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516|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事热点] 不平常的周末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02: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11-30 15:58 编辑

上周末对中国是很紧张的周末。乌鲁木齐高楼失火后,很多城市爆发示威,这是很罕见的事情。矛头主要是针对严厉的清零政策,但谁也说不好是否有借题发挥到反对政治现状的更大规模示威。

阴谋论当然满天飞,是不是有境外黑手谁也说不好,但乌鲁木齐的火不是黑手放的,民间对严格清零的不满也不需要黑手煽动。苍蝇不等无缝的蛋,这点道理谁都知道。

武汉疫情时,严厉封控和清零是唯一可行的公共卫生手段。当时就有人把这政治化,但随后疫情在欧美大规模爆发,死亡人数大大超过二战官兵,相比之下,中国的死亡人数几乎“微不足道”,尤其相对于大得多的人口基数,政治化的声音淡出了。

严格清零在德尔塔变种时再一次管用,坚定了中国的政策信心和走向,但真理多迈一步就成为谬误。严格清零政策在奥米克戎变种时代明显不管用了。这已经像蚊子苍蝇,打不尽杀不绝,只有控制危害,安全共存。但政策惯性和害怕人口基数带来的死亡激增还是使得中国在严格清零的路上走得更远。

我一直认为,四月上海是在中央默许下进行的试点,从来不存在上海顶着中央的政策自作主张的问题。二十大的人事变动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这一次,从上到下的决心都不坚定,疫情一反扑,试点半途而废了。四月上海这一波有大量病例,但无症状、轻症占绝对多数,死亡人数据说达到三四百,这当然是不幸的,用“生命无价”来道德绑架也不行了,因为经济、社会不能再停摆了。

要是四月上海把闯关进行到底,现在可能就不至于这么被动了。有些地方严格封禁几个月,依然一放就“火”,说明老办法已经不行了。没有回头路可走,只有往前闯。

二十条出台,可能就是为推出清零做准备。但乌鲁木齐的大火使得有序退出更加艰难。这好比敌前撤退,继续固守已经不行了,但兵败如山倒更不行。只有有序撤退,才能转移阵地,重新集结,最终收回失地。

有人认为中国人好面子,越是示威,越是不能示弱。真要这样,就危险了。

好在中央似乎很清醒,没有被突发的示威打乱阵脚,还是在稳步推进退出清零,从严格执行二十条开始。广州、石家庄等地推出了地方政策,有可能是新的一轮“清零退出特区”,看实行的效果后再推广。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正确运用。经济改革就是从试点开始的。试点不总是成功,不行了就缩回来。但是不试点就直接铺开,除非有十分的把握,是不可信的。

在某种意义上,这正是邓小平的务实思想给中国执政最大的印记:不要教条,不要求全,先试一下,然后再推开。这样的小步快跑实际上不慢,而且跑起来心里有数。

相比之下,欧美强调普世,政策性的东西只能是全国的,没法试点,那有违公平和普世的宪法原则。正因为这样,欧美的政策必须十全十美才能推出,而现在十全十美的选项越来越少,所以政策出台越来越慢,或者争议、反弹越来越大。这是题外话了。

但周末示威最大的看点是:有人煽风(示威中不乏刺激的口号,视频里能听到),但没人着火。反对继续清零的人很多(是否占多数不好说,但绝对人数肯定是很多的),但支持把反对清零扩大到政治诉求的人就少之又少了。难说周末一过示威基本上消失是否与维稳力度有关,但相信很多人一闻到反清零有向反体制演变的味道,马上就敬而远之了。

在今天的中国,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人人都是一肚子不满,想怼天怼地,但涉及到体制问题,尤其是涉及到可能的境外黑手,态度立刻变了。不一定是有多爱这个体制,而是在心底里深信“稳定压倒一切”。这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面子上的稳定,而是政治经济社会根基的稳定。1450、带路党大概是最恶毒的诅咒了,谁都不愿沾边。

BBC记者在上海被警察拘留,相信没有身穿“PRESS记者”的背心,相信也在现场没有亮明BBC的身份。估计示威群众要是听到他是BBC,可能当场就把他“嘘”出去了。BBC记者在多哈也是一样的待遇,这是题外话了。

估计示威之后,中央继续退出清零的定力也与看清民间在本质上只反清零不反政府的基本走向有关。老实说,没有一点大大小小的事件,中国的真实名义只能猜,要看准看透还是不容易。但这一次,亮相了。

也正因为这样,惊险的周末有惊无险地过去了。BBC很失望,昨天新闻里已经不报导了。美国战略智库也很失望,刚开始动起来想跟踪、想评论,没了。白宫关注了一下,没声音了。只有苏纳客和他的外交部长不知天高地厚胡咧咧几句。

周末的时候,BBC主持人兴冲冲地问嘉宾:现在是1989年时刻还是1949年时刻,嘉宾一秒钟也没有迟疑:都不是。

嘉宾没错,都不是。

今天确实不是1989年或者1949年了。中国人对自己的满意度高多了,不管眼下有什么不满和困难,对未来充满信心。中国人的自信在有些方面甚至有自大的危险,这是1949年和1989年绝对没有的。实际上,最大的信心标志来自于房价。二三四线不好说,但是北上广深的房价还是居高不下,一点没有疲软的意思。谁都不会对不看好的未来赌上身家性命。中国人知道今天来之不易,今天的成就也来自于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基础,谁都不想撼动这个基础,颜色革命在中国是一个dirty word,没人想沾身,至少大多数人不想。

评分

参与人数 9爱元 +78 收起 理由
水风 + 8
常挨揍 + 10
jerf71 + 8
landlord + 1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天狼星 + 4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0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楼 发表于 2022-11-30 14:20
归根到底,兔家现在还是没有什么好手段治疗患者(药物)/防止传染(疫苗)。。。
当然,单抗谁家都有,但是 ...

谁家都没有。mRNA也只能防重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23: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春白雪 发表于 2022-12-1 02:44
说上海是试点,比河里有人说有坏分子恶意捣乱还不敢让人相信:这个试点看起来任何防范预案都没有,疫情严重 ...

没错,这些措施都没有。但当时上海的精准防控属于成功经验,这是试点的底气。TG搞试点还是政治性多于科学性,经济特区试点时,价格开放试点时,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并没有完整的应急计划。现在开放有你说的这些应急计划吗?我看也没有。一波一波弄得各地手忙脚乱,都是因为该做的没做。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

放眼到欧美,躺平有计划吗?肯定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31 06:26 , Processed in 0.03668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