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新闻周刊》8月16日称,在大反攻问题上,泽连斯基正在面临两难局面:要么孤注一掷,冒代价高昂的失败风险继续进攻;要么及时止损,接受政治上极具伤害性的撤退和失败。最要命的是,军方和总统府的意见相左。
7 Y4 ~4 U' P$ H" Q7 h8 U- W9 z% _: d$ p5 a6 x ^( f
西方和乌克兰都期望很高的大反攻已经进行两个月了,至今缺乏进展。在最初一段时间里,乌克兰都不愿承认大反攻已经开始,因为实在与预期相差太远。俄军构筑了多道防线,但乌军连第一道防线都没有真正突破。缓慢的进展和沉重的伤亡使得乌克兰政府和军方之间发生争执,西方国家也颇有怨言。9 ]/ {! t5 y7 s
$ i' `9 Y3 }# X q& `- i8 O6 j
泽连斯基承认,战斗进行得“非常艰难”,速度比预期的要慢。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则表示,乌军反攻正在稳步推进,防线稳定,正在逐步为继续推进创造条件。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就毫不避讳乌军遇到的“困难”,他表示,没人能预测反攻能走多远,又能取得怎样的突破。
6 r7 C1 p; `5 i" m0 w7 t( \' Q) `; h, k3 H
据《新闻周刊》透露,在大反攻发动之前,军方相当乐观,总统府也受到感染。但战局受挫后,总统府认为受到军方误导,军方则认为总统府幼稚。
& i: F9 c) b: {1 T4 o( \( X
! p! D2 q7 `' c ]3 n7 R据说乌克兰领导层目前分裂为两个阵营:总统府希望见好就收,实际上是知难而退,并为俄军可能的秋冬攻势做好准备。但包括扎卢日内在内的军方高层要求坚持进攻,对反攻进展的批评只是“源于误解的不耐烦”。
" {% U5 Q. x, F& l8 N3 m1 F
4 R" {; h* J: P0 o. {# Q7 P这当然是指扎波罗热方向的反攻,这也是反攻的主要方向,意在劈入俄军防线,一举切断顿巴斯到克里米亚的亚速海沿岸走廊,把克里米亚变为孤岛,最终夺回。这也是乌军投入最大兵力和受到最惨重损失的地方。) q* N/ ~$ f5 [0 v
1 @2 z" V3 \6 F乌克兰方面将反攻受挫归结为几个方面:
l# }3 H. j' R! g, g9 F9 G- J. S& c2 x! {9 i
1. 西方军事援助的延误
$ d) d- c* U2 R2. 缺乏空中支持* F$ K" u) _/ l9 Z6 X. ?" i
3. 俄军坚固的防线和逆天的地雷阵
0 o4 ^0 v1 T* Z: t- Z/ u! D/ `2 t% A2 {. S
& y7 e+ |; K) Z5 e/ [% A; ^都有道理,又道理不足。4 H& t$ X+ O) R8 y$ P: q k
* q! O9 h% U4 x/ W4 R! X乌克兰战争开始后不久,乌克兰就一面吹嘘西方武器的神力,一面抱怨乌克兰真正需要的援助迟迟不至。这不奇怪,苏军研究北约作战模式几十年,怎么打、具有什么样的武器装备体系非常清楚。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又在西方军事优势的神话里浸淫了20年,甚至在近些年里还通过西方军援有第一手接触。乌克兰对于西方有可能提供什么样的军事援助期望很高。
* J) v( b9 V7 W1 G8 C8 F1 h: a7 F D4 b7 l& q# I* ]
战争爆发后,西方对乌克兰充满溢美之词,使得乌克兰也以为自带光环。“乌克兰在为欧洲的自由而战。我们有出人出血的觉悟,你们就该有出钱出枪的觉悟”,接受施舍都成了恩赐,不断对西方加压、要求提供尚未提供的武器就不奇怪。9 _. N& ^' h" D
* ^, |6 |' b! S
