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史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英帝国的崛起之八:不列颠的战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1:33:26 | 只看该作者
把酒临风长歌行 发表于 2013-1-24 22:51
1 |0 F% r* b# T& q1 q& l滑铁卢之战威灵顿赢得很侥幸,故而有此语,他自己也曾坦言,如果把拿破仑放出来再打一场,他未必就能赢! ...
% a* ^" {+ _( d( ~3 ~# [/ g( S
滑铁卢之战拿破仑犯了太多的错误,只要其中一个错误没犯,威灵顿就得玩儿完。所以这一仗他的运气实在太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1:46:08 | 只看该作者
1) U- h6 L: C+ ^4 d# C+ D

& T! y  P; b0 K在很多欧美史家的笔下,法国大革命是西方文明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政治成就。透过冠冕堂皇的言辞来审视这场运动的血腥残暴,很容易得出相反的结论:法国大革命其实是肆虐二十世纪的法西斯极权暴政的滥觞。8 s$ u0 J: g1 \' q. Q  V
5 j9 [6 ~8 k; M# V6 V
历史的发展往往让人不可思议。大革命前夕法国正处于思想解放的黄金时期,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理论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所有的人都在勾画一个美好的未来,一个基于自由和公正的崭新时代。旅居巴黎的瑞士女作家德斯塔尔夫人(Germaine de Stael)写道:“整个国家都在渴求无穷无尽的希望和无拘无束的快乐,如同沉溺于幻想中的莽撞少年。”
, q( G- S/ X, G" S) E: x
+ L2 @3 I  N- b) P9 j法国当往何处去?社会精英们莫衷一是,各执一词。财政大臣雅各·奈克尔(Jacques Necker)为首的务实政治家推崇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坚信这是唯一的强国之道。启蒙思想家们却不以为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被称为法国大革命的行动纲领,是罗伯斯比尔每天必读的思想指南。该书开门见山地宣称“人们生来自由,却到处身负枷锁”, 进而探讨一个社会应该如何组织,才能确保每个成员的自由意志和公平对待。卢梭认为,人民应该通过契约而组织社会,选择政治体制和法律;人民既是统治者也是被统治者 - 他们集体制定宪法并任免官员,然后将个人意志屈从于“普遍意志”。对于社会变革的成功,卢梭寄希望于个人的觉悟和整体道德水准的提高,为此他撰写了两部小说,专门探讨如何教育孩子,使之不受腐朽观念的污染。
, @& O; ~4 `- D
( O; Y2 |4 U5 J; Y! S2 K3 u! v6 G卢梭的理论和他的性格一样,充满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色彩。卢梭曾经对好友博斯维尔坦白,自己生活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对于现实完全不能忍受,因为“人性让我恶心。” 法国大革命的现实证明了卢梭的看法,当法律制度、道德传统和宗教信仰彻底沦丧以后,欧洲最文明的国度展示了人类最野蛮的本性。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的评价击中要害:卢梭为首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用理性和自然法中吸取的简单而基本的法则,来取代当代社会复杂的传统习惯”; 他们的学说“无限脱离实际”,体现了一种“抽象的文学化政治思想”。* \; Y7 l  v; a
; A# S- Q5 K; k+ @! G
然而在法国大革命前夕,启蒙思想家的乌托邦理念深入人心,得到工商业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的大力拥戴。这是波旁王朝百余年中央集权统治的恶果,无论贵族还是新兴资产阶级都长期被排斥于公共生活之外,缺乏政治常识,不了解社会现状,不懂得治国安邦的基本法则。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深受弊政之苦而哭告无门,很容易产生非此即彼的极端思想,倘若不能默默忍受,便起来推翻这个万恶的制度。
% m- l# a# ]4 ?/ T5 W9 |4 w( z/ E1 S. L& Y7 Q  f
法国大革命的起因是1787年开始的财政危机。路易十六为了打击宿敌而介入美国独立战争,虽然重新树立了欧洲强权的威望,但代价惊人 - 法国的战争开销高达十亿锂(约合五千万英镑)。战后路易十六和他的朝臣雄心万丈,企图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1784年,路易十六批准了一项史无前例的造舰计划,添置74门炮以上战列舰二十艘,并在谢尔堡修建一个人工码头作为入侵英国的出发点。这项扩军计划最终导致波旁王朝的破产。1786年,法国政府外债猛增至四十亿锂(约合两亿英镑)。0 L! D  O# o6 U/ L# x+ ^; W

