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6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器展望] 第三次步枪大论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8 07:0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盛顿是一个充满谣传的地方,近日的一大谣传是五角大楼对柯尔特M4卡宾枪不满,可能要采购多达几十万枝新型卡宾枪。柯尔特已经用12万美元的年薪聘请了前助理海军部长罗杰·史密斯作说客,雷明顿在过去两年里已经花费了50万美元游说,比利时FN每年出资12万美元雇佣了美国商业开发集团,史密斯-韦森用每年36万美元雇佣了格林伯格-特劳利格集团,德国HK也不甘示弱。世界各大枪厂对这笔21世纪初最重要的枪械合同志在必得。过去20年里,仅美军就向柯尔特订购了70万枝M4,加上外军订购的10万枝M4和几百万枝M16M16/M4成为柯尔特的摇钱树。1994年柯尔特获得美军M4的独家供应地位,过去十几年来,柯尔特都不需要在华盛顿专门雇佣一个说客。柯尔特的独家供应地位令所有西方枪厂极度眼红,要是五角大楼开放竟标,这是打破柯尔特在美军中垄断地位的最好机会,这不光决定了美军的巨大订货,还可能影响其它国家的选择。
8 O2 e' d; `  b# L
5 u: M5 }+ u# p- b+ z6 R4 }
M4M16的短管型,而M16是第二次步枪大论战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约刚刚成立,急需在弹药口径上统一,好简化后勤和提高通用化程度。英国提议7毫米中等威力弹,但美国坚持以全威力的.30-06温彻斯特弹为基础。美国的强势压倒了英国的反对,北约在1954年采纳了7.62x51毫米北约弹,各国以此为基础,研制了多种突击步枪,如美国的M14、德国的G3、比利时的FN FAL等。但使用7.62毫米北约弹的突击步枪列装后,很快发现弹药重量太重,更大的问题是后坐太大,手持连发时,毫无精度可言。
, b3 e  \% K; g# k; j) Q4 D# W/ _+ t, g

& q9 H6 m3 E9 }! E# k
早在1952年,美国陆军的两份重要研究报告已经指出了未来步枪弹药的发展方向。霍尔报告指出,高速连发对子弹命中率的作用远高于弹道精度。希契曼报告则指出,绝大多数轻武器交战发生在300米以内的距离。雷明顿公司因此在原用于小动物狩猎的.222 瓦明特弹基础上,研制了5.56毫米M193弹,用于小口径突击步枪。尤金·斯通纳在阿马莱特公司时代设计了AR15使用,新的5.56毫米SS109弹,最后成为M16突击步枪。在北约盟国还在向标准化的7.62毫米的北约弹转型的时候,美国反而在1963年自说自话地向5.56毫米新口径转型了。
: T* X6 A! ?8 `+ q7 F
. ?* d9 W) u7 o
轻巧、便于连发射击的M16远比笨重、实际上不能用于连发射击的M14受到越战美军的欢迎,丛林战和巷战中交战距离近,M193弹在远距离时的弱点反映不出来,何况美军步兵班依然装备7.62毫米的M60机枪。但小口径子弹远程威力不足的问题已经悄悄浮现了,菲律宾政府军用M16和使用二战时代的.30-06弹的M1加兰德步枪的游击队对打的时候,常常为射程不足、无法还手而苦恼。
# |( h3 L: m9 Z0 V! b% Q1 n( ~: ]2 Z

: }* D, @9 W  s/ z. L$ R* U; J, S" r  i/ T
由于美军自顾自大批列装5.56毫米的M16,北约被迫再次研究子弹口径标准化的问题,在1977-79年展开第二次步枪大论战。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明白,北约被迫统一到5.56毫米口径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这时候再论战,只是陪太子读书。最后,比利时的SS109弹胜出。和M193相比,SS109的弹头重量加大,穿透能力有所提高,但杀伤能力有所下降。
  |' H6 [( [2 M- b' }

