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席琳的个人空间 http://www.aswetalk.net/bbs/?93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高岗之死

热度 26已有 934 次阅读2015-12-13 11:37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 张秀山, 高岗, 刘少奇, 习仲勋, 毛泽东

2015-12-12

以前的那些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不,老佛爷刚跷完牛鞭,尸骨未寒,就有人蠢蠢欲动,开始张罗着,为老佛爷以前的政敌们平反了。

先是粟裕,
接下来是林彪,接着是胡耀邦,再接着就是高岗了。

遥想高岗当年,心高气傲,
风流倜傥,进京五马,独霸一方,恨他的人,嫉他的人,就很不少。

可惜的很单纯,远非玩政治的料,被人拎来当枪使,还意气用事,结果是墙倒众人推,屎盆子扣在一个人的顶上,并做成死结,万劫不得翻身。

不过人在做,天在看,人算不如天算!

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张元生的回忆文章:《高岗五虎将之首张秀山:冤屈至死也没等来一个说法》。其中对高岗之死,有一些不同以往的说法和细节,对于涉案的方方面面和人生百态,也有一些栩栩如生的描写,让人回味:
  • 1954年2月七届四中全会后,中央书记处召开高级干部座谈会。座谈会的第三天下午,国家计委专职委员安志文和高岗的秘书赵家梁来到会场,向周总理报告高岗开抢自杀未遂的情况。听过详细的汇报之后,周总理说:高岗自杀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为了防止他再次自杀,我们还得做他的工作。总理对父亲说:秀山同志,你去做一下高岗的工作,就住到他那里,这是中央交给你的一项政治任务。一定要稳住他的情绪。父亲从1930年在陕北闹兵运(即潜伏在国民党军队中待时机成熟发动兵变,编者注)的时候就认识了高岗,后来一直到创建陕甘根据地,两个人配合工作,前后长达20多年,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两人之间毫无忌讳,无话不谈。解放后在东北局工作时,高岗大权独揽,只有父亲的话他听得进去。时任东北局副秘书长马洪说,在东北局谁敢跟高岗拍桌子?只有张秀山。
  • 傍晚时分,父亲和其他几个同志一起到了高岗的住处。高岗看到他们忙说:请坐,请坐!结果谁也没有理他,都冷冰冰的。习仲勋说:我们代表中央来跟你谈话,你的错误极其严重,今天发生的事,你是错上加错。现在你要好好休息,等平静下来之后,再考虑检查反省。从现在起,中央决定对你实行管教,由赵家梁负责。他过去是你的秘书,今后你一切都要听他的……
  • 当晚父亲便住在了高岗家。座谈会期间,父亲上午参加会议,下午就到高岗家做他的工作。在谈话中,父亲指出高岗过去许多反对刘少奇等同志的言论,他都不承认,只说自己辜负了毛主席的信任,在有薄无林名单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没有听主席到此为止,不准扩散的话,没有考虑扩散后果,跟一些人讲了,这是最大错误。高岗说,我对毛主席、对党是忠心的,从来没有过反对毛主席的一丝念头。还说,我与刘少奇不是个人之间的问题,是工作上的意见分歧。高岗还说,他是过不了刘少奇这一关的。父亲和高岗之间的具体谈话,都跟周总理作了汇报。每次同高岗谈话,赵家梁都在场。后来赵家梁回忆,父亲和高岗都住在二楼,高岗房间在东边,父亲住在西边的客房,半夜三更,大家都睡觉了,高岗就跑到父亲的房间来,进门也不说话,往那一坐,父亲不说话,高岗也不说话,呆一会儿,也不说什么,起身就走。
  • 半年后,高岗吞服了大量安眠药自杀。后来,父亲听说,高岗是从报纸上看到,在全国人大代表的名单中,东北局和东北各省、市主要负责人的名字都没有了。他向看管他的人说,以后见到这些人时,请代我向他们表示歉意,是我连累了他们。父亲曾经说,高岗开始一再给主席写汇报材料,主席都没有见他,汇报不上去,几次要见,主席说不要来了,他就是想见主席,可是主席不见他。毛泽东得知高岗自杀后说:高岗的问题处理得不好。高岗不自杀,即使不能在中央工作,还可以在地方上安排嘛。
暗箭伤人的有,借刀杀人的有,落井下石的有,见死不救的有,明哲自保的有,飞来横祸的有,渔翁获利的有,下山摘桃的有,幸灾乐祸的有,上窜下跳的有,趁机起哄的有,反正是除了死人,没有好人。
2

膜拜

鸡蛋
6

鲜花
3

路过

雷人

开心
8

感动
1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2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回复 duanjian 2015-12-13 12:15
主席难辞其咎,高岗再三求见,不见,其实见一见,哪怕是批评一通也好。
回复 tianxq888 2015-12-13 12:58
高见主席,那是要讨说法的
回复 料理鼠王 2015-12-13 13:07
枪用完了,最好不用擦屁股。兔死狗烹,这才是被人当枪使后的最大悲哀。
没有对价,自以为得势,稍有不慎,身败名裂。
没什么可惜的。
回复 huma 2015-12-13 15:43
林彪,彭德怀,刘少奇都求见主席,彭见到了有个说法
回复 蓦然回首 2015-12-13 20:37
“这不,老佛爷刚跷完牛鞭,尸骨未寒,就有人蠢蠢欲动,开始张罗着,为老佛爷以前的政敌们平反了。”
这句话里翘辫子的用法不对吧,我记得翘辫子是满清入关或者更近代才出现的俚语。跷辫子也说得过去,这跷鞭,还是牛鞭就说不通了吧
回复 duanjian 2015-12-13 21:50
huma: 林彪,彭德怀,刘少奇都求见主席,彭见到了有个说法
彭早年和主席是老大老二、平起平坐的关系,对主席不大服气也是真的,彭下台时当面给主席讲了三条保证:一不叛党,二不自杀,三自食其力。硬气得很。彭倒台后也没再求见,是主席主动召见,不得不服了软“真理也许在你那一边”。
刘算是主席的副手,常年在主席的阴影下,低头是低惯了的。刘下台时当面对主席讲了两条:一讲自己有错误,干部应解放;二请求辞职、回乡。主席送了两本书讽刺了一下。
林彪、高岗都是主席的晚辈,心腹爱将,当接班人培养,一路基本都很顺,结果一被主席抛弃就惶惶不可终日,走了极端。
回复 anthonylei 2015-12-13 22:43
高岗还是有点陕西人的楞!
回复 南京老萝卜 2015-12-14 01:52
anthonylei: 高岗还是有点陕西人的楞!
50年代初那会儿,党内斗争的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如能挨到文革后期,那就成了精了,像什么保证永不翻案之类的。
我父母单位有个人,被批斗第一天就跳楼死了。等我长大后,文革早已结束,好多人却说那人死的不值,这么一点风浪都经不起。可是在文革最初期,谁又能知道后面的事情呢?
回复 猫元帅 2015-12-14 09:44
历史研究中的“反传统‘思维其实是需要自我控制的。
回复 猫元帅 2015-12-14 09:45
南京老萝卜: 50年代初那会儿,党内斗争的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如能挨到文革后期,那就成了精了,像什么保证永不翻案之类的。
我父母单位有个人,被批斗第一天就跳楼死了。等 ...
这个确实看出水平的差别了。那么多人都走过来了,很多人在文革后寒了心,但是在文革中坚持住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6 03:42 , Processed in 0.03104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