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科学家

相关日志

分享 原来这才叫休息!科学家揭示真正的“假期休息模式”
热度 23 云潇Rg 2016-10-6 22:57
为什么你睡了11个小时仍然觉得疲累?为什么你花了好几万去岛国度假并没有增加生活的热情? 都说要去KTV,去夜店,去游乐园就能忘掉不快,更带劲地开始新的一天,但是尽兴归来心里只剩空虚? 我们真的明白休息的含义吗?我们休息对了吗?你理解的休息是什么?一个饱觉?一阵疯玩?到KTV释放饭后的一串饱嗝? 休息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是恢复疲劳,放松神经,当你重新投入工作与学习的时候觉得又是一个精力充沛的新人。 如果你的休息方式并不能为你带来这些,那么,无论这些活动的名字听起来有多轻松,看上去有多High,它都是一种错误。 抛弃它们,来一场休息革命! 首先,来看看我们对休息有哪些误解 一、 脑力劳动者,补瞌睡对你没什么用 你写了一天的文案,主持了一天的会议,当一切都结束了,你叹到:太累了,这一天我要睡个好觉。我们的常识使得我们对疲劳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躺躺吧”。但这是一个陷阱。 睡眠的确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要对睡眠不足或体力劳动者适用。 对体力劳动者来说,“疲劳”主要是由体内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引起,如果十分疲劳,应采取静的休息方式。通过睡觉,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把堆积的废物排除出去。如果不是很累,也可以在床上先躺一躺,闭目静息,让全身肌肉和神经完全放松后,再起来活动活动。 但如果你是坐办公室的,大脑皮层极度兴奋,而身体却处于低兴奋状态,对待这种疲劳,睡眠能起到的作用不大,(除非你是熬夜加班,连正常睡眠时间都达不到)因为你需要的不是通过“静止”恢复体能,而是要找个事儿把神经放松下来。这样你可以理解为什么你周末两天不出门依旧无精打采,而只需下班后游泳半小时就神采奕奕。 二、 不必停下来,只是换一下 既然睡觉不能帮助我们休息大脑,那什么办法才可以? 答案是不停止活动,而只是改变活动的内容。 大脑皮质的一百多亿神经细胞,功能都不一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各不相同的联合功能区,这一区域活动,另一区域就休息。 所以,通过改换活动内容,就能使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休息。心理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做过一个实验,为了消除右手的疲劳,他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让两只手静止休息,另一种是在右手静止的同时又让左手适当活动,然后在疲劳测量器上对右手的握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左手活动的情况下,右手的疲劳消除得更快。这证明变换人的活动内容确实是积极的休息方式。 比如你星期五写了5个小时的企划案,最好第二天去给你的盆栽们剪枝而不是睡到太阳晒屁股。还有一点,当你无法选择由脑力劳动转入体力劳动时,你不妨在脑力劳动内部转换。 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就讲过他的心得:“我本不是一个生来适于研究学问的人,因为我用功的时间稍长一些就感到疲倦,甚至我不能一连半小时集中精力于一个问题上。但是,我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即使是不间断,我也能够轻松愉快地一个一个地寻思下去,这一个问题可以消除另一个问题所带来的疲劳,用不着休息一下脑筋。于是,我就在我的治学中充分利用我所发现的这一特点,对一些问题交替进行研究。这样,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觉得疲倦了。”所以,如果你有好几个问题要处理,最好交替进行,而不要处理完一个再开始第二个,那样会很快被耗尽。 三、 最好的休息,是让你重燃生活的热情 我们的疲惫主要来自对现有的一成不变的生活的厌倦。所以最好的休息项目就是那些让我们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热情的活动。如果你干完一件事,能够幸福地感叹“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那这件事对你来说就是最好的恢复热情,调节情绪的方法。但可惜,我们缺乏对“休息”的想象力。我们能想出来的休息方法不是痴睡就是傻玩。 我们给你开了下面一些活动清单,基本思路是以“做”来解决“累”,用积极休息取代消极放纵。当然,最适合你的方法还是要你自己探索。事实上如果你觉得打扫卫生比坐过山车是更好的放松,那么就去吧,别管世界上的其它人都在玩什么。 也许你可以: 1、用看两小时让你开怀的漫画或小说代替去KTV唱那些一成不变的口水歌。 2、试着放弃在周六晚上去酒吧,10点入睡,然后在7点起床,去没有人的街上走走,或是看看你从来没有机会看到的早间剧场,你会发现这一天可以和过去的千百个周末都不相同。 3、不要再去你已经去过无数次的度假村找乐子了。找一条你从没去过的街道,把它走完。你会发现这个你感到腻味的城市,结果你确并没有完全体会到它的妙处。 4、旅行,而不是换个地方消遣。去一个地方对那个地方本身心存好奇,对自己这趟行程心存美意,感受自己经验范围以外的人生样貌。而不是坐了5小时飞机,只是换个地方打麻将,换个地方游泳,换个地方打球…… 5、从这个周末起学习一项新的技艺,比如弹电子琴,打鼓……每周末练习1小时以上。 6、去社交。不要以为它总是令人疲惫的。虽然和看书比起来,它稍有点令人紧张,但也能让你更兴奋,更有认同感。你必须每周有两三天是和工作圈子和亲戚外的人打交道。它让你在朝九晚五的机械运行中不至失去活泼的天性。女性朋友们尤为需要走出去和朋友聚会,这些时刻你不再是满脸写着“效率”的中性人,而是一个裙裾飞扬的魅力焦点。 7、做点困难的事,如果你是精神超级紧张的人。心理学家发现解除神经紧张的方法,是去处理需要神经紧张才能解决的问题。曾经一位精神即将崩溃的总经理找到一位医师给出治疗建议,结果他得到的处方是去动物园当驯狮师。一个月以后完全康复。所以压力特别大的时候你可以为自己再找份工作,但不要是和你职业类似的。比如去孤儿院做义工,或者去一个复杂的机械工厂从学徒干起,或者做一道超级复杂的数学题。 往往珍惜生命的人,会不顾任何代价,去求得一个休息。休息十天、半个月,他们回来了。再看呀,是多么神奇的一种变化!他们简直是一个新生的人了。生机勃勃,精神饱满,怀着新的希望,新的计划,新的生命憧憬,他们己消除疲劳,获得了从新起航的动力——燃料。 花些时间休息,可以使你获得大量的精力、体力,使你取得从事任何工作,应付各种问题的力量,使你对于生命,能有一个愉快正确的认识,天下还能有其它时间的投资对于你更加有利吗? 当听到有人说,他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去休息,觉得这个人有些反常。或是他的能力不够应付他的业务,他的工作缺乏系统性;或是他不善于支配他的员工,以致自己离开时事业就无法运行;或是他生性就太吝啬,没有部下或团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不肯牺牲。当然,假如他工作没有计划、没有系统,本人一离开岗位,一切事务就要无法运行的话,他自然不能休息了。但是假如他是一个有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假如他的工作有系统、有计划,适度休息,这正是业务中的有利投资,因为休息回来,他的精力会更加集中、精神会更加饱满。由此他的生命会延续的更长。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与发挥。 每一个人都应该抛弃只顾工作不顾休息的念头。那种“生命不止,奋斗不休”的观念是错误的,应立刻从脑海中消除掉。 否则,你还没有走完你应走完的生命旅程你就长眠于地下了。到那时你的理想、前途、事业不就都成了泡影了吗?因此舍不得时间休息的人,绝对不是一个聪明人。 从人性的立场上来说,休息一事,利大于弊。古语说得好:“在患病的时候,任何人都是坏人。”即使是心底最善良的人,在身体疲惫不堪、神精衰弱的时候,也会变得不通情理、脾气暴噪。因此,当需要休息的候,你应该休息。不然的话,你的行为正如导师列宁所指出的那样:“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
个人分类: 点滴|1330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这些科学家应该是搞反了。
热度 20 njyd 2016-9-6 22:16
七万年前人类险些灭绝 全球只剩2000多人 按这文中说这2000多人是众多人灭绝后剩下的。 为什么不是一个人的突变发展起来的? 在一个族群中,不可能同时都发生同样的基因突变。 所以现在人的任何一个基因都能追溯到最早的一个个体。 一个生物个体,如果发生了有益的基因突变,它在这个种群中就有了一定的优势。 如果它有幸活到产生后代,它这个有益突变就会流传下来,它的后代就会渐占据整个种群把其他的成员排挤掉,这就是进化。 所以现代人都能追溯到这2000多个祖先身上,那么这2000多个祖先更大的可能是同一个祖先繁衍扩大出来的,而不是一个更大的种群灭绝剩下的。 即使这2000多个祖先是一个更大的种群灭绝剩下的,这个更大的种群也只会是同一个祖先繁衍扩大出来的。
415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乙肝病毒受体发现团队负责人李文辉:新发现比发论文重要
