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66|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 伊朗行(3) - 亚兹德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18 00:11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合体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19:14: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过金庸的《倚天屠龙记》的人们肯定知道拜火教,那可是小昭当了圣女的教派。有多少人知道拜火教与伊朗的关系吗?
    伊朗,古称波斯,在阿拉伯人打进波斯,伊斯兰教成为主流宗教之前,拜火教是波斯人的国教。而伊朗中部小城Yazd就是拜火教的圣地。时至今日,每年七月的拜火教节日,还有世界各地的教徒前来Yazd谒拜。

    和在Kerman住地遇到的HK小伙一起坐大巴六个多小时到了Yazd。
    到的时候出了一点小麻烦。我们坐的车子好象是过路车,在入城时停了一下,下车一批人,然后就看见车子穿过某个比较热闹的城市----此前车子不断地穿过一些小镇,上客下客----而时间差不多就是该到Yazd的时间了。车子在城边又停了下来,又有人下车。我跑去问司机,Yazd到了吗?到了,到了,就在这下车。
    下了车,拦Taxi。可是司机不懂英文,也看不懂英文地址。HK小伙很机灵,指着LP上星期五清真寺的波斯文给司机看。嗯,懂了,竖起三根手指头。3万?OK,上车。
    老城街头的奔驰车。

    下了车就在老城里乱转,寻找合适的住地。正乱转呢,小巷对面走进几个游客样的人,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对面一个女孩已经和HK小伙同时惊喜地叫起来了:哈,是你!原来他们在Shirza曾同住一家Hotel。当下问他们住哪,多少钱,怎么样。一听不错,得,就是这家了,立刻就跟着他们走了。

    Kohan是家traditional hotel。所谓传统,就是把伊朗传统民居加以改造。总体格局就是中央一个水池,水池四周是树木花草,树下是三边有围栏的“大床”,铺上垫子,放上靠背,可以让大伙坐在上面吃饭聊天,再外围则是二层或三层的小楼供居住。一般来说,入口处的前台都比外边的路要低一级,里面的房间水池等等要再比前台低一级。这样的好处是外面道路上很热,里面的房间很阴凉。
    前台登记了一下,交了护照。住dorm。房间分成三部分,彼此连通,共12个床位。最里面有个共用的卫生间兼浴室。一个床铺一晚上10万里亚尔,约合5美元。


    晚上出去觅食。悲催啊,还是没找到restaurant,最后只好在一家卖三明治的店买了个三明治,4万里亚尔,胡乱填了填肚子。
    饭后在住地水池边上的“大床”上坐下,打开IPAD,上上网。小风一吹,很清凉。顿时觉得一天的疲惫都消失了。

    和带路的那四人聊了起来。他们都是从印度过来的。其中一个是11岁时从中国移民至加拿大的香蕉人,刚刚大学毕业,在11月工作前到中国,印度,伊朗玩一圈,下一站是土耳其。另外三个则分别从广州,深圳,苏州出发,在印度碰到,然后结伴同行,他们已经在伊朗呆了约十天,下一站也是土耳其。这三位在印度因为等待签证的缘故足足呆了四十天。在这四十天里,拉肚子已经不算什么了----当然后来他们也已经适应了。可是又都起了湿疹,那个广州MM手上都有点化脓的意思了。他们和我,还有住这家店里的其它几个外国游客聊起印度,讲他们和印度人斗智斗勇,找警察打架,等等。按苏州小伙的说法是,现在我提起印度,必须用F打头的单词来加以描述。

    第二天早早起床,先跑古城里走了走。此时凉快,阳光也不强烈,正是看景拍照的好时间。
    千年的老城,房屋,包括我们住的这家HOTEL,都是用泥砌起的。墙高道窄,外墙上无窗,这些都有利于热气上升,减少热气的侵入,从而尽最大可能保持房间内的凉爽。又因为泥墙易倒,就需要时不时地在空中搭起一“桥”以支撑绵绵不断的墙体。因为受力的缘故,这个“支撑桥”不大能够是一个平板状,而是拱形,事实上,这就是中东地区建筑多有拱形,或者可以称之为伊斯兰式尖塔状建筑的成因----很大程度上是气候造成。街边某处还有个向下走的台阶,漆黑一片看不清有多深也不知道下面是什么,不管不顾地沿着台阶走了下去,距离地面大约十米深吧,原来是个看上去已经荒废的蓄水池。




