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549|回复: 2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我为什么觉得亚历山大东征更可能是流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跳转到指定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23:3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片存粹是怀疑哈,不涉及考据,也不涉及典籍的真伪(其实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有些阿拉伯传说中,亚历山大曾经和中国国王谈判,还修建了长城)。只是我自己的瞎琢磨。


    先放一张亚历山大东征图

    亚历山大东征是指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具体内容不赘述,反正大家都知道,即使不知道放狗放度娘也能找到。

    简而言之就是亚历山大用了十年时间,打下一个大帝国,还修了N多亚历山大城。


    可是我总觉得不靠谱。首先亚历山大的军队数量就很成问题。历史记载他出门的时候带了三万步兵,五千骑兵。然后不管到哪儿都是差不多这么多军队。这点儿军队够打下这么大领土的吗?当然可以说沿途不断地补充,但是总数还是太少了。且不说战损,就是当时的疾病也足够摧垮这么少的军队啊。而且这些军队动不动就打败对方几十万军队,就算你马其顿军像超人一样,那么后来补充进来的其他军队也成了超人吗?

    其次,亚历山大的进军速度也太快了。不到十年就从希腊打到印度,如果减去在埃及绕的弯子(前331年从埃及出发),再减去从印度回到巴比伦的时间(前326-324年)实际上亚历山大从土耳其打到印度北部只用了5年时间。

    5年什么概念啊?相当于几万军队不休息一直在走啊打啊,灭了一个又一个帝国。别忘了期间还修了N多亚历山大城呢。相比较,从王仙芝起义到黄巢攻入长安,这才多远啊,也用了5年的时间。

    再比较一下。秦灭六国也是用了10年时间。但是,秦灭六国之前西北降伏戎狄、南下吞并了巴蜀,已经是地盘最大、军队最多、经济最强大的国家了。就这样,还是靠着李斯、尉缭、王翦、王贲、李信等一大帮人才奋力,靠了不停地用计才搞定。但是看亚历山大东征,几乎都是一个路数:亚历山大带着三四万人,一仗就把对方打垮了,然后就把人家国给灭了。这也太简单了吧。

    回头看秦灭六国之战。秦国打赵国,用了30万人,4年时间(前236-232),也没拿下来,还被李牧打了个反击,损兵十万,统帅桓齮逃亡。后来秦军修正了三年,先灭了韩国以后,才开始攻赵。就这样还是靠了反间计把李牧弄下去,用了两年的时间(前230-228)才攻灭赵国。

    后面秦灭楚。李信和蒙武带了二十万人去,被打败了,死了7个都尉。后来王翦虽然只用了一年就灭了楚,可是他用了60万人啊。

    更何况,这还是在平原和丘陵地带作战,等到秦军攻百越的时候,用了五十万军队,开凿了灵渠,用了十年时间才完成。

    回头再看看亚历山大。以马其顿一隅之地,带着三万来人,就这么不停地走啊打啊,不到十年时间就把当时世界上最广大的农耕地区全部占领了。你说可疑不可疑?

    所以我怀疑亚历山大其实就是流寇,李自成那样的流寇。走到哪儿吃到哪儿,转来转去。当时军队出发,除了战斗员以外,要带工匠,将领要带仆役、侍女,还要有民夫,这些人都要吃饭。亚历山大再牛,也不能一张饼变成五个不是?更何况粮食是按季节长的,不是随时都有。如果按照传说中亚历山大的打法,粮食和军械根本供应不上。

    所以亚历山大的故事,即使真的存在,也不像传说中的那样辉煌。毕竟亚历山大的传说,最早见诸记录的,也是公元十一世纪时候的阿拉伯文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8爱元 +44 收起 理由
    MacArthur + 6 伙呆了
    山远空寒 + 8
    青青的蓝 + 4 伙呆了
    重重无尽 + 6
    mezhan + 4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223#
     楼主| 发表于 2018-2-21 20:25:19 | 只看该作者
    回车 发表于 2018-2-1 15:21
    这个东征确实很神奇,如果要相信它,就得假定其所征服区域不仅四季如春,还要流着奶和蜜糖,并且原住民的 ...