热度 8 twqltwql 2016-6-5 01:12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YiLiao/2016_06_04_362838_s.shtml 自乙肝病毒上世纪70年代被人类发现以来,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研究如何彻底治愈乙肝,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李文辉博士率领的团队便是其中之一。2012年,他们宣布发现了乙肝病毒的受体,在深入了解乙肝感染机制的路上前进了一大步。而该团队自2007年秋组建以来,一直顶着压力全力攻克这个研究成果,放弃了发表相对容易论文的机会。2016年6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李文辉及他的团队,其中提到,在研究即将迎来黎明的时刻,李文辉给团队打气道,只要自己的能力提高了,即使这次没有成功,今后肯定会有成功的机会。归根到底,做出新的发现比发表论文更为重要。 李文辉(资料图) 以下为《人民日报》系列文章“关注·他们为何能领跑”之六,原标题:《8年多来,北生所李文辉团队一直迎难而上、全力以赴研究乙肝病毒感染机理 新发现比发论文更重要》,作者 赵永新、张佳怡 。 至今仍让全球2.4亿多人遭受痛苦的乙肝病毒,是美国已故科学家巴鲁克·布隆伯格(Baruch Blumberg。观察者网注)在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研究所,是目前全球顶尖的乙肝病毒研究机构。 前不久,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研究员李文辉应邀到该研究所做交流讲座。讲座后,巴鲁克·布隆伯格当年的助手,如今已白发苍苍的汤姆·伦敦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真的很高兴,你讲了40多年来我们一直想知道的事。” 只要这个课题有价值、有意义,就不该怕困难和风险 2007年10月底,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艾滋病和SARS冠状病毒研究的李文辉回国,到北生所另起炉灶,决定带领新招聘的助手和学生做令许多同行望而却步的课题——寻找乙肝病毒(英文简称HBV)受体。 乙肝病毒要想感染人类,必须先与细胞膜上的一个蛋白结合,然后才能进入宿主细胞,这个蛋白就是HBV受体。只有找到这个受体,才能深入了解乙肝的感染机制,进而研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 自乙肝病毒被发现以来,全世界许多顶尖科学家都在苦苦寻找它的受体。但是,40多年过去了,科学家们都无功而返。 “我可以做相对容易、好发论文的课题,但我想做乙肝病毒受体,因为它是这个研究领域最难也是最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李文辉告诉北生所所长王晓东,“即使最终我们可能做不出来。” 北生所所长王晓东 李文辉之所以做此决定,既源于他早年在国内医院实习时切身感受到的乙肝病人的痛苦,也因为这项工作巨大而迫切的现实需要:目前仍有超过2.4亿慢性乙肝患者,中国就约有1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慢性乙肝病人有3000万左右,每年约35万人死于慢性乙肝相关疾病。而当前已有的药物均不能根治乙肝,病人必须终身服药。 李文辉知道,做乙肝病毒受体难度极大、风险极高,很可能劳而无功。但是,他对王晓东说:“只要这个课题有价值、有意义,就不该怕困难和风险。” “你都不怕失败,我们还怕什么?”王晓东说,“所里会全力支持你!” 整整4年团队还没有发表一篇论文,经历过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课题选定之后,李文辉先带领学生们“打地基”。他们查找到国内外已发表过的相关论文,从里面辨别真伪、分析方法、总结教训,寻找可能提供启示的蛛丝马迹…… “地基”打得差不多之后,他们又购买来两只树鼩,试着把这种外形酷似松鼠的类灵长类小动物养活。原来,不同于其它病毒,乙肝病毒只能感染人类、黑猩猩和树鼩。根据分析,研究团队认为,在现有条件下,树鼩是唯一的突破口。于是,他们从树鼩的体内取出肝脏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建立研究乙肝病毒的体外感染模型,期望从中发现乙肝病毒的受体。 然而,等待他们的,是非同寻常的挑战。 李文辉(资料图) 乙肝病毒几乎是世界上最小的病毒,直径只有40纳米。在几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负责乙肝感染的病毒蛋白看上去像一个大脑袋、短柄的毒蘑菇。它镶嵌在病毒包膜上,短柄儿前后4次跨过细胞膜。这一现象在病毒中非常特殊,很难用已有的实验体系进行研究。 在高通量测序中心帮助下,科研人员首先建立了树鼩肝细胞的基因表达图谱。之后,再通过各种手段分析,寻找树鼩肝细胞里可能与乙肝病毒结合的相关蛋白…… 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由博士生严欢带队,用“鱼钩”把“小金鱼”(比喻乙肝病毒受体)“钓”上来;另一路由博士后钟国才带队,用排除法筛查。结果,几个月过去了,两路兵马均无功而返。 “是不是这个受体根本就不存在?”学生们陷入深深的困扰。 此时,时间已过去了整整4年,团队还没有发表一篇论文。作为领队,李文辉的压力无疑是最大的。但经验告诉他:他们可能已经到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 在一次讨论会上,李文辉对学生们说:“这个受体是肯定存在的,只是它非常隐蔽,躲藏在很难察觉的地方。也许这个地方我们已经去过,只是没有发现目标。” 至于论文,他说:“论文固然很重要,但比论文更重要的,是在研究过程中,自己的学术能力有没有提高。 我想同学们毕业时最重要的收获,是你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学到了什么东西。只要自己的能力提高了,即使这次没有成功,今后肯定会有成功的机会。归根到底,做出新的发现比发表论文更为重要 。” 之后,大家又重新鼓起了勇气。这时候,李文辉的爱人、此前也在美国哈佛医学院从事病毒和抗体药物研发的隋建华加盟北生所。在她的帮助下,团队对“渔具”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个单克隆抗体位点加在“鱼钩”上,便于定向追踪和捕捉。同时,严欢在原来的“鱼钩”上加一个“倒钩”,防止狡猾的“小金鱼”逃脱。经过改造后“渔具”不但有了强有力的“双保险”,而且也加了高灵敏的“跟踪器”。 科研是一条艰辛的路,但其中的乐趣是一切其它享受都不能替代的 李文辉团队利用改进后的方法及“渔具”继续“钓鱼”。 2012年1月7日午夜过后,在蛋白质组中心主任陈涉的帮助下,通过质谱鉴定,景致毅在多条外形很相似的“鱼”中找出了可能的“小金鱼”; 1月11日凌晨,初次验证结果表明,这条“小金鱼”——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又称“肝脏胆酸转运蛋白”,英文简写NTCP),很可能就是他们寻找了多年的乙肝病毒受体! 但是,这只是初步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可靠验证。此时已近年关,严欢、钟国才、徐广伟等4位同学放弃回家过年,和李文辉、隋建华一起,继续加班加点。 1月27日是农历大年初五。这天晚上,李文辉走后,严欢继续留在实验室工作。凌晨两点多,他得到了一个关键结果:把受体导入原来不能被丁肝病毒(其受体与乙肝病毒是一样的)感染的肝癌细胞,结果实现了感染! 兴奋不已的他立刻给李文辉打了个电话:“铁证如山,就是它了!” 李文辉没有严欢想象的那么激动:“应该没错。早点睡吧,明天还要继续。” 他知道这类验证必须要做两个:一个是功能获得验证,一个是功能丧失验证。严欢做的这次丁肝病毒验证,只是功能获得实验的一部分,后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他们又继续进行乙肝病毒的功能获得验证。这一步难度更大,但它是证明NTCP是乙肝病毒受体的关键证据。他们尝试了多个方案,直到3月中旬,通过改进细胞培养基的成分和培养方法,钟国才和严欢先后成功确定了乙肝病毒在原本不能感染的肝癌细胞上的感染。 同时,钟国才还和徐广伟等人花了几周时间,分别完成了在人类肝细胞上受体的功能丧失实验。 至此,研究团队从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验证了NTCP就是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特异性感染人类肝细胞的受体。 此后,团队又夜以继日做了大量的实验,补充了许多新的数据,以让结果更加可靠。 2012年11月13日,文章终于在科学杂志《Elife》在线发表——这是李文辉实验室成立5年多来发表的第一篇乙肝论文。 大家的喜悦可想而知。说到这里,隋建华引用了她的博士生导师宋曾璇教授曾写给她的一句话:“科研是一条艰辛的路,但其中的乐趣是一切其它享受都不能替代的。” 该成果赢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乙肝病毒感染研究领域国际专家、德国海德堡大学史蒂芬·伍本教授在第一时间发来电子邮件:“这一突出成果对HBV研究领域的影响不可低估,它将改变乙肝病毒研究领域内现行的研究模式,将可能帮助乙肝治疗新药的发现而为乙肝病人造福。” 做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经过科学实践验证的东西,才是靠谱的 “找到乙肝病毒受体,等于打开了一扇门。”李文辉说:“其实门打开以后,新的问题更多——所有重要的科学发现在这一点上是相通的。继续前进,去挑战新的未知前沿,我们责无旁贷。我们的目标是全力以赴继续往下做,直到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 李文辉和隋建华团队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前者继续在基础研究上深挖,后者则聚焦抗体药物研发。 “钟国才和严欢之后,新来的学生也非常用心,相当有拼劲儿。我告诉他们晚上12点以后不许在实验室干活,但是他们还是悄悄继续做。我们选择了重点方向,虽然有些并不熟悉,但大家都在全力以赴。”说到这里,李文辉很欣慰,“我们的工作到目前还是领先的。我们建立了更为优化的细胞和动物模型,现在全球的同行都在使用这一工具。同时,我们对病毒慢性感染建立的分子基础等有了更多了解,受体与病毒感染引起肝癌等严重疾病的可能联系也日渐清晰,很多新发现非常有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北生所的英文名称——Natio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Beijing(国家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与其中文名字并不一致,这也暗示了它出身的复杂性 在北生所二楼的生物制品中心,笔者见到了隋建华。个儿不高、比实际年龄看上去年轻很多的她总是在微笑,从里到外透着干练。据她介绍,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 针对乙肝病毒的抗体药物研发也比较顺利。“这个抗体把受体和细胞之间的通道打断,从而阻断病毒进入新的宿主细胞,打破旧的循环,建立新的生态。”她笑着说,抗体的实验阶段在两年前已经做完,现在正在推进临床前研究。从目前来看结果比较理想,上下游的生产工艺也基本过关,力争尽早申请开展临床试验。“我们想在临床研究中测试它,单独或和已有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联合使用,看是否能为病人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当然,距离临床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说到研发前景,他们都表示出审慎的乐观。“做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你可以忽悠一时,但不靠谱的东西在历史上啥也不是,甚至会成为笑话。”李文辉说,“只有经过科学实践验证的东西,才是靠谱的。我们崇尚的是严谨的科学。”
个人分类: 黑科技|627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袁岚峰:韩春雨究竟做了什么?意味着什么? (中科大胡不归) ...
