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履虎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血腥的禅让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21#
    发表于 2011-7-27 02:5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纪琮 的帖子
    $ `# q$ Y! U) J' X' x
    ; D& F- U3 R0 ~8 h! k4 L0 V" x; R; G不是的,刘裕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儿子们岁数太小镇不住局面才决心杀旧主的,至于谢灵运,他应该是被反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1-7-27 04:12: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纪琮 于 2011-7-27 04:17 编辑
    . O! H9 E/ `4 z% v6 O# U; o, N' L: @5 y4 A1 j
    补充一下,和禅让制度配合的五德相生理论。
    - a* k8 q7 f! N: o0 f2 b# S$ g4 I$ }( F" J7 ]4 u1 |
    五德相生理论是汉儒继承了战国时代阴阳家的五德相克理论发展而来的。按阴阳家的说法,王朝都是受命于天的,因此,皇帝能获得大自然的感应。大自然的变化是五行的更替,反应到人间,就是王朝更替,所以每一个王朝都会有一种德性,即金、木、水、火、土的一种。这其实就是为王朝的更替批上合法外衣。说明新王朝的建立是顺应天时。吕不韦在集成阴阳家的说法后,提出了五德始终、五德相胜理论。因为后一个王朝是战胜前一个王朝才得到政权的。所以是相胜、相克。即金克木,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 m" Q) ~6 i9 M% _( L8 ?* C6 m. c, i) {4 }2 q1 _* f% D
    但汉儒认为相克杀气太重,这个世界是旧德生新德,所以提出了五德相生理论。即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另外,五行还对应五种颜色,木属青色;火属赤色;土属黄色;金是属白色;水属黑色。这个理论可以说和禅让制是完美的配合,为禅让制的出现提供了完美的理论依据。3 Q. y+ n) c# \" d, d4 [. R
    * Y) ^! e6 i) g- i9 }" H
    当时汉儒为汉以前的各王朝排定的德性是这样的(每个王朝皇帝及官员的制服颜色就是根据德性确定的,汉尚红,所以都穿大红袍)  j" y/ r! C: a8 G" Y
    & I$ D  U8 G( C! n9 l
    太昊是木德、尚青,炎帝是火德、尚红,黄帝是土德、尚黄,少昊是金德、尚白,颛顼是水德、尚黑,帝喾是木德、尚青,尧是火德、尚红,舜是土德、尚黄,禹是金德、尚白,汤是水德、尚黑,周是木德、尚青,汉是火德、尚红。
    - \$ H0 A; r4 d( u! ]
    $ y- y* _  U+ `! {( b( s. y+ n: F# Y没有秦朝是因为在汉儒眼里,暴秦没资格继统,汉朝是直接继承周家天下的。可是被汉朝人视为命根子的传国玉玺确是秦始皇的遗物,只能说汉朝人精分了。: h! O% A, ~; V2 f4 G

    ' C$ J( |7 P' ?汉以后的历代王朝,就根据这套理论推论自己的德性。同时,为了证明自己是天命所归,也会把一些所谓的祥瑞和五德相联系。比如汉末有黄鸟飞临,黄色属土,曹魏属土,火生土,正说明火德衰土德旺,汉朝气数已尽,曹魏乃天命所归。下面是汉后各主要王朝(即被历代王朝承认是正朔的)的德性表
    2 _! L4 J  ~! F5 Q* y! |8 k9 T
    4 B9 \) v9 A4 p9 O6 R* L  i/ E曹魏是土德,尚黄
    4 P0 T, B3 N# K% c, ]晋是金德,尚白
    7 H$ }4 V$ C3 r& [% n刘宋是水德,尚黑
    & g4 Q5 \* t8 z9 R, W2 r( Q+ P南齐是木德,尚青$ ~) F7 N$ S1 Z4 C
    萧梁是木德,尚青(因为梁武帝说梁齐一家,所以德性不变)7 Z" L, M8 Q6 s; O+ k5 i+ i9 b
    陈是火德,尚红7 ]" I) f2 l( O* q
    ; x5 N9 h5 ?+ ~7 ^+ T; y
    北魏是水德,尚黑(因为北魏自认他们的天下继承自晋朝)& f3 t" u, Y2 I$ n9 N# J& c
    北周是木德,尚青* |' a' y+ g8 i3 A+ y" U( S" Q
    北齐是木德,尚青. k* v+ A. e/ q  C6 U
    (因为周齐都声称自己才是魏的继承者). ~  K- p; K# I8 h. B2 [4 p$ ~' X" o

    , N7 y" y' p) Y( s% f1 l$ ~# T隋是火德,尚红  ]" \. f. _2 p9 x$ f. d+ V
    唐是土德,尚黄3 n; \/ J, ~  S' l  h' Q4 h
    0 K* m3 S8 Z+ u' }2 G
    后梁是金德,尚白5 p; Y" z% _) I
    后唐是土德,尚黄(因为后唐自称是唐朝继承人)/ H) {1 j- m( I+ ?1 o, b- Z
    后晋是金德,尚白3 U4 h! s, S" B  Y# O6 o
    后汉是水德,尚黑
    0 G& j2 w$ ^- s9 B后周是木德,尚青: n4 ]* D9 D* F6 g5 L

    * w$ j8 Q3 f! e8 E4 c宋是火德,尚红6 q7 x& u& t6 {3 V5 T1 N& V
    金是土德,尚黄9 {: o' x) I& W, f0 L+ \$ N

