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绑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关于塔利班绑架的中国人质,我有一个问题
热度 25 寞洑 2015-5-25 00:42
关于塔利班绑架的中国人质,我有一个问题
我原来一个年轻同事,骑自行车横穿美洲,那是给NGO做事情,搞募捐,但这个机会其实真跟做善事没啥关系,就是富人家给基金会捐一大笔钱,给自己的小孩一个镀金机会。因为在西方把参加大规模长时间的募捐公益活动,写在简历上是相当出彩的。 当然西方也有一些小清新,到处盲流,但人家可以合法打工,语言也不是障碍,走到哪里,就可以工作到哪里。 可中国这位还有上次在美国出车祸的那两位,都是年轻人。这位88年生人,正是干事业的时候,拿着旅游签证就这么东游西逛,似乎家里也没什么钱。他们怎么活着啊?旅游经费哪里来的?
1174 次阅读|16 个评论
分享 这次汇率下跌的本质是4万亿绑架中国经济
热度 2 gordon 2014-4-25 08:24
这次汇率下跌的本质是4万亿绑架中国经济,就是因为没办法去杠杆,所以不得不贬值,廉价出口资源来换取流动性。 就这么简单。 着眼点,还在4万以上。 廉价出口资源来换取流动性。 中国人真可怜,自己的劳动不值钱,卖不上价钱 ×××××××××××××××××××××××××××××××××××××××××××××××××××××××××××××××× 比债务数字更加重要的是债务所揭示的经济关系。 在经济学意义上,债务意味着经济组织依靠外源融资来支持自己的“投机”冒险。如果一个投资项目具有合 格的投资回报率,投资是自我清偿的,经过一个周期,债务会清零;如果一个项目不具备合格的投资回报率,但由于某种体制性因素难以退出,其生存就会要求源源 不断地融资支持,在实体层面出现所谓的僵尸企业与过剩产能,在金融层面出现债务比例的不断上升。这正是在中国发生的故事。中国企业负债率的持续、快速上升 的背后,反映的是社会资源不断流入无效投资项目,这不仅表示中国经济体创造有效投资机会能力的下滑,也反映中国经济体制挤出无效产能能力的下滑。这一无效 体制制造了对资金需求的黑洞,利率的上升并不能阻止这种黑洞般的需求,反而压缩了民间项目的融资空间。其结果是,中国经济的过剩产能率超过33%,企业债 务占GDP比例超过125%,联袂而行并不断创出新高。 这样,一方面在庞大的过剩产能压力之下,中国PPI(生产物价)指数连续22个月为负,体现出明确的通货紧缩特征,推高了经济的实际利率水平。另一 方面,政府控制社会融资总量的政策并没有能力识别这些高成本的融资资源被配置给哪些微观经济个体;反而,由于体制性的因素,在影子银行等监管套利创新的帮 助之下,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企业、过剩行业僵尸企业。更加严重的是,债务链条的“共荣共损”导致经济主体各方都积极维护影子银行 业务的刚性兑付,其本质无外乎各方透支作为最后兜底人的中央政府信誉,将高风险债务按照无风险产品出售给储蓄者,并迫使中央政府为之提供卖出期权保险。 ×××××××××××××××××××××××××××××××××××××××××××××××××××××××××××××××× 刚兑兜底行为最终全由民众承担→ →你们,请谨记:2010年2月2日83岁的沃尔克在美国国会说:我在此想明确地告诉你,如果银行机构仍靠纳税人的钱提供保护,继续随意投机的话,危机还 是会发生的。我老了,恐怕活不到危机卷土重来的那一天,但我的灵魂会回来缠住你们不放!
