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1-5-8 09:33 编辑
6 T- ~% E4 O v* b# o1 [# \
% P% z% u4 R6 @# T6 U在不久前“国家安全日”电视节目里,一艘神秘的无人艇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个无人艇不仅铺盖着太阳能电池板和安装着信息桅杆,还在艇底拖带着一个鱼雷一样的东西。这是新颖的波浪滑翔机。/ r5 \3 H: \% a- z7 i! w! i" j
4 A, u+ B% T1 `3 J. S3 ~, F& u
$ U. A! }5 o% T. G" |9 B
! W/ @7 @; j& {* x: S
2 M2 @# q) l n: n
' G3 m6 A N; |$ T6 J, ]. ~
4 a3 M' V: W3 M6 T8 s! ]# Q7 s) T
4 b7 e" S" F X& _ s! {
4 J4 j0 n0 F( X- L: c8 d) v
1 S9 [% S8 w. j4 |5 [人类在大海上航行几千年了,几千年来,排水量船的基本原理没有大变,变的只是推进方式,从划桨、风帆到明轮、螺旋桨。但无人艇出现后,一些匪夷所思的新型推进原理出现了。水下滑翔机用间隙改变浮力的方式,在靠重力下沉中向前滑翔,赢得了很大的航程。波浪滑翔机利用波浪升沉的能量形成向后的推力,更是做到完全靠自然动力推进,航程只受机械寿命的限制。
: g4 U' g8 e7 P/ z; N; W' N
1 w; T% o% B! d `) b6 r4 k
: G" t7 I$ P; N5 s n" [
推进效率最高的是划桨,所有能量全部用在把水体向后推动、产生推力上了。但划桨动作的机械实现艰难,一般还是用螺旋桨。: }8 M2 K, z4 N2 h5 ?0 R
: x0 q6 M% `8 {1 B# [/ y
; }; }, k! ^/ |% h$ R" h螺旋桨在转动中,不仅把水体带动旋转,还通过桨叶的斜面产生向后的分量,形成推力。同样的推进力也可以在斜面桨叶的直线运动中产生,比如说,摇橹。* y, }1 H% Y2 M! l' c
8 Z/ y) X0 s: M; j" Q
+ j! D) E9 s: _: C# a摇橹在左右划动中,斜面对着推进方向,通过来回翻转橹面,在每一次划动中都产生推力。波浪滑翔机是相似的原理,只是改成利用波浪的升沉运动牵拉而上下划动了。- ]! ]% b' Q* I2 y& k* x/ [8 Z
: _* I! s" B! r4 Y: Y! D7 R4 C* P5 R
# \& c* R* Q0 y! A% ~8 S! T a- V
" l7 F f0 d) H* `* P* K波浪滑翔机由两部分组成:水面体和潜航体,两者用拖带索相连,一般长度在8米左右,确保潜航体在波高浪急的时候依然稳定地在水下。水面体一般像滑水板一样扁平,但为了增加载荷容积和加强自翻正能力,也可采用V形船体。潜航体一般就是接近鱼雷的形状,不过两侧各有一排桨叶,好像百足虫一样。桨叶可以自由上下翻转,但在正负45度(或者差不多的位置)锁定,不能继续翻转了。
( U, P* y7 l4 R) A- g7 B7 F, E/ L) ^2 X g, ]2 |
当在波浪作用下上升时,桨叶后缘自然下垂,但到45度为止,然后就像摇橹一样,只是往上摇;当在波浪作用下沉时,潜航体靠重量自然下沉,桨叶后缘自然上翻,同样到45度为止,然后“橹”往下摇。周而复始,产生前进的推力。所以波浪滑翔机实际上与滑翔没有关系,叫波浪推进更加合理,但习惯上叫波浪滑翔机,就沿用这个称呼了。
& A% B4 B1 C, ]' q$ [: S6 ]* ^! S( j1 h5 Z7 W% O
波浪滑翔机不怕风浪,风浪越大,速度越快。波浪滑翔机也有很大的力矩,可以拖带沉重的负荷,只是速度不快,通常在3节左右,但好在持之以恒,一段时间下来,也可以航行很远。2013年,美国Liquid Robotics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号波浪滑翔机在一年多一点点的时间里,从旧金山无动力远航到澳大利亚昆士兰的邦达堡,航程14703公里,创造了自主无人艇的世界远航纪录。2 t* h; q/ P4 v0 \( L& U4 z. _
2 p9 } A/ {1 H( `+ C/ B( l+ G7 S不过波浪滑翔机怕完全无风无浪的情况。海面平静似镜的时候,波浪滑翔机就彻底没有动力了。好在这样的天气一般阳光明媚,所以第二代波浪滑翔机在潜航体尾后增加电动螺旋桨,在无浪的晴天用太阳能电池板直接驱动。当然,无浪的晚上就是死鱼一条、动弹不了了。那就赏月吧。: i8 q, {7 D) [0 ]
3 T7 ]' p e- D+ ]' H* a
2 D) ^3 G7 @3 [/ j7 z
