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8-6-6 10:25:46
|
只看该作者
- t/ B9 o" h5 o
细节刻画
/ M; V. _0 j1 U V" T |1 y1 W2 M! T7 |. t+ W. V2 W/ W0 u# W
说完大局把控,再谈细节刻画。# A1 J! O" q. h* x5 l
c4 g5 T; n( f* s$ L应该说,《红海行动》是国产片里细节把控最到位的,但仍不乏可商榷之处。+ K" e+ i) N3 K! A
, X7 S1 g: S) {8 Y( X+ ]
除了受人收买利用,有着特定目的的匪徒,一般海盗目标是求财,在对方预有准备,拥有火器的情况下,犯不着冒险强攻。在遇到正规军时,作鸟兽散是正常而且唯一正确的选择,断不会选择死磕到底。反正红海是海上交通咽喉,往来船只如过江之鲫,哪有有软柿子不捏却一根筋地以卵击石的道理?
" f; R4 W+ t+ c" o$ V' j) |. p$ R! o9 C7 H
因为镜头剪辑过多,蛟龙小队是如何渗透上船的,完全没有交代。唯一一架直九就算不载双人狙击组,也塞不下一个蛟龙小队。这时候的蛟龙小队还未在伊维亚共和国登陆,使用的都应是国产武器,但观察员李董使用的却是瑞士SIG公司生产的,加装了战术导轨、枪口消音器和光学瞄准镜的SG551卡宾枪。这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
1 o5 j* h+ B: J. n% R; E1 l) q4 r \: J4 o0 A4 f- I
突击驾驶舱时,蛟龙小队采用了多点突入的战术。具体来说,是罗星正面毙敌,然后右舷率先突击,左舷紧随其后。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两舷突入的队员在射击时,基本是直面舷窗,这使得对面的队员亦处在自己的火线上,存在误伤的危险。如果稍稍错开一个角度会更好。# L2 B( J$ S8 g: @& K0 G R Z
; K. S' E y2 q0 |% J5 M
需要停船时,由于燃油阀均被破坏,无法切断燃油供应,因此蛟龙小队直接炸毁了主轴液压装置。在现实中,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按影片中那种炸法,这船根本无法在公海上依靠自身的力量维修恢复动力,只能用拖轮拖至船厂大修,经济损失巨大。实际上,还可以通过切断空气供应、破坏电路等多种方式让柴油机停机,没必要蛮干。
6 G- N6 I0 |) S- D7 b0 n# P8 t, \. g% X7 r# C
; c7 D: @: L5 n b8 Z
G& g. \" `, A& F
在追击逃跑海盗时,居然有三艘海盗小艇敢冲过来和正规军抢人,中远距离准确度差的AK47在颠簸的小艇上,向数百米开外处于运动中的直升乱射一气,居然能打中狙击手罗星的左臂,属于艺术加工。而且笔者反复看了几遍,确认罗星被击中的是左臂外侧,但后来却变成了“脊椎神经被打穿”,这就是导演的疏失了。
: Z7 g4 T: D7 D5 u7 k7 Y
4 W1 b& c7 L; G
% b3 Z0 N+ y- X7 D x, k& a+ `
队长杨锐使用的是挂有榴弹发射器的FN SCAR步枪
2 i1 W! e. O% e N$ e, e% H' f) @
赴伊维亚共和国执行撤侨任务,因为该国武器制式与我军相异,为补给方便,蛟龙小队换用外军装备,这是说得通的。两个机枪手分别使用M249的标准型和伞兵型,是合适的。女机枪手佟莉使用全重更轻,加装前握把,改装了M4伸缩枪托的M249伞兵型,充分体现了该片对细节把控的到位。但其他5名步枪手却分别装备了比利时的FN SCAR自动步枪、捷克出品的CZ 805 BREN自动步枪和SG551卡宾枪。虽说它们都使用5.56毫米SS109弹,但弹匣却并不通用。虽然众多世界名枪让军迷们看得相当过瘾,但在实战中,还是需要尽可能统一武器型号的。
