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5#

楼主 |
发表于 2018-1-30 11:20:30
|
只看该作者
- S' e4 O! o3 |嘈点多多的决战$ {4 i) w* {0 P! {. D
8 Y6 c- `+ f6 o3 F6 O
影片的高潮,无疑是最后的决战。中方原订的行动计划是:特种兵境内空投,乘滑翔伞越境潜入“巴布国”境内,然后换乘“山猫”全地形车直扑目标,在不惊动敌人的前提下抢救人质。与此同时,歼-10C双机编队在不惊动敌人的前提下飞越国境,接近山谷时长机拉起,诱导“萨姆”-6照射雷达开机,僚机用鹰击-91反辐射导弹抵近摧毁对方雷达。长机用激光制导炸弹摧毁弹道导弹发射井,最后歼-10C双机掩护直-8K运人质及特种兵返航。
0 g8 T% b$ S. u! ]% U" y
, o6 J$ ^, y n7 n' B8 T% |这个计划完全没考虑撤退时,重达1.7吨的“山猫”全地形车该如何处理。运载了人质及特种兵的直8K,是没有能力将如此重的车远距离带回国内的。而无论是遗弃还是炸毁,都是片中领导要求“除了子弹,什么也别留下”相悖。其次,该计划没考虑到任何意外情况,完全是理想化状态下的一厢情愿。后来因为发现人质关押地点不对,片中的中国空军少将居然一脸深沉地下命令:“立即制订应急方案”。试问,早干啥去了?战机都在空中呢,续航时间有限,哪里等得起参谋们临时重新制订应急方案呢?如此弱智、低下的策划能力,只能让人无法高看中国军队。' z; X! G/ s8 o$ [2 J+ G6 v
8 ^' ?5 E1 k3 o& K, ^) O/ U出击前,空军少将说:“我们背后有一个强大完善的体系来支持我们,用体系战胜他们。”看似很提气,但实际升空的空警-500、运-20、歼10C、彩虹5无人机、空中加油机、直-8K,只是体系的一些节点而已,非但缺失了一些必不可少的节点,而且在过程中完全没看到空警-500起到体系作战中枢核心的作用。
7 e( \7 W9 K3 O+ u0 a- q, b' X6 k
执行片中的远距离奔袭任务,空中编队应该分成攻击机队、制空机队、电子战机队、预警机队、加油机队、搜救机队和侦察机队。《空天猎》中的空中规模太小太小了。区区2架歼-10C要包办攻击、反辐射、制空和护航任务,显然是办不到的。而且整个任务过程中,没有电子战飞机支援,这在现代空战中是不可想象的。预警机起飞和执行任务过程中,也没有制空战斗机实施伴随保护。
% V5 @4 { u: I8 p4 B8 v/ A+ C7 C. b* \! |7 l2 K# v/ O! g* S5 {
更合理的做法,是由数个歼-10B双机编队负责制空,1个歼-16双机编队负责对地攻击,1架歼轰-7A和1架“咆哮豹”组成双机编队负责消灭“萨姆”-6导弹系统。武直10双机编队负责为直-8K护航并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彩虹-5察打一体无人机监视战场的同时,作为近距离火力支援的补充,负责消灭一些临时出现的目标。电子战飞机在合适距离上负责控制战场电磁态势。歼-10C中型战斗机虽然先进,但执行远距离奔袭任务会对挂载方案产生诸多限制,制空能力恐不如重型战斗机,对地攻击能力更比不上歼-16,歼轰-7A这样的“专业户”。如果像影片中那样,歼-10C长机挂载2枚500千克激光制导炸弹,2枚近距格斗弹,3个副油箱和1个光电吊舱;僚机挂2枚鹰击-91反辐射导弹、2枚近距格斗弹和3个副油箱的话,制空、攻击、反辐射这3个任务哪个都别指望完成得很好。
, r/ \3 L; Q& d. L& F
( |, x6 h0 }: \- N8 C$ e$ d4 T影片中整个解救行动,建立在没有电子战飞机可对敌边境警戒雷达实施欺骗、干扰和压制,因此歼-10C只能利用夜色钻山沟低空突防的基础上。展示给观众的“体系”还不如1982年以色列空军扬威贝卡谷地那会儿!满载的歼-10C长机不得不爬高当诱饵,引诱“萨姆”-6照射雷达开机,为僚机创造攻击机会。要是有专职的电子战战机,何必冒这种风险。更可笑的是,片中“萨姆”-6的发射车和照射雷达车违反常识紧挨在一起,被2枚鹰击-91分别命中。请问,这种早期型的“萨姆”-6发射车上并无辐射源,是如何被反辐射导弹击中的?) [+ F6 V' @+ R- X. |2 J- X7 O" _+ |
i6 M: j. K/ `& @! K
' H! p I- s" {, N执行空袭任务的歼10C双机: u W7 _ w8 |& g5 l# w# R8 |
: I; U, x, C, x$ Q3 V1 ?
