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680|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错误打造历史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0 00:1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部人类历史,无规律,无潮流,无定式,只有两个字:错误。
& z4 h5 u3 c  `7 F$ f. m3 ~7 y因为有了错误,才有了历史。
& q7 q7 b4 V8 e- N, \# w打造历史的那些错误中,排在首位的是我们都不可避免的东西:死亡。- z3 E0 Y$ A& h
既然谈历史就自恋地从中国历史谈起,谈中国历史就先说秦始皇。始皇帝者,第一个皇帝也。
  q0 J+ C4 a# E( R皇帝这个称号的出现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只有王没有帝,至多有个盟主,从秦始皇开始中国便有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之说了。2 }# `7 p$ ~/ e, E% J$ |
中华文明出现之后,一直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直到春秋时期才开始向周边扩张,把周围的区域都纳入本文明之中,但这种扩张是各诸侯国自发进行的,扩张和文明的发展结合到一起,使得中华文明变得很多样化,不要说习俗了,连文字都不一样,大有西欧在罗马帝国崩溃后的发展趋势,秦统一六国,消灭了这种自由化趋势,仅书同文一项,就使得其后两千年甭管方言有多少种,写出来就一种,有了很强的凝聚力。! M1 @& C. T6 t+ Z# H: s8 a
秦朝对于中国历史的另外一个重大的改变是施行彻底的郡县制,郡县制始于春秋战国,在此之前是分封制,土地被划分成不同的大小,然后再层层划分,在王之下有小王,小王之下还有小领主,层层划分层层效忠,这就是中世纪的西欧封建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在春秋战国后就不是封建社会了,而是集权社会,到现在也没有改变。
- c4 \0 \  a3 h0 t0 M: J我小时候中国历史研究的思路是努力维持一条进步曲线,什么东西都要往历史进步不进步上套。思想解放以后才觉得这都是瞎为古人操心,他进步还是落后和今人有什么关系?和大历史有什么关系?难道他按照落后的标准去做就会不小心导致彗星撞地球?! |  e4 f, o& G1 p1 a' d3 M1 w
任何举措都受当时环境的影响,就拿分封还是郡县来说,从文明开始到春秋战国,分封一直是既定方针,这绝不仅仅是因为打江山的时候是同盟军,所以坐江山的时候就得分封,而是有两个因素。7 I# i4 i: @$ y$ H8 _& E6 P7 ^5 y6 z
其一是历史的因素。文明的发展基于社会的形成,早期人类是以流窜团伙的形式存在的,这种团伙以20个人为上限,其中有六个是青壮年,其余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的生存手段是打猎和拾荒,猎到猎物就吃肉,猎不到猎物就食素,团伙内的分工是青壮年负责打猎,其余人负责后勤和捡野菜,妇女的存在很重要,因为有生殖繁衍和性的需要,儿童也很重用,因为这是打猎预备队,老人更重要,因为他们代表着知识。
: S$ _0 L, G1 `6 c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团伙的上限一直没有被打破,因为人如果再多就会出现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人多想法就多,六个猎手的时候去哪儿打猎跟着最棒的猎手走就是了,一旦有二十个猎手其中好几个棒猎手,每天光去哪里打猎、追逐什么动物都得吵半天,结果必定是天天吃野菜。那么怎么解决人多的问题?也许分家,一伙变成两伙,也许来一场群殴,打到只剩下20人为止。似乎后者比较合情合理,因为不仅能够解决团伙内的管理问题,而且靠吃尸体还可以睡大半个月懒觉。8 k! B/ h+ g8 {: w! }! Z- Y
在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里,流窜团伙一直是人类的生活方式,直到最近一万年各地的人们才渐渐从团伙到社会,造成这个转变并不像故老相传的是因为出了圣人,觉得这么流窜实在太畜生了,而是因为世界各地的畜生们被猎得不是灭绝得差不多了,就是和人类比着狡猾奸诈,光靠野菜野果野庄稼也填不饱肚子,只好不流窜了,定居下来种粮食繁殖动物,原来的管理问题也解决了,反正都是种地,没有什么需要讨论的。
# J9 u7 e3 i6 A8 I( m定居之后突破上限,就出现了部落,从公有制到私有制,部落也有负责人,几个部落联合起来就是大部落,然后是联盟,再以后就是城邦、国家,但是其基本点还是部落,这就是分封制的历史背景。
% C( G% ?- b/ F& y

评分

参与人数 5爱元 +36 收起 理由
不爱吱声 + 10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苏鲁锭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燕庐敕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MacArthur + 10
老芒 + 10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0 00:12:0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个长文,待续待续

