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71|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 纳斯卡线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19-8-16 10:33: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8-15 21:26 编辑

在大学时代,冯·丹尼肯的外星人影响人类文明的理论很时髦,那个时代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玛雅人、纳斯卡线和外星人帮助造金字塔的。这次看到了纳斯卡线。

纳斯卡离太平洋海岸不远,但这是在沙漠中。实际上这附近干旱,但有很多绿洲,只有这一片盆地是平坦的戈壁滩。这里草木不生,所以没人种地、放牧,连行走穿行都不便。这使得这一批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保留了下来。

没人确切知道这些图案的目的,但现代考古确定,这是在距今约1500年的时候在戈壁滩上刻画的。这只是把表层的碎石去掉,把下面本来已经坚硬的红粘土夯实,此外没有特别的处理。由于这里少风少雨,竟然一直保存了下来。

在地面上看,看不出名堂,只是一些莫名其妙的道道,粗看还以为是雨水冲刷的痕迹。但细看,能看出人为的直线,与自然的痕迹不同。要到空中,才看得出真正的名堂。

西班牙殖民者早就看到这些奇怪的“线”,但不明白这是什么东西,以为是古代的道路。直到1927年,秘鲁考古学家Toribio Mejía Xesspe确认了这是古代文明遗迹,但直到在1939年的一个学术会议上才讨论了他的发现。他也解读不出来这是什么东西,只是猜测与天象历法有关。1940-1941年,美国历史学家Paul Kosok研究纳斯卡线,并在飞行中辨认出一个鸟的形状。他邀请美国考古学家Richard P. Schaedel和德国数学家、考古学家Maria Reiche一起研究,后者在利马的博物馆里研究印加天文历法。

Maria Reiche后来终身研究纳斯卡线,并奔走呼号,为研究和保护这一世界文明奇迹奉献一生。当年当地人不理解为什么这个金发碧眼的德国女人成天在戈壁滩里疯狂地走来走去,如今她是秘鲁的英雄,有很多街道、学校以她命名。她当年的住所成为博物馆。

但纳斯卡人为什么和如何在戈壁滩里刻画下这些巨大的只有在天上才看得出名堂的图案,依然没有公认的解释。主流解释是天文历法,但到底怎么解读这个历法还是稀里糊涂;宗教符号是另一个解释,既然神是在天上飞来飞去的,只有神能看到就是合理的解释;外星人当然是另一个解释。


这个地方大概是这样的,这是靠绿洲的那一侧,下面就是戈壁滩的开始了


这是戈壁滩那一侧了


小飞机专门做空中看纳斯卡线的生意,最好预约,否则临时买票不一定有位子。一天有很多班次,但每班只有6-8个座位,还不能是大胖子210磅以上要买两个人的座位


机场以Maria Reiche命名


鲸鱼,那“角尺”图案是原来就有的,不是后来的人为破坏。奇妙的是,纳斯卡人应该没有见过鲸鱼,这一带的太平洋里,要深入大海1000海里以上才见得到鲸鱼,他们是从哪里知道鲸鱼是什么样的?


猴子是另一个纳斯卡人没有见过的动物,要翻过安第斯山,到那一边的亚马逊丛林里才有猴子


这个大概是骆驼


雷鸟?这些很长的直线(可达170米以上,图案之外的直线更是可达几公里)是怎么刻画的,现代人也无从得知,1500年前的纳斯卡人可没有激光大地测绘技术



这好像是某种汇聚,还有一些图里没有显示出来的,像细长尖锐的箭头,明显指向什么东西,但谁也看不出到底指向的是什么


这个应该是蜘蛛


还是雷鸟?


这个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雷鸟和那个奇怪东西在一起


这应该是最大的神鸟,图案长170米


1930年造泛美公路的时候,已经知道这里的纳斯卡线了,但没有意识到重要性,公路直接穿过一个图案,并危及附近的几个图案。这样的事情在现在是不可能发生了。现在公路旁有一个观察塔,大概15米高



在地面上,这也就是浅浅的几道痕,不注意真容易直接无视了


机场附近另一个纳斯卡人的遗迹,这些是地下水渠和坎儿井一样的东西,盘旋而下,构思很巧妙。1500年前的东西,直到50-60年代保护起来之前,当地人一直在用

照片的色偏是因为隔着玻璃拍,不同角度和不同光线就有不同的色偏。可以在PS里矫正,偷懒了。

评分

参与人数 9爱元 +38 学识 +5 收起 理由
常挨揍 + 4
mezhan + 2
togo + 4 谢谢分享
东湖珞珈 + 6 谢谢分享
qyangroo + 4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0 23:41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金丹

    27#
    发表于 2019-9-3 05:03:42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冯丹尼肯当年很流行,在大陆出版过一本“众神之车”,还记得当年有个叫刁薇的小姑娘,也是痴迷这种东西,还得到过丹尼肯的青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26#
    发表于 2019-8-21 05:31:43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9-8-21 03:49
    为啥一定要放线呢?直线的两头插上两根杆子,在目力所及的范围之内,两点一线比着挖呗。。。

    古人视力比 ...