    但是波斯帝国不是低文明度的国家啊。

    另外,你看看古罗马征服了差不多大的地方用了多少年。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2#
    发表于 2018-2-17 11:15:50 | 只看该作者
    bbceve 发表于 2018-2-12 08:56
    我还以为进的是天涯,爱吱声什么时候水成这样了。何新粉丝炸鱼贴?


    通过贬低希腊来褒扬天朝,也算是正能量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1#
    发表于 2018-2-1 21:41:49 | 只看该作者
    将进酒 发表于 2018-1-31 20:30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6942608.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5642202.html

    谢谢,收藏了。

    关于古希腊文献传承方面的研究,我以为Brill's Companion to Ancient Greek Scholarship是一部比较全面的综合了最新研究成果的工具书,不过没有免费版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4-30 10:43
  • 签到天数: 809 天

    [LV.10]大乘

    220#
    发表于 2018-2-1 15:21:39 | 只看该作者
    猫元帅 发表于 2018-2-1 11:53
    那块地方也不是四季如春的地方啊,而且即使到现在,也不是物产丰富粮食产量不受季节影响的地方,更何况是 ...

    这个东征确实很神奇,如果要相信它,就得假定其所征服区域不仅四季如春,还要流着奶和蜜糖,并且原住民的文明程度存在代差。从北美、非洲、印度的例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气候地理环境的好坏程度与文明进化程度是成反比的,所以假定的三个条件不矛盾。

    这片区域的气候地理与咱们大相径庭,所以拿我们的例子不是太好比。

    也不好拿现在的情况去想象以前。前阵子官网有篇文章,说巴基斯坦首都野猪乱逛,有图有真相,现在尚如此,几千年前环境应该更好。

    不是说其征服的所有区域都是好地,存在一些狭长地带和局部平原似天堂应该是可能的,因为除了高原,大气候摆在那里。

    看其行军路线,主要还是贴着南方沿海走,北部路线靠近里海,那块区域即使现在也是伊朗的人口稠密之地。

    说东征,说流寇,说武装游行,可能意思都差不多,征而不服,就是流寇;土著太草鸡,寇也算不上,就是游行观光,与郑和一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2-2 14:0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219#
    发表于 2018-2-1 13:32:50 | 只看该作者
    猫元帅 发表于 2018-2-1 11:56
    我就一直反对把竹书纪年作为绝对信史用来对照其他传世古籍。且不说今本里面的后世窜入问题,就是古本,也 ...

    确实如此。我的 印象竹书这种属于有史料价值,如此而已。挑竹书来说,因为其在唐后散佚一部分原因也是出于意识形态,于儒家冲突。不过中国古代这种冲突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总有些学者还在学习研究引用,最早南北朝杜预注春秋就是这样,南宋朱熹也一直找竹书,顾炎武引用今本也不少。可即便如此,今本竹书还是争议多多,也确实疑问不少。欧洲中世纪近千年宗教气氛下,史学为证明圣经而存在,这种氛围下又持续时间如此之久,除了亚里士多德有些哲学思想被宗教学者继承之外,很难想象大部头远古历史著作怎么流传下来的。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218#
     楼主| 发表于 2018-2-1 11:56:49 | 只看该作者
    将进酒 发表于 2018-1-31 12:18
    首先明确的是竹书纪年肯定不及史记沿革清楚资料丰富。纪年现在分两种,今本和古本,今本是宋以来传世,古 ...

    我就一直反对把竹书纪年作为绝对信史用来对照其他传世古籍。且不说今本里面的后世窜入问题,就是古本,也不敢说清人的集校绝对没有问题。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217#
     楼主| 发表于 2018-2-1 11:53:35 | 只看该作者
    回车 发表于 2018-1-31 16:16
    有没有考虑气候的情况?

