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r5 U9 U1 _; w2 Q" h8 ~ , T# A! A7 P1 }: T+ M
在我们谁也不认得他的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某一天,年轻的让.雅克.桑贝对初次见面的新伙伴说,他是不做连环画的,他要做插画。语气十分斩截。
7 t# L6 T- w2 V+ S V * {0 o, l+ i& Z* p' `3 U3 L* x; x
较他稍稍年长的雷内.葛西尼颇为惋惜,却也不便执着。于是,折中后的合作开始了。葛西尼写故事,桑贝插画。开始的时候,人们只在报章的副刊上看到一个小男生的影子。不久,桑贝在一幅葡萄酒的广告上,找到一个怪特别很淘气的名字:尼古拉。之后,一本、两本......五本,这个瘦不伶仃、一肚子馊主意的尼古拉风驰电掣地占领了全世界大小读者的心。一年多以前,我怀着缅怀的心情,踩着抢购风潮的浪尖寻找他的另外八十个故事,能清清楚楚感受到这股神奇又神圣的魔力。
/ c: i, O3 s' F$ k3 g# I, q( o * a, R! X! C- H. \/ d6 P+ l. b! X
一个画家,选择怎样的作画方式,自然有他的道理。插画尼古拉的成功,也印证了桑贝最初的决定。不过,我这样的读者还是难免惋惜,毕竟,他的出镜率,实在有点太低。我当然明白物以稀为贵,却还是忍不住找了一些桑贝给纽约客做的插画集子,虽然张张各自为政,好歹出自一人之手,连环着看,好不痛快。然而看久了,却还是不甘心,因为桑贝画人,背景固然铺张得宜、层次丰富,人物更是情生意动,极富动感,我不自觉地就溜到出格的空白,又扫了兴,于是恨不得对着桑贝嚷:“先生,请继续啊!”0 B2 f, _( b; u' L# p, C2 u
' q t1 F3 Y) ]6 y2 m
所以,昨晚,我拿到玛赛林.卡由这本小书,心里的期待,真有点难于掌控。终于熬到虫洗洗歇了,我才稳实地坐在沙发椅上,打开书,一口气看了个过瘾。在这早春料峭的风忽来忽走的夜里,宛似呷了口芬甜的酒,又暖又凉,也醒也醉。
+ |, {* `3 o3 N0 Y' [; {, V9 K ! a" f# W: q4 t3 A1 d4 ^
玛赛林也是个小男孩,和别的小男孩一样,他期待快乐,能和大伙一块儿玩的快乐。可是,他不能够,因为,他有个脸红的毛病,不分场合,没有原因,不受控制,就那么虾子般红了。他居住的城里,没有树林里善解人意、魔力冠伦的仙女,所以他只好看名医。名医说,因为你姓石头(Caillou有顽石意),所以你脸红,而我医不了。众人咬耳嘲噱,玛赛林很难受,但也不得不继续孤独。不过,他睡不着、对着镜子自问为什么我会脸红的痛苦长夜并没有持续很久。他遇到了雷内.拉朵,一个和他一样可爱,还会拉小提琴的小男孩,他的新邻居。雷内也有个毛病,他不分场合、没有原因、不受控制地打喷嚏,洪亮震耸的那种。好像两粒一摸一样的豌豆,他们互相欣赏,很快成了好朋友。从此,玛赛林是真真正正地快乐了。
1 E) z) ?/ p: \5 [9 Z, a& Z3 [- j/ s' q
7 ?9 f9 n6 \. q8 y' v* ]; k 故事画到这里,出现了一个极其凝重的墨黑的“但是”。雷内搬家了,他留的纸条也不知道被扔到哪里。这一次,玛赛林的脸,终于因为他的心而红了。他绝望地哭,一再央求爸爸妈妈找纸条。没有用。* K7 u) Y" U/ o6 f/ _$ l3 v7 D9 \
0 Q- j. c/ x, n/ P: n# K 就这样,玛赛林不得不回到没有雷内的生活。他交了新的有趣的朋友,一天一天长大了。成了依然偶尔脸红的先生。电话先生、机车先生、飞机先生。直到有一次洽公,在车上他听到一声洪亮震耸的“啊秋!”,惊喜地回头,命运的线,总算连上了。
6 C5 p% `. p9 U: D6 b* `8 a
1 G5 S) s$ D8 D, R& C% W- n" o; \% C 他们因为这段长长的分离,更堆了说不完的趣话要分享,孩提时代未尽的逗闹嬉乐,终于得以宣泄。一个会猫猫地溜进另一个的办公室,一如当年,迅猛地捂上对方的眼,“嘿,猜猜我是谁......啊啊秋!”,另一个,稳坐莞尔,“呵呵,我怎么知道,老兄!” 他们也会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一起静静坐在草场上,望着各自的孩子追打笑闹,和他们小时候一样。他们彼此不厌倦。和当年一样。, H7 Y- K, Y6 b( T2 _0 b
! i2 R3 R1 S1 Z* r* h5 T 在玛赛林和雷内重逢的那一刻,桑贝很善意地提点读者,其实现实中的好朋友,也许就再也见不了,因为大家各自有责任在肩,工作,家务,忙,渐行渐远,伤痛愈合,终于淡忘。因为是故事,所以玛赛林和雷内命里有运。 @" K z+ g" A/ a
! c1 ]9 w1 ^( X( k5 [
在故事的结尾,我又一次看了看桑贝的签名,旁注:1967~1968。那正是他和葛西尼经营尼古拉的年代。或许是横溢的灵感,最终冲脱了那一间插画格,洋洋洒洒地挥就了这样一个大故事。我读它有喜乐,并已料得到虫将来读它的喜乐,这也是我们的命里有运。
, N& D! E% w. p7 F6 D2 x. B0 P D* \6 b8 K: b' c: M7 h5 s
* r* }8 z0 p& d d: \ 又及:几米曾经说他很喜欢看桑贝的画,虽然他不懂画外的法文。我无法不留意,玛赛林的故事,跟向左走、向右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既然他不懂法文,我也没有理由认为他曾借鉴桑贝。不过,说到底,世间诚心感人、无心伤人的轶文故事,总不过这么相似。
" A7 q( A* ~8 j. p! X3 j * i$ N# p# d$ S: U5 X
情人节(老王谓之“又不是中国的节,算个X啊”的节)已经过去,但我仍想借这个友谊故事,祝福天下有爱的人们。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