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平沙落雁的个人空间 http://www.aswetalk.net/bbs/?77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掰一掰《金瓶梅》里的吃喝(3)

热度 11已有 651 次阅读2011-11-29 05:35 | 金瓶梅

二十九回,西门庆在花园里纳凉,“半日,只见春梅家常戴着银丝云髻儿,手提一壶蜜煎梅汤,笑嘻嘻走来,问道:“你吃了饭了?”西门庆道:“我在后边吃了。”春梅说:“嗔道不进房里来。说你要梅汤吃,等我放在冰里湃一湃你吃。”西门庆点头儿。春梅湃上梅汤,走来扶着椅儿,取过西门庆手中芭蕉扇儿替他打扇。。。”

这“蜜煎梅汤”似乎就是如今我们夏天常喝的酸梅汤,老北京的风俗里,酸梅汤是信远斋的最有名,信远斋开业于清咸丰年间,位于宣武门外东琉璃厂西口路南。

据传,在清乾隆年间,有刘姓小商贩在前门外大栅栏摆摊,因他有个亲友在宫中为太监,传出宫廷饮料配方,小商贩照其方制成桂花酸梅汤出售,很受欢迎,被称为“清宫异宝”,“御制乌海汤”。清咸丰年间,小商贩在东琉璃厂有了二间门睑的铺面房,正式开始前店后厂的经营活动,店铺取名为信远斋。

主要经营项目有酸梅汤.密饯、果脯、糖粘等。其酸梅场,入口时让人感到酸、甜、香、凉,沁人心脾,干净卫生。

信远斋的酸梅汤一般存放在大肚青花瓷坛内,瓷坛周围有天然冰镇着,瓷坛和天然冰装在木箱之中,木箱内钉一层白铁皮,外涂有大漆。在晚清和民国初年,凡到琉璃厂的文人墨客,都曾品尝过信远斋的酸梅汤。(资料取自网络)。

明代用蜂蜜和乌梅同煎制成酸梅汤,与如今家庭用冰糖似有不同。

第三十一回,李瓶儿生子,西门庆摆筵席招待亲戚堂客,“正说着,迎春从上边拿下一盘子烧鹅肉、一碟玉米面玫瑰果馅蒸饼儿与奶子吃”

这烧鹅肉无甚可说的,玉米面玫瑰果馅蒸饼应该是用玫瑰花作馅的玉米面儿饼子,只知玉米面儿能做窝头和贴饼子,加馅儿蒸成点心还真没吃过。

第三十四回,应伯爵找西门庆说事儿,说完之后,“西门庆陪伯爵在翡翠轩坐下,因令玳安放桌儿:"你去对你大娘说,昨日砖厂刘公公送的木樨荷花酒,打开筛了来,我和应二叔吃,就把糟鲥鱼蒸了来。"伯爵举手道:"我还没谢的哥,昨日蒙哥送了那两尾好鲫鱼与我。送了一尾与家兄去,剩下一尾,对房下说,拿刀儿劈开,送了一段与小女,余者打成窄窄的块儿,拿他原旧红糟儿培着,再搅些香油,安放在一个磁罐内,留着我一早一晚吃饭儿,或遇有个人客儿来,蒸恁一碟儿上去,也不枉辜负了哥的盛情。”

木樨荷花酒又是同前头的茉莉花酒一样借花香酿造的酒,鲥鱼因为肉细味鲜,至少打明朝起就成了珍馐美味,到如今几乎快灭了种,糟鲥鱼的作法大概应该跟应伯爵说的糟鲫鱼一样。

同一回里,西门庆的小厮有求于李瓶儿,“这书童把银子拿到铺子,[钅刘]下一两五钱来,人买了一坛金华酒,两只烧鸭,两只鸡,一钱银子鲜鱼,一肘蹄子,二钱顶皮酥果馅饼儿,一钱银子的搽穰卷儿,送到来兴儿屋里,央及他媳妇惠秀替他整理,安排端正。”

又是金华酒,鸡鸭鱼肉都全了,另外还有两种点心,“顶皮酥果馅饼儿”,听着像果仁馅儿的油酥饼,“搽穰卷儿”倒像我们熟悉的毛巾蛋糕。

同回,西门庆从外头回来,进了李瓶儿的屋子,“李瓶儿还有头里吃的一碟烧鸭子、一碟鸡肉、一碟鲜鱼没动,教迎春安排了四碟小菜,切了一碟火薰肉,放下桌儿,在房中陪西门酒。。。”

火熏肉,或许就是火腿肉。

两人正在调笑,春梅进来,西门庆“因把手中吃的那盏木樨芝麻薰笋泡茶递与他。那春梅似有如无,接在手里,只呷了一口,就放下了”

搞不懂这木樨,芝麻和薰笋怎么能搞在一起,还能泡成茶喝?还有这薰笋是啥东东?