点评

现在可以跳了吗?  发表于 2013-2-25 21:14
框架真的好宏大……加油  发表于 2013-1-20 02:25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22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3-1-20 00:29:45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长文,要耐心等,慢慢看。: @# f- J2 l$ u; J; }; Q3 Z
    ! ?, G! ~. L7 l# {2 Q5 c& b+ U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3 17:02
  • 签到天数: 529 天

    [LV.9]渡劫

    地板
    发表于 2013-1-20 08:53:29 | 只看该作者
    坐在地板上等下文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5#
    发表于 2013-1-20 11:15:5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要从盘古开天那次讲起啊。。。
    - r4 a8 E/ [+ X: Q( m8 o

    点评

    知我者,麦帅也  发表于 2013-1-20 11:30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0 11:30:07 | 只看该作者

    2

    其二是管理的因素。老子提倡鸡犬相闻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就是考虑到管理的问题,国土稍微大一点就很难管理,可是有征服能力的都忍不住,不打到天边不算完,于是马上得了天下后发现没法坐天下。罗马帝国活雷锋似地一分为二设俩皇帝,就是因为管理不了。亚历山大打下来的大帝国很快分成好几块,蒙古帝国也是如此,就是因为不如此就没法管理。, B! F; P/ t! Q( \, S% P8 X5 U
    周灭商后大封诸侯,就是请诸位帮忙管理,只要承认周王的宗主权就成,不分封的话啥权也没有。刘邦灭项羽后也分封,不是因为分封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不能丢,而是因为管理不了,几代之后皇家力量雄厚后才取消。3 K% A' N+ S. G; ^. h# V+ N9 P
    这种分封制到今天还有余孽,就是美国的政治体制,美国的总统管不了州长,州长管不了县长,县长管不了镇长,官越小越牛逼,这两年前有白宫总管不干了去竞选芝加哥市长,后有劳工部长下台后打算去竞选洛杉矶县县长,按中国人的逻辑是精神病了,可是按分封的逻辑就合理了,某大夫干得不错,国君一高兴,赏个封地吧,该大夫肯定屁颠屁颠地辞职回去当一方小诸侯了,民主制度也一样,劳工部长天天为草根争权有个屁油水,洛杉矶县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县,包括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市,上千万人口比美国50中的42个州的人口还多,加上还有好莱坞的明星们,联邦劳工部长怎么能比得上当好莱坞的大管家?
    . ~/ b5 X9 D$ \6 L, F" \8 a7 S4 E( Y在不分封的前提下,为了解决庞大帝国的管理问题,秦帝国在书同文之外搞车同轨。车同轨是为了对仗工整而言,其实是改善帝国的交通,分封制的最大弊病就是交通不便,各个领主都抱着独立王国的念头,路越难走越好,合并成一个国家了,不改善交通的话政令从咸阳发出,等传到长江以南可能得明年了,管理上的问题很多是交流不畅导致的,改善了交通就能提高帝国的管理效率。
    5 Z% q2 d4 w- E' Y& D" \' p4 [施行郡县制的最大阻力是旧的封建势力,六国虽然灭了,但各地的地方势力还在,设立郡县并不能保证能够掌握基层。秦帝国的做法是把六国的贵族都迁到国都来,这样一来他们和地方就脱离了,原有的效忠就不存在了,新政权就可以去填补空白,相对而言,这要比把地主或枪毙或活埋要仁慈多了。
    & P- b4 m0 a1 C3 w2 E" E帝国还有外患,北方的蛮族越来越强大,因此帝国在北部修建防御工事,把原来各国的防御工事连成一片,就是长城。
    ( v6 e* i7 [& g' u* H! C+ X5 n正所谓百废待兴,这些举措都需要动员大量的人力,好在天下一统,没有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了,就可以把原来消耗在各国之间战争上的力量用在修路修长城上,外加帝国的传统,给始皇帝修个坟墓。; S3 c4 o( q% }0 L9 N
    除了上述这些功绩之外,秦始皇还干了很多伟大的事,其中最伟大的就是让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而一统天下的大秦帝国二世而亡。+ S/ d2 n, g5 y9 H# C! E$ i5 D  w
    秦统一天下不是秦始皇的功劳,而是秦朝几代人的努力,恰巧在他手中实现了,秦朝也不是亡在指鹿为马的二世手中,而是亡在始皇帝手中。
    1 z. S6 r3 `4 G秦朝灭亡的原因有两千年的历史论文集,传统一些的说焚书坑儒要遭报应的,客观一些的说过度消耗民力导致的。焚书坑要是有报应,文化大革命怎么算?过度消耗民力确实是秦亡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很多长期消耗民力的王朝和帝国也没有灭亡,例如造金字塔所需的民力要远远超过造秦始皇陵墓。
    1 |+ a1 K' {( X7 x. ?2 U& O8 X$ G亡秦的真正原因在秦始皇身上,因为他一厢情愿地认为,死亡这个人类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错误是可以被拨乱反正的。2 a- }5 i& w2 a: E* M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2 收起 理由
    燕庐敕 + 4 给力
    MacArthur + 8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1-20 11:49:59 | 只看该作者
    京虎子 发表于 2013-1-20 11:30
    - v! F) i- C; Y6 ~2 q' J; u其二是管理的因素。老子提倡鸡犬相闻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就是考虑到管理的问题,国土稍微大一点就很难管理 ...
    3 |" k; `4 e8 g; Y4 i6 N
    最后一句话就是,不听医生的,身死,国灭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8#
    发表于 2013-1-20 12:44:26 | 只看该作者
    京虎子 发表于 2013-1-19 22:30
    . ?3 o3 s8 s3 O其二是管理的因素。老子提倡鸡犬相闻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就是考虑到管理的问题,国土稍微大一点就很难管理 ...
    7 S. d5 ~5 G/ S* f8 j0 }* Y. ^
    帝国的疆域大致等于皇帝的骑兵从都城出发,一个月的行程。。。 * S+ U: N$ b- }1 G+ |

