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8-2-13 10:41:26
|
只看该作者
4 e6 n: Y3 |/ h( ?3 g$ z! Q应者廖廖+ `2 w# [' w8 ^' D$ `5 ^( I
/ w9 m/ b1 a, d! X/ U
乍一看,以色列用坦克改装出的重型步兵战车型号、数量还真不少。作为当今世界上实战经验最丰富的军队之一,以军根据实战反馈在装备技术发展上的取舍,一直以来都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按说应该引领一股世界步兵战车发展“新潮流”才对。但细一瞧,三十余年来,世界上其他跟进者却屈指可数。3 d4 l d5 Y# k/ r( ?; R5 |; I
% i* L( W, O( U, T5 K
4 {! d! @; w- o
“美洲狮”是目前为数不多的重步战,但是昂贵的价格是很多国家不敢想的。
. [0 e8 a% P& P# N$ U( C! q: e7 o9 E$ b4 B2 ~# U& p
冷战结束后,美军并未发展新型履带式步兵战车,而将精力都集中在发展基于信息战、网络中心战的“斯特瑞克”轮式装甲车族上。英、法两国地面常规力量全面萎缩,步兵战车领域更是原地踏步。德国倒是研发出了旨在替换“黄鼠狼”的“美洲狮”步兵战车。该车根据防护等级的不同,战斗全重在31.5吨至43吨间波动,但仍是基于传统的设计理念,其专用底盘与坦克毫无共通之处。新加坡研发的新一代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英文缩写NGAFV),设计理念与“美洲狮”步兵战车相似,是一种基本防护全重30吨级,披挂最高等级全防护装甲后战斗全重接近40吨的重型步兵战车。( L9 S i) N; `/ z* B* S9 j! ~! @
# k5 [: m& k% ~+ n, o S- b如此算来,世界上新研发的履带式步兵战车中,采用坦克底盘发展而来的,就只有中国的VN17和俄罗斯的T-15了。不过,中国的VN17重型步兵战车是基于VT-5型外贸轻型坦克底盘发展而来。而VT-5因其采用的全液气悬挂方案不能满足中国军方对高原复杂地形下的可靠性要求,因而在新一代轻型坦克选型中落败,只能转为外贸产品。因此VN17也绝无可能进入中国军队服役。0 s Y: }" T/ w5 X& K! e4 e
! b* \& W+ x$ m' X8 x
8 \0 t3 J9 q& J% d1 [
T-15重型步兵战车
& r, _, y# Y2 y, B1 m7 A4 G# x1 r% h
至于俄罗斯在在2015年的“胜利日”阅兵式上展示的T-15重型步兵战车,据估算其基本重量应该在40吨以上,披挂全套附加装甲后,战斗全重可能达到50吨以上。不过,当年同时展示的T-14“阿玛塔”主战坦克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设计风险很大。从阅兵式上展示的样车看,其系统完成度并不高。更像是为了撑门面,而将原型车,甚至是概念车直接驶上了红场。从那时至今的两年多时间里,T-14“阿玛塔”非但没能像当初俄方高调宣传的那样很快服役,而且从俄罗斯又开始下大力气在T-90身上“挖掘潜力”看,“阿玛塔”肯定遇到了短期内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受此拖累,基于T-14“阿玛塔”底盘发展而来的T-15步兵战车服役前景并不乐观。
8 }; f1 B# X! E& u4 U: S2 c
: _9 N6 F8 z0 k6 G( [/ ~1 T
7 T" K2 y9 }$ V' J: i( N! q库尔干人-25特别注重侧向防护性。
- T: M" u3 g) G4 D. @* K3 f; d9 g% u1 z2 {# a7 Z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与T-15同时亮相的,还有一款基于中型履带式战车通用平台发展而来的库尔干人-25步兵战车。这款步兵战车拥有和T-15相同的无人顶置炮塔,但却拥有后者所没有的喷水推进装置。这表明看似“壮硕厚实”的库尔干人-25不过是“虚胖”而已,其战斗全重不大可能超过25吨。总体而言,这仍是一款基于苏俄传统设计理念的步兵战车。不过,从“库尔干人-25”这个称谓来看,它很可能与T-15一样,均是俄陆军下一代履带式步兵战车的竞标车型。
0 k& u* K8 y0 @: i9 |( y5 ~; \/ a
G _& Z8 K; l! ]! G2 y+ I0 I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中俄两家尝试用新型坦克底盘研发重型步兵战车?而且这种尝试看起来也不够坚定不移,有着浓郁技术探索的味道呢?笔者以为,以坦克底盘为基础发展重型步兵战车,除了前述缺点和不足外,其使用定位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 F2 y% n9 J. a8 r4 ~2 N6 R! t" k3 L! c1 H
如果仔细琢磨一下以军的做法,便不难发现,它们用行将退役的旧坦克改装而成的重型步兵战车,无一例外都是防护力空前提高、机动性却孱弱不堪,火力更是贫乏的“畸形乌龟”。这样的“畸形乌龟”如果投入到高强度的正规战场上,只能是被动挨打的“活靶子”。即便“龟壳”再厚,在长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重型反坦克导弹面前,也断无凿不开之理。: R6 w. w r' h W% Z
/ n# M% g/ c& ]3 m1 \( m
1 U" m9 X, T4 s7 C“阿奇扎里特”是以色列利用在中东战争中缴获以及后来“廉价收购”的大量T-54 55坦克底盘改装而的重型装甲步兵战车
, U: w+ ~+ ~; N4 j2 S0 d7 ^" r( Q% Z$ ?3 [# [8 q a
素来以精明闻名于世的犹太人之所以坚持这么做,是因为自1982年黎巴嫩战事结束之后,以色列与其阿拉伯宿敌之间爆发大规模地面战争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而“哈马斯”这类激进组织的威胁却与日俱增。以色列陆军的主要任务,由正规战变成了治安战。治安战的特点,一是对手武器装备孱弱,RPG-7火箭筒就算重型武器了。二是对手组织涣散,打不出像样的战术配合。三是战线不明显,战斗打响前鲜有征召。前一秒钟前还看似人畜无害的“路人”,没准会突然从长袍下抽出一枝AK47朝正在值勤的以军士兵开火。在这样的作战环境下,以军改装的那些“畸形乌龟”正好大派用场。其厚实的装甲,能最大限度减少以军伤亡(这对人口稀少的以色列来说,尤为重要)。车载机枪和迫击炮曲直结合,足以对付相距甚近的武装分子。既然在城镇里既无可能,亦无必要“飚车”,因此“畸形乌龟”机动性能差的毛病便无伤大雅。( J# T8 ^/ q# c( _) V3 c/ @
$ v) O% l0 S/ V$ T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军拿来改装步兵战车的坦克,无一例外是行将退役或性能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属于典型的废物利用。在这方面,以色列从来没打过正值“壮年”的现役主力坦克的主意。可见,在武器的效费比这个问题上,犹太人还是有清醒认识的。
" B8 s9 r, W0 l. s3 S- M4 S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