    时间还早,街上几乎没人。我一个人东张西望地街上漫无目的也没方向地瞎走。站在路口看哪边的道路似乎更为曲折就往哪个方向走。道路并不是那么平整。不多的几家街面铺子也没开张。偶尔一两个当地人走过,男人以好奇的眼光看看我,穿黑色长袍的女人则远远地瞅我一眼即立刻低下头快速从我身边走过,甚至当我摆弄相机时,谨慎地躲在某个墙角后抵死不出来,直到我放下相机了,她才现身快步走远。唉,连远远偷拍机会都不给我。


    难得有一个店刚刚准备开门。门口的小孩子兴奋地对我做各种表情。稍大点的姐姐则保持着距离礼貌地冲我笑笑。

    清真寺里走出了刚刚结束礼拜的女人们,个个都按最严格的教义要求,黑袍包裹着全身。只是,黑袍掩盖不住他们对我的好奇,个个走过我的身边时都会多瞅两眼。

    七点以后,阳光明显强了许多,于是就乖乖回店里吃早饭。早饭是自助式,主食是饼,自己挑蜂蜜、黄油、奶酪去抹了吃,饮料有茶或咖啡 ,配菜有非常清口的黄瓜片和西红柿,还有煮鸡蛋和酸奶。酸奶很浓,让我想起北京街头卖的小瓷罐酸奶了。美好的一天由早餐开始。
    天气太干,嘴唇极易脱皮干裂,喝水都没有效果。从印度过来的MM教我:用蜂蜜涂在嘴唇上效果极好。事后证实,这招确实很灵。除了一点:不可抹太多,以免招蜜蜂。

    八点顶着三十多度的烈日和香蕉人出门了。古城象个迷宫,道路四通八达,却又不保证某条路最后是个死胡同。我们沿着墙上的指示,寻找着亚历山大监狱----实际是个学校,波斯著名诗人拉菲兹曾在诗里把它喻为监狱,由此得名。监狱的隔壁就是哈里之墓。

    路上遇到一大群MM,个个身穿黑衣,倒不是长袍,毕竟是年轻学生。他们跟着一名男导游,到各处参观着,看见我俩的东方面孔,纷纷打招呼”Hi”,”where are you from?”,我们则回以”China”, “Qin”。于是人群里纷纷在念叨着”Qin”。

    走着走着很快就迷路了,没头苍蝇一样地胡乱转着,最后倒也转到了想去某博物馆。立刻进去,发现刚才碰到的那群学生都在。
    这是一座老房子,现在是作为建筑博物馆之类的了,给人们看标准建筑式样。其中就包括一个地下的水窖:从某阴面墙根下的地道口沿又陡又窄的台阶下去,水窖深藏于地下。庭院里又是一个木架子样的东西,这玩艺到底是什么?问了某美女,美女无法用英语给我解释,转身就叫来了他们的导游,导游解释:这是什叶派为了纪念本派圣人阿里。

    导游讲解的时候,身边立刻围拢了一大群美女:刚才想给他们拍照片,他们都表示拒绝,现在他们都跑过来给咱拍个不停了。好吧,咱总得展示一下东方大国之泱泱风采嘛,于是摆出自然、专注听解说的模样……

    德黑兰http://www.aswetalk.org/bbs/thread-18384-1-1.html
    克尔曼http://www.aswetalk.org/bbs/thread-18406-1-1.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6爱元 +48 收起 理由
    皇家骑警总监 + 2 谢谢分享!
    雪个 + 10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禅人 + 10 谢谢分享!
    老芒 + 10
    蓦然回首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18 00:11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合体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19:21:13 | 只看该作者
    中午在另一家传统旅店吃的。我和香港小伙各点了一份骆驼肉配芹菜,香蕉人点的是骆驼肉配土豆,主食都是藏红花米饭。原以为骆驼肉应该很粗,结果还好嘛。不过,我们仨都没吃出什么特别的感觉,纷纷表示“好象和牛肉没区别?”“也许这就是牛肉?”其实,骆驼肉和牛肉是一个价钱。




    猜猜这是什么?

