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66|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事热点] 新质生产力能救中国经济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09:3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两会上,中央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各方对此的解读是:旧有生产力已经到头了,需要换轨发展。

这其实不是秘密。当前经济遇冷,很大原因就是旧有生产力发展到头,再刺激也边际收效递减。中国经济是否恢复发展,当然要看宏观,但在更加具体的层面,别看房地产,这是泡沫行业,本来就应该纠正了;教培、游戏之类也不会再成为管用的增长点。

除了芯片、软件、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质生产力指新能源、新材料、创新药、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在技术层面,要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以及深化大数据、云集换、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展开“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中国已经是中等收入国家,要跨入高收入,必须提高整个经济的含金量。更加准确滴说,是提高整个经济的“创金率”。旧有生产力中,房地产的暴利是从头至尾扭曲的,但一般制造业的“创金率”不够高,所以有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的说法。制造业依然是立国之本,但提高制造业“创金率”刻不容缓。

新质生产力有更高的投资含量。芯片工业是吞金兽,这谁都知道。但新能源、新材料、创新药、生物制造、商业航天……哪一个不是吞金兽?更重要的是,光能砸金还不够,还需要能砸人。中国STEM有很多不足,但量大质不亏,中国近些年在世界专利数量、高引用论文数量等可比指标方便名列前茅,就是例证。

但发达的STEM教育也需要有健康的人才吸收机制才能形成健康的循环。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STEM人才潜力没有转化为实力的标志。

机会留给准备好的人,准备好的人才看得到机会,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大学毕业了去做快递小哥,这是出于选择,或者说选择是可逆的;没文化的快递小哥只能送快递,有了高科技岗位,也没法抓住机会。这就是差别。

现在经济转型、升级既有历史必要性,又有人才保障。是时候了。

但要注意避免一拥而上、泡沫化,中国吃这亏够多了。

但适度过剩形成必要的竞争压力,适当卷一卷才能加速发展,同时降本增效。

这才是辩证法。没办法,世间事还就是既要又要的。

更重要的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尤其要注意先立后破。

经济发展和升级是增量过程,不是置换过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美国科技依然领先,但再工业化困难重重,就是因为工业基础已经空心化了。本来在全球化架构下,美国先进科技通过中国制造业体系实现产业化,但在脱钩的大环境下,此路不通,美国先进科技已经接不了地气,有可能就此在悬浮中呆滞甚至衰落。英国先进科技也是这样衰落的。中国不能走此老路。

保持基础不等于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都留着。血汗工厂没有必要留,通过数字化、自动化、机器人化高度升级才是正道。这其实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方面。

但重要的是:先立后破。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训。

改革开放就是不断的破和立的过程。不破不立,但还是有一个先后。

先破后立干净,但要是破了而立不起来,这就要出大乱子。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不能等,破了再说、经济和社会自然会跟上是危险的侥幸心理。教培、游戏产业被一纸政策废了,必须说,废得好。教培任其无序发展,不仅彻底背离教育传授谋生技能和修身养性的两大功能,还将成为社会公正的重大阻碍,非破不可。游戏也有无序发展的问题,沉迷游戏(尤其在未成年人中)已经成为现代鸦片,害己害家害国,也必须管起来。但没有做到的是先立后破,没有有效的推动教培和游戏中健康一面的措施,就是先破后立的例子。

房地产是另一个先破后立的例子。房地产已经拖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了。房地产泡沫早就千夫所指,但一旦戳破,人们有大惊失色,不是因为房地产泡沫不该戳破,而是留下的经济黑洞怎么办。房地产泡沫先破后立的后果现在依然是重压。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这个教训一定要吸取。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但要确认新的来了,才让旧的去。

同时,新质生产力不仅形成全新的增长点,大量雇佣高素质劳动力,提供更高的收入和更高的职业天花板,还将通过传统但依然富有活力的产业发挥乘法效应。比如说,芯片、软件、人工智能可以将大量基本工业产品升级,促进“好用”置换“够用”,拉动新的需求和增长。

