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感谢朋友的链接,看到GAO的报告。9 b: o4 Y3 m" G% \
( J4 i# D1 H) t+ f& j
工期、批量、单价这些都已经不意外了,但软件开发部分太意外了。这简直是……无语了。F-35在苦日子还没有开始呢。2 b/ Z! z3 v, h# k0 T5 \8 |
T8 {, x, {( A: C, d
- 超过2400万条代码: c% J h0 c4 d C5 A4 w9 F1 d# N
- 机载系统超过950万条代码7 Y& U- T! S+ {; O5 I5 Y! Z/ Y4 m
- 超过F-22三倍2 I/ B y6 [% L- A7 Y$ B, l" U
- 超过F-18E六倍1 p# g' Y+ w. ]$ _4 x! D
- 代码量2007年以来增加了37%
4 W* ^: N, E, d/ u# t - 典型增加30-100%,所以F-35的增加还没有到头呢6 y& ~0 U5 Q, ]: _
- 超过一半软件还没有做整体连调试验,这是最恐怖的试验,分部代码好好的,整体一连毛病百出,这是大型软件开发的常事/ ~0 b, m" a: v" [
- 任务系统硬件软件immature and unproven at this time,这都什么时候了?按照原计划,现在已经全速生产,达到IOC了$ X4 i b; v3 O: _1 W; x
- 任务系统能力只有4%得到验证
" M9 Q9 w# u! x r3 a+ O* J! r - 全状态作战测试要到2017年才开始' H6 v! N* f, Y5 N) F: |
- 全速生产要到2019才可能开始) Y: i* ~* {9 {; |2 R8 Q% ^- Z
6 X+ S$ q! a: g; D) y我是干自控的,这些年也写过一些几千上万条代码的“大应用”,每个都是脱一层皮。最初写和测试、抓虫的时间比例大概是1:5。最初联调的时候,改动最大,常常大动干戈,几乎重起炉灶。这当然和本人水平太潮有关,但也说明了这东西不容易。即使通过了最初的联调,开始使用了,最初的几个月里也是不断有修改、增补的要求。另外一个体会是:这东西是highly integrated,绝对不是人多好办事的典型。要是一个人能吃下来,脱几层皮也是值得的;要是必须要一个团队一起做,个人的水平成为短板问题暂且不说,抓总体的人要准备脱更多层的皮。专业软件公司的人吸毒的多,不是没有原因的。高度压力非常容易造成忧郁和其他精神问题。* d8 ~- L# x7 J% ~; j, w
; u( s U; [! v# Q* e1 f7 o不算软件,F-35现在完成的试飞都是基本的适航性、操控品质、速度、升限和基本的机动性。以美国的航空科技水平,本来就不追求最高性能的F-35连这点都拿不下来,那就找块豆腐撞死算了。低空、大迎角、武器投放试验才是硬骨头,都还没有开始。武器投放试验最早要2015年才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