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业宏基”是本人策划的系列图书的总标题。希望能做成一个品牌啊。) U6 Z- A' a- F
理解这个总标题,需要把它分成两个词:“伟业”和“宏基”。前一个词,直接的来历,就是胡主席在首都各界群众纪念建国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结论:历史启示我们,前进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掌握了自己命运、团结起来的人民必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创造历史伟业。; u$ o/ [, K$ k, R
那么如何理解这个“历史伟业”呢?我认为,应该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第二层,就是“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最早把这两层意思同时提出的,我的印象里,应该是胡主席在去年七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这不仅是对教育发展方向的定位,其实也是对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的规划。我认为,要达到这两个目标,需要中国为世界贡献全新的普世价值。所以,提出全新的普世价值的论述,并且在实践中修正和深化这个普世价值,就是这个伟业的理论阐释。当然,这要以实践为依托,才能很好地总结和说明这个普世价值。 ! C3 B' \. T1 {) y. O4 [5 C所谓“宏基”,我认为,是实现“伟业”的基础。我把这个基础分成四个方面: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制度基础、物质基础。组织基础,就是领导这个“伟业”的核心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制度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物质基础,就是不断完善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国民经济体系。进一步说,就是支撑中国成为当今全球产业链中的实体经济的巨无霸的物质基础,或曰要素条件,包括人力资源。这个物质基础,不仅确立了中国在实体经济中不可动摇的巨无霸的地位,而且可以使中国在经济模式升级中,居于主动和领先的地位。而这三个基础,能够有效运转的枢纽,就是组织基础,即中国共产党。而真正决定中国共产党的方向和效能,以及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就是它的思想基础。这个思想基础,今天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内涵是什么?我希望能够梳理出我自己的一些认识,与大家分享。理解了这个理论体系,基本就可以理解中国近百年以来的历史和现实的所有问题。所以,这本书应该是一个以历史发展进程为脉络,逐步展示出组织基础、制度基础、物质基础的形成和成熟、发展的过程,最后归结为对思想基础的阐释的结构。这四个基础,思想基础是核心,组织基础是血肉,制度基础是神经系统,物质基础是骨架。这就是一个完整有效,生机勃勃的机制,就是实现伟业的宏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