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3-6-25 08:57 编辑 8 J1 j2 y$ \/ [ c/ x
* T `3 B, i# ^* v% d3 ^一年多来,乌克兰的战场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眼下乌军的大反攻没了动静,至少“功不配吹”,但瓦格纳集团的兵变成为压倒性的新关注点。2 z3 j4 B. a3 e3 R& Z
p4 u1 j. I4 z- C0 Z7 j; R普京在6月24日的电视讲话中提到,不能让1917年重演。那是在一战后期,俄军在坦能堡战败后,一败再败,伤亡惨重,腐败遍地,国内民不聊生,军心民心崩溃,导致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下台,临时政府成立。九个月后,十月革命爆发,苏联成立。
8 @* }3 `! m' T" L
+ t# z' s8 ?/ b瓦格纳兵变会导致类似的改变世界历史的大变革吗?
# K3 G( e$ j- x
4 n" h; w; u1 w7 M, a瓦格纳在巴赫穆特战斗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不可否认的。战斗之后,瓦格纳撤出战斗,转入休整,前线移交给俄军。但“突然之间”,普里戈津声称,瓦格纳已经控制了罗斯托夫,正在向莫斯科进行“正义进军”,进展迅速。
% g. |, L- u. d! C/ v- Y$ Y
- |" V- Z, h, \4 P4 U瓦格纳迅速控制重镇罗斯托夫和快速进军不奇怪。俄军主力都在前线,后方空虚,对于突如其来的瓦格纳长途奔袭毫无防备。瓦格纳能奔袭多远,取决于瓦格纳的自持能力和俄军的拦截。
5 X' F7 U5 N9 X$ p! @3 i- |* s) c \
在乌克兰战争的第一阶段,俄军在长途奔袭中就有后援不支的问题。瓦格纳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后勤还依赖俄军正规军,问题只会更大。
3 i2 r8 D7 u! {% m
- b1 o! P @ s; o. w( k+ {4 I莫斯科周围是否有重装御林军是一个问号。坎捷米罗夫卡师曾投入乌克兰的战斗,第二阶段后似乎回到俄罗斯,但不清楚是否回到莫斯科西南70公里的纳罗-福明斯克的原驻地。塔曼师是否投入乌克兰的战斗一直是个谜,驻地也在纳罗-福明斯克。/ y, n2 ~. I J3 `, K' ?/ y
: Z, M! l5 u( }; h- D3 T( N; \7 S
此外,就只有投入空降兵了。第106空降师的驻地在图拉,在沃罗涅日通往莫斯科的中途。库宾卡的空降兵第45独立特战旅也不远。+ i. Z3 X2 s: `$ B7 F- Z
5 D. O) I. K* i; N) I, J6 {# K瓦格纳尽管精锐善战,毕竟是雇佣军,以轻步兵为主,只有少量装甲和炮兵,主要重火力都是俄军正规军提供的,后勤和补给更是完全依靠俄军。罗斯托夫是俄军补给乌克兰前线的主要基地,瓦格纳有可能控制了大量补给。但瓦格纳本身缺乏后勤力量,在罗斯托夫据守还能就地取材,长途奔袭就要受到后勤不力的限制了。: q0 I; ~8 u. }: Z+ D
0 `- R; i5 [ ]! {! f. V如果全面开打,俄罗斯空天军还能发挥作用。瓦格纳以轻步兵为主,目前向莫斯科的快速进军以卡车运载的轻步兵为主,只有少量轮式装甲车和坦克的配合,没有野战防空的配合。这样的进军在空中打击下很难持续,已经有报道俄军武直在袭击瓦格纳车队了。7 u& C$ a0 b+ L: l# f" s9 Y
- j- {4 _ p) h$ m4 z
瓦格纳有限的装甲力量投入战斗的话,不仅后勤支援是很大的问题,也根本挡不住战轰和武直的攻击。这可是在没有预设阵地、没有防空的开阔地上。躲进城镇也就失去了时间,最终只有等死的命运。
, o$ N* b( h8 O2 ~& e
7 A3 ~3 \6 j9 N' g5 V从军事上说,瓦格纳向莫斯科进军毫无胜算,但瓦格纳的进军主要是政治的,而不是军事的。
7 w' S* I4 k* ^" m# n$ {5 e, O, G3 I l2 d
