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testjhy的个人空间 http://www.aswetalk.net/bbs/?447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AI新闻之二:破解AI知识产权

热度 9已有 130 次阅读2025-7-22 08:59 |个人分类:娱乐

AI兴起后,很多应用蓬勃发展,象今年出现的将图片改造成“吉卜力”漫画风格的工具,就在网络上风行一时。其实,前几年这种工具随着Midjourney,文心一言等一键生成图片的AI软件就已经出现了。2020年,中关村这边有一个软件公司研发了一款变身漫画的AI工具,这家公司投资上千万元,征集了30多名漫画师,画了5万多张特定风格的漫画,通过AI学习,开发出相应的APP,这款软件上市,迅速风靡一时,上线的三天就达到千万的下载量。
可是,过了没多久,这家公司就发现朝阳区某个公司开发的一款相机App也有一个少女漫画的功能,用同一张照片,产生了看不出差别的漫画效果。于是,中关村的公司一纸诉状把朝阳的公司告上法庭,认为朝阳的公司抄袭了该公司的软件,侵犯了他们的知识产权。
为了证明朝阳的公司侵犯了他们的知识产权,他们特地邀请行业专家参加了他们对朝阳公司的软件破解,破解的结果,证明朝阳公司使用了与中关村公司相同的深度学习架构,都采用了36层的卷积学习层,其中33层的学习参数完全一样。这个证据作为AI的知识产权呈交给法院,并要求朝阳公司赔偿损失500万元。朝阳这边的公司坚持没有抄袭,是他们委托韩国一家公司做的产品,但他们无法提供开发产品的合同。据此,朝阳区法院判处该公司败诉,经过权衡,要求朝阳公司赔偿中关村公司160万元,朝阳公司不服,上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经过审理,决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这个案例有两个看点:一是架构和参数是AI核心知识产权,而不是一般的发明专利,电子版图等等。二是原告方利用专家观看他们破解软件,看破解结果作为证据,虽然这有一定的证明力,但从法理来说,本应是法院作为中立方做的行为,这才有足够的证明力,被告是否有权指责原告非法采取证据?
我估计原被告方可能用python之类的解释型语言编程的,这既方便盗版,又方便反盗版,还是功力差一点,

膜拜

鸡蛋
7

鲜花

路过

雷人
1

开心
1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孟词宗 2025-7-22 09:24
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中关村公司怀疑朝阳区公司侵权抄袭当然要自己找到证据。法院是没有立场来帮你找证据的。法院是个中立的仲裁机构。不能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如果法院来为一桩民事案的原告取证,那就有了偏向性了。实际上,即使是刑事诉讼法院也必须保持中立而不能自己取证。取证是警察的事,起诉是检察院的事,反驳辩护是辩护律师的事。法院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中立的。这也是为什么“公、检、法”是各自独立的机关。

或许你怀疑中关村公司逆向破解朝阳公司的软件是否合法。如果是作为寻找证据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这是完全合法的。

最后,破解软件真的没有那么神奇。从计算机软件诞生那天,破解手段也就诞生了。 解释型语言破解起来(实际上不需要破解)很容易。编译语言破解起来也一点都不难。
回复 伯威 2025-7-22 16:46
这个一般叫逆向工程吧?合法的。破解一般指Crack,不太合法。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23 17:59 , Processed in 0.02758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