在军事层面,乌军的要求也是有道理的。西方的军援看起来力度很大,但还是在挤牙膏。初期以轻武器为主,这对坚壁清野、寸土必争的游击战有用,但对机动和反攻没用。不需要扎卢日内,稍有军事常识就不难明白,要打赢战争,必须以攻对攻,最好把战争引向敌人的后方,这靠轻武器是很吃力的。
1 H* o: Q# f: e! t! P9 Y0 L- p& p3 ]+ R
西方确实借手东欧国家援助了大量苏制武器,这也是乌军熟悉和可以立刻上手的。乌克兰战争可能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苏制武器对苏制武器的战争,今后都不会再有了。但这些装备和弹药首先是冷战时代遗留下来的老东西,而且在一年多的惨烈战斗中基本上消耗殆尽,后面断供了。第三世界国家里可能还有库存,但完好状态可疑,而且这些国家基本上不愿站队,给钱赎买也拒绝提供。
, T0 B d& v0 S, B8 p
8 Q" @, Q' n+ H) T) G9 q其次在向西方一边倒的乌克兰看来,这些本来就是没人要的垃圾,迫不得已时的废物利用而已。乌军要的是全套西方装备,就像新发迹的小老板必须全身披挂进口名牌才能找到自我感觉一样。
. |, Q, g+ F( ?0 a: D9 o: a+ k1 k Z' h9 X* N2 u9 V# y
乌军继承苏军衣钵,习惯于大纵深机械化作战。对于乌军来说,西方军援需要从坦克(“豹2”还是M1“艾布拉姆斯”随意)、自行火炮(PzH2000还是M109A8随意)、多管火箭炮(“海玛斯”还算不错)、野战防空(呃,这个有点难办,就用国土防空的“爱国者”、NASAM、IRIS- T替代)开始,而不是鸡零狗碎的“标枪”反坦克导弹、“毒刺”防空导弹,连牵引式的M777榴弹炮都是糊弄事。
( v7 a K+ Q3 ^$ {8 S8 i
& t+ k, ] ~% h+ m0 i还要战斗机。北约作战都是空中优势开路,对乌克兰的军援怎么能没有战斗机?F-35就不指望了,F-15E也没戏,F-16“不过分”嘛。
7 R$ k$ ` {$ P& Z: p) A5 Q/ k" R7 V5 K( f* N: O" m q. t
但西方军援还真是在挤牙膏。一方面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谁都不清楚普京到底会如何反应;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援助成本的考虑。“豹2A6”在2007年就标价574万美元,现在1000万美元就很良心了。PzH2000比“豹2”坦克更贵。F-16在8000万美元级。
( v: }9 r7 }3 E# D5 C" G0 m- ^- u% {- d% V4 ]! s$ D8 ]
援助乌军的都是二手装备,但各国需要新购补货,才能确保自己的装备序列里不出现缺口,所以从援助国的角度出发,援助成本需要按照全新装备计算。
$ M- R7 @# D. h" G( k: T& u6 f: y# T9 p; p. Q4 E# ~! H
冷战结束后,欧洲军费开支已经挤牙膏30年了。现在正是通胀和能源危机的当口,实在不想开这个大口子。美国从20年反恐战争中刚抬起头来,准备集中力量对付崛起的中国,也开不起这个大口子。
# X* s9 ^( n3 G7 w6 w! ^7 b6 g
. u6 B, G5 n2 N+ f但传教者和皈依者都是狂热的,二手西方装备也比手中的苏制装备优越得多,这是西方军事顾问和乌军的普遍信仰。' h+ u- p5 q/ D0 C7 e; j
; }" F! f# }' i' v. x乌军在大反攻前信心满满,一方面是因为在2022年夏秋的哈尔科夫和赫尔松反攻中超过预期的顺利,另一方面是因为新到了大量西方装备。神器毕竟是神器,要是需要堆量才能创造神迹,神器也就不神了。9 I7 D: u6 B6 C9 i# M$ S( K% W% L
7 E9 x! i1 |* x3 K: P- @7 b乌克兰还将继续指责西方军援迟迟不到位,西方还将继续挤牙膏。支持乌克兰打下去,直到像在阿富汗那样把俄军打到知难而退,已经成为西方共同的最大政治正确,迫不得已的挤牙膏就成为必然,尽管西方对乌克兰不“知恩图报”颇有怨言。乌军也显然认为已经到位的西方装备足以发起有效的大反攻,并取得预期的胜利。% ]/ Y. S7 w" l+ _