    5 j# e* @4 j! e' C2 {# ?! w元是金德,尚白(元的国号源自易经“大哉乾元”,而乾卦在西方,属金)
    , f4 ~4 O: l* c1 V) d5 ~明是火德,尚红
    , m. I' F( a9 }5 l9 f8 ~& t6 v清是水德,尚黑
    8 I' |) n3 ]- Q5 w
    * B7 v  q: e/ z% y/ }可以发现,元以后又回到五德相克的路子上了。而恰恰由元开始,禅让制退出历史舞台,王朝的兴替再次回复到夏商周秦的模式上通过暴力革命来完成。不能不说是种惊人的巧合。仿佛五德相生理论是专门为禅让制准备似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1-7-27 04:3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兵帅客 的帖子
    ; o7 {3 f" _4 `4 y  u( c: f& {
    晋恭帝在刘裕上台的第二年就被杀了,恐怕不是因为儿子的缘故。如果担心儿子太小镇不住局面,应该杀大臣啊,杀旧主有什么用。如果大臣真要反,还找不出司马家的人吗?恭帝死后,不还有个嗣王么。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1-7-27 04:4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兵帅客 的帖子
    8 U3 O0 p0 w. m9 s1 {
    1 V( G( l0 Q3 }2 b不过这件外衣还挺重要,外衣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这件外衣却万万不能。孔子说了,名不正则言不顺。用现在的话说,叫程序正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25#
    发表于 2011-7-27 04:4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纪琮 的帖子
    8 m. |9 E% K2 R0 T0 V$ u: I
    , ^9 W& F0 v" S* d% E& T: ?杀旧主是为了立威,至于大臣,你看当时有实力的大臣哪个不是刘裕的自己人?不对付的早被处理干净了。
    # L/ C# K0 U2 W  p0 X; Y  [* r1 ~- o$ j. s8 O/ R
    刘裕上台的时候身体已经不好了,儿子们还小,所以他有危机感,不象曹家和司马家,他们都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这就是区别。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26#
    发表于 2011-7-27 04:5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纪琮 的帖子5 M) u! v, `; O6 b; O: p" j, X
    " _) q- J! B. I- s
    这个就看大家的脸皮了,朱温没全本照抄,不也没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1-7-27 06:2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兵帅客 的帖子
    8 A* D' N7 B2 t% m, d) n( i- S" E3 v. C! f
    那朱元璋为啥要杀大臣呢?朱的大臣哪个不是他的人,都是他的老部下啊,可他还是不放心,觉得这些大臣会给皇孙带来麻烦。
    " q* ~# |( c3 z+ f4 v& P6 E. ^- P
    0 i& L0 Q! m2 s1 F7 c  U0 V1 w- ], x如果刘裕出身士族,绝对不会走这条路。因为家族可以为他提供很强大的支援。而且在那种高门大族对寒门极端藐视的社会里,不会因为刘裕当皇帝了,人家就真心服他。只不过表面畏惧他而已。士族出身的李家当了皇帝,那些高门大族也不是很看得起皇室,为这个惹的李世民大发脾气,说大臣不尊敬他的儿子。还硬把李姓放到氏族志之首。士族们对李家尚且如此,对刘裕如何,已经可以相见了。. d5 @. b: n) _3 q% x* |, ]# O7 Z

    / t1 l6 L& X# a1 a$ |( j但像曹家、司马家就不同,那种源自士族的自信和骄傲是从骨子里透出来。而且士族的教养和风度也不允许他这么做。
    0 }- A  P# g( d$ B/ K7 J; C' s; n8 L0 x/ `1 S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1-7-27 06:4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兵帅客 的帖子- u! |% G" i( x" \0 z7 N3 c, [

    7 O+ r5 s; `- K1 u6 b! K$ Y5 m/ g基本的要素都有啊。先晋王爵,然后逼宫,祥瑞现,三辞,然后举行禅位大典,改封旧主为王,迁居异地,然后杀人灭口。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29#
    发表于 2011-7-27 06:4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纪琮 的帖子& S" u9 b0 w; O5 X% P- ~- m! |

    5 @  J5 t, X2 \! c7 _- x* w太孙幼弱。
    6 I" H2 s( f( X3 U8 K
    7 t) Q0 L! j& L4 ?东晋一代,世族能够提供强大支援这种事随着桓玄的覆灭和北府诸将的兴起而不再存在,这是刘裕能够代晋自立的政治基础,说白了就是枪杆子彻底战胜了世族联合,世族的生存完全依赖于枪杆子的容忍而不是能与之抗衡,剩下的就是世族由表面上的荣耀退步到彻底完蛋,这就是南朝四朝的大趋势。这点你如果考察宋齐两朝的世族代表王家与谢家的兴衰就可以看出端倪,更不要说褚渊的表现了。
    ! B) h7 n* \" C: i6 O" K! O  j+ C* {4 S5 v, @8 g8 z
    隋唐两代的皇族杨氏和李氏号称出自名门,其实都是伪托,之前不过是六镇的大兵罢了,这样的人家全靠军功篡位得天下,自然不会被山东大族喜欢。不过山东大族之所以不喜欢他们也不仅仅因为这些,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北齐政权的受益者,后来北齐政权灭亡,他们受到了陇西贵族的压制,肯定不会高兴地。
    ; S6 U) X- k: A
    # N; L' O+ c" `' O* \另外,建议考察晋室南渡时期世族是否南下的分布及原因,你会发现其实大家都是流氓,谁也不要自觉清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30#
    发表于 2011-7-27 07:0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纪琮 的帖子
    : T- Y# I' K' m. p" X1 H+ b: C, H: c& {5 W) o1 Z; P( D0 Q! r$ n, y
    封大国,赐九锡呢?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8-15 01:18 , Processed in 0.03652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