    这是一份冷饮。一种看上去类似米粒的东西,冷冻,取出来时浇一勺糖水,撒点不知名的东西,就是上面那黑色的小点点。味道嘛,倒是冰凉去暑,甜滋滋的,还行吧。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14 收起 理由
    皇家骑警总监 + 2 有趣
    不打不相识 + 2 精彩
    蓦然回首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18 00:11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合体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19:35:47 | 只看该作者
    饭后三人溜达到了清真寺门口,说是清真寺,其实只是一个牌楼,有点象澳门的大三巴,就是那一堵墙。牌楼的前方右手部分有数个风塔。

    风塔,是古代伊朗人民的杰作,可以称为“土空调”,冷风从风塔上方进入,下沉,热空气上升,冷热空气交换,从而达到室内凉风习习的目的。


    从风塔正下方向上瞧瞧。一个大架子,象是风车?

    从街边一小屋进去上到屋顶,极目远眺全城,再爬到顶部摆个POSE。摆POSE前先偷拍个美女。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14 收起 理由
    不打不相识 + 2 精彩
    阳春三月 + 2 谢谢分享!
    蓦然回首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18 00:11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合体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19:45:15 | 只看该作者
    下一步就是去广大金迷的圣地之一:拜火教总坛,圣火庙Atashkadeh。三个人正大踏步前进呢,一辆车子停在我们身边,一个青年人问我们要去哪,然后就示意我们上车,说愿意带我们过去。犹豫了一下:方便吗?上来吧,我就是要往那个方向去。好吧,恭敬不如从命。
    他是一个药厂的研发人员,不过,很郁闷:很少有药需要他们去研发,感觉缺少用武之地。本来他还要给我们当解说,只可惜后来临时接到一个电话,把我们送到地方后就有事先走了。伊朗人民真是热情啊。

    拜火教,水也是同样重要的。事实上,拜火教信奉空气,水,火,土四大元素组成了大自然(听上去是不是和五行,还有古希腊的四大元素有点象?)。
    正殿前方一个圆形的水池。

    正殿顶上是拜火教的标志:一个人骑在鸟身上,左手持环,象征力量,右手伸出意为佑护,鸟身下方有两根长须,一左一右,分别象征着善与恶,连接标志中央部位的环形,表示善与恶的交互、循环----人性的两面,天人交战?

    殿内几乎没有任何的装饰,正中间的玻璃后,是千年不灭的圣火。

    正殿后面还有一座建筑,里面陈列着一些拜火教教徒的典型服饰。他们与穆斯林的最大区别就是一身白衣,而不是全身黑色。
    翻了翻留言簿,大多还是波斯文,除了英文以外还有少量日语。哈,有前两天那几个从印度过来的留言:求小昭,求赵敏,求周芷若,求乾坤大挪移。 一看就是屌丝男写的,连求小昭情敌的话都写出来了。BS!咱也来一段吧:奉教主口谕向圣女上小下昭问好。这才体现俺天朝来人的友好嘛。

    出了圣火殿,要去Silence of Tower。所谓寂静之塔,实际上就是拜火教的“天葬台”。与西藏的天葬不同的是,西藏的是要先由喇嘛来切割分解身体,再把“零件”扔在石块圈中。拜火教则是当教徒死后,亲友将尸身搬至山顶塔中的大坑里,任由老鹰来吃。这叫回归自然。
    特意挑了下午去寂静之塔,就是想感受落日余晖下的气氛。此处的寂静之塔实际上是有两座。山下是一些已经成为废墟的房屋。在当地,是用来清洗死者身体用的。清洁之后,再送至山顶。





    在山顶的时候,巧遇几个德国人。其中一个老头兴致勃勃地跳进坑里,仰面朝天,扮死人状,要求他妻子给他拍“天葬照”。见我们看热闹看得起劲,也拉了香蕉人一起下去。我和HK小伙旁边起哄:脱衣服!脱!赤条条来赤条条去!老头的妻子和同伴哈哈大笑,跟着一起喊:脱!坑底其实是大颗石头子,躺那的滋味不好受。