twqltwql 2016-6-3 17:05
http://www.guancha.cn/YuanLanFeng/2016_05_30_362228.shtml “就是你的内心一定要是一个什么,比如我的内心,即使没有发这篇文章,即使大家不知道有韩春雨这个人,我的自我认同一直是科学家,而不是科学工作者。” ——韩春雨 2016年5月,中国最热的科技新闻人物是韩春雨博士,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5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他的论文“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我的专业是理论物理化学,对生物学了解不多。不过根据我对这项成果有限的了解以及对科学规范的经验,可以试着大致描述一下这项工作的内容。此外,我想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谈谈这件事对科学界、对社会公众、对青少年有什么启示,这想必是有更多人关心的。 韩春雨的成果究竟是什么? 韩春雨发现的,是一种以DNA为先导编辑基因的方法,简称NgAgo。此前最常用的基因编辑方法叫做CRISPR-Cas9,是以RNA为先导。CRISPR-Cas9技术是2013年发现的,然后它的应用出现了井喷,在三年之内创造出了巨量的成果。生物学家的评价是“很难想起曾经有哪一次科学革命像CRISPR这般如此迅速地改变生物学界”。作为一个例子,2015年中山大学黄军就副教授编辑人类胚胎基因的工作就是用这项技术做的,他因此入选了《自然》杂志评选的2015年度十大科学人物。CRISPR技术被《科学》杂志评为2015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许多生物学家认为CRISPR得诺贝尔奖是早晚的事。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韩春雨 2014年,有人发现了一种方法能以DNA为模板编辑DNA,叫做TtAgo。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需要在65-75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而大家都知道,人的体温是37摄氏度,大多数哺乳动物也差不多,所以使TtAgo的实用性大打折扣。韩春雨的工作,就是在TtAgo的基础思路上改进,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搜索和实验,找到了一种新的同源蛋白,能在37摄氏度下运作。 我对NgAgo的了解基本就是这些。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项重大的创造性成果。保守地说,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的可能性,给出了CRISPR之外的选择。至于它是否会取代CRISPR,是否会得诺贝尔奖,现在都言之过早。好比打开了一扇通往藏宝室的大门,里面的宝藏可能很丰富,也可能不太多。真正重要的不是现在就评估宝藏有多大,而是赶快去探索。 未来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最好的是NgAgo成为基因编辑的主流技术,获得诺贝尔奖。也可能跟CRISPR(以及将来可能发现的新技术)各有适用的范围,互相不能替代。还可能最后发现用处不大,大多数基因编辑还是要用CRISPR。这些可能性现在都不能否定,这是个开放的问题。但即使是最差的可能性,NgAgo仍然是一项重大的成果,必然会带动很多相关研究,这是毫无疑问的。许多媒体把它称为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我的理解是,从宽泛的意义上可以这么说,它是有潜力进入诺贝尔奖的考虑行列的,但如果以为一定能得奖或者得奖的可能性很大,那就过头了。 正如韩春雨自己的说法:“如果说此前的技术是一个菜市场,我们就是发现了另一个菜市场,丰富了人们的选择,而这个菜市场究竟好不好有待全世界的科学家去验证,当然我也会进一步探究。”(《 副教授十年没发文章 一夜变成“诺奖级”科学家 》)别人都可以随意表态,而韩春雨本人谨慎是正常的,这是一个负责任的科学家的态度。 另一方面,有人认为这项研究不属于创新型研究,是跟风型的。这种说法其实有点见仁见智的意思。NgAgo的基本思路来自2014年的TtAgo,所以如果非要说它是跟风,也无不可。但是科研原本就是这样,任何成果都是有所本的。牛顿发明微积分是个神级成就,然而在他之前已经有费马、笛卡尔、帕斯卡、开普勒、伽利略等许多数学家做出了很多贡献。莫里斯·克莱因在《古今数学思想》中说:“微积分问题至少被17世纪十几个最大的数学家和几十个小一些的数学家探索过。”这其中还包括牛顿的导师伊萨克·巴罗(Isaac Barrow,1630—1677),他是剑桥大学第一任卢卡斯数学教授,发现牛顿的天才后主动把这个席位让给牛顿,堪称高风亮节的楷模。巴罗的《几何讲义》是对微积分的一个巨大贡献,简直可以说只差临门一脚了。难道我们要因此把牛顿称为跟风吗?所以我的看法是,任何科研成果都既有继承的因素也有创新的因素,只是两者比例的问题。这是个连续变化,没有截然的分界线。 中国的基础研究有了突破,仪器设备业就应该跟上。基于韩春雨的发现,可望发展出中国原创的基因编辑仪器设备,基因工程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自己原创基础技术,推动自己的产业升级,以至创造一个全新的产业,像量子通信,这是最好的模式。 中国科技大爆炸,一场身边的革命 以上是对韩春雨成果科学意义的讨论。把这件事放到中国科技大发展的背景下看,会有更多的理解。 如我在《 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 》中用许多硬指标说明的,中国科学家的重大成果正在源源不断地产生。中国每年取得的基础研究成果仅以较大差距低于美国,跟英法德日处于同一层次,并正在显著地超越它们。2015年就有好几个标志性的事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大亚湾中微子项目中方首席科学家王贻芳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陆朝阳团队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被英国物理学会评为年度十大物理学突破之首,黄军就被《自然》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之一。 中国科技的爆炸式发展,社会大众可能了解还比较少,但对业内人士而言却是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已经习以为常,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道理其实很简单。杨振宁在1999年左右有个演讲《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谈到:“以下的几个长远的因素是使得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能够有辉煌的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一个是需要有聪明的年轻人,有头脑做科学研究;第二是需要有重视纪律、重视忍耐心、重视勤奋的社会传统;第三要有决心;第四要有经济条件。……中国在20世纪里有前三者,到了21世纪我认为将四者具备,所以我对21世纪中国科技的发展是绝对乐观的。”这个道理看似质朴,却比很多大谈国民性、体制之类看似高深的观点都要深刻,因为它抓住了长期的基本面。 其他国家的历史也证明了杨振宁的洞察力。美国在19世纪末的时候,已经是经济总量数一数二的繁荣国家,然而社会乱象丛生,黑社会横行,科技跟欧洲相比十分落后。用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会长亨利·奥古斯特·罗兰(Henry Augustus Rowland,1848—1901)的话说,“在科学方面,我们国家还没有出版过或者即将出版任何中小学教材以上的书籍”。但在此后的几十年间,美国的科学就迅猛上升,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占据了全球的制高点。简而言之,有钱有人有坚定意志就能搞好科技,这是个“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一般的真理。 2015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 2015年科学报告:面向2030 》。美国用于研发的投资占全球28%,中国紧随其后(20%),超越欧盟(19%)和日本(10%)。占世界人口67%的其他地区仅占全球研发投资的23%。此外,目前全球约有780万科研人员,其中欧盟占比最多,达22%,其次是中国(19%)和美国(16.7%)。由此可见,中国对科研的投入已经达到了仅次于美国的高度,产出仅次于美国是理所当然的。 2000年8月,杨振宁在在中国科学院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提出,20年内中国本土的科学家将会获得诺贝尔奖。此论一出,遭到了许多名人经久不息的围攻(《 屠呦呦获诺奖咱也不能忘逆耳之言 说中国科学家得诺奖是做梦的言论都被他收集到一块了 》)。典型论调如:“杨振宁先生是在说客气话。”“诺贝尔奖,并不相信杨振宁的预言。”“你见过奴才搞创新的吗?”“我们离诺奖越来越远。”“过150年也没戏。”“1000多年来,中国对人类的科学技术进步,没有任何贡献。以后也不会。”……屠呦呦的诺贝尔奖揭晓后,这些人都成了小丑。 不过屠呦呦的成果是几十年前做出的,怀疑者仍然可以说现在不行,甚至认为现在不如以前。韩春雨的突破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就在当下,中国的年轻科学家就可以做出重大成果。这是最显著的一重意义。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领奖现场。 迅速增加的板凳深度 韩春雨能引起如此广泛而持续的关注,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所在的单位。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怎么听说过河北科技大学,更不用说指望它做出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了。 这引出了第二重意义。