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晨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的去神圣化问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18 09:51
  • 签到天数: 87 天

    [LV.6]出窍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15: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1、去神圣化问题或祛魅问题,这是个好问题,也是个大问题。你说的很好,有当哲学家的潜质。

    2、“但物极必反,当什么东西都无所顾忌,已经不存在任何神圣的东西的时候,就滑到无政府主义了。”为什么就滑倒“无政府主义”呢?是不是改成“相对主义”比较好,因为人们往往在绝对主义或普遍主义论域中讨论神圣事物。绝对主义对应着相对主义,普遍主义对应着特殊主义。

    3、“神圣的东西都是人为的”,不敢苟同,如康德所讲的令人敬畏的“头顶上的星空”,或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的崇拜,这些东西很难讲是人为的。

    4、“孔孟之道的核心在于中庸和秩序,但孔孟之道正在瓦解,人们变得极端,变得蔑视一切秩序。”孔孟之道的瓦解不始于改革开放,而始于晚清。中国传统哲学中,有“推天理以明人事”这个传统,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科学和民主进来以后,儒家的天道观和人道观受到全面冲击,儒家哲学跨掉了,有学者称为“魂飞魄散”,有兴趣可以看看章太炎、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人的相关讨论。

    5、孔孟之道,如果还需要,就必须对它进行新的论证或新的言说,近代的一些学者作了一些尝试,如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牟宗三等人的工作,以我看,基本上不是很成功,问题多多。

    6、去神圣化或祛魅,不仅中国有,西方也有,100年以前,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就讨论到这一问题的。时常听我导师讲,“轴心时代”创造的文明秩序,差不多要走到头了,我们有可能走入新的“轴心时代”。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18 09:51
  • 签到天数: 87 天

    [LV.6]出窍

    沙发
    发表于 2015-5-16 16: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兜胖胖 发表于 2015-5-16 16:04
    道德与法律是一体两面的东西,法律是成型的条款,是道德的具体表达和底线,道德是心理上社会赞许性的表达 ...
    道德与法律是一体两面的东西,法律是成型的条款,是道德的具体表达和底线,道德是心理上社会赞许性的表达 ...

    可能是我看得的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说法。“道德”概念的外延要比“法律”概念的外延要大,如在康德那里,道德学说包括权利学说和德性学说,前者讨论的是法权关系,后者讨论的是伦理关系。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德概念的含义更为丰富,不仅涉及天道,还涉及人道,后者包括政道和治道。道德和法律不是一体两面的东西。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2 收起 理由
    逆天废柴 + 2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18 09:51
  • 签到天数: 87 天

    [LV.6]出窍

    板凳
    发表于 2015-5-16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晨枫 发表于 2015-5-16 22:23
    呵呵,我当不了哲学家,只是个胡思乱想、操太多闲心之徒。

    从哲学意义上说,相对主义确实更加确 ...

    1、神圣只存于心里,这是非常现代的说法,始于笛卡尔,从心灵中确立神圣事物的根基,在哲学中,称为本体论向认识论转变。
    2、我也觉得孔孟之道或传统文化的大规模沦丧不在五四和文革,而在改开以来,当然这需要论证。
    3、儒家的东西有许多层面,如政治层面,思想文化层面,日常生活层面,儒家思想如何在政治层面进入国家体制,目前来看,还没有看到这个可能,尽管有人在论证政治儒学或制度儒学,但还是停留于思想文化方面的探讨。
    4、神圣事物、令人敬畏的事物、令人崇敬的事物,这三者的同异,不知你是如何看待的?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18 09:51
  • 签到天数: 87 天

    [LV.6]出窍

    地板
    发表于 2015-5-16 23: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晨枫 发表于 2015-5-16 23:11
    哈,和笛卡尔想到一块儿了,荣幸啊。

    “神圣事物、令人敬畏的事物、令人崇敬的事物,这三者的同异,不知 ...

    我也没有想好,随便胡扯几句,神圣事物,也许是事物的意义源头在神在上帝在圣人在先知,事物因与它们相关获得意义;令人敬畏的事物和令人崇敬的事物,如果从权力与权威区别来看,令人敬畏的事物可能与权力有关系,由于权力有镇制因素在其中,可能令人畏惧,恐惧,如在《约伯记》中,上帝在说其无所不能后,使约伯最后敬畏它。令人崇敬的事物与权威有关,权威往往与能力和德性相关,不含压迫因素在内,如英雄的事业令人崇敬,之所以令人崇敬,可能英雄的能力和品性相关。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18 09:51
  • 签到天数: 87 天

    [LV.6]出窍

    5#
    发表于 2015-5-18 00: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晨枫 发表于 2015-5-16 23:11
    哈,和笛卡尔想到一块儿了,荣幸啊。

    “神圣事物、令人敬畏的事物、令人崇敬的事物,这三者的同异,不知 ...

    神圣事物,对应的英文是什么?
    查了一下《哲学大辞典》(上、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和《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十卷本,麦克米兰出版社),居然查不到“神圣事物”词条,诡异啊!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18 09:51
  • 签到天数: 87 天

    [LV.6]出窍

    6#
    发表于 2015-5-18 11: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晨枫 发表于 2015-5-18 02:19
    reverence可以吗?