    东征的这片区域年平均气温差不多有20多度吧,又都沿海,气温高、雨水多意味着:

    那块地方也不是四季如春的地方啊,而且即使到现在,也不是物产丰富粮食产量不受季节影响的地方,更何况是公元前四世纪。当年秦国占领了四川,修了都江堰,修了郑国渠以后才彻底改善了农业产出,能够支撑灭六国的战争。亚历山大一个小小的马其顿,几万人马就能在三年时间里从埃及打到巴基斯坦。要么是一路上全是现成的粮食,要么就是马其顿健美男都是超人。

    而且,伊朗高原和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区的山地绝对不是20多度的地方啊。亚历山大的路线有一半都在这些地方晃悠。

    前面说红军长征。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是什么农业水平啊?而且红军长征就一年时间,亚历山大可是从公元前331年从埃及出发,到了公元前326年就已经占领北印度了。而且中间还用了两年时间平息叛乱,实际时间只有三年多。

    后面更绝。亚历山大公元前326年决定返回,但是从北印度回到巴格达,竟然用了两年时间。而且还兵分三路。就算返回巴格达是悠哉悠哉的走,也不至于这么慢啊。你看看东征时候一边打仗一边走用了多长时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2-2 14:0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216#
    发表于 2018-2-1 10:30: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将进酒 于 2018-2-1 10:36 编辑
    dynthia 发表于 2018-2-1 09:42
    我搜了一下没有看到电子版,您有链接可以分享吗?谢谢。

    另外一两篇相关论文的电子版倒是在网上看到了, ...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6942608.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5642202.html

    我对于西方史学的认识主要来源于一部西方史学史,里头看着还算是详尽,对于古希腊史学说的比较笼统,但也不是对于文献沿革不重视,古罗马一些史籍著作就说的比较详细。给我的结论是,能说的清的肯定在书中就有显示,实在没记录的就没法说了。你说希罗多德的什么注释的,要看是什么时候的研究发现,如果是最近几年的倒还有价值。

    至于真实性可靠性,竹书的评价可以是具备相当的史料价值,古希腊的大概也就如此,罗马好一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5#
    发表于 2018-2-1 09:42:49 | 只看该作者
    将进酒 发表于 2018-1-31 18:48
    觉得我说的挺清楚了,看来你对中国文献学没有感性认识啊,给个建议,搜一下竹书纪年研究论稿、史记文献研 ...

    我搜了一下没有看到电子版,您有链接可以分享吗?谢谢。

    另外一两篇相关论文的电子版倒是在网上看到了,感觉上其中对今本竹书纪年的考证主要仍是依据历代书目、类书摘抄、其余作品引用,再加上对其中内容、词汇、文体和格式的分析而进行的。以我所见,在文本真实性方面,这与对希罗多德等的考证也并无本质的不同,书目、摘抄、引用、词汇、文体、格式等等那边也是有的。

    至于内容与其它记载的互证,这个毫无疑问是中国文献体系的强项,希罗多德的内容中可以与其它记载互证的不是没有,但比例绝对可以肯定要比这个低很多。但我以为,前面讨论的主要是文本真实性,内容可靠性其实是不完全相同的另一个问题,而且在这方面,对同一本书中的所有内容“要么只能全信要么只能全否”似乎也不是唯一正确的态度吧。——另外,回到本题上,亚历山大的相关记载倒是不止一种,可以互相参照考证的。

    讨论之中受益良多,如您能分享一下相应链接,则更当感谢。(当然如果有版权问题就算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2-2 14:0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214#
    发表于 2018-2-1 08:48:27 | 只看该作者
    dynthia 发表于 2018-1-31 12:53
    您这里提到的晋以来古籍对竹书纪年的“支撑”与前面您认为“文献学上没有意义”的“引用”区别何在呢? ...