中国经济正在转型的艰难期,但中国具有天时(内需)地利(工业基础)人和(人才基础),现在是柳暗的时候,花明就在前面,然后就是又一村了。

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打气。中国经济没有触及天花板,城市化空间、低成本无碳电力、世界最大STEM队伍是中国独有的优势,改革开放40多年积累的第一桶金(不管是财富,还是工业基、科技、人才基础)都决定了中国经济有突破中等收入、跨入高收入的潜力,新质生产力就是从潜力到实力的载具。

评分

参与人数 8爱元 +70 学识 +2 收起 理由
johnsonjian + 10
老财迷 + 8
常挨揍 + 10
法乎其上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landlord + 1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41#
    发表于 2024-3-29 11:13:46 | 只看该作者
    老福 发表于 2024-3-28 14:09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4-03-21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3/t20240321_5739819.shtml

    谢谢分享链接,内容还挺多的,最有意思的是这个机构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看着像个智库,点了一下他家的招聘启事
    https://xnewera.pku.edu.cn/sydt/ ... ed83b320befc2d1.htm

    结果赫然发现

    一、院系简介(500字以内)


    这个(500字以内)在2023年的招聘启事里就有,
    https://xnewera.pku.edu.cn/sydt/ ... 332a75cb543c0ed.htm

    这个研究院,从上到下的认真程度可见一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
     楼主| 发表于 2024-3-29 09:08:23 | 只看该作者
    雷声 发表于 2024-3-28 19:02
    进气增压肯定是提高进气温度的。增压中冷后面那个中冷就是把增压过的空气强制冷却,不是说增压之后气温反 ...

    嗯,这就说得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24-3-29 09:02:08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24-3-29 03:34
    还是怀疑进气增压会降低进气温度。根据理想气体定律,在相同体积下,增压导致升温。非理想气体只是升温的 ...

    进气增压肯定是提高进气温度的。增压中冷后面那个中冷就是把增压过的空气强制冷却,不是说增压之后气温反而降低了。一般风冷比较多,气缸前温度可以降到50度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楼主| 发表于 2024-3-29 03:34:46 | 只看该作者
    雷声 发表于 2024-3-13 16:36
    我少写了个增压,完整的应该是进气增压中冷。这个是老技术了,起码用了30年了。
    同等燃料的情况下,氧气 ...

    还是怀疑进气增压会降低进气温度。根据理想气体定律,在相同体积下,增压导致升温。非理想气体只是升温的幅度低于理想气体,还是要升温的。

    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这个弄过吧?打了几下之后,手摸摸橡皮充气管,必然感觉温度上升。这就是增压升温的作用。

    航空涡扇的压气机增压使得燃烧室进气温度提高到600-700C,汽车的涡轮增压应该达不到这个增压比,工业上更低,但我怎么也想象不出进气增压还能降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24-3-29 03:09:46 | 只看该作者
    新质生产力: 中国经济学的术语革命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发展, 是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的深刻变革。为深入学习 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 述,本报推出特别策划“新质生产力:中国经济 学的术语革命”,邀请不同学科领域专家学者开 展跨学科讨论,以期深化对这一先进生产力质态的学理认识,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4-03-21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3/t20240321_5739819.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8-27 22:14
  • 签到天数: 351 天

    [LV.8]合体

    36#
    发表于 2024-3-17 20:52:49 | 只看该作者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4-3-17 13:27
    你生产一大堆卖不出去的粗钢、水泥,贷款新建一堆卖不出去的房子、新城区也能提高工业用电指标,所以这个 ...