28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卡斯特罗三兄弟让邻居们无地自容。
热度 11 agenda21 2013-5-8 08:02
http://en.wikipedia.org/wiki/2013_Cleveland,_Ohio_missing_trio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world/2013/05/130507_us_kidnap_latest.shtml 据新闻报道,2013年5月6日,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Cleveland),三名失踪约10年的年轻女子(Amanda Berry, Georgina DeJesus, and Michele Knight)获救事件让世界震惊。 据说,这三名年轻女子几乎是在同一地区被绑架: Michele Knight 于2002年8月22日失去踪迹。当时她的年龄是20岁。 Amanda Berry 于2003年4月21日失去踪迹。这天正好是她17岁生日的前一天。 Georgina DeJesus 于2004年4月2日失去踪迹。当时她还是个学生,年仅14岁。 据报道,她们三人被拘禁在一间 2-story house 的地下室里。当地警察和这间房子的邻居们,在过去的十年间,居然没有发现异常。 绑架她们的嫌犯是叫卡斯特罗的兄弟三人,包括这间房子的主人。据说,他们的日常行为跟平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尽管他们的长相很凶。 http://longisland.news12.com/news/in-ohio-neighborhood-suspect-was-familiar-figure-1.5217629?firstfree=yes 个人感觉:用一只眼观察邻居,经常拨打911,应该是个好习惯。
269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绑架雅安地震,“壹基金”正在发动夺权!
热度 15 ademxue 2013-4-23 21:01
此文源自网络,为一家之言,其客观性有待观察,本人对所谓的“共济会”不了解、不相信。 倚天立:绑架雅安地震,“壹基金”正在发动夺权! 卑鄙从来都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倏然到来的四川雅安地震让善良的普通民众觉得颇有些手足无措,但殊不知,这却成了“壹基金”背后的阴谋者们向中国高层进行夺权(甚至类似于发动政变)的天赐良机。 因为,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 在网上,看到“壹基金”在网络水军的鼓涌下,像洪水一样滚滚而来,大有将政府背景的“红十字会”淹没的势头,我们还不至于太奇怪,但是,看到“壹基金”印刷好大量的传单,并雇用人手一份份发放到居民家中,这股极其快速而又疯狂的势头,就不禁让我们感到震惊了。 实际上,“壹基金”绑架在雅安地震上,胁迫着中国人民的良心,正在向中国政府夺权!换句话说,“壹基金”背后的阵容庞大的中外操作作者,他们正在发起一场的“政变”!发起一场特殊形式的“……花革命”! 但是,我们很多人却闻不到硝烟,浑然不知。 2010年9月,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在“百忙之中”,联袂展开中国之行,目的是呼吁中国企业家为慈善事业捐款。 说实话,当时很多国人都知道这两个美国亿万富翁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怀好意而来,但是却不明白两人的具体目标是什么。而为了打消中国人的疑虑,巴菲特在王石安排的豪华晚宴后,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整个晚宴都是在一个相当开放的气氛中完成的,美国的慈善模式不适合中国,美国文化和中国不一样,慈善方式也不同,中国经济在过去20年发展迅速,中国的慈善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相应发展,但是中国的慈善方式肯定会有自己的特色。” 巴菲特的表态,让普通中国人云里雾里,更不知其意在何处。 我们知道,由于中国企业家对二人的行为似乎是不太热衷,所以,二人低调地离开了中国,所以,我们以为,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白来一趟,无功而返。 