4 s0 c; ^$ E" R4 Z6 u- p6 o6 b
多年来,SS109弹的有效性没有受到过质疑,% ~3 [/ u& g! |
至少在靶场上,SS109弹解决了M193弹容易受到风偏影响和穿透能力不足的问题,但911之后的反恐战争是SS109弹第一次经受大规模战争考验,SS109弹没有经受住考验。伊拉克战场还是巷战居多,射程问题不突出,但游击队躲在房屋里或汽车后,SS109弹经常不能有效穿透。阿富汗战场野战居多,SS109弹的射程和穿透力问题十分突出,在远距离上或者目标有简单防护时,常常出现击中目标但不能造成有效杀伤的情况,使用M4的时候这个问题尤其突出。
8 a0 G4 o4 d% X. T, B
; d0 a# s1 J/ S/ G
短小的M4适合于乘车或者机降作战。M4的尺寸小,重量轻,在近距离的火力优于冲锋枪,可以使用M16的所有附件,但远程火力更加不足。这对缺乏重火力支援、依靠手中步枪的特种部队尤其要命。M4的枪管短,初速下降,子弹动能和动量都不足,造成小口径子弹杀伤所依赖的弹头破裂和翻滚效应的下降。在150米以内,M4的杀伤效果和M16没有差别,但在更远的距离上,杀伤效果急剧下降。在阿富汗,常有目标被击中但不能造成有效杀伤的事。M4较短的枪管也使枪口噪声和枪口焰更为严重。
$ m1 F/ B8 u; U
全部换装为7.62毫米武器也不解决问题,子弹重量大的问题不说,连发控制很糟糕的老问题马上就回来了。为了解决M4杀伤不足的问题,美国研制了6.8x43毫米雷明顿SPC弹和6.5x39毫米格兰戴尔弹,就是为了解决5.56毫米SS109弹的杀伤力、射程和穿透力的问题。代价当然就是子弹的重量、后坐都有所上升。
/ z6 E$ s: B. j6 n! _
早年推出M193弹的雷明顿和美国特种部队合作,在保持子弹全长和大体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加大弹头口径,推出6.8毫米的雷明顿SPC弹,杀伤效果、穿透效果和射程明显优于SS109弹,但射程还是明显不如7.62毫米北约弹。另一个美国团队研制了6.5毫米格兰戴尔弹,虽然口径小于6.8毫米雷明顿SPC弹,但弹头更加细长,弹头质量更大,远程性能甚至优于7.62毫米北约弹。有意思的是,6.8毫米雷明顿SPC弹似乎是SS109弹扩大口径的结果,但6.5毫米格兰戴尔弹似乎是从AK47使用的苏联7.62x39毫米M43弹开始,把弹壳缩颈,配用细长的重弹头。; i; s! Y  {0 y
* I: U. k5 ^4 L, Y0 P
两种新的中等威力弹都具有优秀的远程性能,格兰戴尔弹甚至有潜力取代5.56毫米的 SS109弹和7.62毫米的北约弹。305.56毫米SS109弹大体相同的弹匣的话,6.5毫米Grendel弹可以装弹25-27发。考虑到后者的单发威力有很大提高,不再需要多次命中,实际上战场持续战斗能力有所提高。不过人们对于这两种没有经受时间考验的新弹不放心,美国特种部队在阿富汗实战评估雷明顿SPC弹,到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向新口径大量换装。事实上,这两种新弹是5.56毫米SS109弹和7.62毫米北约弹之间的妥协。既然是妥协,就要有所牺牲,依然难以作为理想口径。
' T5 }, L% w/ @  P: ]# @( U$ J
3 E- n5 N) U5 g& i% m$ O
M4的另一个问题来自于M16的直接导气式设计。M16的直接导气式设计将推动子弹前进的高压燃气的一部分通过导管引到后方,推动在枪管底部的活塞,带动自动机构,完成退弹、装弹和再击发过程。直接导气式作动机构的运动部件少,运动和枪管轴线重合,对射击精度的影响小。相比之下,AK47那样的导气活塞式设计使高压燃气推动活塞,通过连杆推动枪机,运动部件多,活塞-连杆平行于枪管运动,就是单发也影响射击精度。M16的高温燃气和通过枪口进入的异物可以通过导气管长驱直入进入枪机,容易造成堵塞和卡住。相比之下,导气活塞式的粗大气缸(枪管上平行的管子)和活塞对污染就十分不敏感。越南战场上,埋在河床或泥沙里的AK47被起出来,不经清洁就可以直接打的例子很多。在伊拉克,女兵林奇和她的战友们的M16被风沙堵住而卡壳,而伊拉克武装分子的AK47依然打得欢,最后林奇被俘,战友阵亡。