美国科学实力的强大表现在很多地方,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美国的二流院校都有许多卓越的科学家,包括不少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例如CT的发明者阿兰·科马克(Allan M. Cormack,1924—1998),197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是塔夫茨大学教授。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齐兹·桑贾尔(Aziz Sancar,1946—),是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授。美国二流大学的教授中大牛人的比例比一流大学低一些,但大牛人能达到的高度并不低于一流大学。美国二流大学做出任何了不起的成果都不会令人意外。用体育界的语言说,美国学术界的板凳深度特别深。 十多年前,中国一流院校的国际一流成果都很少,二流院校就更不用提了。近年来,中国一流院校在顶级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暴增,二流院校也时不时地出现在上面,完全是鸟枪换炮。这是由于中国的高级科研人才迅速增长,回国成了留学生默认的选择(《 85%留学博士和博士后决定5年内回国 》),国内培养的学生水平也水涨船高,甚至外国科学家来中国工作的也越来越多。潜在的能做出一流成果的人才池子迅速扩大,蔓延到原来的二流机构,令它们也在科研上活跃了起来。中国的板凳深度也在迅速追赶美国,这是特别可喜可贺的事。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学术信息的获取和传播现在变得很方便,使二流院校做研究的可行性提高了许多。尤其在韩春雨这样的低成本自由探索方面,跟一流院校并没有本质区别。很多重要的发现,根源是敏捷的头脑与勇于探索的精神,而非大量的经费。因此,小学校也很有搞出大成果的机会。二流院校的科研人员不必妄自菲薄,应该勇于进攻重大的课题。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原本就是正规军 有些民科谬托知己,把韩春雨当成了自己的同道,还控诉一番各大名校。拜托!韩春雨有博士学位,学校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导师是强伯勤院士和袁建刚教授,从哪里能看到跟民科有任何相似之处?请不要自作多情好吗?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是中国顶级的医科大学,强伯勤院士和袁建刚教授的研究组想必具有很好的条件。韩春雨在博士期间发表了一篇很不错的文章,在国际上比较也完全站得住脚。想想看,中国这样档次的研究生有多少?中国的教育体系已经培养了和正在培养着大量高端年轻人才,他们通晓了创造性研究的流程和思维方式,有潜力做出重大成果。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视察科大时所说:“中国现在的大学,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我们要有自信。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还有一个根本的自信,就是文化自信。我们的教育不要妄自菲薄,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很优秀的,过去中国人口多、人手多,现在正转变成人才多。我们对中国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培养国际一流人才充满自信。”勤奋向学的师生们请接受掌声,民科和逆向民族主义者请退散! 各个名校最近经常躺枪:你们花了那么多经费,成果在哪里?为什么不如人家河北科技大学一个连经费都没有的副教授?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回答:我们祝贺与钦佩韩春雨的成就,不过名校也有各自的重大成果,只是提问的人不知道而已。韩春雨的成果把他们炸了出来,并不是因为他们多么关心科学,只是因为对上了他们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想象。如前所述,韩春雨受过优良的博士教育,发表过很好的专业论文,十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完全具备做出重大成果的内外条件。觉得怀才不遇、痛骂社会的诸位,请反躬自省一下,自己实际的才华有多少呢? 下面这个故事,可以作为对韩春雨正规军身份的一个有趣的注释。科学史上有个神人,是一位乍一看完全不像牛人的基层工程师,叫做田中耕一(这名字,一股乡土气息……),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田中耕一1959年生,1983年获得东北大学学士学位。然后就没了,这是他的最高学历,既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田中耕一没有读研究生,也没有进科研单位,而是到京都市岛津制作所当了工程师。在一次实验中,他发现样品出了错,但又舍不得扔掉,于是拿到实验装置中去,不料竟然探测到了以前怎么都找不到的信号。在此基础上,他发展出了用质谱探测生物大分子的方法。但他并没有凭这项成果立刻出名,在2002年收到瑞典打来的电话之前,他在学术界获得的唯一荣誉是1989年日本质谱协会的一个研究奖。由于一见女生就紧张,田中耕一在35岁才通过相亲结婚。为了在实验室第一线从事研究,他拒绝了所有升职考试,一直在基层工作。田中耕一只发表过屈指可数的几篇论文,在一些不很重要的会议和杂志上。获奖的消息传来时,日本文部省一片混乱,因为在资料名单中找不到田中耕一的名字,教授们在记者面前也答不出田中耕一是何许人也。 田中耕一 总而言之,这就是个传奇啊!完全违反任何常规。可是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并没有因为他没有博士学位就不给他,也没有因为他的基础知识不扎实而不给他,也没有因为他未曾提出一套系统的理论而不给他,也没有因为他的职位很低而不给他,也没有因为他在学术界几乎没人认识而不给他,还没有因为他的发现是捡来的而不给他,更没有因为他的论文很少而不给他,仅仅因为他为后来成功的方法最早提出思路就给了他奖。科学界就是这样的评价标准,堪称人类最公正的领域。相比之下,韩春雨博士、副教授做出重大成果,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科研资助体系的是与非 韩春雨在做这项研究期间,没有得到正式的资助。这自然会令我们反思中国的科研资助体系。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从远近两个层面来看待。 从近的层面看,如果当初给韩春雨更多的资助,是有先见之明的,但这样的决定很难做出。因为他十年来作为通讯作者只发表过两篇不太重要的论文,如果给他的话,其他很多有相近论文发表纪录的人该不该给呢?可以确定的是,现在会给他大量的资助,把这个领域迅速扩大深入下去。 事实上,韩春雨也是经过精确计算的,资金可以保证。他2006年进入河北科技大学时,学校给了他25万元的学科建设经费。不久之后,他又申请了17万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加上后来15万元的青年基金以及他通过参与重大专项获得的资金,他开始这项新的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时并不缺钱。但后来的花费超出了他的预期,目前他欠下30多万元。他自己的态度是:“这些钱我还欠得起。不在乎结果,也要量入为出,我不赞成弄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了。”(《 副教授十年没发文章 一夜变成“诺奖级”科学家 》)请看,韩春雨比大多数读者想得都稳健得多。 从远的层面看,我们的科研资助体系需要改革。邵峰院士的建议不错,要多鼓励小规模的自由探索,减少对两弹一星式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过度推崇和滥用(《 如何才能涌现更多“韩春雨”? 》)。在有确定的目标要追赶时,大科学计划很有效率,是中国的优势。但我们在许多领域已经走到了科学前沿,不是要实现别人做过的事情,而是要自己创造全新的东西,这时自由的个人探索就有优越性了。历史上大多数的基础性科学发现,都是个人创造力的产物,不是计划出来的。前面举的田中耕一,就是一个好例子。 因此,我们建议扩大资助的比例,单笔经费金额可以减少一些,让更多奇思妙想获得被资助的机会。在评审申请书时,把关注集中在科学新颖性上,减少对研究基础、研究条件的要求。现行申请制度特别滑稽的一点是,要详细列出项目期间每年的预期进展与支出计划,包括每年参加几次会议,出国访问多少次,购买多少仪器、药品等等。以后如果超出了计划书的范围,就不给报销。问题在于,不可预测性是科研的本质属性,如果提前几年就能确定这么多细节,还怎么可能是创造性的研究?当科学研究是照着剧本演戏吗?韩春雨会不会在申请书上写“计划在第二年找到能在37摄氏度下编辑基因的方法,经过XXX次实验,消耗XXX的实验材料”?为了形式上的管理方便而刻舟求剑地阻碍正常的学术活动,已经对科研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希望韩春雨的成功令这些问题引起重视,尽快得到改进。 舍我其谁也? 科研不是演戏,但《喜剧之王》里的“其实我是一个演员”,正是韩春雨极有共鸣的经典台词。“就是你的内心一定要是一个什么,比如我的内心,即使没有发这篇文章,即使大家不知道有韩春雨这个人,我的自我认同一直是科学家,而不是科学工作者。”(《 副教授十年没发文章 一夜变成“诺奖级”科学家 》)这真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人的自我认同极其重要,有了强烈的自我认同后就会向那个方向努力,焕发出巨大的能量。科研的本质就在自由思考,所以科研人员都应该是内心十分强大的人。 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种独立自强的品格,正是现在需要大力培养的时代精神。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屠呦呦、潘建伟、王贻芳、韩春雨等科学家的榜样,必将推动社会大步向前! 作者简介: 袁岚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微博@中科大胡不归, 知乎@袁岚峰 。 致谢: 感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研究员陈经(微博@风云学会陈经)、郭晓明博士(微博@西西河氏唵啊吽)等人的宝贵意见。
个人分类: 黑科技|4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ZT)真的能嗑药成佛?