& j5 @$ O+ K* Q3 r" x% Y相比之下,英国政府外债高达两亿五千万英镑,但英国国债管理完善,无时无刻不受议会的监督审查,财政部设立专项基金以偿还债务,这一套高效透明的制度赢得了金融市场的信赖。法国财政管理则是另一个极端,不但管理混乱,而且全是黑箱操作,连国王都不清楚到底欠了多少债。1787年,新上任的财政大臣卡隆(Charles-Alexandre de Calonne)发现政府本年度开销超出财政收入一亿一千万锂(相当于480万英镑),路易十六和他的朝臣大惊失色,谁也没有心理准备。正因为金融市场对法国财政缺乏信心,法国国债利息比英国国债高了将近一倍。倘若不能大幅度增加税收来源,法国国债利滚利,只会越来越多。
5 B5 F: Z! F0 m+ m0 w& A/ a! E# o, I6 n' ^2 E
卡隆的对策是改革税制,拥有土地的人无论贵贱都必须缴税。新税法的矛头直指享受免税待遇的法国贵族,自然遭遇强烈反弹。路易十六为了平息众怒,只好将卡隆解职。继任财政大臣萧规曹随,继续尝试改革税制,被贵族控制的巴黎议会一一否决。1788年5月,路易十六的朝臣着手削减议会的权力,为税制改革扫除障碍。各地贵族立刻反戈一击,装扮成为民请命的自由斗士,号召老百姓起来反抗王权压迫。
* x5 `: r. D% G4 X* _- ~, y, u1 z' m: v+ M8 F# L( k1 K4 j
法国正值前所未有的经济萧条,连年的粮食歉收和沉重的税赋使法国各地民不聊生。据统计1788年巴黎城内五分之一的人口依靠慈善施舍过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别有用心的贵族们振臂一呼,各地百姓立刻群起响应,大规模民变顿时席卷法国。路易十六迫于压力同意召开等级大会。1789年6月,六百余名第三等级代表拒绝与教会和贵族合作,组建国民议会,正式启动宪政改革。国民议会实属非法结社,遭到路易十六的取缔。576名代表于是在皇家网球场集会,共同发誓绝不解散,一直奋斗到宪政成功。然而这些商人和律师手里只有笔杆子,没有枪杆子,面对从四面八方向首都汇集的军队束手无策,只能依靠群众的革命热情。饥肠辘辘的巴黎百姓一旦走上街头,立刻变成穷凶极恶的暴民,到处打砸抢,洗劫粮店,袭击税务官员。
) [; O. B$ ^4 y1 L  s. E4 G

% w- C6 C5 s2 [, J1789年7月,千余巴黎暴民在一些法军士兵的支持下攻陷巴士底狱,杀死缴械投降的卫戍司令,割下他的人头挑在矛尖上游街示众,然后冲入市政厅,杀死了市长,革命政府“巴黎公社”宣告成立。路易十六再次妥协退让,命令集结巴黎准备镇压暴乱的正规军返回各地军营,自己亲自前往巴黎安抚民心,并接受了一枚巴黎公社的红蓝色帽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七八月间法国各地的老百姓陆续揭竿而起,打土豪分田地,并组织民兵保卫胜利果实。贵族们引火烧身,纷纷流亡国外。一批忠于王室的皇亲国戚以路易十六的弟弟阿特瓦伯爵为领袖,积极策划反革命政变。
, N  v. P% D2 ~) u
/ \% Y3 S/ [" w+ n4 i, k
7 n# |! }% P# u+ S+ z
网球场宣言
9 U2 Z2 I: J6 r) V2 `1 }3 b# v! e' `; Y. q5 a9 z! j