* V; i5 x( D0 b
AK47最大的“罪名”是射击不精确。
7 V: S8 c3 B. M; L4 |- p6 a% j有意思的是,同样使用导气活塞的比利时FNC和德国G36没有精确性的问题,以色列“加利尔”和瑞士SIG550有狙击步枪版本,芬兰Rk95在类似“爱尔纳突击”的野外生存和射击比赛中,曾在狙击手的“萨科”TRG41狙击步枪故障时,观察手用自己的Rk95600米外首发命中。看来精确性是AK47制造质量上的问题,而不是设计原理上的问题。

3 f3 w3 p# Q& L& X. D7 G' W8 q
德国HKG36的导气活塞和M4的基本结构相结合,保留M4枪机的下半部,用套件换掉上半部和枪管,在外观和使用上和M4很相象。HK416已经被美国特种部队采用,替代M4,美国陆军普通部队要求换装HK416的呼声也很高,但美国陆军高层抵制了很久,声称全面换装HK416的成本和效益不成比例,同时在等待光开花不结果的“理想单兵武器”。战事不等人,伊拉克和阿富汗前线的美军官兵对M16和短管的M4的可靠性怨声载道,迫切希望换装HK416,终于惊动了美国国会。在国会的命令下,美国陆军被迫对M4XM8 (以G36为基础发展而来,原本作为下一代突击步枪,现下马)、SCAR(比利时FN为美军特种部队研制的模块化突击步枪)和HK416进行了一次对比试验。每种枪抽试10枝,参试武器在两个月内经受至少25小时严重沙尘的环境,每枝枪打6万发子弹,其间测试故障率。测试结果表明,XM8的故障率最低,只有127次;SCAR其次,为226次;HK416再后,但和SCAR差别不大,为233次;但M4的故障率高达882次,比HK4164倍!
; p$ J& E$ W$ [, y# Y; X% |
美军还没有正式发布采购新枪的招标,但世界各大枪厂已经蠢蠢欲动了。光用说客当然是不行的。雷明顿推出了ACR,柯尔特推出CM901FN推出SCARHK推出HK416,连传统上专业于手枪的史密斯-韦森也推出了新型卡宾枪。
$ E: k4 v$ @1 u, f. I* V( B
雷明顿ACR全称AdaptiveCombat Rifle,以为高适应性战斗步枪。这实际上是马格普尔设计的,马格普尔以设计制造M16(或者民用版AR15)的附件起家,尤以弹夹、枪托著名,但近年来也开始转向枪械设计。雷明顿和布什马斯特(同属自由集团)把设计买断后,按照军用标准重新设计,以保证战场上恶劣使用环境下的可靠性。在外观上,ACRM4很有点相像,但使用类似AR18的短行程导气活塞原理。ACR可以通过快速更换枪管、枪栓和弹夹就发射5.56毫米SS109弹、6.8毫米雷明顿弹或者7.62毫米M43弹。还可以使用不同长度的枪管,在便携性和精度之间有多种选择。
1 ~7 v: n) C( u5 v
  }7 I& w* ?3 k' q, j6 @
ACR可以灵活地在不同口径之间转换,很好地解决了不同战场的需要。在短兵相接的近战为主的战场上,5.56毫米SS109弹重量轻,携弹量大,后座小。在需要远射程的野外,6.8毫米子弹威力大、射程远、精度高。在远程巡逻时,可以在背包里带一套备用枪管、枪栓和弹夹,可以灵活适应不同的战斗需要,而不至于出现提着长枪管狙击步枪进入村寨时无用武之地的尴尬,或者提着短管突击步枪在旷野里面对远方使用老式远射程步枪的敌人无能为力的绝望。不过ACR可以发射7.62毫米M43弹,这是一个有趣的选择。M43虽然也是7.62毫米,但这是中等威力的短弹,威力和射程不及7.62毫米北约弹,但是后座小得多,而穿透力又大大高于5.56毫米SS109弹。在伊拉克,常常有美军手里的M4对砖墙背后的游击队无能为力、但游击队的AK47轻易打穿砖墙造成美军伤亡的尴尬情况。
1 x" a! v& D4 `" B0 i1 `; V