    4 U7 C: A' x: \) z超过一个月,没法做到有效管理,也就无所谓谁的国土了。。。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9#
    发表于 2013-1-20 19:26:17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3-1-20 12:44
    6 ~# l' I+ p" v6 e7 a帝国的疆域大致等于皇帝的骑兵从都城出发,一个月的行程。。。 ' K9 |& i8 `5 [6 y4 X" e

    6 f: A5 }% a1 Z4 ?超过一个月,没法做到有效管理,也就无 ...
    0 S0 |* K4 _  r" `8 w! x
    蒙古人和老沙俄咋就能占那么多地方呢?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6-1-14 09:42
  • 签到天数: 4 天

    [LV.2]筑基

    10#
    发表于 2013-1-20 20:03: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马克西姆 于 2013-1-20 20:08 编辑 + t3 C$ }& ^: h: T* n
    燕庐敕 发表于 2013-1-20 19:26 6 F' d3 W5 F; K8 c$ }- R
    蒙古人和老沙俄咋就能占那么多地方呢?
    7 t* P" ^8 @7 l9 O
    % E! H$ V* t. ~$ b9 _
    我瞎猜一下——大概是因为大量的地区都在北边,荒凉无人烟。没人抢,也没人起来造反。偏南一点的,基本势力稍一弱就鸡飞蛋打了。元末,蒙古跑去漠北,朱元璋一家子费费劲,吃了亏也就算了,没打算非灭其种。毕竟中原江南才是好地方。老沙俄起家的莫斯科大公就偏北,所以起来了也能占住北边。你看现在的俄罗斯,闹得最狠的车臣,也在南边么。没听说北极圈里面闹独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00:14:38 | 只看该作者

