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1-9-13 22:07: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ousepa 于 2011-9-19 19:59 编辑 : U6 w- B: d# L9 y4 B* `4 O
8 k0 `3 ~5 u" R; a
一、大股东小股东大小股东 你外资我外资大家外资(下)
2 Q, Q8 g! |; x, l$ w9 q; S- n, x: @. Y2 N, [3 c8 \, {& S
话说这上市公司的董秘啊,大多是属泥鳅的,精通各种事务,上至申报审批,下至吃喝玩乐无所不精啊。长江公司的董秘呢,据闻之前是给某领导开车的,当时是蝌蚪级的小人物,至于他怎么从就一跃龙门的进化为资本市场小泥鳅的……这个,嘿嘿……其实我也不知道。6 l5 P* o9 C+ }9 g& S/ ~
5 o* z& h' |& O0 ?2 f1 ^9 h1 u
董秘:那头头不是要外资么
9 m3 Y5 V6 v5 |5 ?# m老总:嗯哪" l5 @* x$ s. [% R# }! |
董秘:那咱们给他一个
* D5 A8 I3 P! g4 m老总:嗯?4 y$ Z4 s! X, T* m, a
董秘:让国外的XXX公司,就是我们的客户啊,在国外注册个皮包公司,然后再让这个皮包公司出面收购,出资款么就含货款里,嗯,或者在折扣上给他优惠,这样这个公司就算我们的子公司。
4 }' H5 u3 h0 ]: K% L" R6 {老总:那证监会的公告怎么办?
, s/ V6 Z3 x) `* P董秘:之前咱们说的是会有新的子公司设立,这皮包公司不也算新公司么* \3 R3 q8 Y- E/ I( E+ c
老总:那头头会认账?
) e0 Y$ y; z; e8 n! l8 f董秘:到时候再找几个老外去和他谈谈,不就行了?9 \8 L& N$ u9 o. u7 e: L
; a, ~0 l! u: S0 }某年某月某日,某内地新工业园开园,真是大红的灯笼挂起来,噼啪的鞭炮放起来,在各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在各路外资的砸钱下,这个工业园开园了,这为本地区资源的综合利用,谋求了一条新的道路,为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壮大,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为本地区官员的升官发财,寻找到了一条康庄大道!本工业园外资入住名单如下:
2 W2 y& z: m; s8 ?" T" {1 x9 I! A
Xxxxxxx公司(香港): a: C' g8 v8 H/ ^! s1 K5 p, L$ Y- j
Xxxxxxxx公司(香港)
& w) X2 d0 O% v$ \- z4 q) pXxxxxxxxx公司(英属维尔京群岛)) V$ @- \- R1 W1 u5 C$ W3 q3 S
Xxxxxxxxxx公司(英属百慕大群岛)2 ~9 ?! `# _4 q4 l
……4 r1 K; n8 Y2 o
! [' }$ U8 f% E) T% q若干年以后,当我在这个工业园徜徉的时候,满目都是黑头发黄皮肤辛勤劳作的工人,他们在自己的国土上为自己干活,却得穿着别国的马甲。当我耳边传来说着这个故事的长江公司下属孙公司的经理的话:……设立外资公司……好处……税收优惠……,我不知道眼前这一幕这属于一出喜剧还是一出悲剧。
0 K; s' D, P( c& ]3 o( u0 [5 ]* M
0 g0 e' V+ [$ D& d, ?0 X) {% @# ^1 n y/ F
$ |1 ~- h/ \& H0 D& C1 ?+ Q
) g2 Z$ w3 _' R) y6 b6 v' i+ Z背景:这个事具体发生在90年代中期,当时的政府在政策、税收、环保等方面给予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很多地方政府拼命吸引外资,却排斥内资,因此催生出了很多假外资,不乏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孙公司。据说当时香港的皮包公司、信箱公司的代理注册业务异常火爆。! R/ {* E& G) K W$ C1 U( _
2008年1月1日,标致着终结内外资不同标准的新《企业所得税法》正式实施,这,又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 s# F% a9 |) m0 C; [! E+ n% [% m
$ I l$ M; W1 H4 B J. B: K% {* p. C4 {
(一)完/ j. T# ]* V, `7 i) ~+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