    我是说鲸鱼这类曲线比较复杂的,如果不是用三角放样的办法,连图形的拐点在哪里都不好找。反过来,用上三角放样,从中心沿着大致方向拉出去两条线,再用第三条线来精确调整,就能确定两点位置,以此类推,可以确定所有点的位置,不需要测量角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MacArthur + 4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25#
    发表于 2019-8-21 03:49: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cArthur 于 2019-8-20 14:50 编辑
    石工 发表于 2019-8-20 08:37他们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种植棉花,纺织业高度发达,当地的干燥气候使得大量公元的织物保存到今天。Chauchilla墓地里保存了大量穿着棉织物的遗体。捻出几百米的线应该问题不大。大尺寸的曲线图案,可能是在设计阶段,就完成从中心向各个节点的放样计算,利用三角稳定原理,完成精确定位。

    为啥一定要放线呢?直线的两头插上两根杆子,在目力所及的范围之内,两点一线比着挖呗。。。

    古人视力比现代人好,几公里视野根本不是个事儿啊。。。

    两个节点之间也可以多插几根杆子么。。。 这样有什么问题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23:34:10 | 只看该作者
    石工 发表于 2019-8-20 07:37
    纳斯卡人的文明很先进的。

    他们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种植棉花,纺织业高度发达,当地的干燥气候使得大量公 ...

    有道理。秘鲁的史前文明里迷太多了,很多都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原因。单靠考古来猜,总是有太多的漏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23#
    发表于 2019-8-20 21:37: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19-8-20 21:41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9-8-18 13:33
    1500年前可没有你说的长绳


    纳斯卡人的文明很先进的。

    他们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种植棉花,纺织业高度发达,当地的干燥气候使得大量公元的织物保存到今天。Chauchilla墓地里保存了大量穿着棉织物的遗体。捻出几百米的线应该问题不大。大尺寸的曲线图案,可能是在设计阶段,就完成从中心向各个节点的放样计算,利用三角稳定原理,完成精确定位。



    纳斯卡人的女神像,就是用抹香鲸鱼牙齿做成的,还有虎鲸造型的陶器,所以他们肯定和鲸鱼有过某种形式的接触。最起码,大海把鲸鱼尸体冲上岸是完全可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楼主| 发表于 2019-8-18 22:33:42 | 只看该作者
    r52097 发表于 2019-8-18 08:30
    现在是沙漠,古代未必。另外能否用布条之类的东东?

    1500年钱这里肯定是沙漠。纳斯卡人擅长纺织,但用的是alpaca毛线,珍贵得很,也没有发现有搓成长绳的考古证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0-1 00:00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

    21#
    发表于 2019-8-18 22:30:32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9-8-18 22:23
    这里是沙漠,你要找几公里长的笔直藤曼?

    现在是沙漠,古代未必。另外能否用布条之类的东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楼主| 发表于 2019-8-18 22:23:01 | 只看该作者
    阿迪 发表于 2019-8-17 23:37
    那个时候,长一点的植物的藤蔓终归能找得到的吧?

    这里是沙漠,你要找几公里长的笔直藤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楼主| 发表于 2019-8-18 22:22:26 | 只看该作者
    阿迪 发表于 2019-8-17 23:33
    另外,在国内,如果要画小尺度的直角,用一把卷尺和勾股定理就能实现。

    1500年钱的纳斯卡人!他们连文字都没有,你要他们用勾股定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0 08:33
  • 签到天数: 65 天

    [LV.6]出窍

    18#
    发表于 2019-8-18 13:37:01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9-8-18 13:33
    1500年前可没有你说的长绳

    那个时候,长一点的植物的藤蔓终归能找得到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0 08:33
  • 签到天数: 65 天

    [LV.6]出窍

    17#
    发表于 2019-8-18 13:33:51 | 只看该作者
    另外,在国内,如果要画小尺度的直角,用一把卷尺和勾股定理就能实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19-8-18 13:33:20 | 只看该作者
    阿迪 发表于 2019-8-17 23:26
    在这种一马平川的地型上画直线,那简直是件不要太容易的事了~我们工程施工领域只要三个人分别拿着三根标 ...

    1500年前可没有你说的长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0 08:33
  • 签到天数: 65 天

    [LV.6]出窍

    15#
    发表于 2019-8-18 13:30: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迪 于 2019-8-18 13:34 编辑
    五月 发表于 2019-8-17 22:34
    划直线很容易啊。

    弄两片板竖直装在平板上,竖板各开两道竖缝。从两条竖缝形成一条直线。


    兄台的这个方法两个人还是没办法实现长距离的测放直线的,至少是要三个人,一个人观察,两个人举杆,当透过竖缝观察到前方那两根杆重合成一根的的时候,那这三点就是一条直线了。然后打地桩标识好,然后再往前放新的一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0 08:33
  • 签到天数: 65 天

    [LV.6]出窍

    14#
    发表于 2019-8-18 13:26:34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9-8-16 23:06
    我不知道是否可能。我们上的小山只能看清鼻子底下这一块。远了的话,角度太浅,好像不现实。这鸟地方还是 ...