是啊,叫王石这样的企业家把财富捐献出来,让他们的血管里凭空喷涌出“道德的血液”,无异于痴人说梦。不说别的,就算他们答应捐款,可又捐给谁呢?捐给盖茨和巴菲特这些世界顶尖的“超级大忽悠”?他们才不会那么傻;捐给中国政府?那他们当年就不用那么玩命、那么削尖脑袋赚钱了。这就是说,就算那些中国企业家先要把钱拿出来,可在当今中国,也找不到一个装钱的大口袋呀。 事情果真是这样吗? 在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走后的第二年,2011年6月,“郭美美事件”横空出世,其结果就是把代表政府进行慈善活动的“中国红十字会”打得丢盔弃甲,由此,以“红十字会”为代表的中国政府的公信力,在一时间被打得一败涂地。 从今天看,“郭美美事件”为何突然发端,至今没有一个有说服力的理由,但是,“中国红十字会”那帮官僚的贪腐颟顸、愚蠢低能,客观上确实加重了那场“人造危机”的分量,也确实达到了事件背后发难者的目的:证明了政府统治的“不合法性”。 今天回头来看“郭美美事件”,我们不得不感慨和佩服:对中国政府的这一拳,他们打得真准,打得真狠,打得真精彩,打得中国国内外都发出了一声呐喊:“好拳!” 可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吗? 不,“郭美美事件”背后的操作者,要比中国那些无所作为的糊涂虫官僚和包藏祸心的政治丑角要高明得多、凶狠得多,于是,“壹基金”不久便粉墨登场。 我们惊奇地发现,2010年时,在北京昌平拉斐特城堡酒店举行的接待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晚宴上出席过的许多中国顶级富豪,不知在什么时候都变成了一个所谓的慈善基金的重要成员。 我们先来看看“壹基金”的这个名单吧: 理事长:周其仁 执行理事长:王石 理事:冯仑、李连杰、柳传志、马化腾、马蔚华、马云、牛根生、王石、杨鹏、周惟彦、周其仁 监事:刘东华、马宏、宋立新、张敏 监事长:马宏 秘书长:杨鹏 我们忽然明白了,“壹基金”背后的操作者们,他们打的是“组合拳”,他们这一连串动作的目的,就是在中国这个土地上,就是披着慈善的外衣,正式成立一个合法的组织,建立起一个独立于中国中央政府以外的权力中心,使之与现政权分庭抗礼,达到最后颠覆现政权、实现中外敌人将中国“和平演变”的战略梦想。 说穿了,“壹基金”就是一个21世纪新版的“裴多裴俱乐部”。 明白了“壹基金”就是一个翻版的“裴多裴俱乐部”的实质,我们就不难明白最近几年来泛滥于中国大地的许多难以理解的怪现象。 比如,宋祖德曾爆料说,“壹基金”有三笔巨款去向不明,调查后发现,这三笔捐款是去了印度的“藏独”大本营——德兰萨拉。之后,李连杰抛弃位于上海的刚刚建成而来不及住上一天的皇宫般的豪宅,举家移民新加坡,并加入新加坡国籍。 而众所周知,李连杰夫妇本身就是达赖的忠实信徒,据说李连杰与达赖“情同父子”。 又如,“壹基金”面对的主要是中国大陆,但是其注册地却不在中国,虽然其标榜“透明公开”,却从不公开其账目,外界无法监督。有网友称,壹基金高价请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做账,而毕马威本身就不清白,2005年,毕马威协助施乐公司做假账,金额超过60亿美元,被美国司法部指控,毕马威承认犯罪行为,并支付4.56亿美元罚款换取一项暂缓起诉协议。 一家劣迹斑斑的作假事务所能保障“壹基金”的公正和透明吗? 又如,这些天,有网友发上来一幅网络截图,说是一个自称是“壹基金秘书长”的叫杨鹏的人,其微博头像是典型的“共济会”的符号——方矩和圆规。当然,一个头像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是,我们联想到前面所说的“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中国慈善之行”,联想到巴菲特背后的“共济会”背景,突然一下子会感到不寒而栗。 2010年3月,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超级四人团队”帮助李书福筹款购得“沃尔沃”,却又通过控制“沃尔沃”新公司,渗透(或许将来进而控制)“吉利汽车”已达到“布局中国”的战略目的,这个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通过设立在北京的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来帮助实现的。