9 k& x* T% K6 _( q+ @) ~- C
扎波罗热方向乌军劈入不成,反而被劈后,乌军发现神器不神,这就更需要西方赶紧上量了。这可能是近期乌克兰对西方的最大压力方向。
' W& c/ Z3 c9 K/ h3 i6 U8 J4 f5 c. r5 D6 P0 @8 y9 [' Z. }4 u
8月4日,俄罗斯国防部称,乌军自6月反攻以来,已经损失超过4.3万名作战人员和4900件武器装备。这估计有夸张,但乌军损失惨重是毫无疑问的。$ P, G9 V7 T" G4 ?7 x1 x1 [* f6 G
5 }5 ~5 H& t9 \1 ]5 Y乌军缺乏空中优势是事实,但俄军也缺乏空中优势。苏军传统就是不靠空中优势打仗。! w3 N1 s( d: c. w7 ~& N, s5 @
, h4 Z( k* z8 a5 ^% {- T" m, G( H1 Q
美国对援助乌克兰F-16一再犹豫,原因已经分析过很多,不再重复。简单地说,在全境受到打击和不具备西方规格基本空战体系的情况下,乌军不具备建立空中优势的条件。乌军也缺乏空地联合作战的训练,F-16很难直接用于空中火力支援。纵深打击不仅是空战掩护和战斗轰炸机的问题,还需要电子战支援、防空压制、空中预警,问题更多。
* N, _9 c; i- `. }& T: l0 F6 x/ y7 {6 `. Y; q: ^' \
零星F-16打游击只有象征性意义,大规模部署则还没有升空作战就变成回收废金属了。援助F-16只是政治正确而已,缺乏军事意义。) s. r( z1 u" K. c V$ U
: j" e. E) o8 h6 j! y6 }& F+ o. M
要是北约下场,空中优势也不可能从乌克兰境内基地出击。但在现在,没有国家会批准乌克兰F-16从自己的国家出击,攻击俄军目标。除了乌克兰,没人愿赌“普京不敢”。
: Y& {+ f6 \0 l( L0 v V
- \% ]5 i( c8 h6 g8 V/ g所以“当前的大反攻要是有空中优势就会如何如何”是个伪问题。0 u' n9 \$ u6 O& E3 L: r9 ?
8 _* }: b7 H# ]% L
俄军防线坚固和地雷阵倒不是伪问题,但肯定不是因为乌军缺乏情报。顿巴斯绞肉战打了快一年,俄乌双方都对对方的坚固防御有清醒的认识。大反攻前新闻里也充斥各种卫星图片,清楚地显示了俄军防御态势。乌军应该有更高分辨率的北约卫星图片。. u! S, M! x) w# `6 E4 u
) p# {' M9 }& C" y2 l( z9 { t7 {扎波罗热乌军折戟沉沙是出于对西方装备、训练和指挥的盲信。盲信打醒后,在乌克兰军政之间、乌克兰和西方之间爆发争吵是必然的。3 I" n, |% a7 D B* b' _4 h( q
6 i# ?5 N y. _# l在扎波罗热方向,乌克兰军政都是赌徒。赌徒都希望再赌一把,说不定就翻本了呢?差别在于谁出赌本。
" S2 R2 b8 j) M( R: t. \, H/ v1 q/ f
乌军只管下赌注,已经打红眼了,收不住手了。同时,对于军人来说,战场胜利压倒一切,现在撤退,军心可能就散了。在军事层面上,进攻受挫后的撤退也是对手反突击的最好机会。如果扎波罗热俄军反突击得手,不仅当面乌军损失巨大,还可能一手危及顿巴斯乌军的侧后,另一手危及扎波罗热市。; y" H l# X* P. s3 T' p) g W. \: {
) ]. u# t) z4 D5 i
顿巴斯乌军从战争一开始就坚守原地,要是现在因为后路被包抄而溃退,这是不可承受的灾难。
K! o- W1 i: Q% M C1 Z- @% ^6 N' `! }/ x
尽管俄军一直控制扎波罗热核电站,也宣称扎波罗热州公投并入俄罗斯,扎波罗热市一直在乌军手中。丢失扎波罗热对乌克兰是更大的灾难。
3 \( L# P1 o1 n; y: d7 N/ o1 c1 g. @% F& A$ {# k
但乌克兰政府要考虑赌本的问题。数数赌资不够用了,就会想以退为进,择机再赌,尤其是扎波罗热不是唯一的赌局。这正是问题之所在。
