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笔记]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唐诗论情之杜审言其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9-10 08:0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唐诗论情之杜审言其二
    $ x/ A& w7 s; @+ @
    0 j! G( j% r- }  D书接上文,杜审言的仕途宦游其实是有转折点的。他从二十四五岁中进士,初任西河县尉开始;直到五十多岁的时候进入洛州洛阳县做县丞。这其中历经了一个人人生的青年、中年、壮年直至老年的初始。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自然也会经历一个从立志到幻灭的过程。从刚中进士时候的踌躇满志,到宦游之初的四海壮志,再到中年时节仍无起色,渐渐掉队的仕途。这个也是一套非常有意思的心路历程。虽然这其间的杜审言的感情生活因为薛氏的存在似乎看起来还是比较完美的。膝下也是儿女成行;但是作为一个颇有抱负的世家文人,这些似乎都是命运的赠品,而不是他最想要的礼物。/ \5 `8 E/ f# U: B

    8 O' o' q8 o# g' Q  U4 q" _4 r正史有云,杜审言是累转至洛阳丞。累者,自然是多次改变做官的地方和职位。而从县尉到县丞的这二十多年仕途,已经没有可以查找的资料。真正能够考证的,就是他的那些诗文。根据诗文,大概有一个这样的轨迹。杜审言大约在三十岁左右的时候从西河县尉的任满,回长安待选。然后很有可能随着族兄杜易简的外任步伐,谋了一个蜀中的县尉位置。好像有专家考证说是眉州通义县尉。这个官职就很有意思了。按理说,初任官作为仕途起点,西河县尉是一个还算不错的选择。从唐代士人一般的初任官来看县尉是一个符合读书人身份的官职,也是很有希望升官的位子。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唐代基层官制和简单的地理志知识。4 q4 C0 ]& s% O+ K
    1 o4 S6 O: b0 M6 K# R! B" j% {
    唐代地方官在县一级一般会有四个职级的官员,再往下就是小吏了。而这四个职级只有三个是可以由士人担任的。主簿仅仅只能由吏员提拔充任。而其中县令为尊,县丞次之,县尉再次之。
    7 A7 O- R6 }! l8 h: {* S, b7 O  Q7 c; O
    职名        职能        实权        品秩$ c- Y4 c* q  @+ Q& H  }' P1 }  Z
    县令        掌导风化,察冤滞,听狱讼        1        正五品上到从七品下
    / R- z' s, m; r县丞        县令B角,暂代或者副署        4        从七品上到正九品下5 b1 C( g- w! ^+ d- @
    主簿        常规事务,流外任之        3        从八品上到从九品下0 c/ V) p- @$ c5 V
    县尉        分判众曹,收率课调        2        从八品下到从九品下
    5 M& q5 X3 _' m" ~  [# o根据上表可以初步了解。
    9 m& p4 M- ~9 N% @5 T
    $ r0 i$ k" x3 p/ B, W然后还要知道的是唐代的地理志知识,也就是说县是分层级的。不同位置的县,职级不同。按照地理、户籍和经济等因素综合考虑划分为七层,依次是赤、畿、望、紧、上、中、下。而随着层次,县里官员的品秩跟着变化。比方赤,也就是京,首都县。所有的县官品秩是最高的上限。所以随着任职位置不同相应的品秩也不同。
    , ^- }. U' n8 \+ N  J
    1 E" x9 ?9 I! L% j& b0 |% f7 Z" f, O明白了上面的道理,那么我可以把杜审言初任官职的西河县查出来,是汾州治所,也就是地区行署所在地的县。同时这个县的级别是望。而再看一下他调任的眉州通义县的级别,通义县也是眉州治所,这一点半斤八两。只是通义县自身的级别是紧,稍次于西河。再加上眉州的级别要差于汾州,所以地域上是降低的。但是望和紧之间县尉的职位并无品秩的差异,所以总体算起来杜审言算是平调。
    & n# E8 a6 X! Q# H4 k/ W+ s8 V
