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导弹的话,那么按照当时米国出现的技术,舰炮的发展会出现以下路线: n/ O Q. H; `4 r9 k9 {8 s
/ t6 d0 X( i. C3 ^* o0 t5 P
1、大口径舰炮的物理数据在达到某个临界点时会停止发展,比如20英寸甚至24英寸。到这个时候炮弹的重量已经不是人力所能维护的了,即使把发射药包等要素小型化,带来的问题就是装填时间的加长。所以就火炮本身来说,在口径达到技术极限的时候会朝身管加长、提高炮弹速度的方向发展。另一个技术就是炮控雷达的大发展,这个趋势是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同时,由于配备这种舰炮的军舰造价直线上升,加上航空母舰的出现——这个你没禁掉,因此大口径舰炮主力舰必然会少数化甚至完全退出历史,这一点跟现在的进程是一样的。* }- J. _9 y) A7 r8 v. A1 z8 g
; K) ?$ t/ D: _7 S. k+ C- I2、中口径舰炮的物理数据在当时已经到达临界点了,中口径舰炮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巡洋舰,所以对付这类军舰时舰炮的发射速度将比口径更加重要。美国的DesMein级就是这类军舰的代表,其主炮射速是其他同口径舰炮的3倍,所以对于大多数海军来说,巡洋舰一级的舰艇将是海军的主要装备,有望看到各种速射中口径炮出现。但跟历史轨迹一样,由于航母的存在,中口径炮军舰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航母以及在小规模海上冲突中出现,所以不太可能走炮大船大,船大炮大的螺旋路线。: i1 S& K' A( A8 h4 A0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