央负责,地方忍让的协议,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不抵抗政策的由来。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墨: 5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11-8 16:11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3 收起 理由
    煮酒正熟 + 3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28 12:53
  • 签到天数: 46 天

    [LV.5]元婴

    48#
    发表于 2012-4-1 07:22:19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1-7-24 08:54 5 s7 G' [* l; k
    回复 不打不相识 的帖子# F2 H' d9 g- T8 C# b) D

    ' X. F+ l+ |6 `* m7 ^! @2 g* p呵呵,这个,好像涉及时政了,考虑到论坛在国内,有些战战兢兢地说。

    ) F: Y" j2 Y8 z. d! F7 \  z怪不得关东军帮着老张打郭松龄,原来早有预谋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47#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06:52:04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2-3-31 15:11 * Q0 t& @; f0 C
    亭侯算神马等级啊?就是那个汉寿.亭侯那个亭侯
    + d' G; d' {- E. H9 l
    亭侯、乡侯这类东西都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出现的东西,位于关内侯之上,县侯之下。. k3 w9 B& K6 U: ~9 g9 n! K+ C4 F

    6 u8 R/ R5 F9 l7 F汉魏不用五等爵,因此公侯里面细分,侯从亭侯、乡侯到县侯,然后是乡公、县公、郡公,所以汉有汉寿亭侯、魏有高贵乡公,从西晋开始,彻底恢复五等爵,于是亭侯、乡侯、乡公这类消失,代之以男爵、子爵、县侯、县公、郡公、国公。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发表于 2012-4-1 04:11:54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3-31 16:47
    0 A/ d! Y$ A6 I3 Y# Z那个一共二十等级。西汉时期,前八个为民爵,后十二个为官爵。获得爵位并不一定要军功,朝廷需要的时候出 ...

    ' g+ b, j$ {, ~& |1 t亭侯算神马等级啊?就是那个汉寿.亭侯那个亭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3-31 16:47:49 | 只看该作者
    灰太狼 发表于 2012-3-31 01:11
    ; T" V, u1 j1 I& Z汉承秦制,秦代的军功爵制度,比如大良造,彻侯等等,一直到汉代还是存在的。记得有18等级。什么时候废除 ...

    2 I$ R. l3 O& x( |* ]2 c: D/ @那个一共二十等级。西汉时期,前八个为民爵,后十二个为官爵。获得爵位并不一定要军功,朝廷需要的时候出钱出粮食也能换得。民爵轻而且滥,主要用于在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大肆封授,目的是点缀朝廷爱民,但是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例如第五级公乘,其实就是可以坐公家的车而已。官爵重而且控制很严,后来逐渐演变为各级侯,例如关内侯、关外侯、列侯等等。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墨: 5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11-8 16:09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9 03:18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金丹

    44#
    发表于 2012-3-31 14:11:30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1-12-24 07:29 / z. Q4 f( n$ W# k
    西汉,依照汉家制度是没有五等爵的,只有王侯两级,但是从元帝朝起,为了符合儒家学说追崇三代,封三代之 ...

    ) f; F9 R, o& u+ j. q# ]- }' R3 d汉承秦制,秦代的军功爵制度,比如大良造,彻侯等等,一直到汉代还是存在的。记得有18等级。什么时候废除的不清楚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4 05:24 , Processed in 0.04880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