    落日时分的寂静之塔。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22 收起 理由
    不打不相识 + 2 精彩
    禅人 + 10 很适合做某类电影的外景地。
    蓦然回首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18 00:11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合体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19:54:55 | 只看该作者
    下山的时候巧遇六个当地的女大学生,几句热情的hi, hello后MM们要和我们合影,这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啊。


    MM们又嘀咕了一通,向我们发出了邀请:一起去附近某个花园走走。好啊,美女们的邀请,当然一定要接下。
    一起去了当地很有名的一个花园,夜色降临,灯光打开,花园别有一番意境,只是,光线太暗,又没带三角架,没法拍照了。

    叫了冰激凌,大家坐在“胡床”上聊天。和女孩们的聊天里了解了不少当地的习俗。
    伊朗小学生是男女一起上课的,中学时分开,但大学里又一起上课了。当然,也不是所有专业都对女生开放的。伊朗女性通常在24岁左右结婚。这几个MM都二十出头,当我小声问身边的两个女孩有没有男朋友时,一个说没有,一个则有些害羞地说有男朋友了。女孩们对中国显然很好奇,但也并非一无所知。当我们玩起游戏,写一个单词让对方一组某人比划出来,其它人猜的时候,女孩们写出的是the Great Wall。
    女孩们还是学生,学校规定晚八点半以前必须回校,我们只能在吃完冰激凌后分手了。

    评分

    参与人数 4爱元 +21 收起 理由
    阳春三月 + 2 精彩
    河蚌 + 4 给力
    蓦然回首 + 10 谢谢分享!
    橡树村 + 5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1-23 20:2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6#
    发表于 2012-12-22 20:08:30 | 只看该作者
    快更快更,我的签证下周就出来啦!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9-13 10:0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7#
    发表于 2012-12-22 20:11:31 | 只看该作者
    空气精灵 发表于 2012-12-22 19:54
    下山的时候巧遇六个当地的女大学生,几句热情的hi, hello后MM们要和我们合影,这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啊。

    菜看起来炖的烂烂的,又像泡菜的样子,那里的菜都是类似样式的嘛?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18 00:11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合体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0:31:51 | 只看该作者
    Yazd第三天,和路上碰到的北京俩口子一起包车去沙漠里的拜火教圣地Chak Chak等三地。
    第一站是Kharanaq,这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然而又在多年前就已废弃的小山村。其实,已经全然是片废墟,多少房屋早已坍塌。房间一如既往的小,看上去和Kerman的古城颇为相似。询问了司机兼导游,果然他们曾经经历了同样的年代。只不过,多了个摇晃塔,其实就是个塔,据说大风之时会摇晃,然后就是雨天,当地人以此预测天气。那不用塔也能感觉强风啊。不由地有些腹诽。



    站在已破败的屋顶上,谨慎地站在不是那么靠边的地方:虽然房屋不高,可架不住层层叠加,要真掉下去可不是好玩的。放眼远眺,村庄其实就位于一处山上,远处山峰连绵,两山之间一片平地,有一条河床,不过看上去应该已经干涸了。旁边是个小清真寺,据说当地曾有某著名人物途经此地,住过一晚,于是建起清真寺以表纪念。

    离开小村前往Chak Chak。

    Chak是滴嗒的意思,形容山洞里水滴下来的声音。当地拜火教教徒被阿拉伯骑兵追杀逃难至此,向神祈祷以求护佑,果然神仙显灵,追兵找不到他们了。事后人们发现山上多了个大洞,洞内有水。于是这个山洞就成为拜火教的圣地,命名Chak Chak。每年七月,拜火教的节日,世界各地信徒来此祭拜。

    洞在近山顶的位置,车子开到半山腰,再爬台阶上去。台阶很陡,爬到山洞处都有些气喘吁吁了。当然,也是因为天热的缘故。这一带旷野、荒山,烈日当头,爬山就是一个暴晒的过程。
    山洞门口绘有图像,是塞流士的立像,手执权杖。洞内不大,很阴凉。正面山壁上是三个火苗,那是传了千年的火苗。中央是个类似于祭盘样的东西,圆盘,中间有一“香炉”,可以点了香插在其中。也可以从圆盘中拈起一撮谷物或其它什么东西,撒入“香炉”,以示向神灵的祭拜。洞顶绘有塞流士的图案,毕竟在他执政时期,信奉拜火教的波斯帝国得到极大扩张。
    火苗居然灭了一柱,不过没关系,等会就会有专职看守人员再点上的。三个火苗不能全部同时灭掉的。