4 z9 l: O# m" [6 o
ACR还跟随德国HKG36上首创的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做法,保留了M16精度和手感很好的扳机组和拇指就可以扳动的快慢机,借鉴了SCAR的全长枪顶导轨。在前护木周围采用围护式皮卡丁尼导轨是现代突击步枪的一个大趋势,可以在前护木的上下左右灵活地挂接各种战术附件,如瞄准镜、夜视镜、红外光点、战术手电甚至摄像头和引导制导武器用的激光照射,使简单的突击步枪和单兵信息化装备相连接。全长的顶导轨进一步增加的挂接的灵活性。) d  [1 q/ g( L% Y- h% I2 Q0 }
4 \1 |* b2 N8 u% ~& D/ M
比利时FN(全称Fabrique Nationale,意为国家兵工厂)的SCAR全称为Special Operations Forces Combat AssaultRifle,意为特种部队战斗突击步枪。顾名思义,这是FN专为美国特种部队设计的新型突击步枪,这也是较早采用多种口径的模块化突击步枪,可以通过模块更换而发射不同的口径。现有5.56毫米和7.62毫米北约弹两种口径,但只要有需要,还可以使用7.62毫米M43弹或者6.8毫米雷明顿SPC弹。" |% \# r; H& m2 l
8 O6 X2 g3 r3 {8 W8 m$ d
ACR不一样的是,SCAR已经得到美国特种部队的实战使用,陆军游骑兵也试验性装备了一些SCAR,使用反映良好。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原本准备把属下的所有特种部队换装使用5.56毫米SS109弹的SCAR-L(正式型号Mk16),但后来因为经费紧张和相对于M4的优点不够显著而取消订货,把订单转向7.62毫米北约弹的SCAR-H(正式型号Mk17)和Mk20狙击步枪,用于取代M14Mk11狙击步枪。不过已经发放部队的试用Mk16还是继续使用,基层特种部队指挥官甚至在琢磨利用特种部队的特权,自行增购SCAR-L: v+ H) w! G# U/ b$ G: z& ?7 @( p# z

4 f5 w+ p8 Z0 Z+ ~
SCAR的外观和M4不大一样,尤其是枪托,看起来好像驼背一样。和ACR一样,SCAR采用导气活塞原理,所以具有很高的可靠性。SCAR首创在枪的上方从前护木到枪机采用全长皮卡丁尼导轨,前护木两侧有可以拆卸的侧导轨,前护木下还有另一条长导轨,可以灵活地挂接各种附件。在参加美国海军陆战队“单兵自动步枪”竞标时,FN推出改进型SCAR,可以在枪膛温度不高的时候采用闭膛待击,防止环境杂物进入枪膛,提高可靠性;但枪管温度升高时,自动改用开膛待击,增加枪膛冷却。这是一个创新,但“单兵自动步枪”最后被HKHK416夺标。
( X% K! Y3 U2 }6 W% I* p( s