    3

    绕个圈子说到了错误,就要从人类的起源说起。
    5 Y5 H9 i* ]  X) I: V% _6 {) z历史是说人类的过去,可是人类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几百万年了,我们的历史却主要说的是最近几千年的历史。从时间上算,这几千年和人类的存在时间相比,是可以四舍五入的零头,但这个零头对于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段时间,人类才进入了文明社会,所以我们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历史。+ k8 \4 x. h( d
    文明了,也不能忘本呀。我们人类就如同三十岁才结婚、刚刚度完蜜月的哥们,居然只记得蜜月里发生的事,之前那么多年的事就模模糊糊地记得几件,让媳妇把脑子彻底地洗干净了。其实这已经不错了,二百年前的人类更杯具,一结婚就失忆,婚前的事一点都记不起来,一直认为自己从土里蹦出来就这么大的个,没有童年少年,更没有娘胎那个过程。
    # t2 ?; t6 ?6 L. d- p) f, l# s2 ]帮我们找回记忆的是达尔文老师,他坐着大英帝国皇家的军舰环球航行了一圈,居然领悟到人和猩猩原来是亲戚。打他开始就有了一句流行语:人是猴变的。- H/ I; d' Q; v& M$ ?5 \9 P
    我们最终理解了达尔文老师的意思并不是说人是猴变的,而是说人和猴是亲戚,准确地说,是远亲,近亲是比猴还难看的猩猩,也就是说大家许多许多年之前是一家。进化论这个东西说起来好像是一门很宏观的科学,一讲起来数量级都是百万年的,其实是可以很微观地论证的,比如人类、猩猩和猴之间的血缘关系就可以用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来证明。
    : i8 `3 N  }& _5 y0 s艾滋病毒有自己的进化过程,上游是猴,下游是人,中间是猩猩,从猩猩到人是通过人类和猩猩的异种性接触来实现的,而从猴到猩猩则是通过猩猩把猴吃掉来实现的,因此毫无疑问人和猩猩在进化道路上走的是一条路,而猴子们迷路了。; }  q- ~' v2 V
    当然进化论不能只靠这种超级世界遗产来证明,所以科学家们就到处挖,好不容易挖出一块有年头的骨头就兴高采烈地宣布人和祖母猿猴的关系网又填补了一块空白,这么多年了,地球表面都被挖得差不多了,这个关系网还差着上百万年连不上,害得考古学家们整天地琢磨:你们说那些老猿猴都把自己埋在哪儿了?0 e! b0 D' R; ]* ]
    想不通就只能碰运气,一代人不成就留给下一代人,目标是在人类灭亡之前整明白是怎么从猴变成人。他们哪里知道,那些珍贵老猿骨头早就让中国人当中药给吃了。
      S" ]0 b6 X, I0 w- a集中华传统药学大全的《本草纲目》有龙齿和龙骨两味药,龙齿治大人惊,心下结气,镇心,安神。龙骨能治的就多了,包括拉痢疾、得疟疾、尿血吐血流鼻血、健忘、尿炕、梦遗等等,连阴囊汗痒都管,这么一味灵药上千年地用来用去,再珍贵的老骨头也被刨光了就剩下假货,本来人类的诞生之地是我们中国,可惜宝贵的证据被我们的前辈前前辈们磨成粉治蛋痒痒去了,结果连夏朝的存在国际上都不承认。
    / E, b! x0 a* h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MacArthur + 8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3-1-21 01:52:32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3-1-20 19:26 2 t" z$ x) ^& B, O5 j
    蒙古人和老沙俄咋就能占那么多地方呢?
    $ ]6 x2 Y" k# @
    蒙古其实也是分封的,忽必烈基本上管不到几大汗国。' Z/ U) X" D/ e$ i
    至于沙俄,在西伯利亚铁路修通之前,沙俄在远东的存在也不过是几个据点而已,只怪清政府实在太废柴……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2:35:58 | 只看该作者

    4

    进化论这东西确实有点缺德,成了气候之后大家见到猴子都有套瓷的冲动,问一问老家的情况如何,所以很多人不乐意,凭什么呀在自然界也搞国际主义呀扶贫呀,还让不让人吃猴脑汤了?加上人类是优良品种的传统观念,大家一起找进化论的不痛快。: E! Z  a! T% D3 ^. g" t' ]
    $ r, I- R: `- M' D) Z
    不是找不到死骨头吗?咱们找活骨头,所谓活骨头,就是神话。神话是人类的远古历史,因为年代太久远了,传着传着就神了。5 w$ w/ D, W- n8 W. F% ^1 b* _+ d