    所以说这个指标简单粗暴
    如果是在2023年以前,你说的肯定有道理。
    在2023年,中国房市大面积滑坡,大量房子停建,显然相应的水泥、粗钢生产量就会有一定的下降,相应的用电量也会下降。
    在2023年,工业用电量依然稳步增长,那肯定是有某些老行业、新行业用电量增加了。如汽车、造船、芯片,这些都是耗电大户,显然比水泥、粗钢升级了。
    所以原文的“国内产业升级超出想象顺利”,起码在2023年是站得住脚的,再往前得找数据做支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24-3-17 13:27:28 | 只看该作者
    老财迷 发表于 2024-3-9 18:18
    在赶走挖矿的比特币后,这个工业用电量指标,简单粗暴有效

    你生产一大堆卖不出去的粗钢、水泥,贷款新建一堆卖不出去的房子、新城区也能提高工业用电指标,所以这个指标是边际效益递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03:32
  • 签到天数: 1227 天

    [LV.10]大乘

    34#
    发表于 2024-3-15 06:33:18 | 只看该作者
    雷声 发表于 2024-3-14 04:50
    NOx应该只是个小问题。而且现成的路线很多。
    按我二十年陈的有关知识,NOx和燃烧温度直接相关。对汽油机 ...

    汽油机不是问题是因为汽油机有三元催化器可用。现在的柴油机靠尿素用SCR挺着。但是随着排放法规进一步收紧,同时油耗标准进一步提高,并且政府对厂家质保要求也大大提高,柴油机日子很难过。目前能满足0.2g/hp-hr要求的后处理设备满足不了未来欧7或是北美2030排放标准下0.02g/hp-hr的NOx要求。必须进一步提高后处理设备的效率跟处理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排放物的处理。2010至今的策略是尽量在燃烧过程中降低PM,把NOx拜托给后处理设备。但是新法规的压力下,这个分工恐怕难以为继。按照PM跟NOx的trade-off曲线,这俩总有一个得高到天上去,对后处理压力山大。

    点评

    涨姿势: 5.0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24-3-16 09: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发表于 2024-3-14 06:36:02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24-3-14 05:27
    氢气燃烧温度高于天然气,用于内燃机时,NOx还真是问题。

    氢气的stoichiometric adiabatic flame temper ...

    我少写了个增压,完整的应该是进气增压中冷。这个是老技术了,起码用了30年了。
    同等燃料的情况下,氧气含量增加有利于充分燃烧从而有利于提高燃烧室内温度,但是进气量增加也导致了温度下降。总的后果是降低了燃烧温度从而有利于降低NOx和提高功率以及效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楼主| 发表于 2024-3-14 05:27:11 | 只看该作者
    雷声 发表于 2024-3-13 14:50
    NOx应该只是个小问题。而且现成的路线很多。
    按我二十年陈的有关知识,NOx和燃烧温度直接相关。对汽油机 ...

    氢气燃烧温度高于天然气,用于内燃机时,NOx还真是问题。

    氢气的stoichiometric adiabatic flame temperature时2182C,天然气只有1937C。

    进气中冷提高进气密度,增加进气中单位体积的氧含量,实际上是提高燃烧温度的,进气中冷这点head room不降低燃烧温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24-3-14 04:5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雷声 于 2024-3-14 04:51 编辑
    潜水员 发表于 2024-3-14 03:15
    就内燃机而言,烧氢气也好,烧氨也罢,都解决不了NOx的排放问题。


    NOx应该只是个小问题。而且现成的路线很多。
    按我二十年陈的有关知识,NOx和燃烧温度直接相关。对汽油机不是问题,对柴油机,大型的可以进气中冷,中小的可以用尿素净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03:32
  • 签到天数: 1227 天

    [LV.10]大乘

    30#
    发表于 2024-3-14 03:15:34 | 只看该作者
    就内燃机而言,烧氢气也好,烧氨也罢,都解决不了NOx的排放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24-3-12 17:58:10 | 只看该作者
    常挨揍 发表于 2024-3-9 16:08
    也有液氢内燃机路线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9077485861653843&wfr=spider&for=pc
    丰田发布 ...