第三十五回,西门庆的跟班儿书童儿“在书房内,叫来安儿扫地,向食盒内,把人家送的桌面上响糖与他吃。”

这响糖肯定是种糖果,但为啥叫“响糖”?倒底是啥东东做的?

第三十七回,西门庆勾搭伙计老婆王六儿,“西门庆坐下。妇人又浓浓点一盏胡桃夹盐笋泡茶递上去,西门庆吃了”

又是胡桃又是夹盐笋还泡成茶,不知这茶倒底是甜还是咸?好像明代的茶品种远多于现在哈~~~

同回里,两人喝酒吃菜“又是两箸软饼,妇人用手拣肉丝细菜儿裹卷了,用小蝶儿托了,递与西门庆吃。”

这个吃法很像我们吃的春饼,如果把肉丝细菜换成烤鸭肉和羊角葱就成了烤鸭饼。
1

膜拜

鸡蛋
7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回复 水风 2011-11-29 05:49
木樨就是桂花。所以也好理解。
回复 猫元帅 2011-11-29 09:15
响糖是不是就是硬糖啊,以区别于黏稠的软糖。
回复 平沙落雁 2011-11-29 09:24
猫元帅: 响糖是不是就是硬糖啊,以区别于黏稠的软糖。
介个,,,其实是有专著考证《金瓶梅》里的饮食的,我还差点儿买了,都赖坑爹的卓越,把我的订单弄错了
回复 易明 2011-11-29 09:25
响糖,不会是泡泡糖吧?  玩笑。
瞎琢磨,会不会是冰糖。
回复 易明 2011-11-29 09:40
在东北山东,玉米面蒸饺很普遍。
回复 平沙落雁 2011-11-29 09:41
吃货如此之多真出乎意料阿~~~
回复 sylvia 2011-11-30 04:25
胡桃夹盐笋泡茶.
湖州乡下有喝豆茶之民俗。以烘青豆,芝麻,绿茶等放一起喝,好象和胡桃夹盐笋泡茶也相近了。
回复 平沙落雁 2011-11-30 09:09
sylvia: 胡桃夹盐笋泡茶.
湖州乡下有喝豆茶之民俗。以烘青豆,芝麻,绿茶等放一起喝,好象和胡桃夹盐笋泡茶也相近了。
我特爱吃烘青豆,买来一包不吃完就不会停嘴,所以现在都不敢买了
回复 sylvia 2011-11-30 10:36
平沙落雁: 我特爱吃烘青豆,买来一包不吃完就不会停嘴,所以现在都不敢买了
我这会儿嚼着笋干青豆。。。
回复 南方有嘉木 2011-12-1 11:22
你这文章,西河的九哥儿读了,一定大喜:)
回复 平沙落雁 2011-12-1 11:23
南方有嘉木: 你这文章,西河的九哥儿读了,一定大喜:)
跟文学城的出喝酒是一个人吧?
回复 贪玩的风筝 2011-12-6 14:22
玉米面做点心,我猜是不是因为玉米明时刚过传入中国,刚进来时候,应当是物以稀为贵,可以登堂入室做点心的,后来产量越发大了,口感又不那么细腻,就等而下之了。
回复 南方有嘉木 2011-12-7 03:03
平沙落雁: 跟文学城的出喝酒是一个人吧?
从未去过文学城,不知道呢。有未读过孟晖的书?
回复 平沙落雁 2011-12-7 09:13
南方有嘉木: 从未去过文学城,不知道呢。有未读过孟晖的书?
孟晖的书我这儿有三本呢,《花间十六声》《潘金莲的发型》和一本关于香的书,你应该知道并读过扬之水的书吧?我只听说过她还没看过她的书呢
回复 南方有嘉木 2011-12-7 12:04
平沙落雁: 孟晖的书我这儿有三本呢,《花间十六声》《潘金莲的发型》和一本关于香的书,你应该知道并读过扬之水的书吧?我只听说过她还没看过她的书呢 ...
扬之水也没读过,就看孟晖提到过。孟晖的书我有前两本:)
----我们两真像啊
回复 平沙落雁 2011-12-7 12:07
南方有嘉木: 扬之水也没读过,就看孟晖提到过。孟晖的书我有前两本:)
----我们两真像啊
那本关于香的书叫《画堂香事》,,,就是啊,咱俩咋这么像尼?干脆成立个恋物党吧,那个九哥儿我查了就是出喝酒,她写故事很厉害的,你去把她也拉过来吧
回复 南方有嘉木 2011-12-7 12:09
平沙落雁: 那本关于香的书叫《画堂香事》,,,就是啊,咱俩咋这么像尼?干脆成立个恋物党吧,那个九哥儿我查了就是出喝酒,她写故事很厉害的,你去把她也拉过来吧   ...
我曾给一位朋友说过过去、现在、未来都不拉西河人,得守信啊。
回复 平沙落雁 2011-12-7 12:10
南方有嘉木: 我曾给一位朋友说过过去、现在、未来都不拉西河人,得守信啊。
。。。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4 17:27 , Processed in 0.03084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