& h1 `9 d, b/ A: q& a! g' y9 T! I+ K攻陷巴士底狱2 J+ J9 Z! t; |" p4 T6 X$ w* r# ]$ h
& x: _8 m9 v4 q) w' ~! ]6 W
短短三个月以后,巴黎再次爆发大规模民变。大约七千巴黎劳动妇女游行示威抗议物价飞涨,进而冲击凡尔赛宫,杀死数名卫兵,到处搜寻王后玛丽·安托万奈特。美国独立战争的英雄拉法耶特刚刚被议会委任为国民卫队司令,闻讯连忙领兵前来拱卫,王室成员才脱逃毒手。事后路易十六和家人迁往巴黎,被软禁在杜伊勒里宫。即使如此,路易十六依然试图顺应民心,默许了议会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其中包括废除封建制度、没收教会财产等等。他还多次写信给阿特瓦伯爵,请他停止策划反革命政变。
) M) z' x- O3 N0 `0 I! C. ?' y
! n( R# c! K( y  W3 \! ~: C+ i路易十六绝非历史教科书里描绘的荒淫无度,而是一位开明君主。他尊重和服从社会舆论,主持公共工程,鼓励经济发展,并尝试改革政治体制,减轻底层民众的负担。路易十六在位期间法国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地位大为提高,后来成为大革命的主导力量。然而路易十六不是威廉三世。他从小便被灌输“君权神授”、“朕即国家”的思想,自诩法国人的慈父领袖。他可以做开明君主,却做不了立宪君主,尤其不愿充当国民议会的橡皮图章。巴黎公社对王室成员的劣待,也让路易十六心怀不满。王室自从入住杜伊勒里宫以后便失去了人身自由,王后玛丽的卧室有国民卫队士兵日夜站岗,连晚上睡觉也要被监视。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忍无可忍,带着家人逃离杜伊勒里宫,投奔忠于王室的法军将领布耶,然而在半路上被革命群众截获,押解回巴黎。" G( ]$ C! ^) _' _% F7 E: g

% h/ h# ~% s4 u1791年9月,路易十六正式接受了国民议会通过的新宪法,法国进入宪政时代。国民议会功成身退,自动解散。1791年大选产生了立法议会,拥护国王的右派仅仅获得165席;推动革命的左派大获全胜,获得330席;其余350席由无党派人士占据,他们没有固定立场,往往跟着左派投票。议会通过一系列革命法案,勒令流亡贵族投案自首,强制教士向国家宣誓效忠等等。路易十六坚持自己的道义原则,连续行使否决权,议会则弹劾国王任命的大臣还以颜色,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对立。代表立宪派的杜莫里兹(Charles Francois Dumouriez)和拉法耶特试图劝说国王同议会妥协,然而路易十六固执己见,宁折不弯。
1 [2 K! i3 k; }; U3 v0 X  ^3 r8 @  w
新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国外有虎视眈眈的奥地利和普鲁士两大强权,有积极策划反革命政变的流亡贵族;国内经济萧条物价飞涨,饥肠辘辘的百姓到处揭竿而起,巴黎公社和激进的政治派别随时准备抢班夺权。新政府为了转移矛盾,确立威信,不得不诉诸一场对外战争。1792年4月,立法议会向奥地利和普鲁士宣战,出乎意料地得到了国王的支持。路易十六期望借助外国势力扼杀革命,恢复君主的权威。他私下里写信给流亡维也纳的宠臣:“法军目前无论装备还是士气,都不足以抵挡一次稍具规模的攻势。”6 A2 U2 d" C8 p8 v5 x" O
6 w1 S) @/ l: u2 {& T7 {
正如路易十六所言,法军一盘散沙,无心作战。自由和平等的革命口号颠覆了军纪和等级,贵族出身的军官大部分逃亡,留下来的根本指挥不动自己的士兵。法国将领迪隆(Theobald Dillon)的部队在图尔奈和奥军一触即溃,迪隆被哗变的士兵杀害。前线败退的消息传来,巴黎群情激愤,怀疑王室里通外国,出卖法军。以丹敦、罗伯斯庇尔、马拉为首的雅各宾派激进份子大声疾呼煽动民意。 立法议会被迫颁布政令,抓捕保王党份子,设立革命法庭审判叛徒。几天之内便有千余教士和贵族被投入监狱。德斯塔尔夫人记述了逃亡途中惊心动魄的一幕:“一群老妇人仿佛是从地狱里冒出来,扑向我的马车,狂呼大喊把我抓起来,他们扭住我的马车夫,命令他们把车驾到我家附近的公民自治会去。”/ A9 d. S% \5 ~# f

, F3 k0 q6 `% y+ f- P- j1792年6月20日,数千暴民在雅各宾派的挑动下冲击杜伊勒里宫。守卫王宫的国民卫队士兵里应外合,打开大门,暴民一拥而入。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在几名卫兵的护卫下,忍受着辱骂和恐吓,和暴民对峙三个多小时,直至人群慢慢散去。此时依然默默无闻的炮兵中尉拿破仑,这天晚上正巧在王宫对面的饭馆里宴请好友,有幸目睹了整个过程。当拿破仑看到暴民涌入王宫包围路易十六,惊呼道:“他们为什么把暴民都放进去?只须用大炮轰倒四五百人,其余的肯定落荒而逃。” ( R. r$ u6 L- R/ m

