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然提到旋转翼,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思路,但问题也是多多。
7 e; E( B& h$ \1 e3 R2 r% \; i; u- |: o0 q
( L8 m* i* C, `4 n/ z6 e' B& J, E
波音X-50“蜻蜓”是已知的旋转翼飞机# T& ~; O. b) I* v; j) X
: f/ h3 Z* L, i
) O+ Y; z; `% p; Q
在垂直起落阶段,机翼是旋转的;升空后减速,最终锁定,成为固定的机翼# Y; D- c: d7 B; U5 [
8 R# X6 G, |5 K在理论上,旋转翼结合了直升机和固定翼的优点,波音也对此抱有很大期望,但在初步试验后,就停止发展了。恶魔就在细节之中。
& ^$ M( _' y2 s" C: U9 Z% R- g, \& L3 Z! O* U& R
![]()
* o b- u* I2 f7 h在旋翼和固定翼之间转换,一侧机翼需要在旋翼和固定翼状态之间180度扭转,否则翼型与相对气流方向就对不上了,但在飞行中的哪一个阶段做这事,就纠结了
/ u6 K9 a, h7 J4 k
% M7 k; ?, T0 O% L- V0 ]旋翼在飞机静止时,用旋翼的转动产生相对运动,产生升力;固定翼需要飞机有一定的速度,才能产生升力。问题是,固定翼的翼型是机翼两侧都向前的,旋翼则需要一侧向前、另一侧向后。在旋翼向固定翼转换,或者固定翼向旋翼转换的时候,一侧机翼这么在空中扭转180度是不可思议的,一侧失速立刻导致失控、坠毁。只有采用对称翼型,也就是说,不分向前向后,只用迎角控制升力
$ V. [0 k6 q2 H3 b' L0 Y7 L3 N- G
/ v5 O$ B) D: o Y7 ^ % ?0 N$ `6 ?$ a
典型翼型(下)是不对称的,对称翼型(上)是对称的,但旋转翼需要的不是上下翼面对称,而是前后对称# A! Z6 M' D- p3 J( C* A: Q/ [
# m* h1 o: {+ ]- j2 ?对称翼型早就存在,气动效率比平底水滴型翼型低,但前后对称的翼型单靠迎角产生升力,气动效率更低,并不适合对气动效率要求很高的长航时无人机。不过这解决了翼型扭转问题,容许在旋翼状态逐渐减速后,最后锁定,转入固定翼飞行;或者在固定翼飞行减速后,逐渐转入旋翼状态。
4 H8 v$ I* m3 L& M; N+ t) ^
: c8 W/ ^) x0 [' `但在动力上,需要驱动旋翼的传动和减速机构,还需要固定翼状态的推进系统,两者之间的转换也是的麻烦。1 w. v& ~3 o$ {+ l ]! i
4 ~- x" h3 m7 t, |
另一个思路是,旋翼无动力,当作旋翼机处理,只有单一的推进动力。6 p; g3 X" y6 ]8 t4 }0 B' a5 q
& J' }# c, _( k+ N( S: k. N2 U
![]()
- @' m% I' L, D& h9 i7 m$ f' x+ q& g, D0 i6 g- B8 [% K
旋翼机不能垂直起落,但能超短距起落,只要几十米就可以。传说中的可以在房顶滑跑起飞、降落就是这个意思。在072、075上,这样的超短滑跑距离够用了。取消直升机动力也简化很多,长航时依然不足,但可能是一个有用的折中?
- S) D& q/ ]6 O1 o7 a1 `* o9 `; P( A( A1 ^3 o
如果技术上能解决,旋翼-机翼能折叠翼,不需要双折,像航母上那样单折就可以,在旋翼状态折叠,在固定翼状态展开,那又可以长航时了。 n" i3 I4 e0 o* U
% f) G0 s ~) m% M3 f% V9 i5 \与折叠双翼相比,哪一个更有潜力?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