    不是很好,从字面上看,感觉这个词跟“神”、“圣”等词缺少语义联系。
    sacred thing 或 holy thing,不知是否可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18 09:51
  • 签到天数: 87 天

    [LV.6]出窍

    7#
    发表于 2015-5-18 11: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晨枫 发表于 2015-5-18 11:25
    sacred和holy都专指宗教有关的东西,与这里的世俗主题不符。sacred在用于神圣祖国什么的还有这样的用法, ...

    有点道理。
    在我的阅读材料中,关于你提到的一系列问题,去神圣化这种说法很少见,倒是人文精神的失落这种说法很常见。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18 09:51
  • 签到天数: 87 天

    [LV.6]出窍

    8#
    发表于 2015-5-18 12: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将进酒 发表于 2015-5-18 08:54
    中国历来对于终极彼岸不太上心。这不是孔子一句话决定的,他可能不过是把这一点明确表达出来。既然人格化的 ...

    从西方哲学传统看,哲学是从神话传统中走出来的,古希腊有诗哲之争,这里“诗”不指诗歌,而是指神话。
    “宗教在哲学中的影响大于其他”,哲学受到宗教影响,在中世纪,哲学是神学的婢女。但现代哲学,指认识论转向之后的哲学,它更多地受科学影响,而不是宗教。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18 09:51
  • 签到天数: 87 天

    [LV.6]出窍

    9#
    发表于 2015-5-18 12: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晨枫 发表于 2015-5-18 11:53
    呃,这个说法是我自己发明的,自然在文献里找不到。希望能准确反映这样一种思潮。这比人文精神的失落更加 ...

    我不做这一块的,我目前做的是知识论方面的。
    你提到的一些问题,曾令晚年王元化大发感概,说这世界不在令人着迷。有兴趣的,可以看王元化与林毓生之间的通信,《关于文明的物质化,庸俗化与异化——与王元化先生的通信》,文章很短,网上能找到。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18 09:51
  • 签到天数: 87 天

    [LV.6]出窍

    10#
    发表于 2015-5-18 13: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将进酒 发表于 2015-5-18 12:31
    看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有个疑问不太明白,他说金岳霖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再版序言中,对于中国哲学是否 ...

    金岳霖的审查报告是针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写的,不是他的《中国哲学简史》,后者冯友兰在国外上课,用英文写的教材,后来译成中文。
    金岳霖在审查报告提出“中国哲学”和“在中国的哲学”这二者的区别,不过他是从普遍哲学视角来看的,但背后涉及的问题,中国有没有哲学?近代来,反思中国哲学(史)学科建构,出现“中国哲学合法性”争论,这方面的文章很多。
    中国哲学(史)这一学科基本上是照西方哲学来的,因为它的概念框架来自西方,给人的感觉有点削足适履,读中国哲学史与一手文献的感觉差别很大,毛病多多,但它有很大贡献,就是与西方哲学接轨,中国哲学走向世界,西方哲学进入中国,拓展中国思想的论理空间。
    中国有没有哲学,这得你是如何理解“哲学”的,我觉得有,因为我把哲学理解讲道理的科学,你不能讲孔孟老庄不讲道理吧。论理盘道需要有所托,儒家哲学托政治与伦理,在这上面盘道。西方哲学论理盘道托自然科学,从metaphysics(形而上学)这个词看到,物理学之后。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18 09:51
  • 签到天数: 87 天

    [LV.6]出窍

    11#
    发表于 2015-5-18 13: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晨枫 发表于 2015-5-18 12:36
    西方哲学的源头还是相当于现代理性主义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吧?记得古希腊哲学(至少这一派)的基点就是 ...

    尽管西方哲学史要从泰勒斯讲起,从自然哲学家讲起,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更重要,尤其是柏拉图,是思想王国中的王者,用大哲怀特海的话,一部西方哲学史就是一部柏拉图注脚史,柏拉图之后的哲学家都是对柏拉图哲学修修补补,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不仅中国有,西方也有,不过方式不一样罢了。
    中世纪西方当然有哲学,如唯名论与唯实论之间的争论,上帝存在证明,不过哲学地位不高,从属于神学,为神学服务,当马仔。
    好古,不仅中国人有,西方也有,走出中世纪的现代西方哲学家认为自己接续的希腊哲学传统,他们是希腊哲学的传人。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18 09:51
  • 签到天数: 87 天

    [LV.6]出窍

    12#
    发表于 2015-5-18 13: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将进酒 发表于 2015-5-18 12:31
    看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有个疑问不太明白,他说金岳霖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再版序言中,对于中国哲学是否 ...

    “科学影响哲学,你是说波普尔?还有其他的哲学家以及哲学理论?和现代科学的互动是咋样的?我是两眼一抹黑。”
    近代科学深深地影响现代西方哲学,这基本是常识,随便找一本西方哲学史都可以看到。
    科学提供对世界整体解释,从宇宙大爆炸到男欢女爱。中国哲学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霍金讲宇宙大爆炸,那个更有道理,一目了然,你不会觉得霍金在胡扯。这样逼着哲学进行调整,要么哲学科学化,要么哲学与科学进行分野,找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7 06:14 , Processed in 0.03837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