    看上去是一些谷物之类的东西。

    墙上绘有拜火教的标志,终于不用远远仰视,可以近处仔细瞧瞧了。

    这一家子人不知道是当地人还是来参拜的教徒,反正我们彼此正对着拍。

    从山洞出来,找了个荫凉地方坐下歇会,导游切开他从车上拎上山的西瓜,真甜啊。过来一个全身白衣的老人,和导游嘀咕了几句,接着导游就示意交钱了,原来老人是来收门票的!看那样子,这附近住的人家都是看守圣地的信徒。
    导游还给我们背了个西瓜上山当饭后水果!

    下山后导游说他有一个朋友住在附近,听说有中国人来此想邀我们去他家做客吃中饭,问我们是否愿意。三个人立刻商量了一下,结论是:去!看看当地人家,再尝尝家常便饭。
    主人是个看上去挺年轻的小伙子,很文气。他家在老城区的一个大院子里。我们的到来显然在他家里引起了轰动,家里的老人孩子全都跑出来看我们。

    我们在专门的一间会客室里“坐”下。房间里除了一整张大地毯外,别无他物,所有人都是脱了鞋后在地毯上盘腿坐下的。我们三个从没受过此种训练的,就只能一会儿跪,一会盘腿,一会侧腿,总之不停地换换姿势,让自己尽可能的舒服些。

    女人们很含蓄,躲在某扇门后偷偷地窥视,在我们做了示意,男人们也说了点什么后,有成年女性带着孩子们出来了,远远地坐在角落里。两个女孩儿,一个十岁,一个八岁,都已经戴上头巾了。开始时有些害羞,不敢走近,我们冲他们招手----不是摆姿态啊,实在是跪/盘在地上,不方便起身,只能招手示意了----再拍几张照片,招呼他们来看,这才把孩子们吸引过来。不过,孩子们的母亲,则表示不愿意入镜。后来只有一位年长者坐在孩子们中间半挡着脸入了镜。当然,他们也不会放过让孩子们与我们合影的机会。这就是彼此互拍,满足彼此的好奇心。


    猜得出这两个女孩子的年龄吗?红衣的是姐姐,十岁了,黑衣的是堂妹,八岁多。

    中饭主食是大饼,菜是蒸茄子,蒸的烂烂的软软的,浇上类似于酸奶汁一样的东西,拌匀,抹在饼上,卷起饼吃吧。平心而论,味道还行吧,至少不算太难吃。只是,纯素哎,一早出门跑了大半天,还有爬山,这会子一点没油水……

    这是刚刚从树上摘下来的开心果啊。外面是一层紫色的“衣”,里面是白色硬壳,再里面才是我们熟悉的果仁。开心果是伊朗的一大创汇产物,游客离开伊朗的时候,可以带走的开心果数量是有限制的。

    Meybod古城。

    地面的标记很奇特,有点象南美的太阳神?

    饭后去了鸽子塔,就是一座塔楼,以前有大量鸽子在里面搭窝。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一个鸟巢也会成为历史景点。

    猜猜看下面的建筑是什么用途?

    这是冰库。附近有两个大池子,冬天池子灌上水结成冰,然后把冰块放在冰库室内的大坑里,层层叠上稻草,表面也盖上稻草,夏天的时候,就从坑里刨出冰块,卖给居民。坑极深,大约有四层楼高吧?忘记具体的高度了。走在坑边约一米半宽的边沿上,不免有些紧张:这要掉下去了可不是好玩的。

    DSC_0986 (640x420).jpg (201.02 KB, 下载次数: 99)

    DSC_0986 (640x420).jpg

    评分

    参与人数 5爱元 +31 收起 理由
    皇家骑警总监 + 2 谢谢分享!
    不打不相识 + 2 精彩
    禅人 + 10 实地家访,经历 难得
    蓦然回首 + 10 谢谢分享!
    橡树村 + 7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18 00:11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合体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0:33:40 | 只看该作者
    亚兹德是这次出行中我最喜欢的地方。

    下一篇就是当“新闻发言人”的经过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10#
    发表于 2012-12-22 20:46:05 | 只看该作者
    空气精灵 发表于 2012-12-22 20:31
    Yazd第三天,和路上碰到的北京俩口子一起包车去沙漠里的拜火教圣地Chak Chak等三地。
    第一站是Kharanaq,这 ...

