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席琳的个人空间 http://www.aswetalk.net/bbs/?93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张古老儿娶媳妇儿

热度 12已有 388 次阅读2021-2-26 09:24 |个人分类:小小说

2021-2-24

在宋代的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奉旨编纂的《太平广记》神仙十六中,记载有菜农张老娶妻的故事。张老家中使唤的昆仑奴,可以驱牛耕地,也可以通风报信。文中所讲的故事,如假包换出自唐朝宰相牛僧孺(780-848年)的传奇小说《玄怪录》,也有人说出自李复言的《续玄怪录》。其故事情节,比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点也不差。其中的牛僧孺是牛党的领军人物,所著《玄怪录》题材多取自隋唐时候的现实生活,寄托着作者的理想和愿望,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对后世尤其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影响很大。同时也说明,早在唐朝的时候,昆仑奴在中国的使用,已经通过丝绸之路和市场交易,到寻常百姓之家安居乐业,过神仙一样的田园生活了。
  • 张老者,扬州六合县园叟也。其隣有韦恕者。梁天监中,自扬州曹掾秩满而来。有长女既笄,召里中媒媪。令访良壻。张老闻之喜,而候媒于韦门。媪出,张老固延入,且备酒食。酒阑,谓媪曰:闻韦氏有女将适人,求良才于媪,有之乎。曰:然。曰:某诚衰迈,灌园之业,亦可衣食。幸为求之,事成厚谢。媪大骂而去。
  • 他日又邀媪,媪曰:叟何不自度,岂有衣冠子女,肯嫁园叟耶。此家诚贫,士大夫家之敌者不少,顾叟非匹。吾安能为叟一杯酒,乃取辱于韦氏。叟固曰:强为吾一言之,言不从,即吾命也。媪不得已,冒责而入言之。韦氏大怒曰:媪以我贫,轻我乃如是。且韦家焉有此事。况园叟何人,敢发此议。叟固不足责,媪何无别之甚耶。媪曰:诚非所宜言,为叟所逼,不得不达其意。韦怒曰:为吾报之。令日内得五百緍则可。媪出,以告张老。乃曰:诺。
  • 未几,车载纳于韦氏。诸韦大惊曰:前言戏之耳,且此翁为园。何以致此,吾度其必无而言之。今不移时而钱到,当如之何。乃使人潜候其女,女亦不恨,乃曰:此固命乎。遂许焉。张老既取韦氏。园业不废,负秽镢地,鬻蔬不辍。其妻躬执爨濯,了无怍色,亲戚恶之,亦不能止。数年,中外之有识者责恕曰:君家诚贫,乡里岂无贫子弟,奈何以女妻园叟。既弃之,何不令远去也。他日恕致酒,召女及张老。酒酣,微露其意。张老起曰:所以不即去者,恐有留念。今既相厌,去亦何难。某王屋山下有一小庄,明旦且归耳。天将曙,来别韦氏:他岁相思,可令大兄往天坛山南相访。遂令妻骑驴戴笠,张老策杖相随而去。绝无消息。
  • 后数年,恕念其女,以为蓬头垢面,不可识也,令其男义方访之。到天坛南,适遇一昆仑奴,驾黄牛耕田,问曰:此有张老家庄否。昆仑投杖拜曰:大郎子何久不来。庄去此甚近,某当前引。遂与俱东去。初上一山,山下有水。过水连绵凡十馀处。景色渐异,不与人间同。忽下一山,其水北朱户甲第,楼阁参差,花木繁荣,烟云鲜媚,鸾鹤孔雀,徊翔其间,歌管廖亮耳目。昆仑指曰:此张家庄也。韦惊骇莫测。俄而及门,门有紫衣人吏,拜引入厅中。铺陈之华。目所未覩。异香氤氲。徧满崖谷。忽闻珠佩之声渐近,二青衣出曰:阿郎来此。次见十数青衣,容色绝代,相对而行,若有所引。
  • 俄见一人,戴远游冠,衣朱绡,曳朱履,徐出门。一青衣引韦前拜。仪状伟然,容色芳嫩,细视之,乃张老也。言曰:人世劳苦,若在火中,身未清凉,愁焰又炽,而无斯须泰时。兄久客寄,何以自娱。贤妹略梳头,即当奉见。因揖令坐。未几,一青衣来曰:娘子已梳头毕。遂引入,见妹于堂前。其堂沉香为梁,玳瑁帖门。碧玉窻。珍珠箔,阶砌皆冷滑碧色,不辨其物。其妹服饰之盛,世间未见。略叙寒暄,问尊长而已。意甚卤莽。有顷进馔,精美芳馨,不可名状。食讫,馆韦于内厅。明日方曙,张老与韦生坐,忽有一青衣,附耳而语。长老笑曰:宅中有客。安得暮归。因曰:小妹暂欲游蓬莱山,贤妹亦当去,然未暮即归。兄但憇此。张老揖而入。
  • 俄而五云起于庭中,鸾凤飞翔,丝竹并作,张老及妹,各乘一凤。馀从乘鹤者十数人。渐上空中,正东而去,望之已没,犹隐隐闻音乐之声。韦君在后,小青衣供侍甚谨。迨暮,稍闻笙篁之音。倐忽复到。及下于庭,张老与妻见韦曰:独居大寂寞,然此地神仙之府,非俗人得游。以兄宿命,合得到此,然亦不可久居,明日当奉别耳。及时,妹复出别兄,殷勤传语父母而已。张老曰:人世遐远,不及作书,奉金二十镒。并与一故席帽曰:兄若无钱,可于扬州北邸卖药王老家,取一千万,持此为信。遂别,复令昆仑奴送出。
  • 却到天坛,昆仑奴拜别而去。韦自荷金而归,其家惊讶。问之,或以为神仙,或以为妖妄,不知所谓。五六年间金尽,欲取王老钱,复疑其妄。或曰:取尔许钱,不持一字,此帽安足信。既而困极,其家强逼之曰:必不得钱,亦何伤。乃往扬州。入北邸,而王老者方当肆陈药。韦前曰:叟何姓。曰:姓王。韦曰:张老令取钱一千万,持此帽为信。王曰:钱即实有,席帽是乎。韦曰:叟可验之,岂不识耶。王老未语,有小女出青布帏中曰:张老常过,令缝帽顶。其时无皂綫。以红綫缝之。綫色手踪。皆可自验。因取看之,果是也。遂得载钱而归,乃信真神仙也。其家又思女,复遣义方往天坛南寻之。到即千山万水,不复有路。时逢樵人,亦无知张老庄者,悲思浩然而归。举家以为仙俗路殊,无相见期。又寻王老,亦去矣。
  • 后数年,义方偶游扬州。闲行北邸。前,忽见张家昆仑奴前曰:大郎家中何如。娘子虽不得归,如日侍左右,家中事无巨细,莫不知之。因出怀金十斤以奉曰:娘子令送与大郎君,阿郎与王老会饮于此酒家,大郎且坐,昆仑当入报。义方坐于酒旗下,日暮不见出,乃入观之,饮者满坐,坐上并无二老,亦无昆仑。取金视之,乃真金也,惊叹而归。
  • 又以供数年之食,后不复知张老所在。
唐朝时侯的诗人张继(约767~约830),有《昆仑儿》七律一首,歌咏昆仑奴如下:
昆仑家住海中州,
蛮客将来汉地游。
言语解教秦吉了,
波涛初过郁林洲。
金环欲落曾穿耳,
螺髻长卷不裹头。
自爱肌肤黑如漆,
行时半脱木绵裘。
到了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又把这篇唐传奇小说,改成拍案惊奇喻世明言第三十三卷,故事发生在萧梁武帝普通六年冬十二月。主人公张老变成了张公张古老儿。故事中的情节,具象了八十岁能掐会算神通广大的神仙张古老儿,处心积虑想方设法迎娶了年方十八岁的官二代韦文女。这也对后世影响很大,以至于演绎出八十二岁的老神仙迎娶二十八岁美女的情爱活剧。原小说中的昆仑奴儿,则改编成了一个国人喜闻乐见的骑驴吹笛看剧本儿的小牧童儿。