$ ]( x8 T0 C1 a
德国HK在无壳弹步枪上打转转三十年后,终于回到传统步枪的道路,推出G36。美国陆军三角洲突击队和击毙本·拉登的“海豹”突击队齐名,是美国最高指挥当局直属的两支特种部队第一梯队的另外半壁江山。三角洲和HK合作,以G36的导气活塞机构为基础,设计了新的上枪机(包括枪管),可以和M4的下枪机和枪托结合,形成一支新的突击步枪,这就是HK416。在外观上,HK416毫无悬念地和M4十分相似,也能使用M4的各种附件。事实上,HK是把HK416作为M4的升级套件推销的,当然客户要求整枪的话,HK也能提供,并毫无怨言地多收一叠钞票。M4/M16在射击后枪机内部容易受到发射药燃烧产物的污染,需要经常擦洗,所以M4/M16的枪机是按上下两半设计的,在野外条件下,可以容易地把上下两半分解,便于擦洗。这个设计也使得M4/M16便于通过更换不同的上半枪机,而形成不同的新枪。HK就是利用这个特点,推出HK416升级套件,希望以此吸引已经大量装备M4/M16的美军。$ Y5 g6 v- s, B' p
( {! J7 S$ t; f, p
三角洲突击队已经换装HK416,“海豹”突击队似乎也换装了,还有消息说,在阿伯塔巴德击毙本·拉登的作战中得到使用。HK416还在各国特种部队和特警中广受欢迎,因为HK416理想地结合了M4的使用习惯和G36的可靠性,还可以大量使用各种已有的M4附件。挪威陆军用HK416作为制式突击步枪,美国海军陆战队也选用HK416替换M249“米尼米”轻机枪,正式编号M277 a! I+ ]0 U2 [

8 I/ V3 z) V* H
HK416也在前护木四周装有皮卡丁尼导轨,可以不用工具就拆装符合1913军标的战术附件。枪托里可以存放小工具,还可以存放干电池,用于光电瞄准具、战术手电或者其他电子玩意儿。
" d! ?; J$ s4 a0 b& R( k

- b2 n" o) k5 I1 z4 K
HK416采用5.56毫米SS109弹,HK417则采用7.62毫米北约弹。只要更换上半枪机(连同枪管),就可以在两种口径之间快速更换。作为M4的主要生产厂家,柯尔特当然不会对这样模块化带来的商机视而不见。
  S7 Y: L0 @9 A( f; _3 x6 o$ f0 L

# S  @  d" P; ^
柯尔特的CM901也采用M4/ 16上下枪机的模块化结构,CMCarbine Modular,意为模块化卡宾枪。Cm901可以发射5.56毫米SS109弹、7.62毫米北约弹、6.8毫米雷明顿SPC弹、6.5毫米格兰戴尔弹,如果有需要,还可以使用更多的其他口径。CM901的下半枪机是通用的,更换不同的上半枪机(连同枪管)就可以发射不同口径的子弹,甚至可以直接接受M4/M16的上半枪机。' H4 h  z8 T  D

; }& H  b" T5 }$ a/ L& m
在外观上,CM901M4/M16十分相似。这也是新一代突击步枪中唯一继续采用直接导气原理的,不过柯尔特也有采用混合导气的上半枪机型号,可以适配CM901。柯尔特在美军中的人脉是无人可及的,但继续采用已经饱受诟病的直接导气原理肯定不会为柯尔特加分。史密斯-韦森也计划参加美军新枪的竞标,但细节还没有公布。7 k5 n* k, x& w' |3 v  x

, H* a) e. m2 s1 `  L; s( a: v& M
ACRSCARHK416CM901可以看到一些下一代突击步枪的一些共同点:
1、可以通过快速更换枪管或者模块,在不同口径的子弹之间灵活切换,满足战场上多变的需要,不再拘泥于理想口径
2、采用导气活塞原理以保证可靠性(CM901 是唯一例外)
. I; n6 F1 O- [