) G" \1 t& M; |1 x3 z+ q& n2 k& R8 a* r' _8 Q2 O: I o. y
在顿巴斯方向,“瓦格纳”拿下巴赫穆特之后,俄乌的拉锯并没有停止,有些阵地得而复失,但乌军反攻也同样举步维艰。( y& O2 b) l8 ?, j
3 }0 z$ Y+ z4 p, W4 a: ]9 D0 T
巴赫穆特实际上代表乌克兰军政之间更深的裂痕。: }. J: O! F7 J2 L0 r* B3 F
. s/ E7 l3 @7 l) p, e- T {: g6 D+ b! I泽连斯基把巴赫穆特当作乌克兰战争中的斯大林格勒。一方面把巴赫穆特打造成为乌克兰抵抗的象征,另一方试图把俄军钉死在巴赫穆特,为扎波罗热方向制造缺口,或者吸引俄军重兵,制造围歼机会。
! B0 ]# t! h3 h& `7 P% q$ }! }4 e4 ?( a2 ~9 u+ @7 S
但在顿巴斯,俄乌双方都囤集重兵,防线绵长深厚,根本没有突破围歼的条件。俄军也实力雄厚,猛攻巴赫穆特和坚守扎波罗热两不误,反而给泽连斯基制造了巨大的困难。% c- w" l% X1 ?3 E F
0 _: q+ `% M1 `8 c7 E在军事上,巴赫穆特到底有多重要,已经争不清楚了。打到现在,不重要也重要了,但主要还是政治意义。乌军在巴赫穆特伤亡惨重,也被钉死了大量宝贵兵力。如果早早放弃,有可能集中兵力,在俄军还没有完成战场建设的时候,更早启动扎波罗热劈入战,一举突破到亚速海岸,实现战役目的。* T: L& j, {! H, e( a% k! [
' a: Q' n0 l, j0 s+ a. ~
据说乌军和西方军事顾问都强烈建议放弃巴赫穆特,节约资源,集中兵力。但泽连斯基出于政治考虑,坚决要求死守巴赫穆特。在巴赫穆特失守后,坚决要求乌军死缠烂打也要夺回。
( {, V9 n1 {9 d" v) W+ H; q: Q9 ^5 B3 N# y5 J
巴赫穆特分散了乌军的兵力,浪费了乌军的时间,在未来回顾扎波罗热战役的时候,或许会成为不可忽略的一章。在某些版本里,巴赫穆特战役可能会比照为二战德军的巴尔干战役,推迟了巴巴罗萨战役的时间,使得古德里安向莫斯科的进军功亏一篑。
9 B) [. |5 M$ V6 `: ] h& k" t- e% w7 L; D
另一方面,在二战中,东线德军的败退是从斯大林格勒开始的,但实际上是希特勒就地死守、不准后退一步、每丢失一块阵地都必须夺回的命令后再也不可逆转的。巴赫穆特是不是也成为这样的转折点还不好说,但已经在乌军和西方引起不满。军事是政治的延伸,但政治手把手地操纵军事,历史上都没有好结果。* e* ~" f: X& }! x% `
& i2 Q6 c1 |/ N! H( p但泽连斯基还有一盘赌局更麻烦:库皮杨斯克。
$ E+ n' C1 M0 e- W
6 B' [1 }6 h: Y& i# J2 j) g这在卢甘斯克-哈尔科夫方向,和红利曼、依久姆成鼎足之势。在乌军主力被顿巴斯和扎波罗热方向钉住的现在,库皮杨斯克兵力空虚,很有2022年夏秋反攻时态势逆转的意思,当时这个方向的俄军实力空虚,被乌军一推就倒。" g+ d; e8 D* g7 X( @
; I+ }! Z6 j/ `) s9 m# K
俄军据说在这个方向集结了10万大军。在乌克兰战争爆发时,俄军号称集结了19万大军,但兵力分散在相当于从加拿大边境到佛罗里达半岛顶尖长度的战线上。库皮杨斯克是短得多的战线。4 W' m/ K* s. ]$ I/ M5 E4 n
6 H; h o P: ~- ?这个方向在战争初期以卢甘斯克民兵为主力,兵力、装备、训练、指挥都差一点意思,所以在第二阶段才取得较大进展,但因为兵力空虚,在乌军哈尔科夫反攻中又丢了。俄军没有打算重犯一样的错误。 f. o1 l; u) y& q8 n. Q- f
% U3 Q$ Q' L2 [) j乌军倒是不想犯错误,但兵力捉襟见肘时,无兵可派就是无兵可派。有说法乌军陆军司令西尔斯基亲自坐镇库皮杨斯克,但守住库皮杨斯克需要的不只是陆军司令。这也是扎波罗热乌军在第一波进攻后,不敢把剩余的北约新训旅一股脑统统砸进去、决一死战的原因,乌军统帅部没有糊涂到看不见库皮杨斯克这个大漏洞。