普里戈津的赌注不是击溃俄军的拦截,真的“打进莫斯科,活捉绍伊古”,而是争取军心和民心的倒戈。他从攻击国防部长绍伊古和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开始,扩大到质疑“特别军事行动”,就是要“策反”军心民心,首先是争取俄罗斯反战力量的支持,甚至想争取昔日敌人乌克兰和西方的直接或间接支持。从清君侧到颠覆政权,普里戈津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 g% v* _. a. L V2 r
' d* @+ G1 |$ @6 T普里戈津在质疑“特别军事行动”中,指责俄罗斯国防部“欺骗”俄罗斯公众和普京,虚报乌克兰即将与北约合力攻击俄罗斯,最终才导致这场“使绍伊古变成英雄”、对财阀有利的战争爆发。普里戈津还声称俄罗斯国防部瞒报伤亡,真实伤亡3-4倍于公布数字。! h& w7 Q( X; H; q f: S
3 \$ x7 Z. V# b- M. e4 J# g
但普里戈津的死穴在于:瓦格纳不是为了民族大义而兵变的,这一点后面要谈到。不管拥护普京还是反对普京,俄罗斯面临存亡关键,乌克兰人的仇恨和西方的敌对确保每一个俄罗斯人都深切感受到这一点。瓦格纳兵变导致的内乱是有可能导致俄罗斯再次崩溃的。俄罗斯人不愿意面临第三次瓦解。第二次是苏联瓦解,波罗的海三国和当前的乌克兰战争就是后遗症。1 K5 h" V7 { y5 U( t( g6 R4 X s
3 C: i# a3 H4 ]& Z3 i5 I5 x" x
第一次瓦解是在1917年。随着沙俄的崩盘,芬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宣布独立,俄属波兰并入波兰。十月革命后的《布列斯特和约》只是确认了这些“地面上的事实”,新生布尔什维克政权已经失去对这些地区的控制了。
, N: s7 s: l: V( X( P5 K5 {
7 k! ]; ^4 R4 n1 a. p《布列斯特和约》还把阿达罕、卡尔斯、巴统划归奥斯曼。土耳其独立后,巴统交还苏联,现属格鲁吉亚,阿达罕、卡尔斯现属土耳其。
9 K7 B m; M& F) o5 U }
' D1 u6 B: K7 ?" [这正是普京特意提到1917年的用意。" o( W# x6 {! D) X
0 Y7 l5 A3 S; w& I) i2 H0 i% k
经历过苏联解体的动荡和衰败之后,俄罗斯人心思稳。普京或许没有兑现“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但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在叶利钦之后使得俄罗斯恢复了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乌克兰战争打乱了这一进程,但战争的爆发有其必然和无奈,相关分析汗牛充栋,这里就不重复了。, ~5 O/ Q9 p1 M$ n$ N# E0 u
8 j7 S" J0 c" z; H战争爆发后,普京极力避免战争影响蔓延到国内,初期只动用有限兵力,战争爆发后全面动员依然迟迟不展开,巴赫穆特前线重用瓦格纳而少用俄军,都是为了同样的目的。现在,瓦格纳反过来,把战争强行带入国内,推向莫斯科,普京的稳定人心和普里戈津的挑唆人心谁更得人心,见分晓了。
4 z0 I. |' O+ C( k9 w% r0 c5 k5 v/ N
如果人心向着普京,反对瓦格纳的内战行为,瓦格纳的邪火烧不了几天。长途奔袭的先锋被斩断、切碎是分分钟的事。据守罗斯托夫也不可行,瓦格纳没有时间也缺乏资源把罗斯托夫堡垒化,这只是没有了水泊的梁山,没法守。4 N' F* @6 K; m$ J m5 l
4 ?' X& b$ m U; G
如果人心思变,普里戈津也只是可以利用一时的奸雄,当不了“后普京”时代的政治领袖。不管是民族主义主导,还是西方画风的自由民主主义主导,都没有普里戈津的好果子吃。在民族主义势力看来,普里戈津不顾国家民族大义,把俄罗斯的生死存亡作为个人野心的赌注,罪不可赦。在西方画风的自由民主主义势力看来,普里戈津在本质上是反民主、反自由的土豪军阀,一贯追随普京作恶,只是因为分赃不均而扯旗造反,留着也绝对是祸害。