    7 F% J3 B5 O) G& M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也都有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人是怎么出现的?5 V. x% l  K5 D
    ) C0 T9 v6 ^3 H; I
    很抱歉达尔文老师,神话里面比较一致地说人类是被造出来的,就是说我们的祖先从无到有,没有经过猴呀猿呀的阶段。
    2 g% L* I2 w1 N( Z7 s" z- q
      A$ u0 x9 V7 x4 O9 k; K; H既然有所谓的造,就有所谓的造物主,也就是神、上帝等等外号背后的那位。
    7 L5 ]; W% `" W5 b3 c. v" m* z( X$ k+ ~0 g9 ~
    造物主为什么创造人类?各神话有自己的说法,其实就是各种的猜测,要我说造物主是一位很伟大的科学家,人类是他的一项科研成果。在人类出现之前,天上飞的水里游的不算,陆上都是跑的,没有一种动物是站着散步的,因此造物主有一个愿望,造出一种能直立行走的动物。
    * R' i- O: H: F* B2 W
    2 r3 L% C7 c6 b为什么人类比恐龙晚出现那么多亿年?就是因为这个实验经过无数次失败,造物主花上亿年好不容易做出一个来,往地上一放,一活动,大头朝下,不成,砸了重来。花上亿年再做出一个来,放地下,四条腿跑了,不成,再砸了。再花上亿年做出一个,小心翼翼地放地下,哈哈,真能走了!没几步散架了,这次用不着砸了。失败的次数多了,造物主也产生了悲观情绪:卧槽,两条腿走路怎么这么难?不试了不试了。
      c4 l4 Z; K4 E1 g* H' T- {& [5 h' T, \0 ?* F7 W/ B
    科学家的基本素质是不怕失败,造物主克服悲观情绪,换个角度思考:是不是在屁股后面再加一条腿?
    0 J  g: E: ]: ~* t7 v% M
    ; t6 I1 e, ~; B& \/ ~9 j  I真正的科学家要有不可撼动的固执,虽说经过好多亿年的失败,造物主还是不言放弃,终于有一天,也不知道是设计方案的哪个步骤没有搞对,稀里糊涂地造出来一种,刚想毁了重做,啊呀妈呀,能走路了!
    / E/ _' p8 m. y6 Y2 s6 o5 i* t+ [' T% t: N- P/ e
    可惜人类很不完美,更主要的是造物主是参照猿猴来设计的,造出人类后发现因为局限在如何让猿猴的前肢变成手臂的难题上,导致设计上有很多缺陷,因此总琢磨着是不是再多试验几次。但是好歹这也算成功,里面包含着多少汗水和辛苦,造物主即便有尽善尽美之心,也没有那劲头了,不能把时间全花在造人上,先度个假去,回来再从头开始。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注定要灭亡。
    4 F% M* v: U' w% N# K8 g# ]/ Z
    5 ^. k' e# t! m对于我们现在活着的人来说,人类是否灭亡是一件用不着费心的事,因为谁也看不到那一天,死亡对每个人来说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
    3 P  g* j/ B: r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2 收起 理由
    MacArthur + 8
    燕庐敕 + 4 哈哈哈,好看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3-1-21 23:21:39 | 只看该作者
    等写得差不多了,再找个PDF来看。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6-2 16:19
  • 签到天数: 670 天

    [LV.9]渡劫

    15#
    发表于 2013-1-22 13:27:15 | 只看该作者
    fcboliver 发表于 2013-1-21 23:21
    0 {+ Z8 Z' m7 |) E5 x等写得差不多了,再找个PDF来看。
    % k& R. V' C0 }! V8 Y# R  K
    太霸气的回复了。哈哈!跟我想的差不多。哈哈,估计你也是属于看连续剧不愿意一集集看的主,除非特别没事,想打发时间!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3-1-22 18:49:02 | 只看该作者
    不懂中 发表于 2013-1-22 13:27 ' L1 ?/ ?  R; F8 D# O5 C& D2 N7 k4 |4 P
    太霸气的回复了。哈哈!跟我想的差不多。哈哈,估计你也是属于看连续剧不愿意一集集看的主,除非特别没事 ...

    $ U( e. Z, F! \7 q; R" s: S小声点。说不定大佬们看到偶们这么不积极就不写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21:41:39 | 只看该作者

    5

    千古艰难唯一死,我的一位侄子辈在得知自己也会死之后非常愤慨地质问他妈:既然会死,干嘛生我出来?
    : |! J7 b6 H! o* m
    ; d( m! ?: [( g+ I, h/ i% s是呀,我们有足够的权利去问造物主:既然会死亡,为什么造我们出来?9 v- b: y( i* J: g3 J6 s
    3 P) `/ L  c& M# H
    不开玩笑,问过了。黑足印第安人把这段最早最早的历史传下来了。
    " v8 n7 R3 y& [5 c- b4 A
    % f! @9 V" G' M话说造物主经过多次失败,终于用粘土造出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看看她俩能走了,便开始琢磨怎么样造出个男人,这时候女人提问:请问,我们能不能永生?3 `! @/ X; x% w2 o3 {* v! g

    ; {$ @" p% w9 B3 w' P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但造物主好不容易才造出两个人来,还不知道男人能不能造成功,根本没有时间想永生的问题。可是女人问了,就得给出个答案。造物主想了一下,还得卧槽一次,科学研究真无趣,这样吧,来点有趣的:你去找块水牛骨,我扔进水里,如果浮起来,人死四天后便能复活,如果沉了,就永远死亡了。9 ?# n( d  l/ K& x" U0 r