( P1 y' [3 w% X # O! K# h5 E2 A: N8 @" V
王后玛丽揽着孩子与暴民对峙
5 j7 e. w  \! }1 e" H& q# t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20 学识 +7 收起 理由
不爱吱声 + 10 + 3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MacArthur + 10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3-1-28 12:47:22 | 只看该作者
史鉴 发表于 2013-1-28 11:33
1 a- F: _  h7 k+ Q; p7 f滑铁卢之战拿破仑犯了太多的错误,只要其中一个错误没犯,威灵顿就得玩儿完。所以这一仗他的运气实在太好 ...
5 A5 K+ ~* Y, V0 Z" {9 r0 k
比如拿破轮不穿紧身裤就不会因鸡鸡发痒干扰决策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3-1-30 04:04:00 | 只看该作者
史鉴 发表于 2013-1-27 19:46
0 g) c; ?, ?9 V, ~; q1
& S) K1 X% {' y4 @) j- x  l3 c6 K
2 v& K9 ?8 I. a9 W" d1 l在很多欧美史家的笔下,法国大革命是西方文明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政治成就。透 ...
5 p1 Z( h( o; _) Z* f, H1 m
这个视角很有趣,民主自由的另一面。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1:02:15 | 只看该作者
道可道 发表于 2013-1-30 04:04   s! E( g8 n! _9 }
这个视角很有趣,民主自由的另一面。
: Y4 k$ V$ u% t8 q7 r3 N6 s
世上万物都有两面性,民主自由也不例外。法国大革命宣扬的理念很漂亮,落到实处丑恶无比。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1:03:22 | 只看该作者
花间喝道 发表于 2013-1-28 12:47 3 L& T3 Y! F/ x$ g/ J' B9 f4 o  ]
比如拿破轮不穿紧身裤就不会因鸡鸡发痒干扰决策了

/ p" ~4 ]! q9 e; J9 w8 Y! b: W大家都穿紧身裤,威灵顿没准儿比拿破仑还痒。

点评

欧洲版的胡服骑射运动即将爆发 呵呵  发表于 2013-1-30 11:17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3-1-30 13:31:57 | 只看该作者
史鉴 发表于 2013-1-30 11:02 $ ?/ ~) W+ C" ]
世上万物都有两面性,民主自由也不例外。法国大革命宣扬的理念很漂亮,落到实处丑恶无比。 ...
( M4 C' e% I! n( o. J" W
与法国启蒙运动相对应 英国有苏格兰启蒙运动 低调务实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3-2-17 14:11:57 | 只看该作者
莫非西西河里曾经的史书记?5 ~2 @7 X) ]; n& l: L/ ]
膜拜一下先!

点评

久违,多谢!  发表于 2013-3-15 09:43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3-2-17 14:58:23 | 只看该作者
好,老史终于又开始继续了!
9 ~* b  T0 U- W- V( `
" P8 {! U7 a* v5 v7 U5 q% k( A) i& J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09:42: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鉴 于 2013-3-14 09:47 编辑 4 h# A& e- m; O) ~% p4 e1 T
2 l3 n2 E* t9 O/ ~4 |
鉴于政局的日益混乱,拉法耶特从前线返回巴黎,要求立法议会镇压激进份子,国民卫队宣誓捍卫宪法。然而雅各宾份子在议会兴风作浪,立宪派势单力孤,一筹莫展。拉法耶特又和路易十六密谈,建议国王和王后向议会要求到巴黎郊外避暑,借机脱离暴民的威胁。他将率部前往接应,将王室置于军队的保护之下。关键时刻国王却丧失了决断力,而王后玛丽一门心思借助外国势力恢复王权,并不信任拉法耶特。路易十六的游移不决葬送了君主立宪制的最后一线希望。6 V) |8 I1 f1 Y

