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史鉴 于 2012-2-12 11:06 编辑 5 Y; A! |* M! A2 Z
0 n, s+ w% Y4 g+ z, f/ l5 r5. 无敌舰队. |0 |# X4 L; ?- v1 E" C* d/ p
g5 Y3 S5 R$ i' v2 s4 ^+ ^+ q! g
, j' g" v# t8 J- m* e9 d
# ^3 g2 X4 w: e- |- m时年60岁的腓力二世史称“谨慎的腓力”,他博闻强识,深谋远虑,但缺乏军事常识,听不进逆耳忠言,最不能容忍自己的命令得不到执行。西班牙没有类似英国海军理事会、军械理事会、枢密院等等的官僚机构,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国王手里。腓力二世事必亲躬,坐在王宫的书房内,通过几个秘书和无休止的文书传递治理他的环球帝国。
& o# D. P# G _: Q3 s- O
) Y: A/ d5 E. U, u腓力二世治下的西班牙号称“日不落帝国”,却是一个外强中干的泥足巨人。西班牙行政系统臃肿重叠,效率低下;官员贪污腐败,浪费惊人。虽然腓力二世拥有举世无双的财源,每遇战事依然入不敷出,被迫大举借债。西班牙的国防体系也是千疮百孔,名不符实。西班牙各地驻军欠饷严重,不得不自谋生路。那些没有谋生能力的士兵除了坐以待毙,就只有卖身为奴。1595年冬天,一千多名西班牙海军官兵因欠饷五年,三个半月里只领到二十四天的口粮,全部冻饿而死。许多西班牙战舰的舰长都穷到没鞋穿的地步,他们的儿女不得不在港口的街上讨饭。与此同时,西班牙王室债务呈几何级数增长。1598年腓力二世去世的时候,欠债高达一亿杜卡特,每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用来偿还利息。+ q6 J: e' T9 |! Q5 d* Y# f0 i
& }& E. s- J' B% q+ }
腓力二世的战争准备一开始便困难重重。虽然西班牙帝国拥有庞大的资源,但都分散在各地,受地方节制,朝廷没有统筹规划。西班牙在地中海拥有一支强大的桨船舰队,但因为奥斯曼帝国的威胁而无法调离。腓力二世在大西洋只有美洲护航舰队和葡萄牙皇家舰队可以使用,前者不过是武装商船,后者倒都是专门设计的战舰,但数量只有十二艘,而且大多年久失修,后来仅有三艘葡萄牙皇家战舰参加了无敌舰队的远征。" g* X1 b/ W& e. M: m( Y; e; a
, U0 w+ Y. j* v, X
1587年9月,海军上将圣塔克鲁兹(Santa Cruz)奉命组建无敌舰队,将船只和给养从帝国各个角落缓慢调集到里斯本。入秋,无敌舰队八字还没一撇,腓力二世就三番五次催促圣塔克鲁兹起航出征。这年年底,无敌舰队集结完毕,但西班牙官员的腐败渎职导致给养供应缺口巨大。按照计划无敌舰队必须携带九个月的给养,直到1588年4月运抵里斯本的给养只够五个月的消耗。战争所需的大炮、火药、炮弹、火器、帆布、索具等等都极度短缺。为了遏制逃兵现象,所有水手官兵都必须住在船上,结果导致伤寒症的广泛流传。由于停靠港口时间过长,很多船只严重漏水,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
2 o! |8 X6 @) L# j. p% Q/ X1 e+ s" g9 P
无敌舰队不能起航,官兵粮饷却要照付。腓力二世每月为无敌舰队支出的费用高达70万杜卡特,相当于英国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整个欧洲都在看笑话,教皇西克特斯(Sixtus V)公开表示无敌舰队恐怕永远也出不了海。巴黎的赌局以一比六的赔率赌无敌舰队无法抵达英吉利海峡。0 S h- {4 A$ j) l: B4 w
& b- D# _2 @& b, b
1588年2月,积劳成疾的圣塔克鲁兹因病去世,梅迪纳公爵西多尼亚(Sidonia,Duke of Medina)奉命接管无敌舰队。西多尼亚知道自己接手了一个烂摊子,以种种理由请辞,都未获准。西多尼亚毕竟是一流的管理人才,到任以后快刀斩乱麻,果然创造了奇迹。5月18日,西班牙无敌舰队 - 141艘舰船搭乘20,459名步兵,装载四个月的给养,带着教皇的祝福,终于扬帆起航。. H/ Y! Z# x2 D% n8 P5 L
" T% ]/ R" r/ L- i8 {8 E( J( z! u. q
, Y- }$ M9 w) k. W6 P+ P6 X
无敌舰队扬帆起航
8 t+ I% x* o, }+ t' I
& M+ ~& T" |- H
4 d& @# X6 `6 f" T8 ]! e6 F: ]6 P/ L无敌舰队进入英吉利海峡- c8 m6 q2 ^! Q s; D