    1 I! O; T6 y/ x- M& u4 n唐代的官制,县级官员任期一般四考也就是四年。四年任满后回京待选。不少士人回京之后要赋闲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再得到新的任职。这一点杜审言似乎是还是比较顺利的。所以到蜀中的任职对于他来说并不算是太大挫折,最多只能算是积累资历。上篇文章说的七夕那首诗就很有可能是在蜀中的时候做的。同时根据上一篇文章的考证,另外一首在蜀中做的诗《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其实是暴露了他当时的仕途之中的不顺利。似乎和同僚相处不甚融洽,所以才会有“行止皆无地”的感觉。但是因为此时还有郑明府(明府是县令,少府是县尉)这样的志趣相投的朋友;而且感情美满在薛氏的陪伴下家庭生活幸福。所以此时的杜审言还算是比较正常的感觉。
    % B8 p$ [: k, O3 w
      Z3 n8 A/ @, p) O+ a7 p但是杜审言仕途生涯可以考证的第三站似乎就没有那么愉快了。首先,江阴并不是常州治所,常州治所在晋陵。虽然因为江南较为富庶,所以望县不少,江阴就是望。也算是平级调动吧。但是如果从时间上推断,这个时候的杜审言也许是熬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得到了这个任职的机会。唐代官制,县官满任之后需要过一定的时间才会再有官职;这个叫做守选,一般不少于三年。杜审言上一次从西河县尉转任蜀中似乎并没有等这么长时间。有一个很有趣的可能就是那个时候朝中有人,此时负责核定外官守选时间和考核结果的就是杜易简——杜审言的族兄。而到了杜审言从通义县尉任满再去守选的时候,杜易简早就已经被贬谪到开州司马忧愤而死了。所以这次杜审言的仕途没有那么顺利了。按照估算。从公元679年开始杜审言似乎就已经从通义县尉任满回洛阳家中待选了。而在这期间,杜审言的长子也就是杜甫的父亲杜闲应该已经出生。所以这段时间应该是杜审言最难熬的时候,携妻挈子的同时自己又在等待任职的守选期间。按照普通的唐代县尉俸禄估算,月收入有足足两万钱。失去这样的的一大笔收入,又有妻子和儿子;估计杜审言这段时间应该是比较窘迫的。所以他应该是没有什么挑选的余地,只能等待三四年时间,选一个还算富庶的江南县城作为自己的目标。不过按照唐代的考核办法看,估计这个资历的杜审言应该至少能提升一些。那么刚才列出来的四个职级,稍微提升一下的话也就只能是县丞了。按照推断,杜审言是在四年之后担任了江阴县丞。而且他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当年最出名的那个杜并应该就出生在江阴。% o: q: Y2 ?; w
    1 S8 H# _; v1 g6 g6 \  {
    杜审言在江阴的主要生活似乎是由两首诗来概括的。和之前的诗文的感觉不同。这些诗文之中似乎逐渐的开始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了。先看那首最著名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吧。这首诗被写《诗薮》的胡应麟评价为唐五律第一。
    # q1 }( f1 g* |7 W" p& Z
    3 j; u9 r2 q% w+ D, E' s,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唐·杜审言)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照绿蘋。   忽闻歌苦调,归思欲沾巾。
    3 R4 e- O4 N/ }- z+ r2 R3 c这首诗被著名的诗论《诗薮》作者胡应麟激赏,和他的孙子杜甫的《登高》一起分别被评定唐诗五律和七律的巅峰。现在可以拆开来看看这首诗中的蕴蓄。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这个首联就有一种孤独的美感。这里的独有xx人,其实是这样的一个句式,南华经中有云:“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独有其实是特立独行的意思。而且最有意思的是这里的宦游人的说法和之前王勃的赠诗相类。这个句子描述的是一个特立独行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宦游的体制内碎催,却惊异于春天的到来,又是一片生机勃勃景色。所以太阳照常升起,花儿按季开放————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这个颔联的景色很美,也是很有动感的春天物候;就像一段清新的万物萌发,海上日出的视频一般。前两句,合在一起看,先丧一下,再阳光一下;颇有些小清新的意味。如果仅仅是前两句的境界,最多也就是宋诗中的性灵一脉。但后面两句呢,把之前的小清新转化出了沉郁顿挫的味道。不过需要仔细推敲了才行。- U( o. s  s6 y  N( k% F0 z% T

