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10-4 17:47 编辑
8 e+ O/ }' H, C- e' b
- K2 c" J+ o3 n. f5 l+ |# X6 b在国庆阅兵上,新突闪亮登场了,尽管被东风-17、东风-41、无侦-8、攻击-11等更加闪亮的装备盖住了光芒。新突采用有托结构,枪托可伸缩(先前误以为是折叠托,只是打开的状态,其实是伸缩托处在缩托状态),导轨可挂装各种附件,颜值很高,据说试装部队很满意。
/ x' L( m# \0 z% ~5 D1 r3 ~5 _9 x8 Z! f* z1 g
![]()
4 [/ m) n3 F- Z9 Z+ W# \新突出来了,确认是伸缩托! G" h. w) N; }7 h3 p6 ^! p
. d4 P5 v x% d8 j# a( G7 X ) g4 T8 r% s+ U
阅兵式上用的是短管型# I! ?( c) Y& y1 y* z6 _) ^/ e
- V! T. W0 f5 s/ H, Q
# h. @& Z/ [# F
95也改进成95-1了,但必须说,颜值不如新突1 [9 M1 |" h3 ?+ M: h
P7 p$ }! F. R" J S; z: n U. c新突出来了,个人认为不会全面换装95。但到底会不会,只有时间才能证明。在阅兵式上登场不等于全面列装,03也在阅兵式上高调登场过。新突在试装部队受到好评也不说明全部问题,美军在换装M4的时候,也是一片好评。到底好不好,是需要时间考验的。在同样条件下,比如都用机瞄或者都用镜瞄,新兵训练时的打靶(包括静止和跑动中射击)就是很好的考验开始。
/ E5 H$ Q- J4 V! g* h' U* r G% e6 |6 N
另外,新突与95不宜简单比较。在95研制的时代,尽管只是短短的20多年前,中国的经济条件远远不如现在,中国对未来战争的认识也与现在很不相同。谁都没有料到中国的发展如此神速。95的一些设计在今天看来是留有遗憾的,问题在于这是不是无托的本质缺陷。: F9 t; x4 G' A7 i7 g4 W4 D' ]
% |0 d& J/ J- u& |6 s' F有托与无托的差别不用重复了。现在的问题是:新突集中了中外先进设计和使用经验,在人机工程方面比95有巨大的进步,制造质量也有巨大的提升。试装部队的好评到底是针对这些新功能,还是有托的本质优势?+ c+ F1 K& U$ A" B5 V: z- B
3 v" [3 V& s- D- J$ _) \1 P继续争论有托、无托的优劣意义不大,现在重要的事情是有关厂所需要尽快拿出“新95”,具有:; Q9 e5 S( c; E! w3 m6 V! N/ G' Z
1、 可调底托以适应不同的手臂长度,改善抵肩的舒适
$ u4 y8 J. y- U: m$ k5 n3 R2、 全长机顶导轨和导轨化的框架式前护木以便挂装各种附件# b2 _$ F) `( D) F* A) @: P! F( p
3、 可配装新突那样前置小握把-两脚架; t5 ~! t* w n
4、 可配用新突的弹匣7 Z6 f7 D. c3 i8 i! Y
5、 取代95上提把的简易光学瞄准镜作为标配,至少机瞄应该像新突一样可以放倒
& w$ V& T' h8 F5 q* |8 T6、 浮动枪管以提高精度
$ ? u* M+ z, W3 D7、 可迅速更换的左右抛壳盖和左右拉机柄# Z- H: `9 I, U
8、 更高的工艺质量
2 k0 J( Q; S, b$ m& v e% W* V0 r% _" G! g& M
这些都是在无托的总体构架下做得到的,基本上都在不同的国内、国外枪械上已经实现,而且实现的代价不高于新突。这样的“新95”可以达到新突的使用舒适性,但保留无托的长枪管、重量平衡和较短的枪全长。
! V2 B' E# C7 ^/ G
0 Q- M3 L9 V, U0 c![]()
0 |: z/ f# Q+ f3 O' a7 C塔沃尔X95有全长(当然是到下巴颏为止)导轨
* Z$ W: Y }( _3 I) ~
' D' W) @7 N% k2 S. j* Q 7 i }) [8 G1 v6 x9 i. d) p
抛壳口和拉机柄是左右两用的,不用的那一侧用盖板盖上
~/ V; D$ A+ P, r* |7 G3 ~6 V1 {9 q% k
![]()
, ^. R% Y& H7 l; e! L配用各种附件当然一点问题都没有
, \5 d" S$ b4 n) V5 h
: H8 O( j! o F8 i2 y![]()
3 w! s# \! c0 O* y6 X0 \2 q沃尔特2000不是最好的例子,但至少说明,无托与可调底托、浮动枪管没有本质冲突1 t* D, ?3 Q! r& T4 \$ G+ ]
! P+ r& ]3 y2 J/ Y6 ?在这样的新枪(这还是95吗?可能95-1能改进到这样的程度,也可能已经大改到面目全非、不再是95了)出现时,与新突的比较才有意义,否则就像比较歼-20与歼-11,结果比出鸭式先天比常规布局更优秀的结论一样,是鸡同鸭比。
. }" h0 m$ e% O! U7 I& e: c( `( E2 L! h" s0 g) M6 {
说起来,鸡也好,鸭也好,上了桌都是好的。新突便于挂装附件的优点显著,但现在中国步兵还没有到普遍挂装附件的程度,“新95”和新突在这方面都能满足“未来需求”。但在枪全长相似的情况下,新突枪管显著较短,对精度和杀伤力不可能没有影响。而部队已经使用95二十年,在训练和习惯上,现在实际上还是无托更有优势。
7 j: P! r3 A& q& h# H' m# M+ M6 h: O( s# D
至于颜值问题,装备不以颜值论优劣,而且颜值不仅是主观感受,更是随时间而变的。95刚出来的时候,被认为颜值爆表,现在的“枪审美”回到有托,难说是不是像裤脚管一样,一会儿以紧瘦为时髦,一会儿以宽松为时髦。这种跟风没有意义。
1 W6 U; r, ]( c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