# Q6 K& Q& h, }$ {6 v" l
( A9 [8 r" l) K( G( ?% D瓦格纳因为“战争罪行”受到西方制裁,西方要支持普里戈津,也需要转一个大弯子。
2 F- e9 _' [" G" O
& c% s' H# a/ \' k: \3 H3 u普里戈津或许并非看不明白这一点。反正死定了,与其窝囊而去,不如索性壮烈一把。
% t2 I; _# w. a! h+ K. ]/ M! Q3 [+ D) T& F
普里戈津据说与普京私交很深,在越来越激烈地攻击俄军高层的时候,也从来不直接攻击普京。在普京讲话直指瓦格纳兵变是叛国行为时,普里戈津也只回应说,普京称他为叛国“是大错特错”,而没有直接怼回去,直指普京才是叛国。8 e6 Y) V# W! P+ L6 I Z
8 U0 z& p' u6 f' Z$ I6 n
普里戈津接着说:“没有人会应总统的要求自首……我们不希望这个国家继续生活在腐败和谎言中。我们是爱国者,那些反对我们的人,就是那些狐群狗党的追随者。”即使到这时,他依然称普京为总统。, x' R$ \9 a) t5 y6 a
% z% P" h( z R普里戈津“被逼兵变”的起因是俄罗斯国防部的命令:所有非国防部武装力量都要在7月1日前与国防部签订合约。签约后,部队归国防部调动,供应、法律地位、伤亡福利与正规军等同。% W$ q3 q' ?, S: H4 b
% @9 E g3 |( O& Y6 \新规定实际上将瓦格纳、车臣的准军事力量都收编到俄军旗下,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和俄罗斯航太公司也有规模较小的准军事力量,同在收编范围。% }2 m n+ U, r8 D% f# r# U
) O7 ?/ T; |5 Y1 r+ f/ l5 y2 U$ f6 o卡德罗夫的地气在于车臣的地盘,在6月12日签约接受收编;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和航太公司的小规模武装力量本来就是不务正业,交出去没有过不去的坎;但普里戈津已经全部扑到瓦格纳上面,被收编了,他就一无所有了。而且手下没兵之后,他就再无用处,与军方的恶斗史将成为不可承受之重的负资产,说不定身家性命都难保。所以普里戈津激烈反对签约和收编。
1 ~, z* Q. n3 c1 A) N0 c) G
; f4 \3 h' v' |普京在6月13日明确支持国防部,瓦格纳的命运进入倒计时,加上俄军前线吃紧,于是普里戈津孤注一掷,有了现在这一幕。
1 H" C' T5 `: o6 S3 j# k: C) p: i- u$ R1 F
普京的“出尔反尔”是有原因的。
+ Y; N) P; |: [* m. {# J
0 H$ g" T' p/ r) ^0 R瓦格纳在乌克兰战争之前就存在,但是在乌克兰战争中迅速壮大的。在乌克兰战争之前,瓦格纳只有几千人的兵力,数量比现在的普里戈津所说的25000人少得多不说,也很分散,从叙利亚到利比亚到马里,到处洒一点。$ |: ?* `7 [ O8 F* z9 ?
# E+ }9 x8 S* m* d* `& e在乌克兰战场,瓦格纳被集中使用。开始时是正规军的补充,到顿巴斯绞肉战时,成为主力。这有两方面的原因:7 U$ l# {$ w z. b6 L
0 N+ w( ~8 ?* \+ a+ O% s7 \. v9 V
1、 俄军精锐在第一阶段作战中表现令人失望& T; y- g; `; f4 M, c% E9 g8 ^
2、 普京迫切需要压低俄军伤亡数字,瓦格纳作为雇佣军,伤亡数字不仅不用公开报导,家属都没法声张。拿钱打仗,死了算逑
4 [1 I# B7 A4 \* Z+ f4 t' k; ]. [. r$ [/ N& [( N' i5 m4 x
普京可能也有用瓦格纳倒逼正规军的用意。俄军骄兵奢将的问题不小,御林军尤其如此。坎捷米罗夫卡师在“基辅进军”中就丢盔弃甲,狼狈不堪。都说边军比御林军能打,还真是这么回事。南方军区的第58集团军就在扎波罗热方向打得有声有色。& V4 j- e! p) l: ]& \$ e
! I; d# h: K, d9 e" }但御林军毕竟是被赋予重任的,否则要御林军干什么?
