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C: ~6 c- h# l
1941年生产的南部94式枪身特写 r& U8 i% c# Y Z / j/ x% j! Q, }1 w9 O乍一看,此事非常奇葩。但细琢磨,这也在情理之中。0 k" _& p2 U \; f6 K- g
% U2 b8 x+ |' |& z" p
首先,南部94式其实还是达到了日本军方要求的。. O( y: m& l" e. t3 n
! D! _* m a* L外廓尺寸上,它比南部14式明显小一圈,重量上也显著轻了不少。该枪握把倾角120度,指向性极佳。虽说握把两侧的贴片材质,从南部14式的角质、木质变成了廉价的塑料制,但由于南部94式的握把前后缘都设计出了弧线,因此实际握持舒适度还要好于南部14式,并且部分抵消了全枪重心升高的缺点。虽说枪套设计得仍不完美,但抽枪速度仍快于南部14式。最为重要的是,在设计师的不懈努力下,该枪的加工工时,加工难度和造价,均比南部14式大幅下降。虽说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可靠性极差。尤其是在战争末期,因为要进一步降低工时,南部94的加工工艺越来越粗糙,让可靠性差的毛病愈发凸显。但在日本军方看来,这绝非不可容忍的缺陷。他们觉得反正自卫手枪的使用率极低,平时鲜有带弹携行的必要,确需使用前再拉套筒上膛也不迟。用使用方法的调整来克服武器的设计缺陷,在日本军方眼中是件性价比极高之事。 8 b b% j$ D5 t- I0 b& z' f% w: |- Y f9 ]( j!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