有知情人士表示,罗斯切尔德银行大中华区总裁俞丽萍和银行负责汽车业务的三巨头之一梅瑞克?考克斯帮助促成了该交易。知情人士表示,是俞丽萍帮助吉利疏通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中国政府的支持对吉利至关重要。知情人士说:“她是通过机场安检时会被人前呼后拥的那种人。这让人印象深刻。” 另外有消息说,2008年,中国银行和洛希尔银行(亦称罗斯柴尔德银行)签署协议,中行将斥资约2.363亿欧元收购洛希尔银行20%股权,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但由于在第二次延期期间没有完成入股手续,超过了约定的期限而自动取消。中方发言人王兆文表示,尽管未能实现入股洛希尔银行,但不会影响中行与洛希尔银行之间的合作。“我们在积极寻找未来双方之间的业务合作。” 这许多的事情,就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今天中国的经济活动中,难道你觉得“共济会”还是一个荒唐的“鬼故事”,只是用来吓唬小孩吗? 又如,“壹基金”执行理事长为王石,这更让许多中国人觉得荒唐而又不解。 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初,王石是出了名的“铁公鸡”,富而不仁,他不捐款,甚至不允许手下的员工捐款,但是,不知何时,他摇身一变,居然成了一家慈善基金的实际掌门人,专门来鼓动别人捐款,这是不是叫潘金莲去向别人示范坚守贞洁,叫白骨精去教育大家热爱众生? 事情怎么会如此荒唐呢? 据有人在群里没有根据地秘传,说有关势力已经定好了,一旦变天成功,某人就可能会推举为第一位“总统候选人”,类似于格鲁吉亚的“刷卡时为零”。本人不相信这个谣言,但对其中的逻辑关系,却也会“原来如此”一般地“清醒过来”。 看看今年的“亚布力论坛”吧,听听王石、“潘仁美”、吴敬琏、张维迎等人的高论吧,我们是不是就找到了从“壹基金”到“亚布力”,再到“裴多菲俱乐部”之间的神秘逻辑?因此,网上的那个传言是不是会让你觉得豁然开朗? (今年“亚布力论坛”的一个重要议题,恰恰就是:“美美门事件”后,企业如何做公益?) 历史告诉我们,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下,当资本的数量积累到一定阶段,资本的拥有者一定会渴望得到更多、更大的政治权力,第一是他们需要用超越他人的权力来保护其财富,第二是他们需要用更大的权力来让自己攫取更多的财富,所以,资本向权力发起挑战,并引起旧的社会形态发生巨大改变,这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应该说,权力与资本,是人类社会组织结构的发展变化最重要的两个轮子,相互斗争,但又相互依赖,缺一不可。这种斗争,从深层次上说,是人性中几个因素的相互斗争,所以,更加深刻,也更加本原,是所有人类社会生活参与者无法绕行、无法摆脱的宿命,有少数人是主动参与,而更多的却是被动卷入。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逻辑,也是几千年来我们全人类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轮回。 权力和资本之间的斗争,会出现以下几个结果: 第一情况,权力完全战胜了资本,控制了资本,权力成为君王,资本论为奴婢——比如中国的许多代王朝和改革开放之前。这样一来,整个社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文化和经济建设基本陷入停滞状态,社会各阶层在漫长、沉闷的假死过程中,要么不可挽回地逐步走向灭亡(比如东罗马帝国、玛雅帝国),要么孕育着翻天覆地的革命(比如法国大革命、中国辛亥革命等)。 第二种情况,是资本完全战胜了权力,控制着和决定着整个权力体系的结构,权力真正被资本关在了“笼子”里,上至总统、首相,下至议员、大臣,都成为资本的傀儡,资本是这个社会的无冕之王。比如,今天的美国、英国和日本甚至中国的香港地区,便完全属于这种情况。在这样的社会里,公司的利益远远大于国家的利益和大众的利益,公司正在取代国家,民众逐渐沦为公司的牺牲品,并逐渐被“公司”所奴役。 未来世界的“新型奴隶制”,正式建立在“公司所有制”的基础上。 