    还有搞烧氨气的内燃机的,而且还不只一家。
    技术路线上来说氨气内燃机非常容易而且靠谱,能量密度,制备成本和存储成本上来说比氢气好很多。
    转车用估计也不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楼主| 发表于 2024-3-12 07:56:16 | 只看该作者
    常挨揍 发表于 2024-3-9 02:08
    也有液氢内燃机路线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9077485861653843&wfr=spider&for=pc
    丰田发布 ...

    按照CAR杂志的说法,丰田现在吓死命追赶电车发展。看来不一条道走到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楼主| 发表于 2024-3-12 07:54:26 | 只看该作者
    yanei 发表于 2024-3-11 15:33
    谁还记得中国制造2025?就是川总和他的一帮狗头军师们拼了老命要杀死的那个计划。当时还有不少人说中国不应 ...

    现在预期2030年才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计划,被美国推迟了5年。但美国的的想法是永久性扼杀,不是推迟5年。所以一年后会有各种评判功过是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24-3-12 05:33: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ei 于 2024-3-12 05:56 编辑

    谁还记得中国制造2025?就是川总和他的一帮狗头军师们拼了老命要杀死的那个计划。当时还有不少人说中国不应该这么招摇,应该赶紧缩回去。后来好像官方也不大宣传这个了,但显然口停手脚没停。一眨眼现在离2025还有不到一年,我好奇中国自己会怎么总结。这些是不是都可以算新质生产力?

    照WIKI说法, “该计划所提及的重点发展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能或可再生能源电力装备、农机讯息整合系统、纳米高新材料和模组化建筑及生物化学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另外还有中国智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8-27 22:14
  • 签到天数: 351 天

    [LV.8]合体

    25#
    发表于 2024-3-9 18:18:45 | 只看该作者
    semtex 发表于 2024-3-7 01:32
    国内产业升级超出想象顺利。
    就看过去六年工业用电量,稳定上升,六亲不认。 ...

    在赶走挖矿的比特币后,这个工业用电量指标,简单粗暴有效

    点评

    不能同意更多: 5.0
    不能同意更多: 5
      发表于 2024-3-10 03: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949 天

    [LV.Master]无

    24#
    发表于 2024-3-9 16:08:26 | 只看该作者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4-3-8 13:43
    丰田搞的车是氢燃料电池吧?本质是电车。

    对于把氢直接作为燃料我不是很清楚。 ...

    也有液氢内燃机路线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丰田发布卡罗拉Cross H2概念车,氢燃料应用再进一步
    https://new.qq.com/rain/a/20221222A05I1L00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24-3-14 04: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949 天

    [LV.Master]无

    23#
    发表于 2024-3-9 15:30:34 | 只看该作者
    teeger 发表于 2024-3-8 14:25
    转一个帖子
    目前全世界加氢站刚过一千个,其中三百个是近几年中国发力建的,预计2025年加氢站数量中国会超 ...
    北京市财政局官网显示,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第一年度(2021至2022年)共实现了1239辆燃料电池汽车的上牌,实际接入国家和京津冀平台的车辆达到了1162辆,总用氢行驶里程超过了844万公里。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北京应该有2000多辆的氢燃料电池车。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24-3-9 00:02: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孟词宗 于 2024-3-9 00:04 编辑
    老福 发表于 2024-3-7 05:09
    清晰易懂深入人心的词汇和佶屈聱牙的词汇还是很好辨别的。

    不过晨大喜欢就好,没有辩论的必要。我回复的 ...


    呵呵,不掉书袋怎么显得有文化。问题是,大多数老百姓连“生产力”是啥都没搞明白,何况“新质生产力”。

    再说了,这又不是第一次提这类口号,当年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就很直白?更早的,“四个现代化”也是大白话 所以专门发明个新名词完全没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0 17:53 , Processed in 0.04556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