    : r  `) k, I2 Q' _  k) }颈联看似也是两个景色,而且是承接颔联的。春风唤醒了可爱的黄鸟,阳光照亮了水面的青萍……但是这却只是字面意思,黄鸟与绿萍,对仗工整却又各有深意。黄鸟不仅仅只是黄羽啾啾的可爱宠物,它是有象征意味的。诗经有云:+ ~! w" B5 D* x# D) V# S

    ( }( W9 m9 u& f" ~! C! W《绵蛮》微臣刺乱也,大臣不用仁心,遗忘微贱,不肯饮食教载之,故作是诗也。「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道之云远,我劳如何?……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畏不能趋。绵蛮黄鸟,止于丘侧,岂敢惮行,畏不能极。」
    / i8 f9 P. U# G; Y: S所以黄鸟的意蕴,是微臣刺乱。也就是说,小官讽刺朝廷的乱象譬喻。一种面对现实的无力发声。而绿萍,其实就更容易理解,萍的意象在古代诗文之中需要看颜色,一般来说,红色的萍是祥瑞级别的好兆头;而绿萍呢就是比较标准的漂泊流转的人生象征。而这一联的意思也就很清楚了,我不过是一只被春风唤醒的黄鸟,不过是一片阳光偶然照到的浮萍。 这颈联一解,最后一句就好理解了。这个场景之下,听到悲苦的乐声还能不思归而泪水涟涟吗?实在是触景生情,睹物神伤吧。而整首诗也正是因为这后面两联,整体提升了境界。一个累转基层官位的有实际能力的小官;想要忧国忧民,却又只能像黄鸟一样止于丘阿。虽然看见早春已至,物候更新,却也只能听着悲苦的乐调暗自伤心。
    + s4 Q3 w" z/ Q. z" J) Y5 X: P/ W) x4 @# u7 ]9 x
    如果说上面的那首诗的解读还有些牵强的话,那么杜审言在江阴的另外一首诗就更可以明显的感觉出他的情绪来了。相互参照着看,足可以证明之前的推断。3 j. ]! l# U" M% M5 K

    + G3 g: F' @* S" D" p5 F" M重九日宴江阴(唐·杜审言)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8 R( P4 m1 d4 h% {( f$ E0 u: _
    这是一首重阳节的饮宴诗词。和之前的那首律诗比起来,这首诗的名气没有那么大。但似乎比前一首的牢骚味道明确了很多。再来解析一下吧。首联蟋蟀点出秋季,茱萸引出重阳。看起来很自然,但是其中的典故依然会有些小的意味。蟋蟀在《诗经·唐风·蟋蟀》中是一种明确的意象,自带时光流水、逝者如斯的味道;同时呢又有刺晋僖公“俭不中礼”的意味——也就是说领导太抠了的意思。根据杜审言此时的位置,这个牢骚很有可能是因为俸禄分少了吧。颔联之中,青女月是秋月的代称,无他深意;但白衣人这个典故就很有意思,典故里重阳节白衣人送酒,送的对象是隐士陶渊明,送酒的白衣人是江州刺史王宏。前面这四句合在一起,我都很怀疑这个重阳节的饮宴是杜审言从州长官那边要来的机会吧。颈联开始正式牢骚,这里的高兴是指的高雅的兴致,要的意思是和、会同。也就是说高雅的兴致天生伴随着长寿,而卑小的我却和那些天子近臣的朋友之间总隔着很远。此时,当年同时号称文章四友的苏味道、李峤和崔融都已经是京官,其中李峤是给事中,苏味道是关键的考功郎中,就连崔融都已经是著作佐郎。和这些人相比,杜审言的小小江阴县丞确实也不值一提。 最后一句当然还是点题的题眼——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这里的龙沙一说意蕴很深,这个典故出自汉书的班超班定远:
    - b% Z( @5 M  v! o- v1 e$ O# e9 c+ |; ~# Z
    《后汉书》卷四十七〈班梁列传·何熙〉赞曰:定远慷慨,专功西遐。坦步葱、雪,咫尺龙沙。慬亦抗愤,勇乃负荷。9 Y4 S2 d  z) k1 k$ h5 b
    龙沙这个词在这里真实的意味指的是大丈夫建功立业之地。这尾联的意思就是,我能够立功的龙沙之地就算在这里;我也只能入乡随俗的和这些平凡的朋友们泯然众人了。诗文之中的消沉意气,那怕是重阳佳节的欢聚饮宴也抵挡不了这浓重的有志难伸的惆怅。
    , i6 I, ?. J0 `  w, a% @; u
    4 N- |( K& l& m. I6 y4 b6 M这个时候的杜审言心境在以上的解析之中已经可以管窥。此间的杜审言已经开始感觉到了自己仕途上的沉沦。而为了妻子儿女又不得不寻找俸禄优渥的江南任上。这段时间的杜审言,似乎已经有些消沉,毕竟在江阴县丞任上,他已过中年……; H% {: m; a2 {0 _1 e
    0 t9 Y+ y3 R( Z# i
    古语常说,否极泰来。江阴任满,已届中年的杜审言却已经开始有了转机。在江阴这样的富庶州府俸禄应该颇有积蓄(初唐时节,州县官员俸禄由公仓孳息提供,所以富庶的地方收入可以数倍于同品秩的京官),回到家中守选的等待中也没有那么窘迫。同时也等来了好友苏味道出任吏部考功员外郎的好消息。根据专门研究杜审言的学者陈冠明考证推测,在公元690年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杜审言很有可能在长安得到了京官兰台正字的任职,这里的兰台在唐代就是秘书省的代称,正字是比校书郎稍低一个级别的官职。不准确的简单类比一下,就像是中央办公厅的秘书。虽然职位并没有高多少,薪水比起县尉来还少了不少;但是却已经算是要职,同时也是唐代官员升迁的起跑线之一————时辈皆以校书、正字为荣。也就是说,人到中年的杜审言总算是开始找到了仿佛上升通道的入口。3 O0 y# H: ~4 u% {( y9 Z: N

