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7-2-23 09:56:55
|
只看该作者
东西方技术的融合
+ t+ X0 ~3 M! N+ B, g1 ]- Q9 K; T
$ b) ?/ [( u$ l3 l# @其实,韩国海军的这款130毫米艇载反舰制导火箭,可谓是东西技术融合的产物。其130毫米火箭弹的技术渊源,可追溯到苏制BM-21“冰雹”122毫米火箭炮。而其制导系统则源自美国技术。1 P( x) N5 H! U j+ L
9 `1 d2 h! d" o$ L
2 D; } M0 E1 l: ]
; c# B9 `: O! y# {* \
韩国研发的K-239“春武”模块化自行火箭炮* J. u0 _ S8 ]
/ C+ M6 I& @3 F! B8 \+ e0 f上世纪70年代,韩国从以色列搞到了BM-21“冰雹”122毫米火箭炮样品,经过测试后,韩军非常满意,决心逆向测绘仿制装备部队。由于当时正值冷战高峰,身为西方阵营的一员,且又处于东西方对峙前沿的韩国如果完全“照猫画虎”,在政治上不可以接受的。因此韩国在仿制BM-21时,将火箭弹口径改为130毫米,命名为K-136“九龙”130毫米40管火箭炮。该型号火箭炮,韩国陆军共装备了156门。9 N! `! n8 B) R
- p- v/ U. N! `" Y9 U: N进入二十一世纪,面对朝鲜在远程火箭炮上咄咄逼人的进步,韩国于2011年开始研制K-239“春武”模块化自行火箭炮系统。该炮是一种中口径和大口径火箭弹共架发射的模块化多管火箭炮,可以在同一个发射平台上发射130毫米、230毫米、227毫米火箭弹。该炮车体后方安装了一个旋转的箱型发射器,有两个模块化火箭弹存储发射位,可以装填6联装227/230毫米火箭弹和20联装130毫米火箭弹。这3种火箭弹中,130毫米火箭弹为K-33型,是“九龙”火箭炮上使用的K-30型火箭弹的发展型,射程36千米。韩国的130毫米反舰制导火箭,就是在K-33型火箭弹基础上发展而来。
; X; v3 e9 B; p1 W& [/ q1 _6 `! G: R$ |4 c5 A+ a, r" ^% K- Z
相较于火箭弹基本技术的古老,其制导技术则算是新鲜出炉的高科技了。早在2003年,美国开始研发“低成本成像制导火箭”(简称“LOGIR”系统)。该火箭以“九头蛇”70毫米空对地制导火箭为基础,保留并加长了“九头蛇”的发动机部分,将原有的激光引导头改为惯性+红外成像。由于红外成像制导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且对小型舰艇这类海面高反差红外目标具备极高的识别能力,因此足以近距离上有力地应对各类小型舰艇的威胁。不过,“低成本成像制导火箭”最终并没有获得美国海军的青睐。为了不让前期研发费用打水漂,美国人找到了韩国火药公司“联合研制”,二者将“低成本成像制导火箭”简单包装后,制成32联装的发射装置,希望能推销给韩国军方。不过,由于“LOGIR”弹径仅有70毫米,威力着实有限,因此韩国军方并不满意,始终没有下订单。到研发PKX-B快艇时,韩国军方提出了近乎变态的火力需求,韩国火药公司便借机将在“LOGIR”上所获得的技术成果嫁接到最新的K-33型130毫米火箭弹上,攒出一款前所未有的艇载130毫米制导火箭。
: w" u' D5 A6 P2 r! g0 `$ u
7 y! Y# y) ]- J9 @- N" A" w1 I- q
7 k8 S* [' D! O& D
130毫米舰载制导火箭模拟发射
$ \ E. y# P( S+ h5 r) \/ z! m3 V2 v" O, ~- d0 r* u, @; F
该制导火箭除了将“LOGIR”系统的惯性+红外成像制导模块移植过来外,还增加了中段指令修正和GPS∕INS制导。4种制导模式能很好地取长补短,以适应各种作战环境下的战术需求。装上这些制导模块后,130毫米制导火箭弹长3687毫米米,从前往后分别是红外成像制导模块、GPS∕INS制导模块、惯性制导模块、中段指令修正模块、战斗部以及发动机。其中发动机段长1924毫米,最大射程约25千米。为提高火箭机动性,该制导火箭除了弹尾有两对固定式梯形尾翼外,在弹体前部还增加了两对全动鸭翼,其外形为切尖三角翼。5 M6 a+ b1 t# p2 k7 P/ r7 q, Y
; }4 y# A2 [: [$ i* ^7 w. _为抵御盐雾侵蚀,每枚制导火箭出厂前都预先封装在横戴面为方形的储运∕发射箱内,箱内充满干燥的惰性气体。箱前盖和后盖均采用易碎盖设计,此举简化了箱体结构,提高了反应速度和系统可靠性。由于采用的是正方形储运∕发射箱,因此该弹无论是尾翼还是鸭翼,都不可折叠,两组弹翼均以X-X形位于储运∕发射箱对角线上。3 G$ [- A' w# h" X- m( A
% o. I8 \% K$ F' l
0 o! H0 l/ H5 R% I; ~, a1 ~
韩军艇载130毫米反舰制导火箭模型+ Y3 W! H' I8 g( H8 W+ s* R9 i
# H- l* m8 H/ f* ]9 T4 O
和当下时髦的舰载精确制导武器“垂发化”相比,韩国这款艇载制导火箭仍采用传统的发射方式,且无再装填机构和备弹。这一方面是因为载艇仅有210吨级,无论如何无法安装垂直发射系统。另一方面也因为和垂直发射相比,传统发射装置多了水平和仰俯两套伺服机构,虽说反应速度不及前者,但近距离作战的快速响应却要强很多,且发射近界也小得多,非常适合它预定使用场合。至于备弹,210吨级的小艇上载有12枚130毫米制导火箭,火力已经足够强大,无论是选择单发还是双发连射,亦或是6发齐射,都足以胜任其所担负的使命。
4 M C- ]/ c* s" Y* r* d5 ], [0 z
6 g8 m/ I) b4 w由于采用了惯性+红外成像+中段指令修正+GPS∕INS制导,因此韩军这款新型艇载130毫米制导火箭不仅能对付朝鲜海军的小型舰艇,而且也具备对岸精确打击能力。7 k. p, D- l! c. j* a
4 ^% Q, r2 a# b" k- u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