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8-2-26 14:26:23
|
只看该作者
( A K$ j) k: `弊多利少% Y5 f5 i/ [8 t g2 c* ^2 p0 c! V
* Y. Q4 F' X2 T7 j+ B" C上述理由,乍一听颇有道理,但细思量,却发现颇有值得商榷之处。# g$ l* w5 j& X. e
: z2 W2 @+ f7 V( x理论上,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兼有高炮与导弹的优点,但同时也必然兼有两者的缺点。二者要集成在同一个机动发射平台上,不仅重量大、成本高,而且可能互相碍事。高炮要达到足够的精度、射程、威力和射速,后座力肯定小不了。导弹上精密仪器不少,高炮射击时产生的震动容易造成导弹部件失效和构件疲劳。况且,导弹和高炮不可能同时射击,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在两种射击模式间切换也需要时间。此外,两种截然不同的兵器集成在同一平台上,可能会严重影响系统的多目标处理能力。分开配置的话,倒可以提高武器的专业程度和冗余度,更好发挥各自的优势。6 u" l6 l B; K" y Q% P4 K
2 v, l3 k+ x4 ?& \4 l9 r
( h6 G" {5 P2 ]" ~& U+ O
9K22“通古斯卡”是一款由俄罗斯研发的炮弹合一履带自行防空系统。旨在为己方的地面部队提供全天候的防空力量,其主要目标用来打击低空飞行直升机或反步兵
, l9 R$ `5 K9 H# ~) x8 Z6 t) G& v2 b1 h# V% {) @
纵观武器发展史,无论是陆上野战防空领域,还是舰载末端拦截领域,都曾流行过“弹炮合一”的概念。不过,各国探索虽不少,但真正服役的陆上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只有苏俄的“通古斯卡”、“铠甲”以及我国的PGZ-04A,舰载末端拦截方面,只有苏俄的“卡什坦”实际装舰使用。究其缘由,弹炮合一系统弊多利少,效费比远低于预期,是其“开花容易结果难”的主要原因。/ Z/ \7 Z$ }5 ^
; `0 H! {4 L, g) G! T, V7 _: {6 S# ~3 N
3 r4 Z. D: A, q( Z“通古斯卡”上搭载的9M311地空导弹
; w: n0 F0 {* F8 ^3 Y4 ?3 O" z/ N3 o8 n% i2 Y0 d( ]
就“通古斯卡”和“铠甲”来说,和导弹共架后,其高炮的水平转动和俯仰速度大为降低。而且由于强调三军通用,因此这两款弹炮合一系统上的30毫米2A38火炮不得不在各方面进行妥协。作为高炮来说威力不足,射速更是远远不够用。因为要将多枚防空导弹都集成在弹炮合一机动发射平台上,而且导弹最大速度要达到2M以上,体积又不能过大,因此9M311防空导弹及其改进型均采用了能极大简化弹载设备的无线电指令制导。为了达到最大飞行速度2.6马赫,最大射程8千米,最大射高3.5千米的技术指标, 9M311采用了“助推+无动力”的二级结构。导弹发射后,助推器在短时间内将导弹加速到极速,然后抛掉助推器,二级弹体靠惯性飞向目标。这样的设计虽极大减轻了导弹的体积和重量,但付出的代价是在助推器未抛掉前,导弹不能作大过载机动,因此其有效杀伤近界高达1500米,比同等规格的其他导弹几乎高出一倍。在杀伤近界内,2A38火炮防空效能很差。因此无论俄方如何吹嘘,服役超过30年的“通古斯卡”在俄军历次军事行动中从未取得战绩,是不争的事实。后续研发的“铠甲”由野战防空转为要地防空,个中原因也耐人寻味。8 F: O( N4 i6 B1 `4 E% K
2 n$ n, i0 M6 _5 N" k5 ]: { ]
$ l% r$ e: b9 S: s! @) \
俄罗斯“铠甲”弹炮合一系统主要用于要地防空
* D: Z. I8 v" h2 \, G% y" m( c4 G2 b# {0 }/ S. H, u; U
苏俄服役的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并不理想,我国的其实也好不到哪去。因为底盘承载量有限,无更合适的防空导弹可用,我国只好将便携式的红樱-6挂在了PGZ-04自行高炮两侧。而且直到若干年后,PGZ-04发展成了PGZ-04A,才真正实现了弹炮的交联,真正变成了弹炮合一防空系统。这个系统虽然解决了有无问题,但无论是火炮还是导弹,性能都差强人意。, L; `! d2 g5 [6 b* v) Q
9 ^3 ?% A+ \" h6 |( ?/ E
1 q. D+ q5 k2 }1 q0 v! W
展会上的“通古斯卡”* Q2 b/ z \4 s( n( [
- G4 k6 _1 W" Z- P9 H) q4 Z
在2012年举行的第9届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次展出了理念类似于“铠甲”的FK-1000弹炮合一系统,兵器装备工业集团展出了在ZBD-09式8×8轮式步兵战车底盘上开发的轮式弹炮合一防空系统。该系统火炮采用新型30毫米6管加特林机炮,炮塔两侧挂载的仍是便携式防空导弹。不过,出现在珠海航展上装备,绝大多数都系外销品。从那时到现在,5年多时间过去了。若是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当真效费比高,为何在官方军事透明度大增的当下,却无从寻得这种系统获得军方认可的半点蛛丝马迹?, } g% j9 _9 H3 b9 O# j& A1 N
* I% m5 S& {" \) a: b5 t
综上所述,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
3 n. g& a! B, E0 t0 Q# Q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