热度 32 hotmen 2016-4-13 12:45
英国科学家首次完成LSD作用于大脑成像研究 被称作50年以来最大突破 LSD是什么? 对,是毒品的一种,并被称作“史上最厉害的毒品”。 就是这张小纸片 但同时,LSD对大脑的影响远不止“让你嗨”。据称,吸食LSD在硅谷这种高科技产业区十分常见,尤其是当你吸食少量LSD(注意是少量,非常少的量)时,你的大脑会高速运转、创意爆棚、精力无极限,简直比脉动还要脉动。 CNN曾转述一位思科公司员工的话,“我有次在一个工作问题上卡了一个多月,之后我吸食了一点LSD,茅塞顿开,”这位名叫Kevin Herbert的员工说,“一切迎刃而解,原来问题出在硬件上,跟软件一点关系都没有。” 不是跟你开玩笑,乔布斯都说这吸食LSD是他做过最重要的事之一。 你可能会变成这样 科学家们一直都对LSD感兴趣,但研究LSD对大脑的影响这一课题实在太难了,尤其是在LSD被当做非法违禁药品的情况下。 据英国卫报4月11日报道,经历了50年,科学家们终于在LSD对于神经系统的影响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由英国贝克利基金会和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合作完成。 做这种研究当然需要志愿者。于是,一群“以科学之名”的志愿者奋勇地接受了LSD注射(是注射哦,不是吸食),为此项神经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牺牲和贡献。 这一小剂致幻药物可以剧烈地改变大脑的活动和联结,因而对整个神经系统产生巨大的作用。一位LSD的用户称,嗑了LSD之后你不仅会出现幻觉,甚至会感觉自己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 科学家对注射过LSD的志愿者进行了大脑扫描成像。他们发现,在LSD的作用下,大脑的不同部分竟然可以相互沟通。也就是说,就算你闭着眼,你的视觉皮层仍然处于激活状态。 同时,原本处于同一个神经网络的各个部分,在LSD的作用开始分散,这就导致了“天人合一”的感知,这种个人性逐渐消散的现象也被称作“自我消解”(ego dissolution)。 参与该项目的高级研究员David Nutt表示,神经科学家等这一刻已经等了50年了。Nutt同时也是英国政府前药物顾问、帝国理工大学神经精神药理学教授。“ 这项研究对于神经科学家的意义等同于希格斯玻色子对于粒子物理学的意义 ,”Nutt说,“我们之前并不知道这些巨大的影响是如何产生的。因为这项研究开展起来非常困难,有的科学家不敢做,有的无法克服如此多的困难。” 此项研究吸引了众多外媒,各家看法不一 LSD的全称是麦角酸酰二乙氨(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于1938年首次被合成。但直到1943年,它的效用才逐渐明朗。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LSD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中 的作用举足轻重。但由于它之后被熊孩子当做消遣性药物并造成很恶劣的社会影响,最终在上世纪60年代被禁。 当LSD被定性为非法药品之后,关于它的研究也陷入了困境。最近的这项研究之所以能完成,主要归功于贝克利基金会发起的众筹。 经费凑足了,审批通过了,Nutt和他的同事Robin Carhart-Harris开始了这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项目。他们找了20名身心健康的志愿者,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试验。第一天,他们给志愿者注射了 75mcg的LSD,第二天注射同剂量的安慰剂(placebo)用作对比。 Nutt和其他研究人员使用了三种不同的大脑成像技术,分别为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ling),静息状态核磁共振(resting state MRI)和脑磁图描记术(magnetoencephalography)。同时,研究人员也记录了志愿者注射LSD和安慰剂前后的血流量、大脑区域之间 的功能练习、大脑区域内部的功能联系以及脑电波。 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LSD作用下的大脑成像 Carhart-Harris称,在LSD的作用下,志愿者“闭着眼却能看见东西”,看见的是他们的想象而非真实的世界。“我们发现了很多一般不会处于活跃状态的大脑区域被激活,共同影响了视觉感知。” 在LSD的作用下,大脑处理视觉、注意力、运动和听觉的系统开始紧密连接,如此一来,大脑变得前所未有的“统一”。但与此同时,大脑扫描也发现了某些连接的断裂,比如海马旁回和压后皮质之间的连接就突然消失了。 注射安慰剂和LSD之后的大脑对比 大脑的这种反应巩固且加强了嗑了LSD之后的嗨感,你会处于一种变异的清醒之中,并且感觉到自我在慢慢解体,一片一片地逐渐融入到整个大自然中去。就像那首歌唱的,“灵魂片片凋落,然后慢慢拼凑成一个完全不属于真正的我”。当然不属于你啦,因为你已经天人合一了。 “这种体验有时被纳入宗教或精神的框架中,当药效渐渐消退,你可能会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Carhart-Harris说。 该研究为LSD用作精神疾病的治疗打下了基础。 Nutt表示,由于这种药物对大脑区域的影响巨大,很可能可以改变抑郁症和成瘾症作用下的大脑思维模式,从而治疗抑郁症和成瘾症。 贝克利基金会的主管Amanda Feilding称,“我们终于揭开了LSD作用下的大脑机制的面纱,这不仅仅是为了治疗精神疾病, 重要的是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意识’本身 ”。 该研究已于4月11日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题为Neural correlates of the LSD experience revealed by multimodal neuroimaging. 从左到右依次是 Robin Carhart-Harris 、David Nutt和Amanda Feilding 虽然听起来很美好,但最后还是要告诫大家,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还记得前几天的2016欧盟毒品市场报告吗, 请戳这里复习。 http://www.guancha.cn/europe/2016_04_13_356889.shtml
2353 次阅读|26 个评论
分享 格斗迟迟得不到科学的青睐是因为没钱(转)
gordon 2016-1-31 05:23
也 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不多写一点关于科学的格斗训练方面的话题。老实说,这个话题就没有太多可写的东西。伴随着现代体育,现代格斗的产生已经有个两三百 年,但是科学理念被引入格斗也就是近几十年,而且研究还处在非常初期的阶段。探索频道曾经尝试组织一些科学家对各类格斗术进行研究,我还饶有兴致的完整看 下来,结果发现科学家变成了文傻,连银枪刺喉这种打把式卖艺的东西纳入了研究的范围,最后还没研究出个结果来。那个节目的结论居然是这种传承了上千年的奥 妙武术超越了人体生理学的概念,科学无法解释。我瞬间觉得眼前的探索频道一路冲破了中央十套《走进科学》铸就的文傻防线,同中央四套的《中华医药》紧紧相 拥。 其实格斗迟迟没有得到科学的青睐,是很好解释的: 没那个钱。 我 们从小就被灌输了很多科学家不爱财的传说,且不说这些传说很多都是胡扯,就算真的有科学家视金钱如粪土,科学研究也是需要资金的。格斗训练的研究需要大量 的样本采集、分析、对比,还要反复在正规赛场上验证,这都需要巨大的资金。当然,临床医学的研究也是大量样本大量资金,可是人家那是为了救人命。科学家凭 什么把珍贵的研究资金和精力投入到研究你如何打架上面?也就是这个原因,在很长的时间里,格斗的训练都仅仅是停留在师傅依照经验传授徒弟的层面上。 格斗向科学敞开大门(或者应该说敞开了一道门缝)的标志,是拳击的纯商业化。商业化之后的职业拳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就为科学研究打造了平台。而且,拳击拥有其他格斗门类所不具有的一些先天优势。 首先,拳击没有师承门派。古代武术家里也有少数“有识之士”,提倡“摈弃门户之见”,但他们也不过是为了门派之间稍微展开一点交流。而拳击干脆没有门派,它完全是教练 - 运 动员模式的格斗术,运动员和教练之间自由选择、随时更换,不存在“门派”,更没有“门规”,只有比赛规则。运动员的训练成果不是靠师傅来首肯,而是通过比 赛来检验。这就使得研究能够在统一的标准下开展。 其次是拳击规则限制多。大量的规则使得拳击手只能在有限的技巧中反复磨练。 这一点当然降低了拳击的对抗性,但是也同时降低了研究的难度 。成千上万的拳击手重 复着直拳、勾拳、摆拳、闪避、防守、换位,展开量化的测试、对照都是很方便的。“我们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指掌拳膝肘肩腿皆可打人,内气还可外放”,科学家 只好扭头走了。 这样的先决条件使得拳击训练逐步规范化。不同的经验也可以放在一起量化比较。这里需要指出一点, 古代格斗的经验要比中医好一点。毕竟格斗是立竿见影的 ,师傅 行不行徒弟暗中找几个人在村口黑他一次就知道了。不像中药,副作用可能要十几年积累才会死人,所以经验更不足为凭。 格斗的经验包含了一些有用的训练方法, 但是也包括了师傅的错误认识 。比如很长时期内格斗界都认为发达的肌肉会减弱速度,所以提倡多做有氧训练少做力量训练。这个谣传在拳击界引入韦德训练法则 (健美的基本训练法则,用来发达肌肉)之后很快破灭了,包括泰森、霍利菲尔德在内的大批明星在进行了力量训练后,测试发现体重虽然增长,拳速却变快了。类 似的谣言破灭、训练方法改进在拳击中数不胜数。 如今拳击已经形成了比赛商业化 - 运动员教练自由选择 - 正规训练 - 在 训练成果基础上研究改进的成熟模式, 拳击的训练体系在各类格斗术训练方法中是最科学的,这个观点已经是格斗界的共识 。其他的格斗门类只要借用了拳击的训练 体系,就能够得到飞速的发展。话说回来,很多拳击手的成功受益于科学的训练,但是这些拳击手本人未必有多高的科学素质,很多人也同样迷信着瑜伽、气功之类 的传统练习方式(有点像开中成药的西医),更有人崇拜能给自己带来力量和运气的神灵。但无论如何,只要他们戴上了科学的拳套,接受科学的训练,格斗实力都 会大幅增长。 注:北洋新军里也有很多迷信的,呵呵
1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反叛的科学家》之《业余科学家礼赞》
热度 17 猫元帅 2015-12-2 23:30