这个问题,成为了许多人的盲区,他们恰恰认为或者是被误导认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才是世界各国的翘楚,这种社会形态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对这个问题,为了不跑题偏题,本人在这里不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第三种情况,是权利和资本相互制衡,权力引导资本,使其收益最大程度地体现出社会公平,而资本又牵制权力,防止其独大失控,出现腐败变质,进而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和稳定。 第三种情况,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方向和必由之路,而今天的中国和德国,就恰恰处在这条道路的探索之中。 特别是中国,这种探索尤为艰难。 分析之此,“壹基金”的面目已经很清楚了。 近两年来的各种事件表明,中国国内外的各种反政府势力已经进行了高度整合,极右派知识分子、对政治权力有极大胃口的富豪、海外民运分子、藏独、台独、美国中央情报局等等,都整合到了“壹基金”这个名义之下,各方面的力量都纠集在一起,其行动更具有纲领性,更有目的性,也更加连贯和更有爆发力。绑架了慈善事业,“壹基金”既是一面公开向政府发难的大旗,同时又是一个平台,各种政治力量都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其中,哪怕政府知道其中的猫腻,也投鼠忌器,拿他奈何不得。 这就是在“4·20雅安地震”之后,“壹基金”突然像洪水一样汹涌而来的最根本的原因。对其动向,我们当拭目以待。
768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京城捕王之二十五 绑架与撕票
热度 50 萨苏 2012-2-8 07:14
写完坐办公室的汪警官那一次充当“拦路虎”,第二天有位捕头兄弟给我来电话,说萨你没说实话吧,这案子里肯定有一个严重的指挥失误,不然汪头不会上去。 内行就是内行啊。这案子里面的确有一个严重的指挥失误,但因为失误的也是朋友,再加上没影响最终案件的破获,所以老萨作了一点“为尊者讳”的事情。 我认识的很多警察远非完人,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选择了这个“要命”的职业而已。而且,作为真正的一线干警,其实并没有多少贪赃枉法的机会。接触多了,你会发现他们也会判断失误,也会使气任性,甚至,有的还会想着法地占公家私人的便宜。 但有些时候,你又会突然被他们感动。 实际上,汪警官之所以最终做出了类似博浪一击的举动,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因为这个严重的失误落在老鲁这个外单位的人眼里,偏巧他还是一个记者。作为一名外宣口的警官,也作为在场唯一穿警服的人,他要用自己的行动维护这个职业的荣誉。 听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理由 -- 荣誉?这是多么遥远和古老的概念呢?但仔细想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做同样的事情,虽然有大有小。 日前,在北京度完春节以后回到日本,当天就投入处理一个线路品质不稳定的突发故障,当时问题忽发忽隐,无法捕捉,令所有人都十分头痛。最终发现问题与线路无关,是共享同一路由器的某应用优先级过高,导致不时占用过多资源,这才将故障排除。 排除时已经是凌晨四点。不仅仅我一个人,大阪整个办公室的人都没有离开,北京那边也没有,故障排除是所有人都在疯狂地表达着解决问题后的快乐。我们不也是在坚守着自己作为工程师的荣誉吗?从业十九年来,这样的景象在我的记忆中车载斗量,我不相信那些埋头在屏幕前面的人们,仅仅是为了那笔工资而努力。 警察与我们这个职业不同的是,我们没有生命危险,而他们为了捍卫这份荣誉,要有流血的准备。 伟人说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这说明我们凡人是不可能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的。但是,能够做一件好事,总比一件不做要好,做了两件,总比只做一件要好。要我们每个人在百分之百君子和百分之百小人的选择题上打勾是不现实的,但我们都可以选择一生中多做些好事,还是多做些坏事,多坚守一些自己的原则,还是少坚守一些。 也许,在另外一个场合,比如没有老鲁在场,汪警官会换一种方式处理这个案件。