3 U9 I6 F$ u( h七月间,雅各宾派开始策划一场暴动武装夺权。此时正值前线吃紧,立法议会下令全民总动员,大批来自法国各省的民兵涌入巴黎,成为激进份子手中的枪杆子。与此同时,手持武器的巴黎群众整日拥塞议会大厅,辱骂殴打持不同政见的议员。八月初,雅各宾派在议会指控拉法耶特擅离职守,图谋不轨,被议会否决。休会以后投反对票的议员遭到暴民围攻,他们的住宅遭到入侵,家人受到威胁。司法部长德若利(Hector de Joly)愤然写信给议会主席:“我在法庭上声讨这种行径,但法律对此无能为力。出于荣誉感和正义感我在此向您申述,倘若不能得到议会的大力协助,这个政府将无法运行。”. s1 A1 U) q, ], Q- u
/ w7 D; R1 p; M) X3 J7 i6 Z& v. e5 D% ]
事实证明立法议会已经无力控制局面。8月10日,两万余巴黎民众围攻杜伊勒里宫。这一次雅各宾派进行了周密安排,数千来自马塞和布列塔尼的民兵成为此次暴动的中坚力量。暴动群众控制了巴黎市政厅,传唤国民卫队司令芒达(Galiot Mandat)前往述职,然后将他杀害在市政厅的台阶上。守卫王宫的国民卫队大部分掉转枪口参加暴动,只有路易十六的950名瑞士卫队依然坚守岗位,加上两百余名自愿前来保卫王室的贵族。双方激烈交火,训练有素的瑞士卫队击毙四百余名民兵。关键时刻路易十六再次失措,带领家人前往立法议会避难,然后下令瑞士卫队放下武器。结果暴民一拥而入,刀斧齐下,绝大多数瑞士卫队被当场屠杀,只有不足百人逃生。- I. v$ l2 M' D
% P9 j: H0 k8 f, f
“八月暴动”标志着法国君主制的终结,路易十六及王室成员被关押在圣殿监狱听候发落。此后是六个星期的无政府状态。立法议会名存实亡,大多数议员已经逃离巴黎。雅各宾派掌控的巴黎公社乘机夺权,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发布发号施令。拉法耶特被控叛国罪,部队完全失控,不得不流亡国外,苟全性命。九月初,普鲁士军队攻陷凡尔登要塞的消息传来,巴黎暴民的嗜血本性再一次大爆发。疯狂的群众冲入数座监狱和政府机关,将关押的千余教士和保皇党份子屠杀殆尽。王后玛丽的挚友德兰芭尔王妃(Princess de Lamballe)拒绝发誓和王室一刀两断,被当街残杀。暴民将她的头割下来挑在长矛尖上,来到关押王室的监狱外面游行示威,把人头高高举到王后玛丽的牢房窗外,让她目睹挚友的下场。# {9 w2 _1 E) C  t" J- z
/ B: O0 H+ O+ p0 ]- l: f
- H/ J/ {& Y% ?3 D4 L9 m% P: h
“八月暴动”巴黎民兵与瑞士卫队在杜伊勒里宫内激烈交火' Y: p, e1 o$ A" ^9 {+ p6 J

4 R- X7 N0 ?1 h ( p3 t% ?$ ~7 j6 L& g
巴黎街头的杀戮场景8 {( u7 h; q  }: m7 [4 U( b5 h* h% e

& Z5 U& {9 j3 r( Z5 J9 _ % z3 u: b6 l9 Z! a( u
德兰芭尔王妃被暴民当街残杀
, K1 e. c  |( w8 h, T5 d
( C9 D4 u4 f- {; j; O% [在这种野蛮混乱的局面下,丹敦、马拉、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头目以民众的代言人自居,借助暴民的力量攫取权力。九月中旬,法国再次举行大选。按照宪法五百万法国人有选举资格,结果只有一百万人投票。9月20日,国民公会第一次召开,在雅各宾派的推动下宣告废除君主制,开创共和制(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并以叛国罪审判路易十六。1793年1月17日,国民公会以387票对334票的微弱多数判决路易十六有罪。四天以后,路易十六走上断头台。
! j2 Y3 W# u2 ~/ n! V- F% q# n9 \) H  h( Z0 R; x' P( G! C
埃西沃斯神父记述了路易十六生命的最后一刻:“通往断头台的道路坎坷,难以通行,国王不得不扶着我的臂膀行走,步履非常艰难,我担心他的意志随时会崩溃。然而让我震惊的是,当我们抵达台阶下时,国王突然放开了我的臂膀,步伐稳定走上断头台,神情安详环顾四周,开口说话,声音如此洪亮,几里之外都能听见。我听到了如下令人难忘的遗言:‘我坦然赴死,坚信自己清白无辜。我原谅那些置我于死地的人们,我向上帝祈祷,我的鲜血将为法国带来一个美好的未来。’”
; ~. c0 ~# j0 y+ e0 T

