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南京老萝卜 于 2014-6-11 08:27 编辑 5 H7 X H( R$ M H7 p+ g& {# @$ p5 N4 P! k) r2 d
辩个P,凶手不判死刑天理不容。玩弄辞藻毫无意义。6 I k" o) V t2 f' _8 W
( d2 l# t4 b" z- Z8 t
"招远嫌疑人无意中作了一件对自己有利的事:大喊“恶魔,你是恶魔”。提供了一个他存在认识瑕疵的证据,即: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受害人是人。"这条不能作为减刑的理由。如果可以减刑的话,那么下一个杀人犯在杀人的时候,就会大叫:“曹操你不得好死”。等到审判的时候,他辩称说:“法官大人,我以为他是曹丞相,我是汉献帝了。我那时有些错位,要求减刑。”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就成了闹剧。于是法律不得不再改回来。+ [! @) O. D( K5 U1 X
7 `3 Q& Q u, k) o! `/ d我觉得这个案子的关键在这儿。如果只是一个人动手的话,那很简单,这个人死刑。但是现在问题是每个人都动手了,每个人都说“不是我把她打死的。”这个有点难办。如果有明显的主犯,这个人死刑,其余徒刑。* a- c+ W" V Q: }" c6 @& g
8 Z3 R3 I: B" A& r
假如把范围扩大一点,10个罪犯,你一拳我一脚,把人打死了,每个人犯罪程度都差不多,这时候怎么办。我觉得可以这样,抽签,一个死刑,其余每个五年。某人自愿判15年,好,这个人免于抽签,剩下9个人抽签。 * |3 Y$ m4 r3 l1 q$ H- c4 i, Z2 z2 M" H3 n: b
以命抵命,这才是人人平等。: o9 M/ ^; v- B2 M0 f6 x* W
# x. P( e$ _( U2 h1 i$ f' ]间接故意,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既不希望也不反对,既不追求,也不防止,发生与否均不违背其主观意愿。 4 J& O0 p2 b# N. U2 }. X" M# K# y& Y" d# c$ T9 p
直接故意,说白了就是我要你死,不死还不行。 4 D. ^# V% o% D8 H; o6 m $ o( }& s' u$ I2 s可能还要看尸检报告,口供,证人证词,然后比对尸检结果,对下狠手的并扬言要打死恶魔的,可能还是判直接故意行为。其余人也许按间接判。然后这个结果在法律上是不是情节特别恶劣,法律界线在哪里我不清楚。但目前如果不看民间反应,按以往案例似乎只能算情节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似乎指杀死多人)。那就是死缓的结果。0 Q6 q2 \; C. Q(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