    3 P4 x3 m: K$ e, ]: ?1 X女人一看荒郊野外,活的水牛都跑到墨西哥去了,死的水牛不知道埋在哪里,找出块水牛骨得上百年,怎么办?
    / r% r1 D4 V6 W/ T2 p. r0 e% `' U+ O4 N; T
    找人商量一下?世界上除了她只有那个孩子了:喂,那孩子,你说咱们用什么代替水牛骨呀?
    ! ?& w5 }+ D' l0 m* V0 f4 t
    , p# h* L; \8 E' O0 X- D! I8 {7 D那小孩话还不会说,蹲在那里玩地上的石子。
    - h1 ^, c% v: |# @- o
    4 g0 r! O4 h9 Q6 z& U4 @7 r女人灵机一动,干脆就地取材:我说主呀,用石头成不?6 i6 e, q5 e1 I2 }7 W. i3 K

    . J8 i. s9 n5 _  s造物主已经很烦了:成,成。
    9 @! X8 [0 j+ _1 s+ N
    0 ?& T, s$ X* e' ?. t/ J; H7 k于是女人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交给造物主,造物主将它轻轻地扔进水里。
    9 V3 f) z- [) G, K4 ^( }9 |( t* [: s$ h
    6 s9 t/ P* Z. ~) p7 O结果我想大家都猜到了。; }8 s8 w4 t- @
    ) z% F: H3 ]9 {* P! z% j
    多少多少万年后,孔子为此发出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8 \  k( X4 q( F! h2 Q

    / G/ y% w- ^4 `! S4 |& z死亡就是这么一个愚蠢的错误,错误变成了人类的宿命,连死亡这种错误都敢犯,还有什么错误不能犯?人类因此没有了犯错误的心理负担,一个错误接着一个错误,才有了今天的历史,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犯错误的历史。7 `8 @) r5 t+ s9 w; Y1 [

    , \! s8 k! x4 L5 Q0 K什么历史规律,什么历史潮流,什么历史趋势,都是因为蛋痒痒抹了假龙骨粉了,历史的动力只有两个字:错误。( m; S" S2 j6 e; @3 ]
    1 R5 ]: b/ g. C# Z1 W
    后来有不少人认为这个错误是能够纠正的,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明美索不达美亚文明的苏美尔人的乌鲁克王吉尔伽美什便是如此。吉尔伽美什生活在公元前2600年,比传说中治水的大禹还早600年。吉尔伽美什是美索不达美亚神话中的人物,但等我们读懂楔形文字后发现确有其人,只不过被神话了。; L) l7 ]! a' t' k  y/ g* N* F& w

    / @# Z/ @8 j- X. k- L吉尔伽美什统治乌鲁克一段时间后,就变成了一个暴君,为什么变成暴君?等会和嬴政一道讲。美索不达美亚没有陈胜吴广项羽刘邦,他成了暴君后根本不在乎,可是苏美尔人的神不高兴了:我幸幸苦苦创造的人类,难道就是让你施暴的?: z  F1 S/ V' G% h% A

    4 G5 T( }5 q- t# a  w0 Q但是神也有自己的苦衷,培养个领导干部不容易,好歹是体制内的,贪官也是同志呀,于是决定建立乌鲁克纪委,监督吉尔伽美什同志。神当然比我们聪明,监督系统如果在体制内的话不就成了乌鲁克政治斗争的工具了吗,因此要在体制外设立一套系统,于是神就造了一个野人安基杜,让他在野外待着,监督乌鲁克政权。
    * s3 j  J+ E: M8 A4 c
    2 g$ S# p( ?3 p作为一个暴君,必须要消息灵通,吉尔伽美什耳目众多,很快得知安基杜的存在,怎么办?
    : a% O/ ^; c7 O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MacArthur + 8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3-1-22 23:35:57 | 只看该作者
    排版上提个建议,如果不能每段开头缩进2格的话,不如每段都空一行。否则,文字堆积在一块儿,看着累。

    点评

    现代英文已经常见这种了,无所谓的。  发表于 2013-1-25 12:24
    这是这软件的问题,我用WEB格式,这里不空,我得自己加进去  发表于 2013-1-22 23:40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22:02:21 | 只看该作者

    6

    来硬的?野外林中是野人的地盘,去那里使用武力肯定不是对手。7 k+ Q5 S* I- R  J) {& F* p
    2 ^) m2 z  T, N1 O& d
    诱敌深入,野人进城,一到文明世界,野人的功力就下降了,可以战胜他。主意是好,但野人有神的指令,不进城。+ |+ l& @/ `" l" D$ o1 q