" h/ o+ r& D' \/ X/ z% P
伊拉克、阿富汗的战争使美军内部对小口径突击步枪产生激烈争论,美军可能的新枪竞标是引发第三次步枪大论战的自然契机,但世界各大枪厂不约而同地采用多种口径和导气活塞,或许悄悄地使论战不再必要。) b! Y2 H+ t) ]9 {* _' H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收起 理由
万里风中虎 + 5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1-8-8 10:24:55 | 只看该作者
HK416也跟AK47一样,还能和M16与M4的下机闸匹配,在我看来可以互几乎没有缺点了,唯一的问题就是贵了些,军版的5000多刀,再加点钱好买50狙了。还有重心上比较靠前,似乎没有SCAR配置得那么平衡,还是喜欢SCAR,价格那么平易价人………………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1-8-8 11:5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 ]" ?; j" B5 E5 m! B# c" z

    / C( k9 }- Q1 l+ R- n( S+ x# D# c& K( E老大又露面了,long time no see!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8-8 12:2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坎特雷拉 的帖子3 j* b3 F6 P) }4 g: t: j; k
    - f+ I* c  k/ h$ M0 q6 R+ S
    HK就是用这个做卖点。HK的价格一向贵,不过质量也在那里摆着呢。美国特种部队已经开始用HK416了,有说法海豹第6小队击毙拉登作战就是配备HK416。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1-8-8 13:20:38 | 只看该作者
    这也是传说嘛上的啊,毕竟所谓美军士兵说的,或许是HK公司为了大规模换装订单的吹牛呢。给拉登同志验尸也不太现实,只是听人吹说弹道学角度分析是5 .56毫米口径就是是416么。
    5 o3 W' V5 F# V7 S7 \6 y另外给晨枫兄八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内料:科赫同志做军火发家之前,祖上是做珠宝的,同志有一手切割的绝活啊,可惜败家了,所以后来在毛瑟才混得那么好。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6-5 13:01
  • 签到天数: 115 天

    [LV.6]出窍

    6#
    发表于 2011-8-8 16:25:10 | 只看该作者
    歪下楼。
    " r' U& ~& k* s5 a6 P5 N前两天美军坠毁的那个直升机上的听说包括海豹6队,大约20多个。
    4 Y, B+ O6 g0 P. S5 k以前推测海豹6大概就20多人。那么,岂不是全军覆灭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1-8-8 16:29:32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挪威有钱啊,全军都用416.
    % g( c9 n% R1 l! o! ?& h- l) H问老大两个问题:3 G* {3 K/ f0 g; o
    G36的最新改型IDZ据说取消了那个创新的双瞄?为毛啊?. f6 u: f6 z) K! l( w! {

    % V* q0 T% I1 I; ]" }( ~  V7 P# x咱们的95改性能如何?

    点评

    国内的枪不清楚,G36取消双瞄是因为作用不大,上下的视场角度都太小,城市作战这简直是致命伤。其实G36早就有非双瞄版的啊。  发表于 2011-8-8 16:54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8#
    发表于 2011-8-9 23:4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z3 D5 X0 Y7 F+ E# S2 A5 [
    3 [# G& {. t5 h
    标题党呵。。。 远远算不上啥“大论战” --- 没有任何革命性的变革。。。
    , ?  j4 s1 p3 e( t3 R
    6 {: _# p; T2 ^4 ^7 u所有的选手都不过是在现有的枪支上修修补补,没有哪一个相对于M4有明显优势。。。如果你是国防部管Budget的,怎么Justify这个升级花费?
    % V+ ]* S1 Y! I2 L. {9 |; b- @& U: l( J% S* r+ V6 H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9#
    发表于 2011-8-10 09:2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 q9 H: q+ V( j
    & C3 o  k1 I/ ^8 J# t% @仁兄那个古巴游记,能给个链接么?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1-9-10 00:11:41 | 只看该作者
    从外形上感觉美国枪似乎不如苏联枪有劲儿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0-22 05:51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11#
    发表于 2011-9-11 08:57: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9-11 07:32 编辑
    5 B: s; u: b$ t( y
    % I4 Y/ ^6 Z, N0 q4 M5 {回复 晨枫 的帖子7 G0 R( o% N, z5 V( V2 I; S; B- ~
    ; ], U8 O. n8 Z
    这么多年了就没有提高过制造工艺?
    : N/ e* N, w$ W# {, P3 r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21:32:47 | 只看该作者
    夏雨 发表于 2011-9-10 18:57
    6 k+ S3 Q& I: i  Q& c7 k回复 晨枫 的帖子/ q  b# b  t6 Q. q# H