《业余科学家礼赞》是该书第三部分《科学史与科学家》之中的一篇。弗里曼戴森从yeyu业余天文学家讲起,谈到了培根和笛卡尔对于科学的不同看法。培根更关注科学的细节,笛卡尔更关注科学的思想。戴森认为古代天文学中,西方天文学是笛卡尔式的,理论走在观察之前,结果是理论不断的被新的观察突破。而东方的天文学是培根式的,注重观察,但是没有理论的指引。戴森认为东西方的古代天文学之所以在千年的时间内没有突破,是因为两种科学方式在“相互隔离的情况下都不能繁荣发展”。这个说法还是有道理的。东西方的天文学并不是没有交流。比如中东的天文学成果就传到了欧洲。中国和印度、中亚之间也有天文学成果的交流。但是从现在的研究看,不同地区的天文学成果在传播过程中多多少少都走了样。比如黄道十二宫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对其进行了符合自己想象的改造。比如摩羯、处女形象的变化,具体情况大家可以看一看国内出土的墓葬天顶画以及相关论著。这种形式上的传播无助于天文学的交流,可能当时东西方对于生产技术的传播更加注重,而对于和占星术糅杂在一起的天文学不是很感兴趣。 戴森还提到,大多数专业科学家认为业余爱好者所做的努力价值不大。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说过:“只有物理学才是真正的科学,其他的都是些收集蝴蝶的工作”。专业天文学家倾向于对宇宙的大尺度结构进行探索,是笛卡尔式的。而业余天文学家比较喜欢捕捉彗星、小行星,是培根式的。这个结论以前倒是没太注意过,因为我对天文学真的是兴趣不大。但是从我所了解的点点滴滴来看,好像确实是那么回事。戴森对这一现象给出了一个我觉得很正确的结论:他们的观点彼此冲突,这是正确的、健康的;而任何一方对另一方表示蔑视,则是错误的。我觉得这个才是真正的科学思辨。汲取不同意见中的有益成分,来完善和补充自己的理论或者指导自己的实践,这个才是科学研究的正确道路。而党同伐异是不会产生正确的看法的,更不会引领我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戴森认为,每一门科学都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培根式的,科学家探索世界,去弄明白哪里都有些什么。这一阶段业余爱好者占优势。第二阶段是笛卡尔式的,科学家进行精确的测量并构建定量的理论。这一阶段专业人士占优势。第三阶段是培根式和笛卡尔式的混合。这一阶段两者可以互补。戴森认为天文学已经进入第三阶段。随着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可以参与到“追捕蝴蝶”的活动中来,从而为专业人士提供更多的信息。他列举了大卫利维和休梅克夫妇的例子。 在最后,戴森认为物理学和化学还不会进入第三阶段,但是生物学很有可能。他预测进行基因组测序和蛋白质合成的机器会逐渐演进为像个人计算机一样“廉价的可放在桌面上”的机器。到时候业余植物栽培者、动物培育者或者基因改造者将会出现,进行类似现在业余天文学家的工作。届时,唯一的障碍大概就只有伦理和基因安全了。 在文章的最后,戴森列举了其他领域中业余人士的成就。比如运动员、音乐家、演员、环保主义者、作家。总之,弗里曼戴森把科学门类重新焕发青春活力的希望是寄托在业余爱好者身上了。
629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反叛的科学家》之《俄罗斯人》
热度 16 猫元帅 2015-11-26 22:03
《反叛的科学家》是弗里曼-戴森的一本评论集。我知道这本书是从微博上,当时以为是一本自传,买到手才知道是书评集,略有点失望。不过看了几篇之后,发现还是会很有看头的。 弗里曼戴森作为一个物理学家,对很多事情有独到的理解。特别是对科学方面的很多事情,能够一下子穿透表象直达实质。虽然他说的很多物理学上的事情我看不懂,但是他的态度还是能够看明白的。总体来说,弗里曼戴森是一个挺标准的知识分子,对于本专业的事情思维高深,但多少还是有知识分子的天真性。比如他在谈到曼哈顿工程和消除核武器方面,以及对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上。 《俄罗斯人》是这本书第二部分《战争与和平》中的一篇,从Iosip Shklovsky的忧郁讲起,谈到俄罗斯人的一些特性以及俄罗斯人的精神本质。谈到horde这个词对于西欧人和对于俄罗斯的人不同意义。西欧人认为horde是一种落后的、简单化的、无组织无纪律的野蛮人。而俄罗斯人意识里的horde,则是一种为了战争而组建的一个组织。我们看俄罗斯人是遥远的经常侵略亚洲的欧洲人,西欧人看俄罗斯人是遥远的经常侵略欧洲的亚洲人。而被我们和西欧人同时忽略的是,俄罗斯在历史上被不同先进军事组织反复侵略,这个民族的历史总体来说就是抵抗各种侵略的历史。蒙古人、波兰人、瑞典人、拿破仑、西方干涉军、纳粹德国。这些军事势力在攻击俄罗斯的时候,其在社会结构和军事结构方面都是领先于俄罗斯的。而俄罗斯人在几个世纪里一直有一种受害者的情结,这促使他们对武力更加看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建设军队、制造武器。这恐怕能够解释冷战时期苏联的尚武思想。那些怪异甚至有些变态的武器的诞生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篇文章还提到美国人无法理解俄罗斯人,甚至不愿意去理解俄罗斯人。我对前半句话倒是同意,后半句不太同意。美国有些人还是很认真的研究过俄罗斯的。但是问题出在前半部分上,就是美国人无法理解俄罗斯人,导致美国人总是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判断俄罗斯人。我觉得这是冷战后美俄关系一直没有进展的一个政治之外的原因。美国是一个没有经历过磨难的民族,独立战争、火烧白宫、南北战争这种事情在大陆民族眼里都是小儿科。所以美国人的三观从总体上来说,是比较简单和直接的。他们对于其他民族与国家的理解,最深的层次似乎只是到历史事件的联系和血缘联系上。我们通常讲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似乎美国人总是不太理解。美国人也崇尚武力,但是美国人的崇尚武力是源于对印第安人的征服。而大陆国家对武力的重视更多是源自和威胁的对抗。特别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对抗。大陆民族从原始时代就需要依靠武力来对抗猛兽、获取食物。后来还要对抗其他部落的攻击,对抗其他国家的攻击,对抗游牧民族的攻击。最后还要对抗各种土匪流寇的攻击。武力在大陆民族这里是生存的 必须。而这些在美国人的记忆中是不存在的。早期印第安人对白人的攻击与大陆民族那种生与死的战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况且,美国从总体上来说就没有真正面临亡国灭种的时候。你跟他们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他们不懂。所以美国人总也理解不了为什么我们打倒了米洛舍维奇这个屠夫,塞尔维亚人还不支持我们。为什么我们打倒了萨达姆这个独裁者,伊拉克人还要反对我们。为什么我们要打倒巴沙尔这个独裁者,叙利亚人还不支持我们。想来想去,美国人只能从种族纷争、教派纷争、利益纷争来解释。而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大陆国家则要务实得多(当然现在成长在战后美国意识形态熏陶下的欧洲领导人也昏了头,而前几代欧洲领导人头脑就清楚)。 《俄罗斯人》最后提到的一个小故事十分有意思。弗里曼戴森和一群西方科学家到莫斯科参加会议,会后他们到列宁格勒参观,不小心走进了一个海岸警卫站。被水兵警告后,导游逃跑了。科学家们留了下来,并且用蹩脚的俄语与水兵进行了交谈。那个水兵知道他们是外国科学家时,大笑道:“奥,我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了,你们是来莫斯科参加会议的。你们知道 π介子和 μ介子的所有信息。”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真理报》,那上面有一篇关于此次会议的报道。随后邀请这些西方科学家参观了警卫站并介绍给他的同事。弗里曼戴森最后写道:在我回到圣彼得堡,并反思这次邂逅时,我发现自己在悲哀地想道要是美国海岸警卫队遇到一群说蹩脚英语的俄罗斯物理学家,他们是否也能这样友好而宽容地欢迎他们。
47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大人逗小孩的话,就别当真了——《塞缪尔·佩皮斯日记》
gordon 2015-5-24 09:51
我年轻时受的教育,就是当一个 军事科学家 。 教育是不是那么说的,我不确定,但那时候社会影响是如此。当然,那时候最火的偶像就是老钱 但你知道,门外汉的看法,总是和桌子对面的人的看法总是不同的。 ****************************************************************************** 后来,若干年后,当我知道《塞缪尔·佩皮斯日记》的时候,知道佩皮斯和牛顿的一些通信的时候,就突然明白了一些事情。 它们都不懂。 说实在的,像我父亲那一代人都很具有企业家精神,但是自己不是科学家。 他们热爱知识,但自己不是知识分子。( 对如何成为知识分子一无所知 ) ****************************************************************************** 在core 3 之前,中国政工干部居多,他们能放手让你干,但自己不是专家。 看人干活和自己干活差距是很大的 当有一天你成为 塞缪尔·佩皮斯 那样人的时候,你才发现,年轻时的一些东西,其实是一些小幽默 一些寄托,寄托未来会更美好 其实并没有那么激动,至少没有他们说的那么激动 大人逗小孩的话,就别当真了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TgyODg4NA==/v.swf 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和《狼图腾》的作者有很多相似之处,革命为什么还不发生啊?,呵呵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TM1NjM5Nzg0/v.swf 这是现代版本的,也许更有劲儿吧
2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转贴:千年攒下的大智大慧
热度 35 农民家的狗 2015-3-2 19:19
我的一位好友,兰质慧心,心地善良,可谓剑心通明。几年前去了芬兰,这几日写了一个博客,我觉得甚好,征得她同意,转来与大家看看。 科学家卡库里 2015-1-16 wangys 卡库里先生是芬兰国宝级的伟大的科学家。 他在芬兰大地测量领域中的地位...大约跟钱三强在国内原子物理界的地位差不多。 换句话说,他是真正称得起科学家的科学家,其成就以及国际影响力令后辈们无法企及。 ... 卡库里先生,教授,芬兰科学院院士,今年81岁,是俺工作的研究所儿的退休的前前任老所长。 他每天仍然到所儿里来,无论天气何等恶劣,他都自己开车到所里来待上一阵。 有时候他在咖啡厅里坐着,看着人来人往打咖啡,休息,午餐,聊天... 有时候他在图书馆一角待着,他还在写一本书。 他有帕金森症,走路已经不太方便,大家都觉得他独自开车其实是件很危险的事。 可是当他自己跟人说起自己可能很快就不能开车,也就不能再到所里来的时候,听者亦会黯然。 卡库里先生在咖啡厅里坐着,在图书馆一角坐着,往来的皆是后生小辈,能跟他搭话的没有几个。 偶尔有所儿里的老人儿陪着他聊几句,他颤抖而缓慢的声音却能传出很远,像一种奇怪的音乐。 多数时候,他就在那儿坐着,看着大家来去,好像他在,好像他不在。 每次从他身边走过都觉得应该跟他说句什么,到最后还是简单笑笑,说声moi就匆匆而过。 所儿里年轻人那么多,他也不大记得谁是谁。 ... 卡库里先生对中国有感情,七十年代末就去中国,参与合作。 某同学博士毕业的时候,卡库里先生送的礼物是一本80年代初的拼音版中国城市地图册。 那时候拼音版就是英文版,而北京城就只有二环里面那么大... 跟某同学年龄相当的地图册,扉页上还有他用颤抖笔触留下的赠言与签名,这礼物——无价。 ... 卡库里先生最得意的弟子是个中国人,弟子在芬兰奋斗多年之后,终于还是去了美国做教授。 提起这件事,他是有些伤心,可是没办法,芬兰这地方留不住人也是不争的事实。 他妻子早年去世,后来又娶了位日本太太,但是关系不好最后不了了之。 他跟儿子不大交往,他女儿精神上有些疾病,有时候还需要他的照顾。 卡库里先生81岁了,他独自一人,所儿里的咖啡厅或图书馆是他的精神家园。 ... 卡库里先生是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科学家又待如何? 所以说,国人把儿孙满堂天伦之乐作为人生终极的追求目标,这方是千年攒下的大智大慧。 农狗的回复: 有幸听到浙江省党校郑仓元先生讲课,他说:这学校的老师,小孩越出色的,自己的晚景越凄凉。 然后,他是怎么一步一步让自己的孩子回家呢: 1、儿子留学毕业,问郑老师怎么办,郑问你想要事业、还是平淡的生活。儿答事业。郑说那你回国吧,现在中国才是干事业的地儿。然后儿子回到北京。 2、一年后,儿子说:这干事业太累了。郑问:你想要生活?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大学里边教书。我在杭州教学圈里还有些人脉,你如果要生活,那就到学校来吧。然后儿子回到郑先生身边。 郑先生最后得意地说:回到杭州还不算,得离我近一点,要是去一趟两小时,和在北京有什么区别。我儿子最后在一条街,步行20分钟! 堪称智慧呀
956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女士显骑士精神,反“女权纳粹”,维护被欺负哭了的泰勒博士 ... ... ... ... ... ... ...