没有必要追究每个人心中有没有“私字一闪念”,只要这一次冲上去,已经足以证明他心底深藏的那一份果敢和忠诚,已经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我经常听到有朋友谈这世道是做个伪君子好还是做个真小人好。扪心自问,如果你在需要奋力一搏的时候,能够如汪警官一样做出抉择,那你就无需关心这个伪命题。因为这证明在你的心底,也有着一腔不冷的热血。 《倚天屠龙记》中谢逊描述误杀空见大师时,自己万分惭愧懊悔,跪在他的身前说道:“大师,你有甚么心愿,我一定给你了结?”他又是微微一笑,说道:“但愿你今后杀人之际,有时想起老衲。” 谢逊对张翠山评价此事道:“这位高僧不但武功精湛,而且大智大慧,洞悉我的为人。他知道要我绝了报仇之心,改做好人,那是决计办不到的,他说了也不过是白说,可是他叫我杀人之际有时想起他。五弟,那日在船中你跟我比拚掌力,我所以没伤你性命,就是因为忽然间想起了空见大师。” 一念之仁,也可动天地。 老萨写东西常常会跑题,有时是真的,有时是假的,真真假假,无非让文字更有看头,故事更有情节。而上面这段跑题的话,却是笔随心动,不由自主便写了出来,与主题全无干系。只是写完看看,终于没有舍得删去。好人也会偶然作作坏事,坏人也可能随手做做好事,人生几十年的事,从没有谁是非黑即白的。 关于牛氏兄弟的案子,老太爷始终没去见那个小学生周微的父母。只是听去调查的侦查员汇报时,听到这两个人一见侦查员便如见了救星,如同半疯一样哀求就算倾家荡产也要救出孩子的一刻,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那个叫做周微的孩子几乎照片上都露出一双满含笑意的大眼睛。警察调查这案子时,邻里都说这孩子成绩好而且懂事,爸爸妈妈忙了,便自己拿个饭盆到对面食堂打饭菜来,就坐在门口吃,一边吃还一边看书。这孩子性格开朗,被老师和同学起了个绰号叫“开心果”…… 老太爷说,我们能说什么呢?人,肯定是早就没了。 老太爷不但断定人早就没了,而且推测那孩子的尸体就被藏在牛氏兄弟的房间里。 房间虽然凌乱却并不大,搜查所有家具后没有发现可疑之处,老太爷让人拿来水往地上泼 –没有任何悬念,牛氏兄弟的床下,立刻凹了一大块。 据说当时老太爷忽然气喘,同去的分局张局长是老太爷的徒弟,说师父您别管了,我来吧。 张局长亲自拿了铲子来挖。只挖了一铲子,一支孤零零的小脚就从床下的泥土中露了出来。老太爷长叹一声拂袖而去,后续的事情都交给了张局。起身的时候,一张照片落在了地上,正是那个小学生周微搂着他爸爸妈妈照的一张合影。 有人说老太爷特别喜欢孩子…… 警察们在这种案子里面很难受 – 明知道人已经不在了,但案犯不供,家属更是不相信,只要尸体没有找到,就总有一线希望。而警察在侦破方面的进展,往往会残酷地剥夺被害者家人最后这一丝期盼。所以,这时候的受害者家属,甚至会有不希望警方取得进展的难言情结。 我问老太爷 – 您怎么就能断定人已经不在了,又怎么推断出是埋在牛氏兄弟的房间里呢? 老太爷说这是案情决定的 – 如果绑架案的案犯只有一人或两人,他们往往在和家属联系的同时已经“撕票”。原因是他们人手不够,很难一边联络要赎金一边保证看住被绑架的受害者。从牛氏兄弟的情况看,他们手里根本没钱,窘迫到要靠借钱才能坐火车回家的地步,你想他们怎么可能有能力把一个被绑的孩子一藏十几天,而且不被人发现呢?肯定是已经把人杀了。 至于说人就应该藏在屋里,还是说到牛氏兄弟的状况。从绑架案的案情来看,他们向受害者家人发过有那名小学生笔迹的信件,信比较长,而且字迹平整,说明他们曾将受害人带到某个相对隐蔽但又有一定生活条件的地方。这个地方最有可能的便是牛氏兄弟的租住房。而在租住房中发现受害者的课本,笔记本等物,又反过来证明了这一点 – 按照正常的犯罪心理,如果他们在外面已经将受害人杀害并埋尸,应该将其随身物品随之掩埋,在租住房中发现多件受害人随身用品,就此基本可以确认受害人曾被带到这里。而牛氏兄弟并无交通工具,如将受害人杀害,又怎能移尸他处呢? 受害者就被埋在屋中,虽不能确定,至少是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实际的勘察果然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和赵老太爷谈这个案子,老爷子总是眼皮垂着,有点儿心不在焉。觉出其中还有蹊跷,正要继续追问,老太爷已经翻开一个笔记本,从中轻轻取出一张夹在中间,颜色已经发黄的纸张,递了过来。
个人分类: 梦里关山(纪实,传奇)|1247 次阅读|2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30 17:21 , Processed in 0.02732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