  • 听得溪对岸一声哨笛儿响,看时,见一个牧童骑着蹇驴,在那里吹这哨笛儿。但见:浓绿成阴古渡头,牧童横笛倒骑牛。笛中一曲升平乐,唤起离人万种愁。牧童近溪边来,叫一声:来者莫是韦义方?义方应道:某便是。牧童说:奉张真人法旨,教请舅舅过来。牧童教蹇驴渡水,令韦官人坐在驴背渡过溪去。牧童引路,到一所庄院。
  • 去不多时,取出一个旧席帽儿,付与韦义方,教往扬州开明桥下,寻开生药铺申公,凭此为照,取钱十万贯。张公道:仙凡异路,不可久留。令吹哨笛的小童:送韦舅乘蹇驴,出这桃花庄去。到溪边,小童就驴背上把韦义方一推,头掉脚掀,颠将下去。义方如醉醒梦觉,却在溪岸上坐地。看那怀中,有个帽儿。似梦非梦,迟疑未决。且只得携着席帽儿,取路下山来。
  • 忽一日,打一个酒店前过,见个小童,骑只驴儿。韦义方认得,是当日载他过溪的,问小童道:张公在那里?小童道:见在酒店楼上,共申公饮酒。韦义方上酒店楼上来,见申公与张公对坐,义方便拜。张公道:我本上仙长兴张古老。文女乃上天玉女,只因思凡,上帝恐被凡人点污,故令吾托态取归上天。韦义方本合为仙,不合杀心太重,止可受扬州城隍都土地。道罢,用手一招,叫两只仙鹤,申公与张古老各乘白鹤,腾空而去。则见半空遗下一幅纸来,拂开看时,只见纸上题着八句儿诗,道是:
一别长兴二十年,
锄瓜隐迹暂居廛。
因嗟世上凡夫眼,
谁识尘中未遇仙?
授职义方封土地,
乘鸾文女得升天。
从今跨鹤楼前景,
壮观维扬尚俨然。
这一改,改得妙,使得这个原本形象生猛与众不同的国际化神仙故事,千变万化峰回路转妙笔生花与庶民同乐,得以流传后世防患未然教化今人让世界大同。于是便想起,小时候在老家,和一群孩子,站在胡同口,大凡见到姓张的老大爷路过,就喜欢唱的一首童谣来:
张古老儿,
倒骑驴儿,
哭着喊着要媳妇儿。
要媳妇儿干啥?
吹灯,拔蜡;
点灯,说话!
最后是一个,现代版的绕口令,稍微长大一点儿的时候说过的。虽说在老家的镇子上,真的有那么一条街,就叫古老街,九里十八庄,街坊邻居,也家家都姓张。尽管也说的是张古老儿,但和他娶不娶媳妇儿,真的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古老街上有个张古老儿,
古老街下有个古老张儿,
古老街上的张古老儿找古老街下的古老张儿比古老儿,
古老街上的张古老儿的古老比古老街下的古老张儿的古老更古老儿。
1

膜拜

鸡蛋
8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2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tvbinstinct 2021-2-26 14:12
您老家是扬州六合县的?
回复 蓦然回首 2021-2-27 23:20
有趣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30 15:48 , Processed in 0.02787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