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3-3-6 19:58 编辑 r8 U5 v# \4 I% |7 k
' t( O$ z! A; i" o, v谁都不希望走出武统这一步,和统永远是首选。但和统的实现必须有武统的保障,光有良好愿望是实现不了和统的。这些年来,解放军的装备有了巨大的进步,在很多方面,重点已经不在武统,而在更加远大的抵御美军介入方面。台湾海峡这点距离已经不是问题了。但在几个方面,还是有短板,首先就是直升机。4 a! e5 G( P9 M4 {2 ^( U2 h
. G3 N, J! Z3 }& L J3 E" [ ' a3 O' O; S& ?$ S5 y+ R; {. V! p
直-20是中国直升机的里程碑式的成就, `4 g0 i2 w, X& U d
7 M* M8 a# ]# u( e9 k
. c( t" J W* a$ u
直-8G则是现有的重直,比原版直-8有了很大的改进
; a3 ^% X4 Z3 J. T& w0 |! r+ {3 I2 N
这些年来,中国在直升机方面是有巨大进步的,直-20首次弥补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直-18(直-8G)也远非原型可比了。直-20在基本技术层面上与美国UH-60“黑鹰”后期型号相近,UH-70的基本技术已经有40多年历史了,但这将像C-130一样,继续长期使用下去,因为轮子如果已经是圆的,就没有必要重新发明了。UH-60还在制造,现有的也在用大大增加功率、降低油耗、提高可靠性的通用电气T901涡轴发动机翻新。9 H2 u8 @; s( E7 [( a' F5 s% K, Y
6 w8 A# c8 g/ d
直-8G加宽机体,换用更加先进的发动机,是近期中国最现实的重直,尽管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距离。. v! D; b) d# W9 p$ R& E
% @5 o _% ~! M! i* g. @; y$ X* `这些直升机将在很长时间里继续发挥作用,但在台海,有一个很要命的短板:航程不够。7 o. I7 U1 e( v8 _
. G: e0 y- j9 |1 M, T台海说宽不宽,说窄不窄。最窄的北段约150公里,较宽的南段可达400公里。直-20、直-8G在理论上航程够用,实际上不够。重载飞行时航程要下降;出动和着陆都不是海岸到海岸的,需要留有余量;还需要算入来回,中途没有地方加油。不管怎么算,顶多勉强够用。 B/ S; s% k7 _7 l5 y# S
2 g6 r% P6 F: f, R
解放军需要航程更远的直升机。% f1 Y2 J8 w# W+ ~7 ?
: @0 V2 N# P3 L! ~% D- {; U) G3 _
在美日的各种数字军演中,解放军的渡海船队不仅“必须”在第一时间就抢渡过海,还必须成群结队。这成为反舰导弹的理想目标,尤其是LRASM这样的反舰导弹可以对目标海区概略发射,然后启动自主搜索、自主攻击功能,大大降低发射平台的制导要求。结果是美日各种“惨胜”。, n P$ R+ o% K2 n8 l/ S3 M% ]
. v% q2 x) ], u; @: v
美日的这种演习设定的合理性不去管他,但渡海船队易受攻击这一点不假。再强大的海空打击也不能代替解放军直接登陆,凯达格兰大道上的五星八一旗才是最有说服力的。用直升机直接渡海、垂直登陆在战术上速度更快,突然性更强,部署更加不可预测,但现有直升机有点不给力,一般在150公里半径之外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 y$ K3 ?/ W4 i% E3 P( D r( M" m! J A3 J* g
为此,美国海军陆战队研制了V-22“鱼鹰”倾转旋翼直升机(陆战队型号为MV-22),既有直升机的垂直起飞、着陆能力,又有螺旋桨飞机的速度和航程。V-22的研发历史多舛,有很多不宜克服的本质缺陷,但基本思路还是有用的。为此,贝尔直升机推出第二代倾转旋翼直升机V-260“勇敢”,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V-22的问题。8 w7 ]+ r" [6 d; I
+ c$ p4 B0 A' p% M# s
![]()
; W6 d# y U. ]" ^& M美国最新的V-260倾转旋翼直升机* [3 O( Z" g8 Z q+ ^0 S
3 p) Y6 I1 `/ l _3 y$ k, u与V-22相比,V-260的旋翼依然可以倾转,具有V-22的垂直起落和平飞能力,但发动机舱固定,不再倾转,大大降低转动质量。旋翼的倾转通过巧妙的之字形伞齿轮实现,转动更加灵活、精确,也容易同步。发动机固定还有一个好处:喷气不再冲刷地面,降低烧蚀,也降低飞沙走石。解放出来的翼下视界也为机上机枪提供了良好的侧向射界,更加有利于在火力掩护下在敌前突击着陆。. P. d0 k/ l, c
/ I0 Q! M4 V9 ~: v1 l9 F/ m与传统直升机相比,V-22的速度要高几乎一倍,航程增加一倍以上,但直升机特殊机动(悬停、侧飞、倒飞)方面比传统直升机要弱一些。也就是说,倾转旋翼直升机更加适合远程突击的空突部队,传统直升机更加适合与地面部队配合作战的近程突击机降作战,两者都需要,只是中国在后者方面已经在路上了,在前者方面还需要赶路。, T4 N$ A# |7 t% X
( x& R4 D4 _3 [/ Q- \: s& @中国有能力研制V-260吗?应该说,条件是具备的。机体和旋翼不是问题。发动机没有理想的,但中国先进中型运输机也需要这一动力级的涡桨,可以共用。之字形伞齿轮是很大的技术挑战,但应该在中国的技术能力之内。5 K' u" p- I. p, X: R: o2 A0 L8 v
8 @. q5 n; a3 {4 D+ U7 S
如果中国的V-260研制成功,并大量装备,几个旅的远程空突力量就是武统的尖刀了,可以从大陆沿海的纵深起飞,直达台岛岸线背后的纵深,渡海船队只是后援的第二梯队,美日军演就要彻底推翻了重来了。, [! E/ |% l) m; D
_5 ^. m( |7 \" w解放军也需要远近结合的战役级空突力量和战术级机降突击力量相结合,这对周边战场是比第四代坦克更加强大的威慑。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