    0 }% D7 U! a$ @- o$ b) F) R) K这么多年了就没有提高过制造工艺?
    ; {0 P4 Q+ q% i. R. @
    不是不能,而是军事哲学使然。就更Walmart不是不能卖Rolex,而是经营哲学使然一样。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21:42:30 | 只看该作者
    猫元帅 发表于 2011-8-9 19:29
    ' C8 X5 F/ y( i/ A4 l# _$ ^8 u" a回复 晨枫 的帖子  A% ?' b. w( ?  m. k

    / }" C+ u, r% ?仁兄那个古巴游记,能给个链接么?
    " `0 j3 ?2 w8 Q8 |8 L/ d+ d7 z
    是这个吗?
    + ]$ \1 U9 W% u. ?9 B& O) dhttp://www.aswetalk.org/bbs/foru ... 4%E9%9D%A9%E5%91%BD

    点评

    不是吧。鼎革还是雪个还是青袂说你写过一个古巴游攻略。  发表于 2011-9-12 10:32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1:11:57 | 只看该作者
    猫元帅 发表于 2011-8-9 19:29
    8 w3 }4 v; M) @, u回复 晨枫 的帖子
    2 {, t# d, P/ E/ I9 N  z% ]( d! N% ~5 a9 l' B% @
    仁兄那个古巴游记,能给个链接么?
    # V5 ]; O( O# t) j& M, c
    那是这个?
    ' B8 k( E2 U, \+ a8 F0 `http://www.aswetalk.org/bbs/foru ... 4%E5%8D%B0%E8%B1%A1% q) v/ `( L# Y- y# |2 I% O5 a1 i
    http://www.aswetalk.org/bbs/foru ... 4%E5%8D%B0%E8%B1%A1

    点评

    应该是这个了,多谢多谢  发表于 2011-9-12 11:26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515 天

    [LV.Master]无

    15#
    发表于 2011-9-12 22:01:53 | 只看该作者
    夏雨 发表于 2011-9-11 09:57 # F: E7 K/ T: n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O( S6 f" _* }6 g2 v/ [: u

    8 B8 J5 B4 z; S7 _2 i4 M这么多年了就没有提高过制造工艺?
    " `5 V# K: z2 H% [& Z
    步枪这种大路货,不能过分提高制造工艺,要不然地主家也用不起啊~比如XM-8,好绝对是好,但是太贵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1-11-23 14:32:21 | 只看该作者
    来张M4配图
    4 j  j7 k9 u2 u: T  r$ C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2 22:44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金丹

    17#
    发表于 2011-11-29 20:55:45 | 只看该作者
    干部 发表于 2011-9-10 00:11
    ! @0 r: K# R' j! B从外形上感觉美国枪似乎不如苏联枪有劲儿

    % [+ k) g. w( k9 |您说的有道理,老美一向爱用小枪发射大子弹,毛子正好相反。

    点评

    轻,快,灵  发表于 2011-12-13 23:02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8-21 21:50 , Processed in 0.05488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