    觉得我说的挺清楚了,看来你对中国文献学没有感性认识啊,给个建议,搜一下竹书纪年研究论稿、史记文献研究,网上有这两个电子版,内容也不用全看,主要看看其叙述的流传考据过程方法就行了,单单谷歌百度个名词不行。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4-30 10:43
  • 签到天数: 809 天

    [LV.10]大乘

    213#
    发表于 2018-1-31 16:16:37 | 只看该作者
    有没有考虑气候的情况?

    东征的这片区域年平均气温差不多有20多度吧,又都沿海,气温高、雨水多意味着:

    1、物产丰富,粮食产量不太受季节的影响,军队补给容易;

    2、军队行军无寒冷之苦,对军需的要求降低;

    3、所过之处都是南蛮,蛮者,咱们象形字的本意是“系绑野生动物加以驯化”,可见南蛮的战力之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2#
    发表于 2018-1-31 12:53:48 | 只看该作者
    将进酒 发表于 2018-1-30 22:42
    还不够清楚啊。以王国维的年代,宋以来传世的今本竹书纪年,内容不见于古籍者十之一二。竹书纪年今本,不 ...

    您这里提到的晋以来古籍对竹书纪年的“支撑”与前面您认为“文献学上没有意义”的“引用”区别何在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2-2 14:0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211#
    发表于 2018-1-31 12:42:51 | 只看该作者
    dynthia 发表于 2018-1-31 12:23
    您还是没有明确指出希罗多德背后的传世文献(按您的标准,以专门的注释研究类作品为主)支撑比竹书纪年( ...


    还不够清楚啊。以王国维的年代,宋以来传世的今本竹书纪年,内容不见于古籍者十之一二。竹书纪年今本,不论真伪,都有自晋以来各类古籍支撑。古希腊的史籍是不是有这种规模的旁证?更不要提研究注释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0#
    发表于 2018-1-31 12:23:43 | 只看该作者
    将进酒 发表于 2018-1-30 22:18
    首先明确的是竹书纪年肯定不及史记沿革清楚资料丰富。纪年现在分两种,今本和古本,今本是宋以来传世,古 ...

    您还是没有明确指出希罗多德背后的传世文献(按您的标准,以专门的注释研究类作品为主)支撑比竹书纪年(不论哪一种)背后的传世文献(同样,以专门的注释研究类作品为主)支撑到底弱在什么地方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2-2 14:0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209#
    发表于 2018-1-31 12:18:22 | 只看该作者
    dynthia 发表于 2018-1-31 11:26
    我只是想先确认一下对研究著作的探讨是否有助于讨论而已。

    现存的希罗多德古代研究著作数量确实比不上史 ...

    首先明确的是竹书纪年肯定不及史记沿革清楚资料丰富。纪年现在分两种,今本和古本,今本是宋以来传世,古本反倒是清末人从古籍中认为是纪年原本中引用摘录编辑而成的,言外之意就是认为今本不可靠。以王国维的话讲,今本竹书纪年不见于古籍的只有十之一二,所以认定其伪。所以某种意义上讲,不论今本纪年真伪,其背后有个庞大的传世文献支撑,不是孤立的。否定今本的潮流在近几十年又有变化,以岁名干支、列王年数等等方面考证,有倾向其即便有后人编撰窜入,也不能说全部为伪。

    古希腊的史籍不论证真还是证伪,都缺乏支撑,要么只能全信要么只能全否,所谓孤证不立,以中国文献的标准,根本不能作为正史。以竹书在中国史学的地位要求古希腊,都有不合格不达标的,何况比拟史记春秋了,所以对这个有争论相当正常,谁让有中国这么个怪胎存在。

    点评

    给力: 5.0
    给力: 5
      发表于 2018-2-1 10:59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8#
    发表于 2018-1-31 11:26: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ynthia 于 2018-1-30 21:27 编辑
    将进酒 发表于 2018-1-30 19:33
    说的是古希腊史籍,亚里士多德有史学著作?