    ( J9 J/ ^, M" G2 P# L6 F/ T" B( j而人生不得意事常十之八九。薛氏终于在杜审言似乎将有起色的时节里撒手人寰。留下了三子三女,大的杜闲(也就是杜甫的父亲)才不过十一二岁,杜并才八岁,最小的杜专甚至只有两、三岁。这样的局面,一个中年鳏夫是无法长期应付的。所以在薛氏死之后一年,杜审言续娶卢氏。这个时间已经是公元692年。卢氏大约18岁,此时的杜审言已经是四十六岁的中年大叔了。这个年龄的反差看起来很不和谐,但确实当时的一种社会常态。唐代女子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而常有杜审言这样的大叔续娶十七八岁的女子为妻的。( w5 U8 x1 `$ y, Y1 g

    + x' S' D6 M: y6 b1 X卢氏的出身因为后来孙子杜甫撰写的墓志而有非常明确的史料。0 p% M5 p# F$ r" g( s# g
    : X- ?2 e! T- k4 t5 A4 v- L
    五代祖柔,隋吏部尚书、容城侯。大父元懿,是渭南尉。父元哲,是庐州慎县丞。. {1 s& Q) f( H
    也就是说,也是上几代显达的世家子女,而且正好本朝的出身和杜审言相仿。也算是门当户对。
    % J) V/ e9 a/ |- T/ t( z3 u5 l$ x+ T% L( f& ]
    续娶的事情似乎把薛氏去世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很快,兰台正字的任期也满了。糟糕的是朝中的强助,考功员外郎苏味道虽然爆发短暂的登上了宰相的位置,但却最终因为政治倾轧而被贬谪为集州刺史。结果带累得的杜审言直到他于公元697年被召回京城任吏部侍郎的时候才有了下一个机会。
    . X, e' w* ?8 E5 i4 m
    + _8 f, L: v* Z# S  z+ J不过这个机会苏味道还是没有辜负老朋友的。出手就是洛阳县丞的坦途。此时的朝廷已经是武后帝号。严格来说此时已经是武周了。所以洛阳县丞就是首都的二把手地方官。这个位置混得好的话是很容易登堂入室的进入中层官员上升通道的。虽然此时的杜审言已经五十岁了,但是只要能抓住机会还是很有可能走到五品以上的中高层的。可是杜审言的人生曲线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基本规律上,家庭相对和美的时候,仕途便必然下行。 在公元698年,这个看起来很有希望的洛阳县丞的职位却被杜审言坐事而贬为吉州司户参军了。杜审言被贬的原因并没有清楚的记载。只有陈子昂在《送吉州杜司户审言序》中隐晦的提了一句:“群公爱祢衡之俊,留在京师;天子以桓谭之非,谪居外郡。”这里面的两个典故很值得玩味,祢衡祢正平,三国演义里耳熟能详的击鼓骂曹的二愣子文人。桓谭的典故就生僻了许多,后汉书里的记载如下:7 x! i( J/ A0 s7 j$ y
    / ?" _, ^' g/ n, q) ?1 ^( F* U
    《后汉书》卷二十八上〈桓谭冯衍列传·桓谭〉 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世祖即位,徵待诏,上书言事失旨,不用。后大司空宋弘荐谭,拜议郎给事中,……其后有诏会议灵台所处,帝谓谭曰:「吾欲(以)谶决之,何如?」谭默然良久,曰:「臣不读谶。」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  l8 l- R' R2 C5 s) z& Z
    这个也是一个直言不讳的倔强文人,而且对于谶纬影响国家政事决策深恶痛绝。结合着两个人的事迹看来,杜审言被贬的原因似乎已经呼之欲出……* S4 t- z# y+ W& U9 V% U+ I