6 W4 K" N& [* i& i7 z! u/ T9 _基本的波浪滑翔机的成本很低,但什么也干不了,需要搭载有效载荷才有用。作为海洋和水文调查,各种气候、温度、盐度、海流测量自然是少不了的。但波浪滑翔机也有明显的军用潜力。* w5 i" X+ t( E" T9 T* v" @/ C, N* d0 y: R
, }# c$ V; F5 R( Z1 U% s
作为侦察平台,波浪滑翔机可搭载主被动声纳、雷达接收机、通信接收机、红外光电摄像头等,当然还有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甚至一定的任务系统。波浪滑翔机可以在海上长航时巡逻,监听过往的船只、潜艇和飞机,并把搜集的信号片段加上卫星导航的精确时间、位置标签后发送回基地。平台上的天线不需要多复杂,让基地在汇总中建立三角定位就可以了。平台可以随时发送截收到的电磁和水声信号片段,也可以用猝发、压缩、伪随机码等方法降低被截获的概率。基地在汇总后可以建立全面、精确、及时的战区空中、海面、水下态势。这对防御制海和攻势制海都很重要。
& v8 l: E7 R& {8 i& P( S
8 F% S6 d6 S( R/ W, K( E作为作战平台,波浪滑翔机可以作为受控的自航飘雷使用,水下的潜航体可以是一枚鱼雷,或者一枚导弹,甚至是防空导弹。射程十几公里足够了,反正波浪滑翔机的视点低,看不远。水面体的信息桅杆正好搭载传感器,扫视周围海空,自动识别目标,自主攻击;或者接受基地指令,启动“进入射程就攻击”的模式。这样的飘雷可以用于反舰和反潜,适量释放就可以控制很大的海域。用于伏击低空飞机时,对反潜机、巡逻机、运输机、加油机是很大的威胁,不知道什么时候,海上就飞过来一枚导弹。7 P' K# o; s, m2 h2 @& c3 [
9 y3 P0 Z7 Z4 ]
波浪滑翔机具有低速的自航和定点巡逻能力,这比随波逐流的浮标更加适合战区监视,或者作为飘雷使用。波浪滑翔机的长航时、低特征、低成本、耐气候特性也适合在高危海区使用。这东西缺乏自卫甚至逃避能力,别说军舰、作战飞机,就是渔船装上机枪也能欺负。问题是,目标小,紧贴水面浮行,暗色调与海面浑然一体,不管是在水面还是空中,不到跟前很难发现。如果需要,可以加一个压载水舱,在感知威胁的时候,自动下潜到水下十几米的深度,一般就可以逃过搜索。过后再上浮,继续工作。实在被抓现行,成本也够低,损失了也就损失了。或者反其道而行之,夹杂一些主动攻击的飘雷,专打前来搜索的巡逻舰船,提高清扫成本。
" }; {8 j0 M8 b) i* L+ ~* G1 E
$ Y' q- E5 h$ `5 { v7 e9 n日本和澳大利亚对台海战争很“热心”,这样的长航时平台为他们量身订造,战时释放一批,与水下滑翔机运载的巡航导弹相结合,看他们还有多“热心”。9 P2 B% c) P! u
! |4 k) z/ B- J
/ p# E$ q |& {; M( P
. A8 H0 Z+ n, @& y6 F* U6 R
' F* Y' S2 ?1 {! w6 b' ?* K4 Y1 T' e) U2 D3 n5 N. s) F! l
: H$ _8 |+ P7 I7 B: Q
% x3 n Z, C; D中国在波浪滑翔机方面也很活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的“海鲸”号已经试验成功,大量用于海洋水文调查。只要有需要,用作军用毫无困难。
5 L4 [) `$ V2 J6 H9 p1 i
- Y: g. J& O% c Y另一方面,波浪滑翔机的原理也可以用于波浪发电。把套筒固定在浅海海底,潜航体做成套筒内的螺旋桨,套筒壁同时也是定子,螺旋桨为转子,桨叶本身在上行和下行中改变上翻下翻,这样就可以把波浪的升沉运动转化为固定方向的旋转运动,用来发电了。同样的原理可以横过来,用于岸边的潮汐发电,涨潮、落潮中潮水向岸边一进一出地波动,带动桨叶旋转,驱动发电机发电。
: y) ^2 _% {; F+ c6 N3 Y# h' s0 | o
1 B( B% v( t( x7 }8 d
! l0 u( c7 o& u用于波浪发电,潜航体改成这样的推拉螺旋桨,只是要一头吊起,而不是现在这样安装2 a3 s/ F$ }: J/ X9 ^. D
1 \1 C0 W* H' h- E2 `! U
. i" N# y6 \& }$ m: C
环形螺旋桨的电机则是在筒状结构上
7 J6 B3 p6 T! d; v7 w7 x! b7 y2 g5 G8 q' `8 H
与风电、光电相比,潮汐和波浪是更加可靠的能源,无浪日很少,无潮日则没有。过去因为技术问题,很难利用波浪能和潮汐能,波浪发电还有各种方案,比如在利用升沉运动直接切割浮筒内的磁力线发电,或者利用升沉驱动活塞将海水泵吸到高水位然后发电,但都有各种问题,潮汐能更难利用,波浪滑翔机的原理或许解决了这一难题。# Q" T7 N6 ?# U* Y' O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