    我只是想先确认一下对研究著作的探讨是否有助于讨论而已。

    现存的希罗多德古代研究著作数量确实比不上史记,但这里可能存在的selection bias我上次已经提到过了。至于和竹书纪年比,倒未见得可以得出不如竹书纪年可靠的结论吧。从战国到晋五百来年,竹书纪年显然未产生研究著作,这个就不去说了。从晋到宋又七百来年,产生了多少研究著作呢?出土后的整理?这个本质上说和转抄更类似吧,也没有留下专门的整理笔记之类。束皙的注?那个已经散失了,跟希罗多德的古注一样。水经注和史记索隐等等的引用?这个能称为竹书纪年的研究著作吗?北堂书钞之类类书的引用?还是同一个问题:能称为竹书纪年的研究著作吗?今本附的沈约注?且不说今本和古本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个注到底是否沈约原貌,其篇幅也没多少吧,和希罗多德抄本附的注也差不多。清代是有很多校勘研究作品,但这个跟近代以来(而不是古代)对希罗多德的研究作品更可比一些吧。为什么就说希罗多德相形之下不如竹书纪年可靠呢?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3-6 05:11
  • 签到天数: 1432 天

    [LV.10]大乘

    207#
    发表于 2018-1-31 11:09:53 | 只看该作者
    Dracula 发表于 2018-1-25 12:55
    现在一般只是中世纪早期(5世纪到10世纪)的西欧被称作Dark Ages。主要是西罗马帝国崩溃的战乱给经济文化 ...
    但是说对思想特别的禁锢也谈不上。


    这点值得商榷。异端裁判所的残暴算是众所周知了,这个算是主观故意的;另外几乎全民信教的环境(不信教的就杀掉),这个在客观上也限制了思想的自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2-2 14:0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206#
    发表于 2018-1-31 09:33:57 | 只看该作者
    dynthia 发表于 2018-1-30 21:45
    您原文的问题就是"有木有借鉴哪怕稍微引用古希腊历史著作"啊。

    说到研究著作,光古代和中世纪用希腊文 ...

    说的是古希腊史籍,亚里士多德有史学著作?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5#
    发表于 2018-1-30 21:45: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ynthia 于 2018-1-30 10:06 编辑
    将进酒 发表于 2018-1-30 01:17
    你举的这些太零碎了。以中国为例,或者春秋或者史记,自诞生以来,围绕其产生的各类研究著作,意义更大。 ...


    您原文的问题就是"有木有借鉴哪怕稍微引用古希腊历史著作"啊。

    说到研究著作,光古代和中世纪用希腊文写成的亚里士多德作品注释研究著作,现存的就有二十三大卷(其中有些卷还分成数册)之多,这还没有算阿拉伯文和拉丁文的,但这个能提高您对亚里士多德作品的信任吗?我以为未必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煮酒正熟 + 4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2-2 14:0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204#
    发表于 2018-1-30 15:17:16 | 只看该作者
    dynthia 发表于 2018-1-26 02:21
    "基督教史书"中的"稍微引用"的一例如下:

    你举的这些太零碎了。以中国为例,或者春秋或者史记,自诞生以来,围绕其产生的各类研究著作,意义更大。与此同时这些史籍的传承也就有序。你可以举例个古希腊试试,建议你先把中国的这个搞清楚,比如史记三家注,各个时期研究史记的专著有多少,都是什么年代,然后对照古希腊看看。这么对比,不是说古希腊史籍必然全部为假,但疑问太多。相形之下,竹书纪年和古文尚书都比他们要可靠。

    点评

    给力: 5.0
    给力: 5
      发表于 2018-1-31 09:54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6 16:26 , Processed in 0.05061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