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从福岛的会津若松市回来,又被迫看了一星期报纸,所以现在脑袋里被强塞了不少信息,和大家分享一下。大伙不用瞪着牛眼看我,还没成僵尸呢,不会咬你的。 ( W( W3 j ]/ Q7 E; h/ ?. R2 |/ i% @
下面这张是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放射线强度对人体的影响程度,作为本文说明时的参考。, ?* m$ i& T( B7 h; P% P
7 r* h- }! V" W7 m# W W8 X- D8 B
% ]7 j& f5 o" p" Q1 ~8 H& O![]()
P8 T" N9 h) \) K) Q
/ t% N9 n6 @# A, K2 K( o其中マイクロシーベルト是射线强度单位微西弗(µSv),换算关系如下:) Y. {6 G; F$ i- h5 W
1000微西弗(µSv) = 1毫西弗(mSv), R8 X! }9 T$ X2 d5 t
1000毫西弗(mSv) = 1西弗(Sv)
( j" m: G4 l8 X# S: V
# s) g" H4 ^6 a1 _, d2 }9 Q0 ^( c$ n上图中的D,E和F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年受到的正常辐射量,世界大多地区的射线强度在这个范围内。不过地球表面的一些地区也会突破这个值。比方说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宇宙射线比较强,射线强度就会高一些,撒哈拉沙漠的日照也很强,所以也会高一些。因此G这个范围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比方说我国人口相对稠密的广东阳江地区(2000-5000微西弗)就在G这个范围里面。/ b+ v C3 U R& I
另外一个和我们的生活比较接近的衡量标准是上图右侧的200那个值。这个值的意思是从东京坐飞机去纽约,一个往返所受的辐射量是200微西弗。这个距离大概和从北京飞洛杉矶差不多。
4 ]- O/ G3 R; q3 C0 B; T; }
; n: ]0 E) K, q: E除了福岛县日本其他地区的射线强度在D和E这个范围里面。比方说东京目前是在500微西弗/年左右。这个数值和事故发生前差别不大。
$ c- g+ v) b$ |% f我去的福岛县会津若松市因为距离核电厂比较远,所以目前的射线强度是3-3.5微西弗/天。也就是1100-1300微西弗/年。安全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比事故发生前高了一倍多(事故之前似乎也是500微西弗/年左右)。: [& l7 L* U$ s& k7 a q6 ]" I
目前距核电厂50公里的范围内,特别是西北方向的大部分地区射线强度在G级以上。也不是说一定对人体有危害,但是这个值非常的让人不安,特别是有幼儿的家庭,应暂时离开这一地区。+ d. v! e- o% ]% _. s
0 {, n O7 h, A; m, l/ Z$ W
下面这个图是事故之后放射性物质的散布图。不难看出最早设置的20公里范围是不科学的,西北方向距电厂60公里的伊达市和福岛市的部分地区也应该紧急避难。目前福岛市的射线强度在4000微西弗/年左右,而伊达市的个别地点甚至高达12000微西弗/年。所以依然不能说绝对安全。
5 g, Y- d+ f+ Q8 _# x! J
& Y" x1 g1 I" U
7 I& _. S2 d) w![]()
& e4 I0 i6 M; J1 t$ ^/ H( ~+ E4 [% X
上图那条颜色最深的地带,特别是距离电厂比较近的那半部分的大部分地区目前的射线强度在5万-25万微西弗/年的范围内,属于完全不安全区域。这些地区可能需要经过几年的污染清除工作才能恢复到可以居住的水准。要想完全恢复到事故之前的水准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
; O7 q8 q4 }# `( O9 V( F1 J目前污染最严重的是距离电厂3公里圈内的夫泽和小入野地区,最高值超过70万微西弗/年,如果不进行污染清除工作的话,即便再过20年依然无法长期居住。这一地区的居民可能已经没有办法回家了。
3 F. b6 i4 M, b$ P6 _: Q* @8 F3 b1 w# \" s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