    在这种一马平川的地型上画直线,那简直是件不要太容易的事了~我们工程施工领域只要三个人分别拿着三根标尽和一捆长绳就可以实现了。如果说是在国内大西北的黄土高原那种沟壑满地山高谷深的地方,那还真没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2 23:51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13#
    发表于 2019-8-17 22:34:57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9-8-16 23:06
    我不知道是否可能。我们上的小山只能看清鼻子底下这一块。远了的话,角度太浅,好像不现实。这鸟地方还是 ...


    划直线很容易啊。

    弄两片板竖直装在平板上,竖板各开两道竖缝。从两条竖缝形成一条直线。

    一个人观察,另一个人举标杆走。观察手指示标杆手矫正,用标杆就可以标出一条直线。

    至于鲸鱼,现在纳斯卡海岸没有鲸鱼活动,不代表1500年前没有。鲸鱼这种没有天敌的动物,史前应该满大街都是。秦始皇的时候还有“连弩射海鱼”的记录。据说这个“海鱼”就是鲸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8-17 07:17:28 | 只看该作者
    天狼星 发表于 2019-8-16 16:51
    嘿嘿,小时候读到过一本古文明揭秘,讲到印加这个石头加工的事情,印象深刻。书里说,根据口头传说和实地 ...

    哈,这真是乱得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4-13 18:20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11#
    发表于 2019-8-17 06:51:50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9-8-16 23:12
    马丘比丘就在high jungle,离亚马逊不远,但那在古代属于“野人区”,没有迹象表明印加人与亚马逊“野人 ...

    嘿嘿,小时候读到过一本古文明揭秘,讲到印加这个石头加工的事情,印象深刻。书里说,根据口头传说和实地考察,专家认为古印加人是使用了一种传说中的可以软化石头的植物,所以在没有铁器的情况下也能加工那些大石头,可惜随着印加末期各种灾荒和动乱,这种植物和技术都失传了。
    现在看来这本书只是地摊文学都水平,但是当时给我带来都震撼真不小。
    里面还说,埃及那个金字塔,其实大石块是浇筑出来的,而不是从整块石头上加工出来的,材料是贝壳沙子和古代粘合剂,还说提出这种猜想的科学家甚至在石头碎块中发现了古埃及人的头发,这更加证明了古埃及人是用浇筑来建金字塔的。
    啧啧啧,想起了小时候我真看了不少乱七八糟的杂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8-17 05:56:09 | 只看该作者
    赫然 发表于 2019-8-16 15:35
    印加或者印加前的“文明人”和亚马逊野人之间是有交流的。物质上也有。那些coca树叶高山上不产的,只有丛 ...

    秘鲁土著的来源有四大假设:从亚洲经阿拉斯加-西伯利亚冰桥,从太平洋岛上,本土,还有一个忘记了。各家都有依据,但也都有漏洞。现在好像还没有定论。

    你说得对,南美原生文明被忽略了,成就很高的,不去真是难以体会。很多北美人去过墨西哥,对阿兹台克和玛雅有所了解,但了解印加的就少多了,而印加只是集大成者,前印加有一大堆文明,比如Paracas文明在1500年前就能做开颅手术,而且据说成功率高达60%(考古学家推论,不知道有多可靠),但不仅失传了,现在都很少有人听说过。仅秘鲁,就有至少5、6种重要的前印加文明,印加只是12-15世纪(被西班牙人打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12 天

    [LV.Master]无

    9#
    发表于 2019-8-17 05:35:47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9-8-16 10:12
    马丘比丘就在high jungle,离亚马逊不远,但那在古代属于“野人区”,没有迹象表明印加人与亚马逊“野人 ...

    印加或者印加前的“文明人”和亚马逊野人之间是有交流的。物质上也有。那些coca树叶高山上不产的,只有丛林或者丛林边缘才有。这里一定有交流的。

    鲸鱼,这个的确没法解释了。不过,现代DNA研究发现秘鲁和智利的一部分原住民他们的确和波利尼西亚人有血缘关系。南美人的来源其实是有多样性的,应该是多批次从亚洲以不同路径到达的。所以,难说他们以前也许有一定的航海能力,见过鲸鱼的。

    南美作为一个独立发展的文明有着非凡的魅力。他们的文化成就,现在被有意无意的被西方媒体忽略了。去了还是大开眼界的。无论是风景,古代历史,还是现代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4-28 07:27
  • 签到天数: 388 天

    [LV.9]渡劫

    8#
    发表于 2019-8-17 04:07: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ogo 于 2019-8-16 12:45 编辑

    这些古人连坎儿井都修不出一条直线,难以想象能在荒漠上画出这么大的图案。
    既然这些图案能保存1500年,当时施工的痕迹不知道能否看见,这工程量不小呢

    再仔细看一下这些图案,发现他们划直线都很直,可是划曲线就明显不行了,完全没有规律,类似儿童的水平,估计不是宇宙人的作品。
    想起来古代木匠们用墨线找直,可能nazca人也是用类似的技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2 07:05 , Processed in 0.04905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