热度 18 龙血树 2014-12-7 05:59
女士显骑士精神,反“女权纳粹”,维护被欺负哭了的泰勒博士 ... ... ... ... ... ... ...
--------------------------------------------------------------------------------------------------------------------------------------------------------------------------------------------------------------------------------------------------------------------------------------------------------- ... 罗塞塔任务火箭科学家 麦特 · 泰勒博士 ,在庆祝 罗塞塔任务成功之际,穿了一件遍布清凉美女的T恤衫,臂上还布满纹身。 酷酷的科学家没想到会招来极端女权的群攻,认为这是misogyny (厌恶女人)的象征,这种态度导致女孩子不愿意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可怜的麦特·泰勒博士本来正高兴呢,被这些指责逼迫公开道歉,当场哭出来: 我犯了大错,冒犯了很多人 "I MADE A BIG MISTAKE AND I OFFENDED MANY PEOPLE" 当然也有人支持他:“每一位科学家都应该像泰勒博士这样——彩色童装衬衫、手臂上都是纹身”。 有趣的是,这件衣服还是一位女士设计的。看图: 自信能成功,泰勒博士将“罗塞塔号” (Rosetta)携带的“菲莱”号(Philae)探测器登陆彗星的图案,在大腿上做了彩色纹身: 就在此时,女骑士Julie M 出场了,号召大家支持可怜的科学家,归还他原本应该享有的荣耀和感恩。几天内,就收集支持信息上万条,并且收到网络捐资两万多美元。泰勒感谢这些支持,表示希望把这一笔资金捐赠给Universe Awareness,给孩子们普及航天知识的一个机构。 极端女权成功地把更多男男女女推到女权对立面,她们其实是男权的战友吧! ———————————————————————— 附:BBC报道: http://www.bbc.co.uk/ukchina/simp/uk_life/2014/11/141114_rosetta_matt_taylor 泰勒博士对BBC表示:“我极其自信这次登陆将会成功,自信到了把它纹在身上的程度,这是我对今天晚些时候的情况的语言,我们将在彗星上登陆”。 出生在伦敦的泰勒博士在利物浦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随后回到伦敦,在帝国理工大学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 与来自美国和欧洲的科学家合作,他的研究重点是空间等离子体(在星际空间发现的带电粒子)。 泰勒博士的研究集中在太阳风和地球磁场之间充满活力的互动—我们可以在北极光中看到这些。 泰勒博士在欧洲航天局的网站上表示:“罗塞塔任务的工作机会是伟大的,我无法形容参与其中的兴奋,实在是太酷了”。 “以往的类似项目仅仅飞跃过彗星,这是第一次我们与彗星一同飞,并且在上面着陆;罗塞塔任务是宇宙空间科学探索的一次突破,并显示国际合作能够实现什么”,他说。 星空远征 经过10年飞行,欧洲航天局的探测船“罗塞塔”号携带的“菲莱”号探测器格约在林威治标准时间周三(11月12日)16点05分成功登陆彗星。 尽管如此,却没有停留计划中的地点。科学家表示,因为担心“菲莱”号上的电池在数个小时之内就会耗尽,因此现在是让菲莱冒险行动的最后时机。 科学家希望菲莱能挖掘一些样本,并在登陆器内置的实验室分析样本。 但是开凿的工作风险很大,因为钻头的扭力有可能会让菲莱登陆器脱离目前暂时稳定附着地面的状态。 菲莱登陆器在彗星着陆时反弹至空中两次,第一次弹起高达约1公里,最终落回距离目标着陆点1公里的地面。 这个地点位于一个悬崖的阴影处,因此可能日光不足,太阳能电池系统无法充电。 搭载菲莱登陆器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在2004年从地球出发,欧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希望这个任务能协助了解太阳系的起源。 菲莱成功登陆后,已经将距离地球5亿公里远的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第一批图像传回到地球。
个人分类: 八卦科技|230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30年以后应该是医生找不到工作了?"-------有钱真好,怎么牛x怎么说! ...
热度 22 不知 2014-11-28 08:20
马云说错了,医生永远会有工作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马云先生再次语出惊人:“阿里想干的是健康和快乐两个产业,如何让人更加健康,如何让人更加快乐?不是建更多的医院找更多的医生, 更不是建更多的药。如果我们(投资)做对的话,30年以后应该是医生找不到工作了,医院、药厂越来越少。” 依据为西医是循证医学,而循证现在绝大部分都机器化了,治疗方案也是标准化的,电脑的准确性更高,以后可能只需要执行医嘱层面的护士、治疗师了。 巨头们总是爱放大人工智能的可能效应,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解决一切;其实90年代俄国的科学家就有这种想法了,如果制造一个软件,输入人体的症状,他就可以自动诊断疾病,进行治疗了。其结果当然是失败的,哲学家分析说其犯了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 人不是简单的机械组装,是一个复杂的生命机体。 机器诊疗就是把所有的可能都储存在计算机中,然后通过方程式算法来判断用户提出的要求是否有相应的结果或近似的结果。那么计算机本身思考了吗?没有。 任何一个完美的程序,都是一个个代码组成的,而如何组成,来自工程师的大脑。 人的生命也是来源于一堆DNA分子,当人类认识到染色体中隐藏大量生命的秘密时,欣喜若狂,以为若能将30亿个碱基对组成的核苷酸序列,约四万个基 因的密码全部解开,解秘“生命天书”,便可以对自己的生老病死了若指掌。十多年过去了,人们完成了对全人类的基因组测序,却无法读懂其中的真正含义。 人类的现代社会发展很快,从机械化,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甚至生物化,成绩斐然。人类有点自以为是,殊不知人类对生命的认知还处于起点,人类对疾病的认识还极其地有限。 医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需严密结合的学科。同时人体和疾病具有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属性。细菌就一个细胞,可每个细菌都是不一样的。一个单细胞的生 物,人类研究了上百年,还不知其究竟,更何况是极为复杂的人类呢。病毒、细菌都在变异,人的个体差异很多,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一个学医十年,从医几十年 的医生,都不敢拍胸脯说自己可以去认知一种疾病。而马天王就来断言医生将会被取代了。 马云做电商,是因为他尊重了千千万万小的网店,方便了万万千千的网店主和剁手族。而到了医疗领域,他就敢说取代,敢说颠覆。我个人十分崇拜马天王,但马天王对医生的态度实在不敢苟同,这也反应了大多数人对医疗行业认识的不够深刻。 不尊重这个领域的主体,是不可能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的。 没了医生,医院的药方您真的看得懂?先进的仪器您会操作?无菌手术您真的可以做? 医生只是写药单,药房只是卖药那么简单吗? 开了个网络药店就扬言医生都要下岗了,搞清楚医疗工作的本质是什么,是吃药吗? 买药是买菜吗?把人吃死了这官司找谁打呢? 巨头对生物科技,如指纹技术,瞳孔辨人,十分着迷,其技术的根本就在于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可到了人体看病,却可以认为有这么一种程序,可以批量地,流程地去看病。光靠机器怎么就能诊断和治疗所有的疾病了? 互联网威力强大,它可以对传统行业进行重组,进行颠覆,如打车、购物、游戏,但这些行业都是门槛很低的,模式较轻的行业,对于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 型的产业,互联网能做的不是颠覆,只是改造与提升。以后网络或者虚拟的医疗肯定会对一些疾病的现有治疗及诊断的方式产生影响,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替代医生 的角色。 医生是医疗体系的主体,是生产力;医院是医疗体系的组织形式,是生产关系;强大的互联网思维,可能重组医疗体系,可以取代医院,可以取代药房,但没 有医生万万不能。马天王即将启动的网络医药市场会很强大,可以一定程度上冲击医疗行业中的生产关系,但一个个医生的个体,是核心生产力的代表,只会变得更 重要,而不会被取代。 中国现在医疗模式,大家都在抱怨,但也有它存在的现实合理性。一个社会对待医生的态度,就代表了它对生命的态度。现实中,人们对这个行业的主体,医生,缺少的尊重,对生命缺少敬畏。 人们对医学常识,近乎无知; 人们对治疗要求,近乎无理; 人们对医生态度,近乎苛责; 对医生盲目的要求,在一点点压榨医生做选择的空间,在消弭这个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在一点点地断送未来医疗环境改善的根基。 医疗改革的口号一次次地喊响,但医疗环境一天天地变差,原因是多方面的。逮着医生可劲地骂,不公平也不应该。医患关系是一种生命健康委托关系,而非 简单的经济关系或消费关系。只有对医生的尊重与信任,医生才能承担起这一重大的信任委托。这种信任的缺失尤为可怕,如果不能得到改善,我个人非常不看好未 来十年之内中国的医疗环境,医务人员和患者都会是受害者,两者的损失都会是巨大的。 只不过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医疗环境不是一种商业模式能解决的,医疗行业是个劳动力密集型,智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一个行业,想要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合理的期待,健康的机制,有力地保障,科技的进步,缺一不可。马云能做的是引入一个竞争机制,去撼动这个僵硬的医疗体制,把医生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服务热情。其他方面还需要这个社会合力去解决。 支付宝可以方便人们付款,但我没钱怎么办? 我有很多钱,但癌症晚期怎么办? 人是逃不过生老病死的,在它面前人人平等。 美国总统肯尼迪,能开展登月的阿波罗计划,也还是因小儿麻痹症下身瘫痪。 尼克松1976年就提出过治愈癌症的计划, 号称癌症“登月”计划,现已成笑柄。 是他们能力不足吗?是他们财富不够吗? 奥巴马倾全国之力都未能成功进行医改。马云也不可能匹敌美国,以一己之力就改变现有中国的医疗模式。 一句话总结,理想化是巨头们的通病。 遥远而又遥远的未来,医院也许会消亡,药店也许会消亡,但医生不会,医生将会随着人类的存在而一直存在着。再对不懂医学的马晕说一句话:所有医生没有工作的时候(或者说没有医生的时候)就是人类灭亡的时候。
1612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苏联时代的科学家对当代中国的借鉴作用
gordon 2014-4-1 05:17
巴甫洛夫 在十月革命爆发时,还在做实验。 1897年出版《消化腺机能讲义》;继而又从唾液腺的 精神性兴奋出发,转移到对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创立了条件反 射学说,1890年至1930年间研究了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活动的 生理机制、皮层的功能镶嵌式、睡眠、神经症的病因等。证明言 语功能为人类所特有,是以语词作为刺激的条件反射。 苏联还有一个数学的 “从林学派” ,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 至于研究成果能不能被社会接受,那就看社会的了。
0 个评论
分享 你们全家都是科学家
gordon 2013-12-12 08:54
自己摸个东西真累,长大以后再也不当科学家了,我都怀疑小学的教育都是唬人的。我是奔着好吃懒做兼牛逼去的,谁知道是拉磨的
0 个评论
分享 为什么要学习科学
热度 9 诸葛坚强 2013-11-17 22:19
11月16日晚23:29,@每天学点经济学 通过皮皮时光机发布了一条微博,内容为:“【不同的思维】曾经有教育家做了一个实验,给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一杯水,让他们不用火就让水沸腾起来。中国小孩拿水在太阳下晒了一天,没有如愿。而聪明的美国孩子拿来四杯25度的水混合到一起,轻松地把水温升到了沸腾的100度。僵化的思维,落后的体制永远无法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大科学家。”
个人分类: 评论欢乐多|617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一流科学家该有怎样的"精气神"?