    这几天在看新疆历史。拜火教当年也是很火呢,遍布整个中亚西亚,新疆在佛教之前大都是拜火教的地盘。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18 00:11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合体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0:50:54 | 只看该作者
    晨池 发表于 2012-12-22 20:11
    菜看起来炖的烂烂的,又像泡菜的样子,那里的菜都是类似样式的嘛?

    根据本人不多的经验来看,便宜的菜都是这个样子的,后面你会看到样子好看味道也好的荦菜的

    点评

    不要半夜发!  发表于 2012-12-22 22:59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收起 理由
    蓦然回首 + 5 催更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18 00:11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合体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0:52:35 | 只看该作者
    橡树村 发表于 2012-12-22 20:46
    这几天在看新疆历史。拜火教当年也是很火呢,遍布整个中亚西亚,新疆在佛教之前大都是拜火教的地盘。 ...

    还有印度!
    至今印度南部还有不少拜火教教徒。

    去伊朗之前,我都没想到伊朗和印度在历史上那么有渊源,两家你打我我打你,互相抢地盘互相抢珍宝,建筑风格也多有相似之处。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收起 理由
    蓦然回首 + 5 催更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2-12-22 21:02:18 | 只看该作者
    不可抹太多,以免招蜜蜂。


    难道.....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天前
  • 签到天数: 1829 天

    [LV.Master]无

    14#
    发表于 2012-12-22 21:13:13 | 只看该作者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那个风塔了,很奇妙很有特色的设计啊。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18 00:11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合体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1:16:20 | 只看该作者
    daxiang 发表于 2012-12-22 21:02
    难道.....

    那边蜜蜂不少,但凡有花有蜂蜜的地方,不管是花蜜还是胡萝卜蜜,总会在最短时间内出现一只甚至数只的蜜峰围着嗡嗡转。倒是没有蛰人的意思。

    对了,没看见过苍蝇。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18 00:11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合体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1:38:45 | 只看该作者
    蓦然回首 发表于 2012-12-22 21:13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那个风塔了,很奇妙很有特色的设计啊。

    而且是很有效果的。
    这些风塔,至今仍在使用,配合以内陷式建筑结构,室内明显能感到很凉快,并且没有丝毫不透气的感觉。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4-30 00:02
  • 签到天数: 1213 天

    [LV.10]大乘

    17#
    发表于 2012-12-22 22:16:18 | 只看该作者
    空气精灵 发表于 2012-12-22 20:33
    亚兹德是这次出行中我最喜欢的地方。

    下一篇就是当“新闻发言人”的经过了。 ...

    非常好看,计划过两年去伊朗游览一下。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1-7 11:21
  • 签到天数: 181 天

    [LV.7]分神

    18#
    发表于 2012-12-22 22:29:55 | 只看该作者
    这种巷子,窄得象夹墙,打起巷战来,两头一睹没个跑啊。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18 00:11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合体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2:36:29 | 只看该作者
    禅人 发表于 2012-12-22 22:29
    这种巷子,窄得象夹墙,打起巷战来,两头一睹没个跑啊。

    小心背后有人抄过来。。。小巷四通八达。。。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9-13 10:0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20#
    发表于 2012-12-22 22:59:18 | 只看该作者
    空气精灵 发表于 2012-12-22 20:31
    Yazd第三天,和路上碰到的北京俩口子一起包车去沙漠里的拜火教圣地Chak Chak等三地。
    第一站是Kharanaq,这 ...

    波斯小MM真漂亮呀


    不过建议你吧让大家猜姐姐妹妹的那行字,往上提一个照片,我猛的一看,这妹妹长的好老像!这要是能猜出来可很有难度。倒是上面那张,真水灵

    点评

    Hahahaha  发表于 2012-12-22 23:09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1 17:09 , Processed in 0.077070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