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下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无畏”级的模型公开了。 B) q5 q( H3 b: i9 m
8 q v" B0 m7 F
. i2 r7 ^& h1 w0 e6 |% |
* R: ^( P0 Y, g17200吨,153.6米长,定员130人,水下航速28节,当然是核动力。计划建造4艘,首艇2016年10月开始建造,预计2028年可以开始海试。9 H) t9 L2 j- E2 F5 O+ K7 P) R: Z
# |, H# P! |$ h/ f6 Y
12个垂发管,用于发射“三叉戟D5”导弹,未来可能和美国海军一起用下一代潜射洲际导弹替换。但计划只有8管会装填,其余4管只是压重,用来平衡。“无畏”级替换的是“前卫”级,“前卫”级有16个发射管。美英都降低了核潜艇的发射管数,“哥伦比亚”级从“俄亥俄”级的24管降低到16管。核军控条约对潜艇的导弹管数有要求,所以“俄亥俄”级都是20管装填,其余四管“永久性”弃用。但“哥伦比亚”级的16管笔“俄亥俄”的20管还少,低于核军控条约的要求,英国根本不是核军控条约的签约国,降低导弹管数可能是几十年实际使用经验的结果。
9 ?$ k# f8 a: n" X$ ?4 O9 F6 ]- G6 x. s. f G
一艘艇携带的导弹不是越多越好。弹道导弹的弹道和命中点受到发射位置的限制,统一位置发射的导弹未必有那么多的目标可打,多弹头后更是“没目标可打”了。需要打更分散的目标,就要更多的艇从不同的位置发射。这可能是降低管数的最大原因。另外,太多的导弹集中在一艘艇上,也太危险。美英的战略核潜艇靠静音生存,单独部署在遥远的发射海域,没有攻击核潜艇护航。" `, f4 y( w9 ^8 ]9 L8 A
8 p4 Q7 O. N" U9 `6 O' H, z2 r: x! B过去,美英战略核潜艇并不担心受到攻击。不上浮、不通过浅水水道,航空反潜就无可奈何;水面反潜从来就是护航为主,进攻性反潜是大海捞针了,效率很多,不足为虑。潜艇反潜是威胁最大的,但苏联核潜艇的噪声太大,速度上没有太大优势(30节vs28节,没有快多少),远远听到,早早开溜,很难被抓住。
5 o& P! y. X9 ]. X( E# y4 X$ G( _7 h' \2 j- l- s
但现在不一样了。新一代攻击核潜艇的噪声越来越低,海底声呐阵的性能越来越高、覆盖范围越来越大,空中和水面反潜也今非昔比,不敢再托大了。
5 q" N% {+ B% q( \7 @0 M7 Y+ F" I' G% d; J" m: D
就设计而言,“无畏”级最大的特点就是线形光顺,缺乏明显的导弹舱段的隆起。这当然是排水量加大的缘故。“前卫”级是15900吨,增加的这点排水量还是很有用的。; c: w1 [9 `* X
9 r8 ?0 ~- u0 Y围壳很低矮,很流线,这是以往美英潜艇上罕见的。苏联潜艇的围壳早就低矮化、流线化了,但那是双层壳的福利。美英用单层壳,艇体内有用容积更大,也没有两层艇壳之间的流水噪声,但不仅制造难度大,也不易采用流线型围壳。& O5 R$ J' f# N3 w
' \" ~$ ]3 I: b- h8 e8 j“无畏”级一如既往,采用艏舵,而不是美国潜艇更加常用的围壳舵。好奇的是,“无畏”级在围壳侧下还有一对好像固定舵面一样的突出物,这是其他潜艇上没有见到过的。推测起来,有可能是与围壳的某种水动力互动。或许是围壳降低后,“背鳍”的横摇稳定作用降低,用这一对减摇鳍帮助横摇稳定?: n/ F! F4 A! P7 ?( @6 q' m0 B) d
0 [% J8 m0 L% k; M" v0 \围壳前还有一个小立柱,据说这是远程声呐,英国潜艇的传家宝。
8 |4 x$ e- U, u0 l9 R/ j P1 U6 u2 s
X舵取代了传统的十字舵,在相同舵面积的情况下,舵效更高,因为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上,四个45度舵面比两个横平竖直舵面提供更大的控制力矩,而且舵面“翼尖”不超过艇体外接方形的四边,有利于浅水和靠岸运作。这些优点早就知道,但传统上舵面是机械操作的,横平竖直的舵面操作动作直接、简单,45度舵面需要更加精细的协调动作。但在电传操作的时代,这不是问题,计算机自动分解操作动作,把相应的最终动作量传递到舵面。/ V& q& J, h% Y
# p0 v7 n8 U7 q5 D* I1 ?$ x9 b泵推也是新一代潜艇的标配,噪声比传统的螺旋桨低,也容易免受海洋生物的影响。
: h6 ]& Z6 J& X' I5 P3 L
+ ?1 B0 M/ i7 ^: o突然想到,12管只用8管,或许也是艇体长径比的要求。增加了艇体直径,长度就需要相应增加,但又没有更多的作战载荷需要加进去,或者说造价受不了,索性加4个“备而不用”的发射管。万一需要用了,可以装填导弹,或者改而装填巡航导弹,就看有没有可以直接“套入”发射管的模块式发射巢了。另一个问题是,战略核潜艇用于发射战术性的巡航导弹,容易暴露目标,那就得不偿失了。+ E4 Y; ], _' O( g, N; Y4 h
4 a# t5 m$ _! X9 u6 H; s; b" i6 J
对了,“无畏之孙”是因为现代的人们最熟悉的“无畏”级是1906年的战列舰。当年,“无畏”级战列舰采用重装甲、全主炮、蒸汽透平驱动,很是惊艳,一夜之间使得“前无畏舰”统统过时。
) t" d7 \7 R: j+ n3 u5 n3 ]' h: S. P; H* z
但1906年的“无畏”号(“无畏”级首舰)实际上是皇家海军历史上第10艘“无畏”号,第一艘是1553年的40门炮战舰。在“无畏”级战列舰之后,还有1960年的第一代英国战略核潜艇“无畏”级。这算“无畏之子”的话,现在在建的就是“无畏之孙”了。. L9 A; z& I/ \/ U+ c T% s
, ]- x8 F1 c+ q但皇家海军也从大航海时代虽远必诛的海上霸主沦为今日的二流海军,“无畏”舰还算先进,但从划时代变为被时代所划,因为导弹是美国的“三叉戟D5”,核弹头是英国的,但发射控制要通过美国;核反应堆是英国的,但自己技术上搞不定,要美国帮忙才能搞定。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