% X3 V8 `6 ?' K1 y, W. o3 q( o% o$ p8 i# K& ^2 Y% v" a/ m! M
雇佣军是危险的东西,重兵集中使用的雇佣军尤其如此,一不小心就成为难以控制的军阀。英美不乏雇佣军,但要么用于本质上就是分散使用的设施、要地的保安作战,要么用于小规模特种突击作战,永远捏不成团。8 `6 _0 F7 E" @& w
q! _( J3 z% T" f9 C6 G# F) }
瓦格纳在一开始也是这样的。但随着乌克兰战场的激烈化,瓦格纳逐渐负责独立战役方向,从苏勒达尔到巴赫穆特,基本上都是瓦格纳在打主力。兵力随之膨胀到几万人,高峰据说达到5万人,兵种也扩大到装甲、炮兵。这是世界上雇佣军里独有的。2 U p4 [8 }: ]4 f5 N0 e
9 C9 q4 H% i% U; ~0 K1 W6 X2 N普里戈津不是个低调的人,瓦格纳与正规军争功不奇怪。在苏勒达尔战斗后,俄罗斯国防部在开始的战报中没有提到瓦格纳的功劳,后来才承认瓦格纳的作用,已经引起普里戈津的厉言指责。在巴赫穆特战斗期间,普里戈津一会儿指责炮弹供应不足,一会儿指责侧翼俄军擅自后撤,甚至威胁要擅自撤出战斗。1 x; ?# o! C, |5 e1 z- Q; H9 W: {5 U
5 f5 a$ e* A7 Q! ^% i7 x作为战役方向主力,瓦格纳可能也在战斗中对结合部的俄军正规军指手画脚,引起正规军的反感:“你个拿钱打仗的货,还指挥起我来了?”
3 n: H, I, t+ K) P
: D4 u* v! x0 U; h9 D U( H% i普里戈津在个人风格上喜欢身先士卒,并指责俄军将领逃避前线、脱离实际。这可能是不公正的指责,已经有多位俄军将级军官在战斗中丧生,充分说明俄军将领是身先士卒的。普里戈津在前线只是在战斗后与瓦格纳的人合影,他并不是真的在战斗中身先士卒。他的硬汉风格有很多只是作秀,但这不妨碍他为自己公关。
+ f+ W5 ?# K0 C1 F- m1 U H- L- R) E
俄罗斯军方肯定对瓦格纳坐大强烈不满,瓦格纳在战场上自行其是也严重扰乱战场秩序。普里戈津敢宣称“不打了”,这只是“合同工违约”。正规军要是这么干,就是违反军令,直接军法从事。但只要瓦格纳还是完整的重兵集团,军方就拿普里戈津没办法,可能这正是强制签约令的由来,然后将瓦格纳打散,编入正规军,零星作为精锐突击队使用,回归雇佣军的本色。) V# O$ X7 F5 @7 ~
. F3 {3 y# j h5 M
对于普里戈津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这葬送了瓦格纳作为完整、有效的战斗力量,也葬送了他个人。5 H5 E, D, I' L1 n" y
" r/ K: R2 j( C; l! @. v8 V( N但是,“正义进军”没有激起他想要的反应。2 o$ [, Z3 C' w- h- w& u9 }! K
! E5 `' E P$ Z# @- A+ {" J8 C- q被普京整惨的俄罗斯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公开支持普里戈津,此外就没有什么有份量的个人或者政治势力支持了。乌克兰吃瓜看戏,想趁机夺回一点地盘还碰了钉子。乌军想法未必有错,但时机不对,俄军军心动摇导致的防御动摇没那么快。2 d: i" _8 @* l) C/ t
- X6 F7 j4 T* C W西方也来不及掉头,毕竟支持普里戈津和瓦格纳这个弯子转起来有点大。普里戈津是FBI通缉名单上的人,他被指控涉嫌参与操控2016年美国大选,瓦格纳则被认定为“跨国犯罪集团”。更重要的是,俄罗斯一旦发生内战,甚至再次崩溃,核武器的控制将再次成为严峻挑战。美欧乐见俄罗斯崩盘,但不愿再来一次苏联解体时核武器可能流散的惊险。
- n" E! H! u8 M. ]9 K# G* Q, U$ r5 j% `
俄军哗变和民心倒戈没有发生。更重要的是,瓦格纳内部对普里戈津的忠诚可能也发生动摇。跟着普里戈津“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是一回事,与曾经是战友的俄军官兵互相杀戮是另一回事。瓦格纳的基干力量是从俄军、内务部队退役的老兵,军中人脉深厚,这是心里难过的一道坎。
4 P1 p5 @4 w5 O7 { H; v/ C