- A  R: n  A" e
0 y! S0 Q: m( h1 M* ^路易十六走上断头台& L  G3 a8 Y3 ?$ l& ~
$ {% H. W1 }& u# R
路易十六能够原谅杀害他的人,雅各宾派却无法原谅持不同政见的革命同志。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以后,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控制了国民公会和政府要害部门。吉伦特派试图遏阻大革命的狂飙,重建法律和秩序,与雅各宾派的分歧越来越大,二者最后发展为水火不容的敌对关系。1793年6月2日,罗伯斯庇尔的亲信、国民卫队司令昂里奥(Francois Hanriot)带兵包围国民公会,清洗吉伦特派代表。7月27日,罗伯斯庇尔入选权力核心“公共安全委员会”,开始了雅各宾专政时期,史称“恐怖统治”(Reign of Terror)。3 z5 P* w# t/ Z; B, }, R

; N0 H: H1 b0 _9 @雅各宾派的极端政策激起法国各地的反抗,里昂、马塞、波尔多等工商业中心,布列斯特和土伦等海军基地先后揭竿而起,而保王党和天主教会在法国旺代地区(Vendee)组织的叛乱最为声势浩大。在这场事关生死存亡的斗争中,雅各宾政权征召三十万青壮年男子加入“革命军”,开赴各地镇压叛乱,并诉诸于令人发指的残暴行径以威慑敌对势力。里昂叛乱被粉碎以后,革命法庭以平均两分钟一个人的速度审判囚犯,将1,900人送上断头台。旺代战区革命军司令官韦斯特曼(Francois J. Westermann)汇报说:“我执行了你们的命令,将儿童置于马蹄之下践踏而死,屠杀妇女以保证她们不再生出更多的匪徒来。我灭绝了所有的人,一个囚犯也没留下。道路上遍布尸体。在萨夫奈每天都有匪徒前来投降,我把他们全部枪毙。革命者的心里没有怜悯。”另一位革命军将领图罗(Louis Marie Turreau)的部队在五个月里屠杀旺代平民两万余人,被称为“炼狱纵队”。
/ L/ C0 |+ ?5 W4 ?2 l) s- D& S9 g) j* m3 e  k, _. S
这是法国历史上最血腥残酷的一页。短短一年的雅各宾专政期间,共有16,594人被送上断头台,另有不计其数的人在街头或监狱里死于非命。巴黎革命广场的铡刀下丧生的不但包括王后玛丽、奥尔良公爵、拉瓦锡埃等王室及贵族,布里索、维尼奥、罗兰夫人等吉伦特派首脑,还有丹敦、德穆兰、艾贝尔等雅各宾派领袖。罗兰夫人临刑前留下一句永垂青史的名言,可作法国大革命的盖棺定论:“自由啊,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 _: N* p2 m- H/ d+ V+ o) }7 z! _+ z1 `0 {6 p
作为“恐怖统治”总设计师的罗伯斯庇尔,终其一生都是个谜,吸引了无数西方史家为他作传。很多史家称赞他有远见卓识,力图依照卢梭的哲学思想改造社会,是法国历史上唯一当得起“不可腐蚀者”(Incorruptible)美名的政治人物。然而在德斯塔尔夫人的笔下,罗伯斯庇尔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经常“坚定而泰然地宣扬最荒谬的政治观点。” 罗伯斯庇尔通过十二人的公共安全委员会发号施令,享有超越国王的绝对权力。他将恐怖统治视为共和德政的前奏,是暂时而必要的一种手段。他相信在民主制度和公民教育的改造下人民终将脱胎换骨,自觉压抑低俗和残忍的本性,发扬善良和宽厚的感情。然而满怀高尚理想的罗伯斯庇尔,对待革命同志却异常冷酷,持不同政见者往往必须在断头台上悔过自新。# G$ v$ e0 \; A" `

) G* C& E' ]. b' X+ V! R起草1791年宪法的议员们期望建立一个现代的、开放的自由经济,能够促进资本的流动和增长,然而大革命的结果却适得其反。政府接管关键产业,限制价格,实行食物配给,强制没收谷物和牲畜,严格控制生活用品的存储和运输,禁止产品出口和资本外流。法国实行全民总动员,政府强制征兵三十万人增援前线,留守后方的男人去炼铁厂和军火厂生产武器弹药,女人去服装厂制作军装。法国人在极端严酷的条件下劳作,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每十天休息一天。即使是老人也被要求去“激发战士的勇气,宣扬对国王的仇恨和对共和国的忠诚。”
4 A6 e8 o" H" s$ s/ ?) }2 l; ~
, ~7 W: M$ {9 x2 Y9 ]路易十六人头落地之时,国民公会就已经做好准备对英国开战。这是法国大革命不断蜕变的必然结果。频临政治和经济双重破产的共和政府,只有诉诸于一场全面战争才能转移矛盾,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革命报刊和雅各宾演说家们大搞舆论导向,指责英国勾结欧洲各国君主,大力支持保王党分子,企图扼杀法国共和政权。很多人认为英国的革命形势已经成熟,只要派一支军队登陆英格兰,人民起义就会席卷英伦三岛。1793年2月1日,国民公会正式向英国和荷兰宣战,一个月以后又向西班牙宣战。- n* g. ^  Y% b+ r) Z) m: [4 E9 U
# a' B- l! a+ x
英国首相小皮特显然低估了内忧外患、四面楚歌的法国共和政府。英法争霸百余年以来,法国每次战争之后都需要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休养生息积聚力量。此去美国独立战争仅仅八年,按道理法国至少在七八年内都没有能力再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然而法国大革命不能以常理衡量,小皮特没有料到这场战争将持续22年,而大英帝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T7 y/ _! {0 d) r

