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沉宝 于 2017-2-9 20:48 编辑
) W8 e2 t" _2 K/ b, t: z/ a: M4 x l3 S: x5 \
本帖只是把我突然想到的一点记录下来,有些标题党。没有能力展开,不知道放在这里合适与否,不行的话我转到日志去吧。' E' k, T d' u- g9 m
. e+ i2 v; u/ A9 {6 mGoogle最近的deep learning项目展现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从原始数据中构造大量的冗余特征。这些特征虽然质量不如精心构造的特征来得好,但如果数量足够多,极有可能得到比以前更好的模型。 ——李沐的博客 http://mli.github.io/2013/03/24/the-end-of-feature-engineering-and-linear-model/, T' t3 c }% R
% h- s9 z# Y7 P, ~3 k0 _% g) j使用机器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个典型过程是:1)提出问题并收集数据,理解问题和分析数据继而抽取特征。2)依据这些特征建立预测模型,用大数据训练该模型。3)使用它得到问题的答案。8 Y5 q/ ^8 m& I9 @- T
6 u, \& y: u7 k6 n( o9 i其中,特征这个词大概其对应人的认知中的概念。简单清晰的概念可以使人很容易地掌握。比如说,把人分成男女两类,即使是三岁的小孩,简单地教一下,也可以很快地达到超过90%的辨识率。
5 l) j% ^; Y% Z* V7 m- w- G. X6 s4 j. o* r
对比中医vs西医,西医中的概念是精心构造的高质量的概念,以普通人的智力水平也可以无歧义地掌握。同一种病,可能全世界的专家门都能给出一致的治疗方案。相比之下,中医的很多概念都模凌两可,往往带有大量的冗余。辨证施治,既是中医的优点,有时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一个问题有许多不同的答案,再不就辨证,药方都开不出来了。, z, m1 ?/ G" ^' ~1 Y! W
1 c: t4 j, L7 h8 Q
然而,本帖一开始李沐的那一段话说明:只要数据量足够大(在医学中就是实践积累足够多),中医有可能得到比西医更好的效果。对于中药(成百上千种效果不明成份的混合物) vs 西药(单一化学分子为主),也可以适用这个想法。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