+ p4 A' b( G7 V, z) n/ T瓦格纳官兵作战勇敢,这不是钱就能驱动的。在瓦格纳的“军人守则”里,捍卫俄罗斯利益,为俄罗斯军人的荣誉而战,为真理和胜利而战,才是瓦格纳的信条。内战是绝对违背这些守则的。1 {, W' V) u$ ?! H( B" p6 L6 T
5 n m; F0 H7 R% B0 @7 O% h1 n
在普京的同意下,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出面调停,普里戈津宣布,瓦格纳的“正义进军”停止前进,部队在得到安全保证后回营。据说瓦格纳的最后位置离莫斯科只有200公里,大约相当于石家庄和保定之间某个位置到北京的距离。
) u* R- C9 x% \+ o6 _0 Q% _0 S8 L) Q. g' s$ t
普京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宣布,撤销针对普里戈津发动武装叛变的刑事诉讼;为表彰瓦格纳之前对俄罗斯的服务,不对参与本次事件的瓦格纳人员采取任何法律行动。虽然普京此前誓言要惩罚参与兵变的人,但调解协议的“更高目标”是避免对抗和流血。没有参与兵变的瓦格纳人员将获准与俄罗斯国防部签订合同。4 w% T' t# e# c0 i
9 Q' o$ z9 r$ M }1 o据报道,罗斯托夫的瓦格纳人员已经在收拾行装回营了,在街上与民众互道“谢谢”,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人们还夹道欢送,甚至有人在坦克面前愉快地自拍。% U( l( B' ]" _ a1 l( z( H" E: ]
5 |2 |; z. I9 g4 c! B, J俄罗斯最危险的时刻可能过去,但事变远未结束。* n( R3 Y3 l0 }& T% I$ X! Z
! c$ A# \1 r0 [& k. G, b3 Q# Z兵变之后,瓦格纳人员的安全可以保证,但成建制的瓦格纳可能只有解散一个命运了,谁都不愿再来一次这样的惊险。普京如何和平地做到,还有待观察。0 ~' U5 \1 O% ~, W$ s1 p0 G
! p+ d, z0 i) W3 H( |9 q" m
瓦格纳官兵作战勇猛,是可用之才。打散后加入俄军,或者置于新的更加受到严格控制的雇佣军组织之下,不仅可能,而且有用。乌克兰战场上最缺的就是有经验的官兵。
3 S! H! m9 v4 n6 `1 \. R3 ]' ]) _" Y* i4 O
普里戈津在卢卡申科的担保下前往白俄罗斯,估计永远也别回俄罗斯了。这时,白俄罗斯作为独立国家反而成为很方便的去处,真的流亡外国还不知道有谁收留。
5 C0 P* L- k& T- T! s( N% L
0 k# p) E i! _( T3 h对于普京来说,更大的麻烦在于:普京一直在公众视野里刻意淡化乌克兰战争,事变把乌克兰战争“咣当”一下直接砸进俄罗斯的公众视野正中,必将激起新的争议,战争的必要性、战争往哪里去、战争伤亡和指挥的问题都将重新回到公众视野。绍伊古、格拉西莫夫的能力和表现本来就受到质疑,但出于政治稳定性的考虑,不能中途换将。现在可能会受到重新审视。
) Y6 r* ?) E# N/ K
6 ~5 n! J( O I& \" N" a K8 E1 n/ Z1 e瓦格纳兵变还可能连带引出对普京领导能力的质疑,说到底,瓦格纳是在普京的默许下发展壮大的,普京对瓦格纳兵变责任难逃。如果普京必须因为“领导责任”而下台,“后普京”的问题也重回俄罗斯政治视野的中心,谁来接掌俄罗斯的舵手位置呢?5 k0 D$ U/ m G |* G
1 g1 S) {2 r7 M- w! w9 o9 J但俄罗斯避免了内战,西方也不必担心核武器流散。乌克兰刚捧起瓜,戏就收场了,后面该干嘛还接着干嘛。
' F8 z% {# d: y% [( D
! }+ k. R, a, V& B0 h3 Q中国也松了一口气,俄罗斯真的内战的话,对中国的影响难测。
# B' z# J" f6 P: n7 h6 \) i* s# ^2 n) |8 _8 a
瓦格纳的兵变过去了,俄罗斯的未来比任何时候都具有更大的不定性。
* y9 S/ {. U$ m; I/ t( _) T; l( v8 a8 o+ C/ q) O
但是瓦格纳玩了一把俄罗斯轮盘赌,只是转盘转了1080度!谁都有点晕。( [& {( V9 E9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