% i" k- U2 Z1 v  V8 E

点评

从萝卜斯皮尔杀的一捆捆人看,无论如何,他最起码是个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的人。  发表于 2013-3-15 02:39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24 学识 +7 收起 理由
不爱吱声 + 10 + 3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MacArthur + 10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燕庐敕 + 4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13-3-14 11:39:30 | 只看该作者
史鉴 发表于 2013-1-30 11:02 + @1 S3 n0 j2 |
世上万物都有两面性,民主自由也不例外。法国大革命宣扬的理念很漂亮,落到实处丑恶无比。 ...
. o% C7 K9 m4 a4 n# `8 C: M
赞同 历史是看结果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32#
    发表于 2013-3-14 22:17:02 | 只看该作者
    史鉴 发表于 2013-3-13 20:42 ; H" h  k* o9 K) W& S/ v- B
    这是法国历史上最血腥残酷的一页。短短一年的雅各宾专政期间,共有16,594人被送上断头台,另有不计其数的人在街头或监狱里死于非命
    3 d6 R6 V) r) R2 [
    法国人显然认为这是他们到处说教的资本呵。。。
      m- P% x5 S! l
    6 |( P, R3 h2 |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33#
    发表于 2013-3-14 22:29:07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3-3-14 22:17
    ; @0 s5 ?: ]; G- t( Z6 r  n1 {法国人显然认为这是他们到处说教的资本呵。。。
    8 M0 ~. b6 K# Y" M+ H! S+ j/ _
    血染的风采?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天前
  • 签到天数: 291 天

    [LV.8]合体

    34#
    发表于 2013-3-14 22:55:55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不知是谁写的, 立场过于偏颇,不是一个公正之作。。。年轻人不可轻信。

    点评

    国王那总是仁慈宽厚的,多好的国王。葛名群众如嗜血狂魔。。。多耳熟的的话啊。 这世界上难道有无缘无故的恨?  发表于 2013-3-15 19:05
    那好啊,你写一个你心目里的真实的法国大革命,或者你说那个文章写的是你认为的真实的,我们也听听不同意见。  发表于 2013-3-15 02:4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天前
  • 签到天数: 291 天

    [LV.8]合体

    35#
    发表于 2013-3-15 09:21:32 | 只看该作者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13-3-14 22:55 ) \, _% _! i$ x: f3 P
    这篇文章不知是谁写的, 立场过于偏颇,不是一个公正之作。。。年轻人不可轻信。 ...
    阿忙  那好啊,你写一个你心目里的真实的法国大革命,或者你说那个文章写的是你认为的真实的,我们也听听不同意见。  发表于 6 小时前
    2 }( K' g# B# n8 _2 F
    3 X; U. I3 r$ @- B/ }1 n/ t; H
    实话实说,俺写不出来,俺个人也没见过哪个单一文章能够说的明白(俺没见过不等于没有哈~);要多看资料,才能有综合印象。如果一定要类比的话,推荐一篇抱朴仙人的文章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833491   , 其中有一句话:“  上世纪末以来,各个国家都是共产党纷纷为当年杀人道歉,没看见有人为当年杀害共产党人道过歉。”  用这句话来类比的话,那就是西方的整个贵族阶层,无一不是罪恶累累,双手沾满底层人民的血~ 而在这篇文章中,你见到有一个字对此有关的记载描述么? 联系到改开以来公知们不遗余力地摸黑共运及人民共和国, 俺很轻易地就联想到本文无非是要挖人类史上波澜壮阔的共运史的祖坟,以在中国拔掉共和国的道德根子, 暨在共和国重新建立人压迫人的“规范”。
    * m5 x* O: F# C. C/ p. o
    # \$ |2 \! R8 m  L% N1 l& e* W这是俺个人的感觉,未必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09:55: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鉴 于 2013-3-15 10:43 编辑
    - B" V" ^( V0 t0 U2 O$ P* _
    MacArthur 发表于 2013-3-14 22:17
    , N: P4 \9 P* r5 z+ _法国人显然认为这是他们到处说教的资本呵。。。
    . t! A6 l7 z  q) c' p
    6 h5 U' T9 u1 g* ~1 t: @$ G
    法国人确实有这个资本,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和第三共和国之间相隔八十年,君主制三次复辟,爆发四次革命,死人无数,流血漂橹,欧洲没有哪个国家的共和之路像法国这么艰难。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13-3-15 20:51:21 | 只看该作者
    矛盾激化到要通过暴力革命才能解决的程度,实际上就已经失去控制了。现在的人当然可以说大多数“革命者”都是暴民,但问题是有多少人是生下来就是暴民的呢?又是什么把他们从普通的老百姓逼成暴民的呢?事情发展到最后就是一场悲剧,而真正无辜的只有那些被波及、牵连的老百姓。至于路易十六还有那些贵族、夫人什么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责任。
    1 q0 z/ V! |8 H$ h* w- G  i9 \8 s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28 12:53
  • 签到天数: 46 天