    / E2 j( M+ B2 T$ O2 }: z% [5 v1 o公元698年的政治形式相当复杂,此时的最高统治者武后正处于立谁为嗣的焦虑期。究竟是立武氏家族的侄子还是立自己的亲儿子。而此时的武家侄儿为了争取天后的好感,四处搜寻海内祥瑞进献。以杜审言的书生脾气,很有可能是对这些个伪造的祥瑞、谶纬不屑一顾,而此时的洛阳县丞的位子让他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一旦发声,那么这种祢衡式的书呆子也就像桓谭一样开罪了最高统治者。那么此时的苏味道已经身居相位,为何不救杜审言呢?苏味道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号是“苏模棱”,著名的模棱两可的典故就是从他而来。性格并不强势,而且上次苏味道被贬集州刺史也是因为立嗣的纠纷。所以这次苏味道是不太敢插手的。
    7 ~3 g% i( E" ?$ T( d( @1 v
    ; |5 o1 ?4 x0 f; F" I7 t' W  F所以对于杜审言来说,正常的上升通道又一次被关闭。他的仕途似乎又要回到从八品的司户参军上。尽管杜审言赴吉州时有京城名士四十五人送行,并一一赠诗;但是这一次的打击还是让杜审言又开始消沉起来。陈子昂的记录中描述:
    3 ?6 O3 \, @' M) c' T: |5 }, t0 u' ^7 k$ T1 i
    “杜君迺挾琴起舞,抗首高歌,哀皓首而未遇,恐青春之蹉跎。且欲攜幽蘭,結芳桂,飲石泉以節味,詠商山以卒歲。返耕餌術,吾將老焉,群公嘉之,賦詩以贈。凡四十五人,具題爵裏。”
    + D, m) z' o- D1 U4 f4 q+ M这样的表现不免让人唏嘘。不过想想也有道理,杜审言此时已经年过五旬,好不容易走上了仕途正道,却又因为自己的直言被贬谪吉州司户;已经打开的希望之门重新又关上了。而之前随着自己奔波却鹣鲽情深的薛氏却已逝去;陪伴自己的只有小了很多续弦卢氏,似乎根本无法理解自己的这种自杀智障的行为(这个后面会在解析杜审言其他诗词的时候提到)。这样的漫漫右迁路让人一想起来就意志消沉吧。& |# y. H  y, X; E

    * F7 T1 ?, |9 L* J3 I但是对于杜审言来说,似乎他孙子的那句话都可以映射在他的身上————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在这样的仕途挫折之中,杜审言的诗文却越来越精纯,越来越有味道。不过,对于杜审言来说,他的人生其实还只是开始了第一次贬谪打击;这一次打击将会因为一个悲剧而转化成喜剧……

    评分

    参与人数 7爱元 +36 收起 理由
    mezhan + 4
    一无所之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燕庐敕 + 10 谢谢分享
    重重无尽 + 6
    李根 + 4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1 12:03
  • 签到天数: 5 天

    [LV.2]筑基

    沙发
    发表于 2018-9-10 12:02:45 | 只看该作者
    这两天正好在看熊逸讲李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3 10:49 , Processed in 0.03839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