热度 21 蜜饯 2013-10-4 02:30
看网友们讨论国际事务时, 常常听到这么种说法:中国要记住抗美援朝的经验, 即便物质技术落后,也一定要保持大国的“精,气,神”。 可以被打死,不可被吓死。有着做棋手,而不是棋子的觉悟. 我深以为然。 最近在申请教职准备材料时,突发奇想:国家是靠每个国民组成的。国家的“精气神”是每个国民“精气神”的综合。小的只是个杀老鼠的, 但也该想想怎么才有个“精气神”, 有胆量去哈佛耶鲁抢枪职位, 而不是畏畏缩缩把自己看作个棋子去求人赏碗饭吃。 更长远的看,中国的科学家该有怎样的眼光, 怎样的胸怀, 怎样的“精气神”去做一个棋手, 真正成为世界一流, 为人类做出贡献。 这个话题可能对我太远了。 但我深信,没有这样的思考过的,决不会成为一流的科学家。 论坛里藏龙卧虎, 还请业内业外的多多赐教。
个人分类: 工作随笔|945 次阅读|18 个评论
分享 谁解其中味(1)引子
热度 108 万里风中虎 2013-7-23 22:35
马云因为去拜访了王林,遭到了大家的鄙薄。科学家们感到愤怒,因为一个站在网络科技前沿的人居然会相信迷信思想。而且,如此精明的马教主居然会被拙劣的魔术和江湖骗子所迷惑,令人大跌眼镜。 对这件事,我不置可否,因为我没有接触过王林,也没有接触过马云,不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我只能简单地说些自己的经历,供大家一笑。 因为都是自己的经历,所以把真实姓名都变化了,在苦闷的夏天搞搞笑,人笑笑人,开开心心。
个人分类: 灵异录|994 次阅读|43 个评论
分享 圈外的世界
热度 38 河蚌 2012-10-23 08:52
  淡淡微风写了一个故事:说某科学家的弟子觉得自己很牛——当然他还是认可老师比他更牛——老师就划了两个圈,告诉弟子:小圈是你的知识范围,外面的大圈是我的知识范围。弟子问,那您的圈外面是什么呢?老师笑笑,很严肃的说:那就是无尽的未知了。   其实俺觉得这个故事稍微有点BUG,不应该是弟子问,圈外面是什么,因为,如果一个人能够意识到有圈,更意识到圈还有外面,那么他也就不可能自大。   有太多的人太久地生活在固定的圈中,以至于已经不知道有圈外。在他们的心目中,圈里就是整个世界,圈外那是一片荒原,可以被无视的所在。   也许圈内的世界曾经很精彩,但圈毕竟有界,而圈外则无限广阔。当固步自封于圈内时,圈外的世界可能早已日新月异,甚至远比圈内精彩。   这是中国曾经的故事,这是现实中很多国营单位的故事,这也可能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个人分类: 世间百态|700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二流科学家 和风水轮流转
热度 25 蜜饯 2012-8-20 19:03
上个月去参加了一个单一领域的学术会议, 回来说说感想. 感觉主要是这个领域充斥着二流科学家. 证据之一是本领域去年最重要的发现是完全由一个其他领域的科学家顺带揭示的。而这个不错的科学家还是被funding agent邀请而来的。 我对二流科学家的定义是, 为发文章而发文章。与其他顶级的学术会议比较,水平低一点就算了。 可怕的是这里找不到excitement, 更不用提对学术的热爱。二流科学家们不但单单是干着二流的活, 关键是他们自己不觉得自己的工作能真正改变些什么,不相信自己能作出什么重要的工作。对于新的技术,新的方向毫不敏感, 甚而毫不在意。 于是作学术成了混饭碗,最大的心思都放在拉关系占资源上了,关起门来自己做自己的山大王。 这些二流科学家的堕落也有客观原因。 本领域自从20年前发现若干基因后,再也没有大的,可以推进学术前进的发现。加上本身的技术门槛又低,所以渐渐的流失了优秀人才和资源, 而学术混混们越积越多。 现在成了个尾大不掉的局面。 这个领域毕竟还有意义,NIH不能全砍掉。 可是10几年实在没有突破的进展, 只有养着这些二流科学家们充场面。现如今日子不好混了, 个个还跳出来大骂NIH, 浑然没有看到自己把自己拖进的死局。 会议回来,和老板发发了以上的牢骚。老板也说他自己以前的领域也有点进入火山休眠期, 风光不再。现在科学界人满为患,而今的科学家们,再也不能像19世纪的前辈那样一辈子挖上一个坑。 有点可以挖掘的点子往往10年左右就被大家使得差不多了。如果没有后续的新的生长点, 这个领域自然就进入休眠期了, 等待下一次的爆发。风水轮流转, 好的科学家,自然会跨界找到另外的活火山去继续喷发 (例如钱永建开始做cancer). 要不走长线,自己重新找火山。而赶不上趟,留在死火山或者休眠火山上逡巡的渐渐退化成二流科学家们, 只能蝇营狗苟寻章雕虫。 我想这样的场景尤其容易在疾病研究领域出现。真正的基础研究还是往往容易循序渐进, 不至于原地踏步。,再加上面比较广,这山不喷那山喷, 还是有点看头的。 总结下来,自己还是多干点跨领域的活计, 别象以前那样井底望天,被领域所局限住。还有上场当念下场时, 要多多储备研究方向,为长远考虑。 要是能自己修练到开辟新的火山, 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个人分类: 工作随笔|675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科学家与小提琴。。。
热度 56 张声语 2012-2-9 03:12
Heroes in my heart里面提到一件很有趣的事,很多很多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都相当地喜欢音乐。最出名的当然是爱因斯坦,小提琴是专业水平,据说还给英国女皇表演过。。。 再譬如Heroes一书中提到一个故事,是关于H.Whitney的,这个人是很著名的美国数学家,做了很多很重要的工作,例如向量丛的Stiefel-Whitney类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但是当初他在耶鲁读大学时候从来没有学过近现代数学。毕业以后去欧洲玩,到了Gottingen,听了一个著名物理学家的讲座。等讲座结束以后他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听懂,觉得很不爽,就去向主讲的教授反应,你这个讲座太失败了! 教授很纳闷。 Whitney就说,我是Yale的优等毕业生,你讲的东西我竟然完全听不懂,你太失败了! 教授就问他读什么专业。答曰,小提琴。。。 教授晕菜了 ,说,你需要数学基础。比如线代,数学分析,巴拉巴拉。。。 于是Whitney就回家读数学去了。。。后来就成了数学家 。 再譬如,眼面前儿有个现成的例子——我师公,贱桥应用数学系的教授。 我师公的家族就是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曾祖父有爵位,是个geologist,父亲在澳大利亚的physiological界内是大牛,还有个prize以他命名的。师公在澳大利亚读完数学本科以后,来到了贱桥读应用数学系的博士。 但是博士读到第二年,师公就不安分了。原因是他的小提琴拉得太好了,导致他耗费了很多心思在小提琴上面。这样的情况下,他非常地纠结,不知道到底在学术和小提琴之间该选择哪一个。最后,师公一拍脑袋,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跑去参加了BBC的annual Violin Competetion,并且发了一个誓:如果在这个比赛中他夺得了第一名,他就放弃学术去搞职业演奏。 很不幸的是,我亲爱滴师公最后得了第二名 。。。 于是,这个世界上又少了一个职业小提琴演奏家,多了一个天体物理学家。 但又很幸运的是,正因为如此,师公后来对小提琴的力学和声学理解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仅以此文献给七十多岁还奋战在科研第一线滴可爱师公!
个人分类: Music范儿|138 次阅读|2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4-29 14:18 , Processed in 0.052989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