, s" e+ j5 j4 M' c4 Z
_) R- U, N1 b' @+ D
2 a1 ?' h" T* C1 M! N5 t) y观察员李董使用瑞士SIG公司生产的,加装了战术导轨、枪口消音器和光学瞄准镜的SG551卡宾枪
7 _, ^) [4 f7 v6 g# r
6 m0 O5 t0 Z4 y1 P+ L4 G
! J, w/ |# S" i3 W, @佟莉手中的M249伞兵型机枪进行了进一步的战术改装。
- a" O1 x) y+ \! } I$ ~
6 c# s; W% g7 C9 a% G& @5 S在工厂解救领事和侨民的桥段中,笔者没能找到任何破绽。但在车队公路遇伏击时,扎卡组织的迫击炮阵地居然没有设在反斜面,这是极不合理的。如果用恐怖组织军事素养低下来解释,又与他们事先做了射表,标定了射击区域相矛盾。而且对于迫击炮这种曲射武器而言,即便预有准备,但未经试射,未经修正,就能弹无虚发地一炮摧毁一辆车,除非扎卡组织里有数位像赵章成将军这样天赋极高之人。
9 e" u, v* P7 @0 t Z X: ?& t s& X1 K9 _ g
政府军弹药车被击中,有枚未爆弹飞入大客车之中,蛟龙队员们在救人的同时,还得分心排爆。问题是该未爆弹的弹径目测不小于400毫米,绝不可能是“炮弹”。从弹体上的引信舱门和状态指示灯看,这应该是枚航弹。至于在护送平民的车队里为啥会有辆政府军军车运输航弹,还可以用车队顺便去空军基地运补给解释,但这种弹径的航弹爆炸后,强大的冲击波会让周边半径几十米内无活物。蛟龙队员们赶在爆炸前从车上翻滚下来,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只是暂时性晕厥这种奇迹的。* @$ Y% V3 j/ U( H2 ]
% K- g: P( X, @& x除了这个奇迹,通讯兵庄羽随身携带的两架便推式自杀无人机也是艺术想像,尚未成为现实。而且这种尺寸的无人机载重太过有限,即使装载炸药,也很难做到团灭数门迫击炮。 & P# c8 l) }# ]: }( x& i
5 n& Q" V7 f, w/ l$ r. m, k
2 T) q2 N% t$ H6 j" B( n' V
! S6 h) f" A4 u0 z( E同样属于艺术加工的,还有扎卡组织的车载火箭炮攻击“临沂”号护卫舰了。影片出于视觉效果考虑,让数枚火箭弹飞至距军舰不足百米处才被H∕PJ11-30-11型近防炮拦截。但实际上,火箭炮属面杀伤武器,精度低,散布范围广,齐射时不大可能都飞向军舰。而H∕PJ11-30-11型近防炮应该在火控系统的指挥下,无视并无威胁的火箭弹,对可能命中已舰的火箭弹,由远及近地逐一拦截,而不是将其统统放至近处一通乱扫。此后76毫米舰炮只发一炮,就造成山体崩塌将恐怖份子连人带三辆车通通活埋,也是艺术加工。现实中76毫米炮弹没这么大的威力。
8 [1 q' ?% f' W/ d* ]
/ c' Q' E' N# }, c: _" c像深入未知情况的敌纵深解救人质这种行动,情报、支援和指挥是关键。但在影片中,蛟龙小队却在情报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出发了。“临沂”号在小镇激战到了生死攸关之时,这才派出了查打一体无人机前去支援。问题是,既然有这种支援手段,为什么不早派出呢?作为行动总指挥的,居然是舰长,这也是不合理的。因为术业有专攻,舰长的养成训练里,显然是不包括小分队特种作战的。
# c, {. `5 G5 ` \ `( M: u0 `0 n( Z/ X& y5 Y0 H+ N! `" D: p+ _7 K
蛟龙小队无疑是非常精锐的特种部队。特种作战的原则是不贪功、不恋战、不节外生枝。他们的任务是解救邓梅,完成任务就好,没必要去解救他国人质。当然,影片这么处理,无疑是为了树立中国军队正义形象,但在现实中却是要极力避免的。% W. ]) g$ {, V& s
0 e6 N2 \, \% U+ a, e7 I9 l( ?