    8 h* i, d6 l5 _+ z+ [2 G" F% C7 ?吉尔伽美什发现来硬的不成,便用计。什么计?人类最原始也是最实用的计谋:美人计。派出一个妓女出城。安基杜挡不住美色诱惑,跟着妓女进城,吉尔伽美什乘机动手,没料到安基杜卸了元阳后的功力还很厉害,和吉尔伽美什不分上下,两人打得没日没夜的,居然打到基情四射,成了好朋友了。
    - J! z  H0 r" {2 \# l% F0 C! @, k# R# r' F# R. z) A% C' `
    情浓意和之际,吉尔伽美什想到了境外敌对势力,安基杜是神软的一手,硬的一手是林间的龙,这是神对付人类的雷霆手段。吉尔伽美什早想灭了龙,可他至多是半人半神,不是龙的对手,现在有了爱人安基杜,他是半神半人,两人同心就成了神,于是一起出城,合力把林中的龙给杀死了。
    7 {4 H/ P5 E6 l
    1 g% n$ I$ ]5 B两人断背之情谊让乌鲁克人看得热鼻血沸腾,但惹了负责生殖、爱情和战争的女神伊斯塔,女神没有批准这段恋情倒是小事,关键是女神迷上了吉尔伽美什,神仙都是万古孤独之辈,迷上一个人容易吗?刚想采取行动,心上人变成同性恋了。  F9 F: K  x) ]! C- `9 V" x, S% U

    0 Z, L2 I2 w0 R* m6 F/ t0 ^伊斯塔只好找吉尔伽美什摊牌,吉尔伽美什在女神和野人之间跟着自己的性取向走,坚定地选择了野人。女神已经很伤心了,安基杜还上门来把她大骂一顿:一把年纪还高祖祖祖祖N个祖母孙恋,也不照照镜子,你这模样怎么会让人类喜欢?
    3 d4 L6 R* D4 C/ e. R4 [0 `# T- E! X. f
    伊斯塔被骂得不当神仙的心都有了,在天上又哭又闹,这一下天庭就不得安宁了,神仙们天天开会。吉尔伽美什太不象话了,要严肃处理,但是自从有死亡之后,神们都自废武功,不知道怎么才能杀死人,因为根本用不着,眯眼之间他就死亡了,就如同在美国没人擅长政变一样,看总统不顺眼下次大选把他选下去,即便选不下去他最多干两届。0 C5 v. T' R# n& K2 N
    * ^6 u6 f4 z. ~$ [/ c: T, W4 `
    对付不了吉尔伽美什也无妨,安慰一下伊斯塔:别哭了,他早晚会死的。
    2 r: n* z# O7 |& y
    . Y$ ^) a6 ^. K) L( M但这口气要为伊斯塔出了,对付不了吉尔伽美什,就对付安基杜,安基杜是木头变成人,把他变回去的能耐神们还有,神界会议决议指出。条件不成熟就甭搞民主,不要监察机构了,判处安基杜死刑,立即执行。9 I' m7 b) _  j# T- w; J

    ) \3 }; W% |1 H1 v3 s3 w( s9 e. O吉尔伽美什一觉醒来,发现爱人成了木头了:怎么回事?神把木头变成安基杜的时候没说过还有死亡这事呀?再继续想,不好,我也会死呀。0 |# O6 O$ _, b# Z, ?
    4 o7 M6 ~, P& R' o
    吉尔伽美什去找神们问一问,可是因为伊斯塔的关系神仙们都不理他了,只好在知识的海洋里找。黑足印第安人在美洲,他们保留下来的原始记录吉尔伽美什无从得知,最后从马里人那里了解到另外一个版本。( g  Q6 ?0 e  G0 Q) J, F
    这个版本说人本来是不死的,而是变成了蛇。有一次有个年轻的女人想从神那里买一头牛,问神什么价钱,神说:“死亡。”女人不知什么叫死亡,就答应了,结果从他丈夫开始,大家都死了。
    1 S3 C2 T7 G- _5 C5 |. }8 X; V6 c; v+ H; o6 a
    这个故事博学的孔子也听说了,于是下令三千弟子把下面的话抄写一百遍: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L% r1 L9 j& H6 i8 v+ r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MacArthur + 8 油菜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23:50:19 | 只看该作者

    7

    吉尔伽美什心说女人虽然糊涂,但没有这个错误的话早晚变成一条蛇也没什么意思,是不是有什么办法不死也不变成蛇呀?  u$ i5 g# w( Y2 ^" n' e* B
    $ Z6 k/ K* n" X* F5 G
    两河流域一通打听,有人说远方有座山,叫不老之山,到了那里就能永生了。1 }8 ^2 `+ x0 M+ o$ t
    不老之山何在?
    0 g2 w9 L* y: w+ ^
    ; N, Z, G# z+ Q/ [8 H6 y有人说当年发大洪水,整个世界就剩下一座山没有被淹没,这座乌塔那匹兹姆山便是不老之山。! ^& T0 ^4 H3 g- _
    - N# p$ R6 E3 Y; r8 E
    吉尔伽美什闻言,王国也不要了,踏上寻找乌塔那匹兹姆山的路程。
    7 S. {3 j; R; C7 b
    3 M% E& ^! S+ S& S( E5 M我说到这里,在吉尔伽美什的形象里大家是不是看到嬴政了?5 J& |9 _4 |  e8 b

