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65|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哈格尔为什么辞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12: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4-11-24 23:15 编辑

今天头条消息(要看什么电台了,哈哈)是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宣布辞职。有意思的是,辞职原因没有说明,没有通常的“健康原因”或者“家庭原因”。一般说法是哈格尔与奥巴马在国防政策上有分歧。现在的问题是:这是哈格尔主动请辞,还是奥巴马要哈格尔辞职?

这些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国国防政策出了什么问题?奥巴马总统当了6年,国防部长换了3个,平均两年一个,这是过去几十年里少有的高频率。

奥巴马的第一个国防部长是罗伯特·盖茨。他是共和党人,在小布什时代就开始干国防部长了。盖茨当过CIA局长,对美国和世界的情况清楚,知道美国的当务之急是收缩,摆脱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陷阱,摆脱军方的“立足对等对手的大打、应付现实中的低烈度小打”的传统思维,强迫三军把重点转到反恐,摆脱立足与中俄对抗的传统战略和军备思想,实际上是不期望大打早打的基本战略判断。F-22、DDG1000提前结束都是他的决定。在他的任期后期,美国开始裁减军费。盖茨一方面宣称政府(尤其是军方)开支无当是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另一方面也尽量为军方争取更多军费,降低军费削减的冲击。盖茨在同意担任奥巴马的国防部长的时候,就说好了只干两年。两年一到,他果然退休。莱昂·帕内塔也是CIA局长出身,但他对反恐的估计比盖茨要乐观得多,屡次宣布基地组织已经被打垮,反恐基本胜利。他对盖茨的基本路线大体萧规曹随,但他的任内也是预算控制法案的时代,军费遭到大幅度削减。帕内塔一面宣称继续削减会使美军能力遭到不可修复的损失,另一面不得不按照国会和白宫的旨意削减。他的办法是寅吃卯粮,尽量推迟削减的影响,但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躲到哈格尔上台,问题都爆发出来了。

帕内塔上任的时候,年纪已大。奥巴马第二次当选的时候,帕内塔如愿退休,哈格尔上任。哈格尔在国会批准的时候就不容易,上任后更是不容易。小布什时代,拉姆斯菲尔德和沃福维茨极端强势,国防部权力很大,几乎把国务院踢到一边,主管美国外交和安全政策,连白宫都被边缘化了。盖茨也是强势国防部长,但盖茨时代美军已经处于收缩态势,并无意主动揽事,所以利比亚冲突期间,盖茨保持低调,让希拉里的国务院出面。帕内塔没有盖茨强势,但国防部依然一言九鼎。希拉里在利比亚问题上上窜下跳,但盖茨就是不啃那个气。问题是,在帕内塔时代,希拉里的国务院开始强势,奥巴马则把外交“全权委托”给国务院,国防“全权委托”给国防部,自己专注于国内经济。想法不错,但经济恢复成效不理想,而外交-国防方面多头并举,失去控制。奥巴马第一任内,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或许是近几十年里最弱势的,还有谁记得他叫什么名字?

奥巴马的副总统拜登原来是参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对于外交和国防事务素有野心。在奥巴马第二任内,拜登开始悄悄地通过白宫安全班子主导美国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尤其从国防部“收权”,哈格尔“被排斥”在决策圈之外。其实,在奥巴马第一任时,拜登已经有这样的动作,但被尚且强势的国防部顶住了。哈格尔没有顶住。这本来不是问题,但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ISIS。

奥巴马的安全政策的基石是从中东收缩,从伊拉克和阿富汗壮士断腕,把战略重点转移到亚太。但问题马上就来了。从中东收缩,意味着从地中海和欧洲到中东的传统活跃范围里收缩,老欧洲反对美国“甩手不管”,以色列更是坚决反对。这种联手反对通过美国国内的利益集团反映到美国政界,“美国放弃对世界事务(实际上是欧洲到中东的事务)的领导”成为对奥巴马的强烈指责,奥巴马在利比亚冲突中的Lead from Behind更是成为把柄。美国只有有限的国力,要向亚太转移的重要性没人质疑,但质疑的是放弃在欧洲到中东的影响。壮士断腕是要断腕才能成壮士的,谁都想做壮士,但最好断的是别人的腕,要放弃利益总是痛苦的。利比亚冲突、伊朗核危机甚至乌克兰危机,都在某种程度上有拉奥巴马的向亚太转移政策后腿的影子。几年下来,拉后腿的力度越来越大,向亚太转移越来越空洞。