7 T; _% i. Z( o' ^( t) {6 {: Q8 M1 F7 r1 V% x! A
要是俄军突破成功,很有可能逆演哈尔科夫反攻,在乌军空虚的后方攻城略地,甚至得到别尔哥罗德、苏梅方向接应的俄军支援,占领哈尔科夫。这对乌克兰是巨大的政治和军事灾难。' H$ q" q9 C# V
% O% S6 ^ X, D6 C0 s( {
那时,泽连斯基的政治生命就完了。1 }) i. e9 N4 n
, u/ a# \" v7 S; J3 s" g" M
在大反攻受挫的现在,泽连斯基已经失去光泽了。
O; \* S1 ]: u7 ]1 P, }
7 ~6 X$ q8 _$ p# U4 t4 n) J在乌克兰,泽连斯基可能重回“业余政治家”的本色,失去军方支持是致命的。还记得一月间负责军需的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沙波瓦洛夫因为贪污而下马吗?当时泽连斯基有意把国防部长列日尼科夫解职,但后来不了了之了。以清廉、反腐为旗帜的泽连斯基治不了列日尼科夫的领导责任,原因不难猜测。有说法泽连斯基因为大反攻受挫,又有将列日尼科夫解职的想法,还是找不到合适的接替人选,也可能是因为军方的反对而执行不下去。
6 u7 L2 u* h; p* ]3 n. Z4 l
! D" E. d4 p$ |' E0 O0 D* @在西方,乌克兰是一笔风险投资,投资是要看到回报的,时间还不能太长,否则风投就该止损了。在立陶宛的北约峰会上,各国领袖勾肩搭背时泽连斯基孤单的场面还只有象征性意义的话,印度不顾乌克兰坚持而拒绝邀请泽连斯基参加G20峰会但没有受到美欧压力,就是另一个信号。在雅加达G20峰会上,美国和欧洲可是力压佐科邀请泽连斯基的。8 c. F1 Q) L2 X& [' M7 ]
5 K0 e7 k. Z4 K$ d
俄罗斯也来添乱。俄罗斯激烈抨击泽连斯基不奇怪,但对扎卢日内和西尔斯基很客气就暧昧了。
1 v% ]" ?: s7 r3 x# U; {
2 \, V: `% P1 W/ c' E对于乌克兰来说,最好的情况是扎波罗热乌军突破得手,一路打到亚速海岸,夺回梅利托波尔、别尔江斯克,要是能“顺手”夺回马里乌波尔,那就是历史性的大胜利了。但看来希望越来越遥远。9 I0 z2 }; r9 [0 @; d
8 b# L0 E+ s* n. m
据说俄军正在从主防线往前增兵,本来准备且打且退、弹性防御的第一道防线现在也不想放弃了。
1 X9 q7 F; F- Y2 H: ]; F' B( k: E v, a6 {
第二好的情况是夺回巴赫穆特,撼动顿巴斯-扎波罗热俄军的防御重心。考虑到俄军夺下巴赫穆特的艰难,乌军反夺也会一样艰难。这个希望也很渺茫,至少不会很快。
) e" q3 j/ d% V& k! t C K# F2 P$ C$ p E5 y% Y2 l! |
第三好的情况是俄军进攻库皮杨斯克受挫,这倒是可能的。在俄军得手之前,一切皆有可能。西尔斯克是防守基辅的英雄。俄军出于种种考虑,没有直接进攻基辅市区,兵力不足是很重要的原因,毁灭历史文化名城政治影响太大是更大的原因。
: ]1 D' W* E) Y) N# q6 h5 G% i
在库皮杨斯克,西尔斯克未必有再一次好运。俄军显然不想重犯兵力不足的错误,这也不是多大的历史文化名城,像马里乌波尔、巴赫穆特那样夷为平地不是不可能的。( x% O# {7 T) l8 x/ Q; g' V! v
; `4 _* i* X: X, Z* [
在乌克兰战争初期,泽连斯基俨然成为国父。现在,换人的风声时有所闻。乌克兰政局倒是不需要政变换人之类的戏剧性场景。2024年是乌克兰的大选年。在过去,乌克兰大选不会引起人们多大的关注。但现在乌克兰大选不仅影响乌克兰战争的走向,还影响世界大势。乌克兰政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人注目。
+ o, ?* m# c, s" s: C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