( p& w j: w4 v6月9日,无敌舰队停靠葡萄牙北部的克鲁纳港补充给养,西多尼亚写信给腓力二世,请求悬崖勒马,撤销远征英国的行动。腓力二世照例宽慰一番,答道:“无敌舰队有你这样优秀的司令官,有上帝的惠顾,绝不可能失败。” 7月11日,无敌舰队重新出海,驶向英吉利海峡。无论是西多尼亚本人还是麾下众将都不看好此次远征。海军将领波腾多纳(Martin de Bertendona)向教皇特使的一番倾述颇具代表性:
. W# o( K/ g. |- J* p! _9 e
, t% r' Q& W" O# D; A6 s“众所周知,我们为上帝而战。因此当我们遭遇英国人时,上帝一定会有所安排,或者呼风唤雨制造恶劣天气,或者索性剥夺英国人的心智,从而让我们钩住英舰实施登舷。倘若我们有机会近战,西班牙士兵的勇猛和刀剑将确保战役胜利。然而除非上帝鼎力相助,英国人一定会利用他们快捷灵巧的战舰,数量可观的远程火炮,丰富的航海经验,保持距离不断炮击,把我们打成碎片,而我们将无还手之力。因此我们远征英国,期待奇迹发生。”
5 h ~/ A v* F' K1 u
" g% t, [& g( P' v此时的英国却是另一番景象。两年以来伊丽莎白和她的群臣忧心忡忡注视着西班牙无敌舰队的集结准备,但除了德雷克对加迪兹的袭击,两年间英国毫无作为。此间原因有二:首先英国的海军动员体制效率很高,可以在发现敌情以后短时间内集结舰队出海迎战;其次伊丽莎白实在是缺钱。腓力二世为了维持无敌舰队向热那亚银行大量借款,伊丽莎白却没有这个信用能力,只能依靠财政收入和国库的盈余。1588年初,伊丽莎白拥有15万英镑的储备金,此外议会批准了7万英镑的紧急拨款。然而海军集结以后日耗斗金,据战前估计,即使是部分动员每月都要花费1万5千英镑,总动员的开销则是数倍于此。% O" ^ l* j4 N, w+ s
" H) M# J- x3 f: f! A+ N
无敌舰队一再拖延,着实让英国人心急火燎。德雷克一如既往地野心勃勃,三番五次要求带领舰队远征西班牙,将无敌舰队消灭在里斯本港内。伊丽莎白指着地图上里斯本港口周围星罗棋布的炮台,问德雷克如何冲得进去,德雷克顾左右而言他。拖到1588年5月,老成持重的伊丽莎白也坐不住了,考虑再三之后答应了德雷克的请求。此后一个月,德雷克率领舰队三次出海,最后一次已经可以眺望西班牙海岸,但都被狂风刮了回来。
+ N# X1 C" p2 q H/ L+ {, a( B" k4 a3 X' \7 D' \
三次劳而无功的远征耗费巨大,伊丽莎白立刻感到捉襟见肘,但还是下令海军总动员。到7月16日为止,大约200艘大小舰船云集普利茅斯港,其中200吨以上的仅有21艘皇家战舰,以及私掠船主们的30艘新型战舰,其余都是数十吨的小船。海军司令霍华德(Charles Howard)组建四个舰队,分别由他自己、德雷克、霍金斯和弗洛毕舍统领。霍华德在800吨的 “皇家方舟号” 战舰上升起了他的帅旗;霍金斯坐镇800吨的“胜利号”;弗洛毕舍指挥1000吨的“凯旋号”;德雷克则指挥500吨的“复仇号”。7 U* j( D3 [+ l* g
- g9 Z- t, ~, n( O0 B7月19日,财政大臣塞西尔鉴于资金的严重匮乏,哀叹道:“我只希望,倘若和平不可得,那么敌人将不再拖延,而前来实现他们的厄运。” 他的愿望很快成为现实。这天下午,金牡号在普利茅斯港西南几十海里外发现西班牙无敌舰队。
7 ~% v; T% q( N
! L7 P Q; V- x% D- J4 X. |; @ h" K6 d这个消息让所有的人都大惊失色,因为绝大多数英国战舰还没来得及补充给养,而几个小时之内敌舰就可能降临普利茅斯海外,封锁港口,实施火攻,将英国海军一网打尽。此后的几个小时,普利茅斯港内如火如荼,水手们拼命搬运弹药给养,整装待发。待到入夜潮水上涨之时,55艘英国战舰冲出普利茅斯港,逼近无敌舰队。
$ ~" L: H& [% j* \/ y) U* k, [
( S& p. d7 {, N9 c无敌舰队不可思议地错失一次全歼英国海军的良机。当天上午的战前会议上确实有将领提出这个方案,但遭到西多尼亚否决 - 腓力二世给他的命令是向东穿过海峡,在敦克尔克附近下锚,等待帕尔玛公爵的陆军前来会合。此时的无敌舰队只剩下130艘战舰,其中海战专用的只有3艘葡萄牙战舰和4艘那不勒斯战舰,另有17艘美洲护航战舰,其余就都是武装商船了。不过无敌舰队的舰船普遍在千吨以上,总共载炮2,500尊。相比之下英国虽然集结了200艘舰船,总共载炮1,600尊,数量处于明显劣势。但英国舰炮的口径普遍比西班牙舰炮大,因此拥有一定的火力优势。
2 q. E0 H1 V/ l9 N+ L
0 @+ i8 _' k8 I英国战舰士气高昂,满怀信心,也是无敌舰队无法相比的。海军司令霍华德感慨道:“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汇集这么多优秀的战舰。我们虽然势单力薄,但完全可以同西班牙国王的海军决一雌雄。”9 M" A; P6 |/ J( w$ h8 M% @) a: Y( t" _
+ s! u8 p) U h$ ~) }8 P; E/ s/ U |
; h8 y! L3 n! x7 U7 _! l# j; v& p" J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