美国军力依然世界最强,但相对优势正在悄悄但稳定地消退,尤其在中国周边。这种消退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的迅速而且稳步的军事现代化(包括军事技术现代化和军费充裕带来的大面积换装),另一个来自美国军费的大幅度削减。美国债负太高,难以为继,这个道理谁都懂,但从哪里下手启动财政重新平衡,这是天大的难题。奥巴马希望通过社会改革(如医改、移民改革)激发美国的生产力,这需要财政向社会开支方向倾斜,“军队为经济建设让路”就成为必须。这不仅抵触共和党的政治理念,动了军工利益集团的奶酪,还使得美国军力实质性下降。盖茨在任上时,特意指出美国“军力过剩”和安全政策过度军事化的问题,奥巴马的安全政策正是基于这样的假设。这个假设在原则上没错,问题是军力过剩的程度已经缩小到美国上下深感不安的程度,安全政策过度军事化的过度程度也是一样。换句话说,美国军力已经不再能随心所欲地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干预,安全政策“去军事化”已经到了“非军事化”的程度,至少在主观感觉上如此。中国的水落石出式的崛起更是出乎美国战略思想界的意料,挑战美国对自己主导世界事务的信心。

军费削减不仅遭到共和党的强烈反对,还受到军内的强烈反对。这不光是利益集团的问题,美国已经对完成现有战略安排感到吃力。美国海军的远洋部署本来就是世界上最长的,但现在每次出航从6个月延长到7个月,官兵一片怨言。这不光是与家人分离的问题,装备检修周期、训练周期等都受到冲击。战斗机更新被推迟,F-15、F-16、F-18都出现机体结构寿命相关的出动率和可靠性问题。最先进的F-22与传统战斗机之间不能通过数据链联系,连加装Link16接收(没有发送)系统都没钱。军费大幅度削减和主战装备全面老龄化一起发生,加上训练经费削减,这对美军的战备状态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随着中国反介入-拒止能力的迅速增强,美军在西太平洋的活动自由度受到空前压缩,美军的“战略信誉”受到空前威胁,但美国连完整、可行的反制战略都没有,必要的军备更新更是谈不上。

在这个当口,基地和塔利班一再死灰复燃,而新兴的ISIS攻城略地,彻底打乱美国对伊斯兰世界安全态势的基本评估。美军只得重回伊拉克,在阿富汗重新投入作战行动,并卷入在叙利亚的战斗。美国军方对于撤出伊拉克和阿富汗本来就不太愿意,因为这明摆着就是前功尽弃,而且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局势本来就是ISIS之火上的油。只有对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极端主义全面打击,才能抑制ISIS的强势。奥巴马在叙利亚磨蹭了4年后,不得不有限卷入,而这卷入的规模可能被迫扩大。这不仅是反ISIS的战术需要,也是奥巴马的政治需要。这6年来,奥巴马在国际安全问题上实际上一事无成,现在真是需要对ISIS的胜利来平衡一下很是暗淡的成绩单。

问题是,反ISIS需要大力增强军事行动烈度,要逆转过去几年美军撤出的主调。这本来就是烧钱的名堂,还加速现有老旧装备的损耗,加倍增加军费负担。哈格尔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一要继续削减军费,二要通过反ISIS战斗胜利重建美军威望,三要继续实质性的亚太转移。这是无米之炊。美国朝野早就有呼声:要么削减战略目标(这是政治上不可接受的),要么追加军费(这是政治上更加不可接受的)。哈格尔怎么办呢?只有辞职。

奥巴马还没有宣布接任人选,不知道谁会想当这个国防部长。美国的国防政策问题不是国防部长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奥巴马的总体战略问题。不解决美国战略目标和军力-军费之间的脱节,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谁当这个国防部长都是政治自杀。在共和党主导国会和奥巴马已成跛脚的现在,这个国防部长更难当,真是要有一点“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勇气和使命感才行的。

评分

参与人数 9爱元 +36 收起 理由
常挨揍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苏鲁锭 + 4 谢谢分享
七月群山 + 2 涨姿势
天地一沙鸥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齐若散 + 6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22: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索伦 发表于 2014-11-25 02:45
南海的岛在长,而老美居然没吭气,这是个重要变化。

吭气了,美国表示关注,要中国停止刺激事态发展。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22: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11-25 03:05
黑格现在看来是被辞职的

“重返亚太”现在被黑马解释为是和中国合作。从这一点看,去中东打ISIS还真可以抽 ...

如果奥巴马想的重返亚太真是与中国合作,那他的想法和军方的做法就是背道而驰的。今年的RIMPAC演习就很说明军方想法。

美国现在的难题和1905年时的英国又一样又不一样。如果美国相当于英国的话,中国相当于德国还是美国?还是又德国又美国?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3 08:15 , Processed in 0.03998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