歼10C攻击弹道导弹发射井时,由地面特种部队负责激光照射,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无论是卫星制导炸弹还是光电制导武器、红外成像制导武器,攻击这种目标或精度不够,或不能很好的识别目标伪装,所以还是用激光制导炸弹最合适。地面特种兵因为距离近,可更好地识别目标伪装,比歼10C自己用光电吊舱照射引导攻击精度更高。不过,歼10C用机炮攻击恐怖分子,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就不太合适了。因为鸭式飞机过于灵敏,低空机炮攻击稳定性不够,射击散布大,极易误伤。随后用500千克激光制导炸弹攻击恐怖分子的装甲车辆,不仅过杀,而且附带损伤很可能伤及自己人。这都是编导没让出动武直10所惹的祸!# k n! n, D+ X7 T
% }7 L5 L, |1 p" r! `2 a同样由于没有武直10,直8K返航时,居然让歼10C僚机护航。此时仅剩2枚近距格斗弹的歼10C僚机合适护航吗?且不说两种机型速度相差过大,真要遇到意外情况,歼10C僚机怕只能用机炮对地攻击了。
5 H5 {# }3 f/ Q. A5 \/ J2 q
' G& k% ~3 Z8 z5 u/ D Z人质脱险后,拉赫曼驾驶幻影2000升空追击,不知道是如何逃脱彩虹5监视的。正常情况下,无人机发现地面飞机启动热源后,会将信息用数据链传给预警机,预警机作出判断后,指挥歼10C利用雷达的下视能力,及时将刚离地,尚未飞出机场范围的敌机消灭。
' l4 f7 f2 v- U. l+ A& b1 o1 c- ]9 r% g4 t
就算起飞行动被没发现,拉赫曼顺利升空了,但飞行是非常依赖系统引导的。在目标方位、高度、速度,空中态势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上哪去追呢?更何况,升空后要逃脱空警500的监视,是断无可能的。正常情况下,空警500会引导歼10C隐蔽接近,利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红外成像制导格斗弹的双重优势,居高临下对刚升空还未获得足够高度、速度的幻影2000实施猎杀。
9 `2 @2 Y; a: {" d$ x. j8 X" Z8 @
在《空天猎》中,拉赫曼驾机追上直8K时,机上还有2枚“米卡”主动雷达制导中距弹和2枚“魔术”2红外近距弹。“米卡”射程虽远,但攻击低空飞行的直升机时,无论是机载火控雷达,还是弹载制导雷达,都易受地面杂波干扰。况且直升机还可以做出突然悬停、转向等急剧改变速度矢量的动作,让幻影2000的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丢失目标。因此选择用红外近距弹攻击才合适,这也是战斗机打直升机的通行做法。在影片中,拉赫曼却在直升机刚进入“米卡”攻击包线时,就迫不及待地发射中距弹,这不符合他王牌飞行员的身份,还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弹药。
P. s7 N' h9 X- _2 [! K$ l- U8 ~2 ^- _4 }1 q7 m6 Q
终极决战时,出击时就没带中距弹的歼10C长机与敌展开空中缠斗。无论是吴迪还是拉赫曼,格斗时均像打电子游戏般姿态稳定,完全没有那种头部随着过载方向变化而甩来甩去,身体被安全带牢牢束缚在座椅上的感觉。. _/ g& U N2 y1 Q& O6 @5 T
# |9 T9 d0 I* v/ K1 O
按理说格斗结果应该没有悬念。因为幻影2000虽然瞬间盘旋能力出色,但无法持续地维持转弯角速度,事实上低空盘旋一 不是幻影飞机的强项。而歼10C采用鸭式布局,这方面能力就强很多。只要将空战引入低空,无需开启加力的情况下持续盘旋,拉赫曼水平再高也终将败北。更何况,歼10C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霹雳12红外成像格斗弹,和幻影2000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和“魔术”2格斗弹相比有代差。在头盔瞄准具的配合下,吴迪取胜应该没啥悬念。幻影2000在如此近的距离上摆脱霹雳12,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1 G: b1 n1 A! O% P% m5 s5 v) o, A- V, F. P* h2 O7 n
可惜,编导为了突出男主角,安排双方在打光所有弹药后,并肩而飞,用公共频道进行冗长的对话和对骂,这未免也太过“艺术”了吧?吴迪驾机对幻影2000实施“斩首”行动,还安排吴凌峰解释“巴伦支海手术刀”。实际上,历史上的“巴伦支海手术刀”绝非刻意为之,而是苏联飞行员辛巴尔上尉在驾机近距离高速掠过挪威空军P-3B翼下,企图用气流破坏P-3B稳定飞行状态时,由于分寸拿捏不准,致使苏27垂尾翼尖与对方螺旋桨叶片相撞,彼此都造成了损伤。而在影片中那黑夜里,吴迪如果成心想用自己的垂尾去划开对方的座舱,由于双方都是高速机动的战斗机,实际上是根本办不到的。更合理的解释是吴迪决心实施撞击战术,与敌同归于尽,但“碰巧”实现了“斩首”。' u& P0 R* E1 i- m: ~& j' g, Q
) U2 C( E5 p8 G( p7 B6 t% Z中国军队上一次想依靠无奈的撞击打击敌人,还是在甲午海战中。百年后,中华民族即将崛起之时,“空军形象宣传片”还设计这样的情节,着实让人感到憋屈。观众们最想看到的是中国军队凭借体系优势和技术代差,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协同作战胜利。更何况吴迪实施自杀撞击前,居然还能在飞机机动剧烈,自己精神高度紧张、精力高度集中之时,大声喊出一句冗长的口号,不禁让人想起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国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
, v+ e$ j0 a* G! H# y# g e5 a8 X$ @' @3 g3 ~$ j7 h( _
失去垂尾、可能还有其他损伤的歼10C,能飞回基地吗?现实中确实有过歼轰7飞掉了方向舵,轰6失去垂尾后仍能安全迫降的事例。但前者垂尾大部分还完好,航向稳定性和平衡还大体能保证,还能通过调整2个发动机的转速实现转向。后者谈不上机动性,飞行稳定性本就不错。而鸭式布局的歼10C是静不稳定设计,丧失大半个垂尾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再说,歼轰7和轰6都是就近迫降,要它们像影片中那样飞那么远距离返回祖国,也是办不到的。最后吐槽一点,空战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最高时速才200余公里的直8K都降落许久了,速度快得多的歼10C缘何姗姗来迟呢?5 Q1 d; i7 S0 _" p1 W% v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