    [LV.5]元婴

    38#
    发表于 2013-3-15 21:35:57 | 只看该作者
    路易十六的失败恐怕正是因为是一个开明君主,社会矛盾已经急剧恶化,要么铁腕维持王室统治,然后徐徐改革,要么顺应民意,君主立宪,这么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不输才怪。

    点评

    估计习李也是这样想的  发表于 2013-3-31 02:59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天前
  • 签到天数: 291 天

    [LV.8]合体

    39#
    发表于 2013-3-15 22:59:52 | 只看该作者
    奉孝 发表于 2013-3-15 21:35
    ' N9 h3 J4 W" @, p路易十六的失败恐怕正是因为是一个开明君主,社会矛盾已经急剧恶化,要么铁腕维持王室统治,然后徐徐改革, ...

    % @( R7 {9 h' E' @& v如果用“开明”二字冠于路易十六,恐怕他自己都会羞愧得再死一遍~ 路易十六不过是个愚蠢的官X代,没有本事而贪恋其位,毫无治国能力。。。凭他勾结外国力量镇压自己的民众,上断头台一点儿都不冤~% _/ A) M+ [! T  y4 F! k

    9 N0 ~! W6 i3 |: T现在抹粉的啥都敢抹,年轻人难免受其毒害。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
     楼主| 发表于 2013-3-16 08:28:37 | 只看该作者
    魔术师 发表于 2013-3-15 20:51
    4 j* J, J) D; M1 e$ Z3 e矛盾激化到要通过暴力革命才能解决的程度,实际上就已经失去控制了。现在的人当然可以说大多数“革命者”都 ...

    : u' {$ F0 C- p2 D7 N1 s, h法国大革命为何酿成悲剧,我前文提到,就是“法律制度道德传统和宗教信仰彻底沦丧以后,欧洲最文明的国度展示了人类最野蛮的本性。”如果纲纪崩坏,即使社会矛盾并不突出,暴民一样会大批涌现,这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中表露无遗。1992年美国洛杉矶的暴乱,也是证明。法国大革命前夕,社会矛盾确实突出,但绝非无可救药。路易十六及其廷臣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尤其是雅各·奈克尔的税制改革,都是解决问题的有益尝试。而路易十六政改的最大阻力,便是贵族阶级,因为贵族不愿失去免税待遇。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其实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激化,地方贵族为了抗拒改革煽风点火,挑动老百姓造反,才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相比之下,路易十四王朝后期几次大饥荒,法国人口锐减四百万,都没有酿成革命,说明如果没有贵族组织挑头,平民百姓是闹不起来的。但是老百姓一旦闹起来,谁也控制不了,便是古希腊罗马的暴民民主,腥风血雨人头滚滚,一切改革都免谈。法国共和政府杀了路易十六,结果出了个罗伯斯庇尔,比路易十六残暴到哪里去了。这样付出惨重社会代价以后,往往终点回到起点,大家伙儿拥立一位军事强人做主,重建法律和秩序。法国大革命就是很好的例证。
    * b/ ], K% \/ F: X9 v' N6 P

    点评

    说得很在理。  发表于 2013-3-23 03:41
    确实如此  发表于 2013-3-17 14:36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MacArthur + 4

    查看全部评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8 01:44 , Processed in 0.04726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