    $ \' q# g' ]$ o: O7 y吉尔伽美什长征似地找乌塔那匹兹姆山,在路上遇见女智者:那汉,一身风尘何故?
    5 y' u. ~; n/ R! Y  W, y* O* V9 r吾欲寻不老之山。
    9 L6 q0 _6 N! m' V; P' ]# d! }  o: [6 B; r
    神已经决定了,死亡是人类的宿命,还是享受你生命的时光吧,这也是人类的命运。
    - g: d; _7 t: D  e% {/ Y" t% f: D吉尔伽美什心说公知怎么说话都这德性?老子烦的就是神,不听就是不听,继续寻找。你们猜怎么着?有志者事竟成,乌塔那匹兹姆山真让他找到了!/ |- e6 u  M. l1 u

    # j( b/ Q3 d( ?( Y, Q到了乌塔那匹兹姆山,吉尔伽美什大喊一声:怎么神话也这么坑爹呀?这山上全是死人骨头,世上根本就没有不死之术。吉尔伽美什终于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赶紧回乌鲁克吃喝玩乐一直到死。6 g# j0 k" o7 w; ^
    : H0 D" I/ r% Q+ R8 B2 }
    美索不达美亚文明之后出现的古埃及文明因为有了吉尔伽美什这个榜样,就甘心承认了死亡这个事实,但是对于错误是怎么发生的还是要有个说法,虽然埃及和马里很近,但古埃及人不相信马里人说的和神仙做买卖的传说,太世俗化了,养牛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难道打猎的时候人们都不会死?那样的话还费那么大劲打猎干嘛?
    9 R  b0 B$ K1 J* N& D. d0 v1 L7 M: E. P5 {
    于是古埃及的法老们就派人到远方去打听,距离方能产生信任感,东非的祖鲁人的口头记录看来靠谱,因为这是原版龟兔赛跑。
    + @' m$ {9 W  _6 z4 O4 w- I# v1 K( R3 t6 f, E5 t
    话说造物主经过考虑之后,决定给人永生,但这个决定要靠信使去传达,造物主身边也寒酸了点,能跑腿的是变色龙:变色龙,你通知人类,让他们知道死不了了。
    7 l% z  {; O' Z0 m; a3 h
    : M6 [) Z/ m2 u$ F变色龙觉得传这种消息用不着太着急,一路上又吃又玩,最后睡着了。! r4 R8 `1 L9 o' O' ?. ]

    % D& R8 _3 A( }7 f) _4 b* B它睡着的功夫,造物主变主意了,决定让人死亡,身边没有变色龙了,找了一圈,就找到一条蛇:蛇,去通知人类,他们都会死。
    7 M6 U! F, k, u: X$ s
    0 o  e% l: I; I俩信息听谁的?按游戏规则,先听到哪个算哪个。
    " y6 Y% E9 S5 Y' V$ n3 [- D" t9 l  `4 w: R0 y
    蛇虽然行动缓慢,但一刻不耽误,爬行了很久,终于见到一个人,把造物主的旨意传达过去了,之后人类开始死了。变色龙终于睡醒了,很快找到人类,也把话传达了,可是死亡已经是既成事实了,不能扭转了。" f; Z) ~/ f+ `/ h2 S% m1 l

    ' \" c) A9 x8 J8 m8 E3 w% f0 x法老们恍然大悟,怪不得蛇那么招人恨。群策群力研究了一下,认为造物主是属朝三暮四的,肯定还会变主意,给予人类永生了,这次派个比蛇还慢吞吞一万倍的动物来传达,没准这会已经在路上了,就是行动太缓慢,成千上万年才能到。它不慌不忙可是法老和贵族们等不了,必须解决长期等待的问题。8 W6 {' N6 S- X$ D+ e5 e
    0 k# A2 L* t/ `! N
    就这样木乃伊和金字塔出现了。- `; j5 d9 k4 d1 M6 b- L' z8 G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8 收起 理由
    蓦然回首 + 10 精彩
    MacArthur + 8

    查看全部评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6 04:13 , Processed in 0.05399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