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61|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江试点降低药费、提高诊费的医改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00: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 ... edical_reform.shtml

“据近日媒体报道,12月28日,浙江省宁波市7家市级三甲公立医院将实施改革。

今后,这些医院全部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将按进价销售,这意味着,今后市民去市级医院看病,药费会比以往便宜15%左右。同时,诊疗费将上涨,”其中手术费上涨40%。

这个改革有点意思:
1、割断医-药的联手腐败
2、医院不再有动力多开药、多卖药,可能实际降低病人的不必要开支
3、用经济行为劝阻无病“病人”没事泡医院

当然,BBC是一定要政治正确的,不骂TG一顿那是不行的:

“改革是为医院利益而改革的。他们意义自家单位的效益少了吗?不可能。如果是这样,这样的医疗改革模式是不成功的,是不能够推广和借鉴的。如此,值得地方政府重视和反思。

我想,如果要彻底地对现有的医疗制度进行改革,就要打破行政垄断,让医院真正具有公益性、服务性。

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社会公共卫生服务的责任,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的投入和扶持,使群众的医疗负担真正降下来。这才是卫生改革的希望所在。”

没有提到的是:牺牲医院利益的改革也是注定不可能成功的。不动医疗制度行政垄断是什么意思,他是要医院私立化吗?竞争机制?竞争机制只有商业化医院才可能,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

要政府负担起医疗费用,这是老话题了。还是一句老话: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是不会变钱出来的,最后还是老百姓负担,别天真。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sylvia + 4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00: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sylvia 发表于 2013-12-28 10:31
司机高产。

放假在家没事,人家泡医院,我就泡网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00: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sylvia 发表于 2013-12-28 10:37
你一会预测世界经济,一会谈谈军事,还有女星,服装,医药。。。有什么万能斯基不知道的? ...

有啊:如何讨LP喜欢,这是永远学不会的大学问呢。昨天晚上看Before Midnight,看得一家人大乐,心有戚戚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01: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sylvia 发表于 2013-12-28 11:01
你这么天天吹捧牛LP还不行?

MP拍到马脚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2: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元帅 发表于 2013-12-28 22:00
首先,“国外医生属于高收入阶层”已经深入国内医疗系统特别是医生人心,因此国内的医生一直在试图向这方 ...


那么医生属于高收入,这个观念是对还是不对呢?或者说,医生的高收入期望是合理还是不合理?

点评

我觉得对,要不聪明人谁读医科?  发表于 2013-12-31 21:06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23: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叶子 发表于 2013-12-28 22:42
美国那样估计也不合理。不过中国医生正常收入也实在偏低。

那什么水平算是比较合理呢?与中国的其他阶层比照吧。比如说,“医生应该和小商贩一样的收入”,或者“医生应该和重点中学毕业班老师一样的收入”,等等。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0 03: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洗心 发表于 2013-12-29 12:46
个人觉得中国医生的合法收入实在太低了。
门诊五块钱, 值夜班一晚上补贴才十块。 别的不说,让普通民工 ...

这个基本上已经没有异议了。谁都不放心把自己的健康甚至性命托付给比民工收入还低的人。但医生的收入怎么样才算合理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23: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土豆 发表于 2013-12-31 09:47
对医生的收入,俺是有发言权的,医生的纸面收入之低难以想象,刚工作时LD的收入就几百块钱,九十年代末了, ...

医生管理体制应该怎么改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00: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3-12-31 10:09 编辑
小土豆 发表于 2013-12-31 10:01
让医生摆脱对医院的人事关系依赖,彻底放开多点执业。


这不就是我鼓吹过的诊所制吗?我也认为这是中国医改的必走之路。诊所负责门诊,医院负责急诊和住院,手术、化验、X光等设施共享。

在加拿大,即使是医院的医生,与医院也是长期外包工关系,没有人事关系。比如说,医院是不管医生福利、退休金的。加拿大是公费医疗,医院和医生分头向政府收钱。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01: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潜客 发表于 2013-12-31 10:29
诊所制是不是也意味着看病得预约?这对医生有好处,劳动强度降低,收入增加。可是按照中国的人口基数以及 ...

有walk in,不需要预约;也有需要预约的。过去预约的多,现在walk in越来越多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01: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土豆 发表于 2013-12-31 10:27
和你说的诊所和医院的关系,中国也有类似的提法,就是分级诊疗,应该从基层医院向上逐级转诊,实践中完全 ...

这是加拿大医院的另一个特点:病人不能直接找专家门诊,只有医生转诊。医院根本不接受门诊,所以也没有到三甲医院排队的问题。这样其实挺好。中国的医院太杂乱了,门诊部和住院部只有隔离开,实际上把门诊部打散,就是诊所制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01: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不留 发表于 2014-1-2 11:05
刚入门的医生少点年薪10万,有个5年经验的20万,主治医师30万


医学院5年毕业,理工科4年(也有5年的)毕业的能有什么样的年薪呢?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这一点,我倒觉得北美的制度不错:读完大学4年再读医科。这样有差别别人才能服气。也多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医学院可以有更优秀的学生。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09: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土豆 发表于 2014-1-2 18:07
现在国内也在往这方面走,就是社区医疗,但没有在制度上进行约束。还有个问题,就是就诊时间,国内的这种 ...

诊所和检查不是一定要分开的,这里有的诊所就是和化验、X光都在一起,就相当于中国的医院门诊部了。中国人口多、密集,这样的一体化诊所可能更加有效。如果有些医院就是门诊医院,那也就是和国外一样了,用什么名义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门诊和住院、手术分离。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30 11:22 , Processed in 0.04694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