在解救过程中,突发状态频出,预定计划被打乱,是非常真实而合理的。但在战斗的过程中,敌方手榴弹扔过来,正确的选择应该是立即利用身边的障碍物躲避,或者背朝手榴弹原地卧倒,身体紧贴地面,尽可能降低手榴弹爆炸可能对自身造成的伤害。如果躲避或卧倒前,敌手榴弹正好落在自己脚下,应用力踢开,而不是弯腰捡起往回扔。因为这一系列动作都要耗费时间,而你不可能知道手榴弹还要多久才会爆炸。在影片中,蛟龙队员们不止一次地捡起手榴弹往回扔,机枪手张天德还因此被炸断了手臂导致牺牲。2 U9 r7 |. q( I! q Y0 K
4 ]/ U* T3 L9 W M5 `3 T% A" }" I* K
! A: n9 ?% a% o# P& r6 r8 w: T; u/ J. O$ H/ w: b# e, P; l; e j
影片中的M60A3
, X) r% e0 E8 p- j6 F
& N/ d2 q$ z' F$ o! C3 z( J在抢坦克解救对友的戏中,海军特种部队的战士是否受过使用坦克的训练,是个极富争议性的话题。高爆弹擦过,甚至穿过几根立柱才爆炸,可以用距离近,炮弹出镗后还未解脱保险来解释,但就125毫米坦克高爆弹的初速,在用慢镜头展示时,画面中的人物应该看不出任何动作变化才对。这就是艺术和现实的差距所在。
8 K, g9 w% a6 O6 C- p( h7 J
1 l0 j \' T3 K# d! ~; l
; R4 |0 S& {5 C. V
影片中的T-72B0 m; |" y, b3 T
6 _) U+ t9 `7 `! E一辆T-72B对决三辆M60A3,无疑看得让人血脉贲张。T-72B的自动装弹机、M60A3的手工装填都有充分的展现。在近距离上不用火控系统,采用人工目视,概率瞄准射击击毁敌坦克是可能的,当然亦有运气的成份在内。但那架从“临沂”舰飞行甲板上滑轨+助推器起飞、携有2枚空地导弹、最后关头击毁了第3辆M60A3的喷气式查打一体无人机,却是个漏洞。现实中,“临沂”号这种满载排水量4200吨的护卫舰,无法携带这种级别的无人机。这类无人机也无法从十余米长的滑轨上助推起飞。
8 U. j) W3 D# w: b; y
5 v% G! l" @& c令笔者惊奇的是,解救人质前,伊维亚政府军无力派出直升机支援,蛟龙小队只能乘车。而小镇解救人质战斗结束后,政府军却一下子派来了4架UH-1,着实让人吃惊。而且罗星和张天德的尸体均留在镇内,要想用直升机运走,前提是必须剿尽残敌,彻底控制小镇。影片中对此没有交代,不知道是蛟龙小队是如何做到的。
' }1 O( X0 D% h- u
, v7 I. G& b8 o" S$ O5 o3 i' E0 `片中蛟龙小队获知黄饼交易时间和地点,居然是靠夏楠在突围过程中,在墙上发现的一张便签。如此重大的秘密,扎卡组织首领居然如此大大咧咧,毫无保密意识?就算恐怖组织素质不高吧,可C-130的额定载重只有19吨,怎么能一次装下27吨黄饼呢?区区4个蛟龙队员除去一个双人狙击小组,便只剩2名突击手。这样的阵容仅凭一张不知真假、不知有无变数的便签,便去抢黄饼,未免太过托大。而且这次行动中,队长杨锐放弃了先前使用的SCAR自动步枪,女机枪手佟莉弃用伞兵型M249,双双改用MP5冲锋枪,是不合适的。该型号冲锋枪虽然射击准确,相同携重时携弹量大,但毕竟有效射程近。在当地那种地形环境下,尤其是可能需要控制简易机场的背景下,很可能射程、威力均满足不了需要。* R# b% ~* |; ]/ v6 A" X
9 _6 g8 t% m7 U: D
H3 p* J% j( W( E. }* q0 l- {+ l3 M3 o5 E$ D
在接近目标的过程中,杨锐他们是在离目标2公里时作跳伞准备,过了一会儿才从UH-1上跳下来的。该型号直升机虽说噪音不大,但在离目标不足2公里、且天气晴朗、通视条件良好的时要让对方毫无察觉,是不大可能的。杨锐等四人翼装飞行时的确非常炫酷,但最后打开的伞花同样很难躲过敌人的观察。
E# N2 |* m! H4 A9 I s0 d' q4 [( ~, t& k
在短短数分钟抢夺黄饼的戏中,最大的BUG是佟莉在C-130机舱内发现的“毒刺”导弹处于储运状态,开箱取出后必须先将发射装置、筒装导弹、电池、瞄准具组装在一起,然后展开瞄准具,通电给红外导引头致冷,待导引头截获目标,系统用声光提示允许发射时,才能扣动发射扳机。整个过程需耗时数分钟,绝无可能像佟莉那样扛起来就打。最让人啼笑皆飞的是,像“毒刺”这类单兵便携式红外防空导弹,从背后攻击悬停目标的命中概率是极高的。就算是失的,由于是红外导引头,错过目标后绝无可能绕一个180度的大圈,掉头攻击同一目标。当然电影里如此表现,在视觉效果和制造紧张气氛方面,无疑收到了良好效果。
" O- P: f6 s4 M8 M2 l/ W) l9 c B1 G6 g }" [7 H- _& s
虽然有以上瑕疵,但公平地说,在一部时长138分钟,几乎从头打到尾的电影里,睁大眼睛反复搜寻,却只能找到这点艺术加工之处,足以说明《红海行动》是部罕见的精品了。' x- T, x, E- a; F3 j3 B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